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

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

788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西安安迈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2023-11-21 11:00:47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包括操控台(1)和安装在操控台(1)上的操控屏(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1)上关于操控屏(2)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两块所述支撑板(3)之间共同铰接有防护盖(4),且防护盖(4)与操控台(1)之间共同安装有锁体(11),两块所述支撑板(3)相向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齿槽(5),所述齿槽(5)的槽底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两块所述滑块(9)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滑槽(6)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通过转动机构(8)共同转动连接有清理刷(10),所述滑槽(6)靠近锁体(11)且远离操控台(1)的槽壁上开设有滑孔(13),所述滑槽(6)靠近滑孔(13)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滑槽(6)远离锁体(11)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簧(14),所述拉簧(14)的另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远离拉簧(1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15),所述拉绳(15)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转轴(12)和穿过滑孔(13)且与防护盖(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13)的相对孔壁上对称开设有滚珠槽(16),所述滚珠槽(16)内滚动连接有滚珠(7),所述滚珠(7)远离滚珠槽(16)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16)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拉绳(15)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槽(16)的槽口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滚珠(7)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齿板(81)、转杆(82)和齿轮(83),所述齿板(81)固定连接在齿槽(5)的一侧槽壁上,所述转杆(8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块(9)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且轴承固定设在滑块(9)内,所述转杆(8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与清理刷(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柄,所述防护盖(4)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1)和防护盖(4)上均涂有防锈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包括操控台(1)和安装在操控台(1)上的操控屏(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台(1)上关于操控屏(2)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两块所述支撑板(3)之间共同铰接有防护盖(4),且防护盖(4)与操控台(1)之间共同安装有锁体(11),两块所述支撑板(3)相向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齿槽(5),所述齿槽(5)的槽底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两块所述滑块(9)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滑槽(6)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通过转动机构(8)共同转动连接有清理刷(10),所述滑槽(6)靠近锁体(11)且远离操控台(1)的槽壁上开设有滑孔(13),所述滑槽(6)靠近滑孔(13)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滑槽(6)远离锁体(11)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簧(14),所述拉簧(14)的另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远离拉簧(1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15),所述拉绳(15)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转轴(12)和穿过滑孔(13)且与防护盖(4)固定连接;

所述滑孔(13)的相对孔壁上对称开设有滚珠槽(16),所述滚珠槽(16)内滚动连接有滚珠(7),所述滚珠(7)远离滚珠槽(16)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16)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拉绳(15)滚动连接,所述滚珠槽(16)的槽口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滚珠(7)相抵,所述转动机构(8)包括齿板(81)、转杆(82)和齿轮(83),所述齿板(81)固定连接在齿槽(5)的一侧槽壁上,所述转杆(8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块(9)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且轴承固定设在滑块(9)内,所述转杆(8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与清理刷(10)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柄,所述防护盖(4)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操控台(1)和防护盖(4)上均涂有防锈漆。

说明书: 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的自移机尾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控制系统。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7740000U公开了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包括:无线收发组件,根据操作部的操作输出第一伸长信号、第一回缩信号或第一保持信号;主控制器,当其接收到第一伸长信号后其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二伸长信号;当其接收到第一回缩信号后其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二回缩信号;当其接收到第一保持信号后其第一输出端输出第二保持信号;电磁先导阀;

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1092208B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的自移机尾,主要结构由中间机架、头端架、尾端架、浮动机架、游动小车、液压机构、操纵阀组、立柱油缸、推移油缸、水平油缸、浮动油缸、托辊组件、螺旋滚筒、滑靴、滑座、底座组成,中间机架、头端架、尾端架、浮动机架、游动小车整体联接,浮动机架可使自移机尾与带式输送机过渡衔接,以适应井下地面起伏;

上述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如下的缺点;

