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

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

86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华能秦煤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023-11-21 14:17:38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和输送皮带(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上方安装有第二框架(2),且第二框架(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二框架(2)两端固定有第三框架(4),且第三框架(4)上贯穿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上安装有第一螺母(6),且第一螺纹杆(5)末端连接有第四框架(7),所述第四框架(7)上安装有辊轮(8),且第四框架(7)下端开设有滑块(9),所述第三框架(4)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0),且第二滑槽(10)上贯穿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三框架(4)外侧安装有第二螺母(12),且第三框架(4)内侧设置有第三螺母(13),所述第二螺纹杆(11)顶端安装有扭转器(14),且扭转器(14)上连接有从动轮(15),所述从动轮(15)上连接有输送皮带(16),且辊轮(8)顶面设置有输送皮带(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8)通过第一滑槽(3)和滑块(9)在第二框架(2)上构成滑动机构,且第四框架(7)通过第一螺纹杆(5)和第一螺母(6)与第二框架(2)相固定,并且辊轮(8)与输送皮带(16)之间呈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1)通过第二螺母(12)和第三螺母(13)与第三框架(4)相固定,且第二螺纹杆(11)在第二滑槽(10)上构成滑动机构,并且第二螺纹杆(11)以第二框架(2)的顶面中心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5)通过扭转器(14)与第二螺纹杆(11)之间构成扭转机构,且从动轮(15)与输送皮带(1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5)包括固定杆(1501)、限位块(1502)、第一辊动模块(1503)、第二辊动模块(1504)、弹簧(1505)、第一分离片(1506)、第二分离片(1507)、第四螺母(1508)和螺旋纹(1509),所述固定杆(1501)上安装有限位块(1502),且限位块(1502)上连接有第一辊动模块(1503),所述第一辊动模块(1503)下方设置有第二辊动模块(1504),且固定杆(1501)上贯穿有弹簧(1505),所述第二辊动模块(1504)下方连接有第一分离片(1506),且第一分离片(1506)下方设置有第二分离片(1507),所述第二分离片(1507)下方安装有第四螺母(1508),且固定杆(1501)末端开设有螺旋纹(15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动模块(1503)和第二辊动模块(1504)在固定杆(1501)上为活动连接,且第二辊动模块(1504)通过弹簧(1505)在第一辊动模块(1503)上构成伸缩结构,并且第一辊动模块(1503)与限位块(1502)之间为活动连接。

说明书: 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支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厂规模也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电厂开始二期大容量机组建设,输煤系统也随之进行升级改造。旧卸煤线往往满足不了新机组的卸煤量需求,需要更换更宽皮带,但是目前现有的输送机支架没有设置调节的功能,导致更换的皮带无法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现有的输送机支架没有设置调节的功能,导致更换的皮带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和输送皮带,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上方安装有第二框架,且第二框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框架两端固定有第三框架,且第三框架上贯穿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安装有第一螺母,且第一螺纹杆末端连接有第四框架,所述第四框架上安装有辊轮,且第四框架下端开设有滑块,所述第三框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上贯穿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三框架外侧安装有第二螺母,且第三框架内侧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安装有扭转器,且扭转器上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上连接有输送皮带,且辊轮顶面设置有输送皮带。

优选的,所述辊轮通过第一滑槽和滑块在第二框架上构成滑动机构,且第四框架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螺母与第二框架相固定,并且辊轮与输送皮带之间呈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与第三框架相固定,且第二螺纹杆在第二滑槽上构成滑动机构,并且第二螺纹杆以第二框架的顶面中心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两组。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通过扭转器与第二螺纹杆之间构成扭转机构,且从动轮与输送皮带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包括固定杆、限位块、第一辊动模块、第二辊动模块、弹簧、第一分离片、第二分离片、第四螺母和螺旋纹,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上连接有第一辊动模块,所述第一辊动模块下方设置有第二辊动模块,且固定杆上贯穿有弹簧,所述第二辊动模块下方连接有第一分离片,且第一分离片下方设置有第二分离片,所述第二分离片下方安装有第四螺母,且固定杆末端开设有螺旋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动模块和第二辊动模块在固定杆上为活动连接,且第二辊动模块通过弹簧在第一辊动模块上构成伸缩结构,并且第一辊动模块与限位块之间为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

(1)设置有滑块和第一滑槽,可通过第四框架上的滑块在第一滑槽内进行滑动,从而实现调整辊轮位置,适应更大的输送皮带;

