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

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

220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2024-02-20 11:25:08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板,

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接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出所述承接板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承接板一起形成支撑结构,

其中,所示支撑杆构造为相对于所述承接板可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为弧状板,在所述弧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平铺式设置条状的加强板,在所述弧状板的上表面的弧线端突出式设置边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固定筒,所述支撑杆插入到所述固定筒并与所述固定筒滑动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固定筒,并在所述远离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设置U型卡件,在靠近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设置固定设置横杆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径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承接板支撑下用于更换托辊的转移车,所述转移车具有:车体,

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端的行走部,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端的扶手,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上端的弧状的托辊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托辊架支撑件,所述托辊架支撑件呈L形,且竖向边固定在所述车体上而横向边向前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辊架支撑件的L形的横向边的两端设置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支撑架的前方低于后方。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具有:

铰接在所述车体上的两个相对式设置的纵向延伸的扶手杆,用于设置在所述扶手杆的自由端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于所述扶手杆铰接。

说明书: 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管状带式输送机架设在高空中,落差从几米至几十米甚至百米,回程分支下的在输送带运行中的承载托辊,运行强度高、运转时间长,由此,经常发生轴承串轴、整根托辊不

转后以致撕裂胶带,以及摩擦发热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新托辊,在更换

过程中,需要至少5人佩戴安全带,相互配合,甚至两人身体探入输送带下方拆卸和安装。每

更换一根托辊消耗时间约为25?30分钟,管状带式输送机全长4.2公里共计托辊组2700组,

平均每周更换下5号托辊28根左右,共计消耗14小时,影响对矸电公司输料效率。再有,上述

作业方式也使得作业人员存在高空坠落危险。还有,单根托辊质量比较大,例如大约11KG,

也存在托辊坠落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的部分或者全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该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具有承接

板,能有效杜绝检修人员、工具和托辊高空坠落风险,提高检修效率。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包括:[0005] 承接板,[0006] 固定设置在所述承接板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出所述承接板所在的平面并与所述承接板一起形成支撑结构,

[0007] 其中,所示支撑杆构造为相对于所述承接板可伸缩。[000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板为弧状板,在所述弧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平铺式设置条状的加强板,在所述弧状板的上表面的弧线端突出式设置边沿。

[0009]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固定筒,所述支撑杆插入到所述固定筒并与所述固定筒滑动式连接。

[00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固定筒,并在所述远离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设置U型卡件,在靠近所述承接板的一端设置固定设置横杆件。

[001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径向方向延伸。

[0012]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承接板支撑下用于更换托辊的转移车,所述转移车具有:

[0013] 车体,[0014] 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端的行走部,[0015] 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端的扶手,[0016] 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上端的弧状的托辊支撑架。[0017]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托辊架支撑件,所述托辊架支撑件呈L形,且竖向边固定在所述车体上而横向边向前延伸。

[0018]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托辊架支撑件的L形的横向边的两端设置缺口。[0019]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辊支撑架的前方低于后方。[00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具有:[0021] 铰接在所述车体上的两个相对式设置的纵向延伸的扶手杆,[0022] 用于设置在所述扶手杆的自由端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于所述扶手杆铰接。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具有承接板,能有效杜绝检修人员、工具和托辊高空坠落风险,提高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0024]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0025]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的承接板的主视图;

[0026]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的承接板的后视图;

[0027]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的承接板的应用视图;

[0028]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的转移车的俯视图;

[0029]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的的转移车的主视图;

[0030] 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的转移车的应用视图。

[0031]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003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

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

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包括承接板11和支撑杆12。其中,承接板11起到支

撑面的作用。支撑杆12固定设置在承接板11上,并且延伸出承接板11所在的平面,用于与承

接板11一起形成支撑结构。如图3所示,在使用过程中,承接板11的两端搭接在输送机的机

架60上,而支撑杆12也搭接在输送机的机架60,用于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另外,该支撑杆

12构造为相对于承接板11可伸缩。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支撑杆12伸出长度可以调节,从而使

得该更换托辊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输送机的机架60。本申请的承接板11和支撑杆12形成

的支撑结构,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便利性,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有效杜绝检修人员、

工具和托辊高空坠落风险,提高检修效率。

[003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承接板11为弧状板。在弧状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平铺式设置条状的加强板13,通过设置加强板13使得搭接在输送机的机架60处的承接板11的强度增加,保

证承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弧状板的上表面的弧线端突出式设置边沿14,用于形成限定

