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

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

812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山东铭扬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2023-11-17 13:32:1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底梁和后侧底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底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前侧滑体,分别为前侧滑体一和前侧滑体二,所述前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所述前侧滑体二的长度;所述后侧底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后侧滑体,分别为后侧滑体一和后侧滑体二,所述后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所述后侧滑体二的长度;

所述前侧底梁与所述后侧底梁之间设置有左端支撑、左中支撑、右中支撑、以及右端支撑;所述右端支撑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一与所述后侧滑体一之间;所述左端支撑与所述左中支撑皆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二与所述后侧滑体二之间;所述右中支撑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和右中支撑弯折侧部,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二与所述后侧滑体二之间,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一与所述后侧滑体一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滑体一为前侧短角铁,所述前侧滑体二为前侧长角铁;所述后侧滑体一为后侧短角铁,所述后侧滑体二为后侧长角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支撑包括左端支撑板,所述左端支撑板的上端部向内弯折为左端支撑弯折部,所述左端支撑弯折部设置有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端支撑包括右端支撑板,所述右端支撑板的上端部向内弯折为右端支撑弯折部,所述右端支撑弯折部设置有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支撑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和左中支撑弯折侧部,所述左中支撑竖直侧部与所述左中支撑弯折侧部之间通过加强板连接;所述左中支撑竖直侧部设置有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所述左中支撑弯折侧部设置有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与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之间;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设置有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设置有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定位销穿过的定位销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底梁的右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一,所述前侧短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一,所述限位板一与所述堵板一可拆卸连接;所述后侧底梁的右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二,所述后侧短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二与所述堵板二可拆卸连接;所述前侧底梁的左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三,所述前侧长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三,所述限位板三与所述堵板三可拆卸连接;所述后侧底梁的左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四,所述后侧长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四,所述限位板四与所述堵板四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所述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所述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以及所述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处皆设置有防跳挡板,所述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

说明书: 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可以应用它将物料在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

现在使用的托辊支架一般由边支撑、以及中支撑的固定板及两节角钢等部件组成,但因支架的结构问题可导致支架在输送时遇到体积以及重量较大的物料时无法承受物料给支架带来的压力,从而会导致边支撑折断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承受能力强,不易折断,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底梁和后侧底梁,所述前侧底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前侧滑体,分别为前侧滑体一和前侧滑体二,所述前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所述前侧滑体二的长度;所述后侧底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后侧滑体,分别为后侧滑体一和后侧滑体二,所述后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所述后侧滑体二的长度;所述前侧底梁与所述后侧底梁之间设置有左端支撑、左中支撑、右中支撑、以及右端支撑;所述右端支撑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一与所述后侧滑体一之间;所述左端支撑与所述左中支撑皆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二与所述后侧滑体二之间;所述右中支撑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和右中支撑弯折侧部,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二与所述后侧滑体二之间,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滑体一与所述后侧滑体一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滑体一为前侧短角铁,所述前侧滑体二为前侧长角铁;所述后侧滑体一为后侧短角铁,所述后侧滑体二为后侧长角铁。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支撑包括左端支撑板,所述左端支撑板的上端部向内弯折为左端支撑弯折部,所述左端支撑弯折部设置有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右端支撑包括右端支撑板,所述右端支撑板的上端部向内弯折为右端支撑弯折部,所述右端支撑弯折部设置有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左中支撑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和左中支撑弯折侧部,所述左中支撑竖直侧部与所述左中支撑弯折侧部之间通过加强板连接;所述左中支撑竖直侧部设置有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所述左中支撑弯折侧部设置有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与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之间;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设置有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设置有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定位销穿过的定位销孔。