控制系统使用时,通过对操控台上的操控屏进行操控,但是控制系统通过操控屏作业时,操控屏上会被粘附指纹,进而使得屏幕使用不便,同时,由于操控屏的作用很大,进而操控屏不能被随意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包括操控台和安装在操控台上的操控屏,所述操控台上关于操控屏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共同铰接有防护盖,且防护盖与操控台之间共同安装有锁体,两块所述支撑板相向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齿槽,所述齿槽的槽底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滑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通过转动机构共同转动连接有清理刷,所述滑槽靠近锁体且远离操控台的槽壁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槽靠近滑孔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滑槽远离锁体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远离拉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转轴和穿过滑孔且与防护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孔的相对孔壁上对称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珠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拉绳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珠槽的槽口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滚珠相抵。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齿板、转杆和齿轮,所述齿板固定连接在齿槽的一侧槽壁上,所述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块远离滑槽槽底的一端,且轴承固定设在滑块内,所述转杆远离滑槽槽底的一端与清理刷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远离滑槽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柄,所述防护盖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操控台和防护盖上均涂有防锈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支撑板、防护盖、齿槽、滑槽、齿板、转杆、齿轮、滑块、清理刷、锁体、转轴、滑孔、拉簧和拉绳,由于锁体的存在,进而防护盖对操控屏进行防护,使得操控屏不会被随意触碰,进而对操控屏进行防护,需要使用操控屏时,打开防护盖,进而拉绳的存在,防护盖通过拉绳对滑块施加拉力,进而滑块向靠近锁体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清理刷向靠近锁体的方向运动,由于齿板的存在,齿轮旋转,进而使得清理筒向锁体方向运动的同时清理筒旋转,进而打开防护盖时使得清理筒对操控屏上的指纹进行清理,对控制系统进行防护的同时便于对操控屏上的指纹进行清理。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对控制系统进行防护的同时便于对操控屏上的指纹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操控台、2操控屏、3支撑板、4防护盖、5齿槽、6滑槽、7滚珠、8转动机构、81齿板、82转杆、83齿轮、9滑块、10清理刷、11锁体、12转轴、13滑孔、14拉簧、15拉绳、16滚珠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参照图1-3,这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包括操控台1和安装在操控台1上的操控屏2,操控台1上关于操控屏2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两块支撑板3之间共同铰接有防护盖4,且防护盖4与操控台1之间共同安装有锁体11,两块支撑板3相向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齿槽5,齿槽5的槽底开设有滑槽6,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两块滑块9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滑槽6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通过转动机构8共同转动连接有清理刷10,滑槽6靠近锁体11且远离操控台1的槽壁上开设有滑孔13,滑槽6靠近滑孔13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2,滑槽6远离锁体11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簧14,拉簧14的另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滑块9远离拉簧1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15,拉绳15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转轴12和穿过滑孔13且与防护盖4固定连接,转动机构8包括齿板81、转杆82和齿轮83,齿板81固定连接在齿槽5的一侧槽壁上,转杆8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块9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且轴承固定设在滑块9内,转杆8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与清理刷10固定连接,由于锁体11的存在,进而防护盖4对操控屏2进行防护,使得操控屏2不会被随意触碰,进而对操控屏2进行防护,需要使用操控屏2时,打开防护盖4,进而拉绳15的存在,防护盖4通过拉绳15对滑块9施加拉力,进而滑块9向靠近锁体11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清理刷10向靠近锁体11的方向运动,由于齿板81的存在,齿轮83旋转,进而使得清理筒10向锁体11方向运动的同时清理筒10旋转,进而打开防护盖4时使得清理筒10对操控屏2上的指纹进行清理,对控制系统进行防护的同时便于对操控屏2上的指纹进行清理。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它的滑孔13的相对孔壁上对称开设有滚珠槽16,滚珠槽16内滚动连接有滚珠7,滚珠7远离滚珠槽16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16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拉绳15滚动连接,

实施例3,如图4,根据实施例2和实施例4,它的滚珠槽16的槽口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滚珠7相抵,防止损坏拉绳15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它的转动机构8包括齿板81、转杆82和齿轮83,齿板81固定连接在齿槽5的一侧槽壁上,转杆8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块9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且轴承固定设在滑块9内,转杆8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与清理刷10固定连接。

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它的转轴1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柄,防护盖4上固定连接有把手,防止拉绳15脱离转轴12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它的操控台1和防护盖4上均涂有防锈漆,防止操控台1和防护盖4生锈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7如图1-4所示,这种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它包括操控台1和安装在操控台1上的操控屏2,其特征在于,操控台1上关于操控屏2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两块支撑板3之间共同铰接有防护盖4,且防护盖4与操控台1之间共同安装有锁体11,两块支撑板3相向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齿槽5,齿槽5的槽底开设有滑槽6,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两块滑块9相向的一端均穿过对应滑槽6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通过转动机构8共同转动连接有清理刷10,滑槽6靠近锁体11且远离操控台1的槽壁上开设有滑孔13,滑槽6靠近滑孔13的槽底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2,滑槽6远离锁体11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簧14,拉簧14的另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滑块9远离拉簧1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15,拉绳15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转轴12和穿过滑孔13且与防护盖4固定连接;

滑孔13的相对孔壁上对称开设有滚珠槽16,滚珠槽16内滚动连接有滚珠7,滚珠7远离滚珠槽16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16槽口并向外延伸,且与拉绳15滚动连接,滚珠槽16的槽口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滚珠7相抵,转动机构8包括齿板81、转杆82和齿轮83,齿板81固定连接在齿槽5的一侧槽壁上,转杆8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滑块9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且轴承固定设在滑块9内,转杆8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与清理刷10固定连接,转轴12远离滑槽6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柄,防护盖4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操控台1和防护盖4上均涂有防锈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控制系统”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