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用于矿山检修道路修复的桩锚墙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先清理垮塌滑坡的矿山边坡底部的浮石,再按照设计的孔深、间距沿矿山边坡底部竖直向下布置一排钻孔,钻孔中插入钢轨桩(1)并用细石混凝土灌注; 2)在矿山边坡滑动面上钻设4~6排锚杆/锚索安装孔,自上而下计的第一排、第三排为锚索安装孔,其它为锚杆安装孔;将锚杆(3)的一端注入锚杆安装孔内,使用水泥砂浆灌注密实,另一端弯折;锚索(2)的一端深入基岩内部且采用水泥浆灌注密实; 3)在矿山边坡滑动面上自内向外分别浇筑回填素混凝土(7)、钢筋混凝土板墙(4),其中钢筋混凝土板墙(4)的坡度≥矿山边坡原设计坡度,但最大不超过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墙(4)的底部水平方向设有底梁(5),在钢筋混凝土板墙(4)内的水平方向设有横梁(6),横梁(6)的排数与锚索(2)、锚杆(3)的总排数相等,横梁(6)的位置与锚索(2)、锚杆(3)的位置对应; 4)所述钢轨桩(1)位于钻孔外的露出段长度≥30cm;所述的锚杆(3)外锚端弯折≥40cm;所述的锚索(2)为预应力锚索,需穿过混凝土板墙(4)并在混凝土板墙(4)外表面浇筑混凝土锚墩(10);所述的锚杆(3)外锚端弯折与混凝土板墙(4)内部的横梁(6)锚固连接;钢轨桩(1)位于钻孔外的露出段与混凝土板墙(4)中的底梁(5)钢筋焊接,与混凝土板墙(4)形成整体; 通过以上工序加固、修复后的矿山边坡台阶上表面作为矿山检修道路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矿山检修道路修复的桩锚墙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矿山边坡台阶上还设有排水系统,所述的排水系统由在矿山边坡坡面布置的排水孔(8)及在坡脚布置的排水沟(9)组合构成,所述的排水孔(8)内由软式透水管(11)及外包在软式透水管(11)上的涤纶土工布(12)构成;所述的排水孔(8)的排数为2~4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矿山检修道路修复的桩锚墙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排相邻锚索(2)间的水平间距3~4m,同排相邻锚杆(3)间的水平间距3~4m,相邻钢轨桩(1)间的间距3~4m;钢筋混凝土板墙(4)的厚度为60~80厘米。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矿山检修道路修复的桩锚墙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板墙(4)及回填素混凝土
声明:
“用于矿山检修道路修复的桩锚墙加固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