进一步的,所述前侧底梁的右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一,所述前侧短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一,所述限位板一与所述堵板一可拆卸连接;所述后侧底梁的右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二,所述后侧短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二与所述堵板二可拆卸连接;所述前侧底梁的左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三,所述前侧长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三,所述限位板三与所述堵板三可拆卸连接;所述后侧底梁的左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四,所述后侧长角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四,所述限位板四与所述堵板四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所述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所述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所述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所述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以及所述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处皆设置有防跳挡板,所述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底梁和后侧底梁,前侧底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前侧滑体一和前侧滑体二,前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前侧滑体二的长度;后侧底梁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后侧滑体一和后侧滑体二,后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后侧滑体二的长度;右端支撑固定连接在前侧滑体一与后侧滑体一之间;左端支撑与左中支撑皆固定连接在前侧滑体二与后侧滑体二之间;右中支撑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和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固定连接在前侧滑体二与后侧滑体二之间,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固定连接在前侧滑体一与后侧滑体一之间。加强各个支撑的承载能力,不易折断,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11、左侧固定板;12、右侧固定板;21、前侧底梁;22、后侧底梁;31、前侧短角铁;32、后侧短角铁;41、前侧长角铁;42、后侧长角铁;51、左端支撑板;511、左端支撑弯折部;5111、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2、右端支撑板;521、右端支撑弯折部;5211、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6、左中支撑;61、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1、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62、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1、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63、加强板;7、右中支撑;71、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1、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72、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1、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73、定位板;74、定位销;81、限位板一;82、限位板二;91、堵板一;92、堵板二;101、防跳挡板一;102、防跳挡板二;103、防跳挡板三;104、防跳挡板四;105、防跳挡板五;106、防跳挡板六;1061、通孔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以及图3共同所示,一种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它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底梁21和后侧底梁22。

在前侧底梁21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前侧滑体,分别为前侧滑体一和前侧滑体二,前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前侧滑体二的长度。前侧滑体一为前侧短角铁31,前侧滑体二为前侧长角铁41。

在后侧底梁22上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两个后侧滑体,分别为后侧滑体一和后侧滑体二,后侧滑体一的长度小于后侧滑体二的长度。后侧滑体一为后侧短角铁32,后侧滑体二为后侧长角铁42。

前侧底梁21与后侧底梁22之间设置有左端支撑、左中支撑6、右中支撑7、以及右端支撑。

右端支撑固定连接在前侧短角铁31与后侧短角铁32之间。右端支撑包括右端支撑板52,右端支撑板52固定连接在前侧短角铁31与后侧短角铁32之间。右端支撑板52的上端部向内弯折为右端支撑弯折部521,右端支撑弯折部521设置有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211,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211用于放置托辊。位于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211处,在右端支撑弯折部521上设置有防跳挡板,在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托辊放置在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211内,然后,将防跳挡板固定安装在右端支撑弯折部521上,托辊穿过防跳挡板上的通孔,能够有效防止托辊从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211内跳出。

左端支撑固定连接在前侧长角铁41与后侧长角铁42之间;左端支撑包括左端支撑板51,左端支撑板51固定连接在前侧长角铁41与后侧长角铁42之间。左端支撑板51的上端部向内弯折为左端支撑弯折部511,左端支撑弯折部511设置有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111,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111用于放置托辊。位于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111处,在左端支撑弯折部511上设置有防跳挡板,在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托辊放置在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111内,然后,将防跳挡板固定安装在左端支撑弯折部511上,托辊穿过防跳挡板上的通孔,能够有效防止托辊从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111内跳出。

左中支撑6固定连接在前侧长角铁41与后侧长角铁42之间。左中支撑6包括相对设置的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和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与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之间通过加强板63连接。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和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固定连接在前侧长角铁41与后侧长角铁42之间。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设置有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611,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611用于放置托辊。位于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611处,在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上设置有防跳挡板,在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托辊放置在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611内,然后,将防跳挡板固定安装在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上,托辊穿过防跳挡板上的通孔,能够有效防止托辊从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611内跳出。

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设置有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621。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621用于放置托辊。位于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621处,在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上设置有防跳挡板,在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托辊放置在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621内,然后,将防跳挡板固定安装在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上,托辊穿过防跳挡板上的通孔,能够有效防止托辊从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621内跳出。

右中支撑7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和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固定连接在前侧长角铁41与后侧长角铁42之间,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固定连接在前侧短角铁31与后侧短角铁32之间。

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上设置有定位板73,定位板73位于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与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之间。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上设置有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711,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711用于放置托辊。位于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711处,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上设置有防跳挡板,在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托辊放置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711内,然后,将防跳挡板固定安装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上,托辊穿过防跳挡板上的通孔,能够有效防止托辊从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711内跳出。