作用,以避免小零件等掉落。

[0035]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承接板11的下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固定筒15。支撑杆12插入到固定筒15中,并与固定筒15滑动式连接。更具体地,支撑杆12穿过固定筒

15,并在远离承接板11的一端设置U型卡件16,在靠近承接板11的一端设置固定设置横杆件

17。通过设置U型卡件16可以使得支撑杆12在连接中卡接在输送机的机架60上,而不是搭

接,用于形成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保证承接板11搭接在输送机的机架60上连接的稳定性。

再有,通过设置横杆件17,可以避免支撑杆12相对于固定筒15转动,从而保证承接板11搭接

在输送机的机架60上的稳定性。

[0036] 优选地,为了提高支撑强度,如图2所示,在承接板11的下表面设置加强筋18。该加强筋18沿着径向方向延伸,以用于简化加工和安装。

[0037] 更换托辊装置还包括转移车。如图4和5所示,该转移车具有车体21、行走部22、扶手23和托辊支撑架24。该车体21为移动车的框架,主要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例如,车体21

为横梁和纵梁连接而梁搭接的框架结构。行走部22设置在车体21的下端,例如,行走部可以

为横向间隔的两个,用于保证转移车的行走的稳定性。扶手23设置在车体21的后端,用于作

业人员把控而操作该转移车。托辊支撑架24设置在车体21的上端,自身为弧状,用于更换过

程中,适应性地放置托辊50,如图6所示。

[0038] 在车体21的前端设置托辊架支撑件25。该托辊架支撑件25呈L形,且竖向边固定在车体21上而横向边向前延伸。如图6所示,托辊架支撑件25可有效固定托辊架51上的螺栓

52,确保拆装时该螺栓52不会跌落,安装时螺栓52可直接伸入输送机的车架的螺栓孔内。优

选地,在托辊架支撑件25的L形的横向边的两端设置缺口26。该缺口26用于提供避让空间,

用于保证在更换过程中,该移动车的前端可以深入到托辊50的下端,以完成更换操作。

[0039] 优选地,托辊架支撑件25的前方低于后方。这种设置可以保证对托辊50有效固定的同时,还能防止托辊50从后方意外滚出。

[0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手23具有扶手杆27和横杆28,其中,扶手杆27铰接在车体21上,为两个并相对式设置,自身纵向延伸。横杆28设置在扶手杆27的自由端,且两端分别于

扶手杆27铰接。这种设置的扶手23操作灵活,省力,并能有效的控制转移车的方向和自身的

角度,用于适应所处位置空间。另外,为了保证使用的便利性,扶手23的高度可以调节,例

如,在本申请中,在车体21上设置调节件29,扶手23的前端铰接到调节件29上,用于保证其

高度。

[0041] 该转移车采用杠杆原理,由后端扶手23作为杠杆,转移车及托辊50为支撑,可以将胶带撑起,以便于托辊安装。转移车前端的托辊架支撑件25,可有效固定托辊架51上的螺栓

52,确保拆装时该螺栓52不会跌落,安装时螺栓52可直接伸入输送机的车架的螺栓孔内。托

辊支撑架24起承载托辊50的作用,在拆卸托辊50后,托辊50直接落入托辊支撑架24内,避免

人员身体探入胶带机下方。安装时,托辊50放在托辊支撑架24上并随转移车进入胶带机下

方,有助于托辊50及托辊架51直接安装于原位置。

[0042] 更换承载托辊50时,将承接板11放入胶带机下方,并对正托辊50的位置,调整支撑杆2的位置,使其搭接在输送机的机架60的斜拉角钢处,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然后,转

移车推入托辊架51正下方。拆卸托辊架螺栓52,托辊50掉入转移车的托辊支撑架24内,拉出

转移车以带出托辊50、托辊架51和螺栓52。进行托辊50更换作业。托辊50更换完毕后,将托

辊50和托辊架51、螺栓52放入转移车,推入到安装位置下方。螺栓52对准安装位置,以转移

车的行走部22为支撑点,扶手23作为杠杆,使得托辊50撑起胶带及向内推入。紧固螺栓52,

完成全部作业。此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探入胶带下方,降低人员高空坠落风险,转移车等

工具都有承接板11作为保护,减少高空坠物危险。单根托辊50更换人员由5人可以减少至2

人,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换单根托辊50还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0043]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

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或修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作出的变更和/或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声明:
“用于管状带式输送机的更换托辊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