(2)设置有从动轮、扭转器和第二螺纹杆,可通过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将第二螺纹杆进行夹合固定在第三框架上,并且设置了扭转器,能够适应不同角度的输送皮带进行贴合,使装置更加的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辊轮滑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辊轮滑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从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扭转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框架;2、第二框架;3、第一滑槽;4、第三框架;5、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母;7、第四框架;8、辊轮;9、滑块;10、第二滑槽;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螺母;13、第三螺母;14、扭转器;15、从动轮;1501、固定杆;1502、限位块;1503、第一辊动模块;1504、第二辊动模块;1505、弹簧;1506、第一分离片;1507、第二分离片;1508、第四螺母;1509、螺旋纹;16、输送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第二框架2、第一滑槽3、第三框架4、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母6、第四框架7、辊轮8、滑块9、第二滑槽10、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母12、第三螺母13、扭转器14、从动轮15和输送皮带16,第一支撑框架1上方安装有第二框架2,且第二框架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第二框架2两端固定有第三框架4,且第三框架4上贯穿有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5上安装有第一螺母6,且第一螺纹杆5末端连接有第四框架7,第四框架7上安装有辊轮8,且第四框架7下端开设有滑块9,第三框架4上设置有第二滑槽10,且第二滑槽10上贯穿有第二螺纹杆11,第三框架4外侧安装有第二螺母12,且第三框架4内侧设置有第三螺母13,第二螺纹杆11顶端安装有扭转器14,且扭转器14上连接有从动轮15,从动轮15上连接有输送皮带16,且辊轮8顶面设置有输送皮带16。

辊轮8通过第一滑槽3和滑块9在第二框架2上构成滑动机构,且第四框架7通过第一螺纹杆5和第一螺母6与第二框架2相固定,并且辊轮8与输送皮带16之间呈贴合连接,能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更加的实用。

第二螺纹杆11通过第二螺母12和第三螺母13与第三框架4相固定,且第二螺纹杆11在第二滑槽10上构成滑动机构,并且第二螺纹杆11以第二框架2的顶面中心为基准左右对称设置两组,从而实现可调节功能,更加的稳定。

从动轮15通过扭转器14与第二螺纹杆11之间构成扭转机构,且从动轮15与输送皮带1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

从动轮15包括固定杆1501、限位块1502、第一辊动模块1503、第二辊动模块1504、弹簧1505、第一分离片1506、第二分离片1507、第四螺母1508和螺旋纹1509,固定杆1501上安装有限位块1502,且限位块1502上连接有第一辊动模块1503,第一辊动模块1503下方设置有第二辊动模块1504,且固定杆1501上贯穿有弹簧1505,第二辊动模块1504下方连接有第一分离片1506,且第一分离片1506下方设置有第二分离片1507,第二分离片1507下方安装有第四螺母1508,且固定杆1501末端开设有螺旋纹1509,设置可调节从动轮15,更加的实用和稳定。

第一辊动模块1503和第二辊动模块1504在固定杆1501上为活动连接,且第二辊动模块1504通过弹簧1505在第一辊动模块1503上构成伸缩结构,并且第一辊动模块1503与限位块1502之间为活动连接,能够与输送皮带16贴合的面积更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时,首先,将废弃输送皮带16取出,之后将新输送皮带16放置辊轮8上,并且转动第一螺母6将第一螺纹杆5进行螺旋上丝从而实现第四框架7的向外拉拽,同时第四框架7下方的滑块9在第一滑槽3内进行滑动,拉拽至合适位置之后停止转动第一螺母6,然后将第二螺纹杆11贯穿进第二滑槽10内找到合适位置之后旋转第二螺母12和第三螺母13将第二螺纹杆11固定死,这样就完成了初步支架的拓宽。

然后将从动轮15安装在扭转器14上并且贴合输送皮带16,并且转动第四螺母1508在固定杆1501上的螺旋纹1509进行退丝,此时第一辊动模块1503和第二辊动模块1504中间的弹簧1505向外回弹,使第一辊动模块1503和第二辊动模块1504之间的间距变大,这就完成了整套支架的拓宽,最后启动电源,输送皮带16在辊轮8和从动轮15上进行滑动,并且第一辊动模块1503与限位块1502之间为活动连接,第一分离片1506和第二分离片1507之间为活动连接,这样就可以切断与固定杆1501之间的连接,使第一辊动模块1503和第二辊动模块1504可以旋转,这就是整个工作流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带式输送机支架拓宽支架”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