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设置有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721。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721用于放置托辊。位于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721处,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上设置有防跳挡板,在防跳挡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托辊放置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721内,然后,将防跳挡板固定安装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上,托辊穿过防跳挡板上的通孔,能够有效防止托辊从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721内跳出。

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上设置有定位销74,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销74穿过的定位销孔,以便于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与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的快速连接。

在前侧底梁21的右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一91,在前侧短角铁3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一81,限位板一81与堵板一91可拆卸连接。在后侧底梁22的右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二92,在后侧短角铁32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二82,限位板二82与堵板二92可拆卸连接。在前侧底梁21的左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三(图中未示出),在前侧长角铁4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三(图中未示出),限位板三与堵板三可拆卸连接。在后侧底梁22的左端部固定设置有堵板四(图中未示出),在后侧长角铁42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板四(图中未示出),限位板四与堵板四可拆卸连接。

在前侧底梁21以及后侧底梁22的左端的底部设置有左侧固定板11,在前侧底梁21以及后侧底梁22的右端的底板设置有右侧固定板12。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托辊支架通过左侧固定板11和右侧固定板12固定安装在皮带输送机(图中未示出)上。

使用时,将三个托辊(图中未示出)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托辊支架上,三个托辊分别为托辊一、托辊二、以及托辊三。将托辊一的一端放置在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111内,并在左端支撑弯折部511上设置防跳挡板一101,托辊一的一端穿出防跳挡板一101的通孔一;托辊一的另一端放置在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621内,并在左中支撑弯折侧部62上设置防跳挡板二102,托辊一的另一端穿出防跳挡板二102的通孔二。将托辊二的一端放置在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611内,并在左中支撑竖直侧部61上设置防跳挡板三103,托辊二的一端穿出防跳挡板三103的通孔三;托辊二的另一端放置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711内,并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上设置防跳挡板四104,托辊二的另一端穿出防跳挡板四104的通孔四。将托辊三的一端放置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721内,并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上设置防跳挡板五105,托辊三的一端穿出防跳挡板五105的通孔五;托辊三的另一端放置在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5211内,并在右端支撑弯折部521上设置防跳挡板六106,托辊三的另一端穿出防跳挡板六106的通孔六1061。

当托辊三、前侧短角铁31、或者后侧短角铁32出现磨损等需要更换时,拆卸下固定连接堵板一91和限位板一81的螺栓一,拆卸下固定连接堵板二92和限位板二82的螺栓二,将托辊三、前侧短角铁31、后侧短角铁32、右中支撑弯折侧部72、以及右端支撑一起向右滑动拆卸下来,将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更换。这样就可以避免更换整体的托辊支架,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当托辊一、托辊二、前侧长角铁41、或者后侧长角铁42出现磨损等需要更换时,拆卸下固定连接堵板三和限位板三的螺栓三,拆卸下固定连接堵板四和限位板四的螺栓四,将托辊一、托辊二、前侧长角铁41、后侧长角铁42、右中支撑竖直侧部71、左中支撑6、以及左端支撑一起向左滑动拆卸下来,将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更换。这样就可以避免更换整体的托辊支架,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如限位板一、限位板二、限位板三、限位板四、堵板一、堵板二、堵板三、堵板四、防跳挡板一、防跳挡板二、防跳挡板三、防跳挡板四、防跳挡板五、防跳挡板六、通孔一、通孔二、通孔三、通孔四、通孔五、通孔六、螺栓一、螺栓二、螺栓三、螺栓四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顺序及工作顺序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左侧固定板”、“右侧固定板”、“前侧底梁”、“后侧底梁”、“前侧短角铁”、“后侧短角铁”、“前侧长角铁”、“后侧长角铁”、“左端支撑板”、“左端支撑弯折部”、“左端支撑弯折部凹槽”、“右端支撑板”、“右端支撑弯折部”、“右端支撑弯折部凹槽”、“左中支撑”、“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左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左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右中支撑”、“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右中支撑竖直侧部凹槽”、“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右中支撑弯折侧部凹槽”、“向左”、“向右”等描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皮带输送机托辊支架”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