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轧机用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输出轴(1)、第一轴承(2)、轴套(4)以及托板(7);所述输出轴(1)的输出端在轴向上由两段截面面积大小不同的第一输出段(10)和第二输出段(9)组成,第一输出段(10)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输出段(9)的截面积,所述第一输出段(10)和第二输出段(9)的衔接处形成一轴肩,所述输出轴(1)的输出端面位于第一输出段(10)上;所述轴套(4)套设在输出轴(1)的输出端,对应于所述轴肩;所述轴套(4)内壁中段沿内壁周向有一圈凸起,该凸起作为承压台阶(6),该承压台阶(6)具有第一承压面和第二承压面两个相背的承压面,所述第一承压面与轴肩相对;所述托板(7)与输出轴(1)的输出端面之间经螺栓(8)固定连接,且托板(7)抵压在所述承压台阶(6)的第二承压面上,且托板(7)位于轴套(4)内;所述第一轴承(2)套设在输出轴(1)外,第一轴承(2)与托板(7)分别位于承压台阶(6)的两侧,且第一轴承(2)位于所述轴套(4)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与第一轴承(2)设置在输出轴上且沿输出轴(1)轴向分布,所述轴套(4)与第一轴承(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输出轴(1)的输出端面与托板(7)之间增设有第一垫片(11);所述第一承压面与轴肩之间增设有第二垫片(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用轴向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的轴向上,承压台阶(6)的长度小于第一输出段(10)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用轴向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的厚度大于第二垫片(13)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机用轴向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与第一轴承(2)之间的间隙处还设有第三垫片(12),所述第三垫片(12)的厚度小于间隙的宽度。 说明书: 一种轧机用轴向定位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用轴向定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短应力线轧机输出轴的轴向定位结构。背景技术[0002]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在冶金机械线棒材行业中,由于短应力线轧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安装调整方便、易于操作、轧制废品少、重量轻等优点,受到轧钢厂家的普遍欢迎。短应力线轧机主要包括轧辊、轧辊调整装置和传动装置,其中,传动装置
声明:
“轧机用轴向定位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