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

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

89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河南中誉鼎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2023-12-08 16:38:1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包括悬挂架的横向臂、悬挂架的竖向臂、前拉杆、后拉杆和除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臂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固定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横梁上固定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形状相同;所述第二铰接座由两块平行的竖板和销轴组成,所述销轴垂直安装在两块所述竖板之间;所述前拉杆和所述后拉杆形状相同;所述后拉杆包括中心板和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中心板两侧边的两个侧板,所述中心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伸出两个所述侧板的端部之外,所述上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下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所述后拉杆的中部设置有中部铰接孔;所述后拉杆通过所述第一铰接孔穿在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铰接座的销轴上铰接,其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铰接座的两块平行竖板可旋转滑动接触;所述前拉杆与所述第一铰接座以同样的方式连接;所述除铁器上设置有悬挂环,所述悬挂环穿设在所述第二铰接孔中;所述第二横梁上固定有花篮螺栓,所述花篮螺栓的下端与所述后拉杆上的中部铰接孔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铰接孔为多个,竖向分布在所述后拉杆上。

说明书: 一种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石骨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破碎机的除铁器是通过破碎机悬挂架的横向臂悬挂在破碎机输送带上方,用于除去破碎后骨料中的铁块、铁皮、铁丝等。现有技术中的除铁器是用固定在横向臂上的四根链

条来悬挂,链条和除铁器之间是通过将链条穿入设置在除铁器上的孔中,然后再用螺栓穿

入链条孔中固定除铁器高度;调整高度时,将螺栓改插入其他链条孔中调整链条悬挂的长

度即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悬挂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破碎机移动站在上下坡及转弯过程中,

除铁器前、后、左、右摆动幅度太大,时常会碰到悬挂架的竖向臂,造成除铁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在破碎机移动站上、下坡及转弯过程中除铁器前、后、左、右摆动小,不会碰到悬挂架的竖向臂。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0005] 一种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包括悬挂架的横向臂、悬挂架的竖向臂、前拉杆、后拉杆和除铁器,所述横向臂上设置有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固定有第一

铰接座,所述第二横梁上固定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形状相同;

所述第二铰接座由两块平行的竖板和销轴组成,所述销轴垂直安装在两块所述竖板之间;

所述前拉杆和所述后拉杆形状相同;所述后拉杆包括中心板和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中心板

两侧边的两个侧板,所述中心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伸出两个所述侧板的端部之外,所述上

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铰接孔,所述下端部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所述后拉杆的中部设置有中

部铰接孔;所述后拉杆通过所述第一铰接孔穿在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铰接座的销轴上铰

接,其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第二铰接座的两块平行竖板可旋转滑动接

触;所述前拉杆与所述第一铰接座以同样的方式连接;所述除铁器上设置有悬挂环,所述悬

挂环穿设在所述第二铰接孔中;所述第二横梁上固定有花篮螺栓,所述花篮螺栓的下端与

所述后拉杆上的中部铰接孔铰接。

[0006] 优选地,所述中部铰接孔为多个,竖向分布在所述后拉杆上。[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08] 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器通过前拉杆和后拉杆悬挂在铰接座上,铰接座上的两块平行竖板可旋转滑动接触前拉杆和后拉杆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使前拉杆和

后拉杆不会在两竖板之间相对位移,悬挂的除铁器不会在破碎机移动站的左右摆动;花篮

螺栓下端与后拉杆上的中部铰接孔铰接而被固定,不会再相对于竖向臂前后摆动,因此在

破碎机移动站上、下坡及转弯过程中除铁器前、后、左、右摆动小,不会碰到竖向臂。

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在破碎机移动站上的安装剖视图。[0010]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0011] 图3为图2的俯视图。[0012] 图4为除铁装置安装的轴侧视图。[0013] 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0014] 图6为后拉杆的主视图。[0015] 图7为后拉杆的侧视图。[0016] 图中:1、横向臂;11、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第一铰接座;14、第二铰接座;141、142、竖板;143、销轴;2、竖向臂;3、除铁器;31、32、悬挂环;4、前拉杆;5、后拉杆;51、中

心板;511、上端部;512、第一铰接孔;513、下端部;514、414、第二铰接孔;515、516、517、中部

铰接孔;52、第一侧板;53、第二侧板;6、花篮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在破碎机移动站上的安装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图4为除铁装置安装

的轴侧视图;图6为后拉杆的主视图,图7为后拉杆的侧视图。

[0019]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包括悬挂架的横向臂1、悬挂架的竖向臂2、前拉杆4、后拉杆5和除铁器3,所述横向臂1上设置有第一横梁11和

第二横梁12,所述第一横梁11上固定有第一铰接座13,所述第二横梁12上固定有第二铰接

座14,所述第一铰接座13和所述第二铰接座14形状相同。如图2、3、5所示,所述第二铰接座

14由两块平行的竖板141、142和销轴143组成,所述销轴143垂直安装在两块所述竖板141、

142之间。所述前拉杆4和所述后拉杆5形状相同,如图6、7所示,所述后拉杆包括中心板51和

分别垂直固定在所述中心板51两侧边的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3,所述中心板51的上端部

511和下端部513伸出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3的端部之外,所述上端部511上设置有第一

铰接孔512,所述下端部513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514;所述后拉杆5的中部设置有中部铰接

孔515;所述后拉杆5通过所述中心板51上的所述第一铰接孔512穿在所述第二横梁12上的

第二铰接座14的销轴143上铰接,其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3分别与所述第二横梁12上的

第二铰接座14的两块平行竖板141、142可旋转滑动接触;所述前拉杆4与所述第一铰接座13

以同样的方式连接;所述除铁器上设置有悬挂环31、32,所述悬挂环31穿设在第二铰接孔

514中与所述后拉杆5连接,所述悬挂环32以同样的方式穿设在第二铰接孔414中连接前拉

杆4。所述第二横梁12上固定有花篮螺栓6,所述花篮螺栓6的下端与所述后拉杆5上的中部

铰接孔515铰接。

[0020]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器3由前拉杆4和后拉杆5悬挂在第一横梁11和第二横梁12上的第一铰接座13和第二铰接座14上,第二铰接座14上的两块平行

竖板141、142可旋转滑动接触后拉杆5的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3,因此,后拉杆5不会在竖

板141和竖板142之间有相对位移,也就是说,被悬挂的除铁器3不会在破碎机移动站的左右

摆动;而后拉杆5的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3可旋转滑动的接触竖板141、142,可以保障在

安装时除铁器3垂直地面悬挂或自由摆动,不发生卡死等。在安装时,先将除铁器3通过悬挂

环31、32挂在前拉杆4和后拉杆5上,然后将花篮螺栓6下端与所述后拉杆5上的中部铰接孔

515铰接。这样,后拉杆5就被固定,不会再相对于竖向臂2忽近忽远地前后摆动,因此,在破

碎机移动站上、下坡及转弯过程中除铁器前、后、左、右摆动小,不会碰到竖向臂2。

[0021] 优选地,所述中部铰接孔为多个,如图6,设置3个,铰接孔515、516、517,竖向分布在所述后拉杆5上。当篮螺栓6下端与中部铰接孔515铰接时,除铁器3距离竖向臂2较远,而

当篮螺栓6下端与中部铰接孔517铰接时,除铁器3距离竖向臂较近,因此,通过使用不同的

中部铰接孔就可以调节除铁器3与竖向臂2的距离;当然,同时也调节了除铁器3的进料口的

高度,方便不同尺寸破碎料成品的通过。

[002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

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声明:
“破碎机移动站的除铁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