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矿块构成要素:将矿体沿着垂直方向划分开采中段,开采中段高度为50m,每个开采中段划分为2-3个回采分段,回采分段高度16-25m,在每个开采中段内,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60m,宽为10-15m,矿块划分为矿房和间柱,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长45-48m,间柱垂直矿体方向布置长12-15m;
步骤2)采切工程:在间柱中间位置布置穿脉上山,沿着矿体下盘掘至运输回风巷位置,运输回风巷布置在上分层矿体下盘,凿岩上山、出矿上山布置于矿房下盘,均掘至运输回风巷位置,在穿脉上山、出矿上山中间隔8-10m掘出矿横巷,使之与凿岩上山贯通,在运输回风巷与穿脉上山贯通位置巷道边上布置矿石溜井,在矿房底部沿矿体走向布置切割巷道,在切割巷道中间位置布置切割天井,以切割天井为爆破自由面,从中间向两头爆破形成切割槽,以切割槽为自由面爆破形成V型集矿堑沟;
步骤3)回采工作
凿岩爆破:在凿岩上山中用YGZ-90凿岩机凿上向扇形中深孔,边孔角度为45~50°,孔径60~65mm,每次爆破2~3排炮孔,矿石落至V型集矿堑沟;
采场通风:采场采用局部扇风机进行加强通风,新鲜风流经凿岩上山、穿脉上山、出矿横巷进入采场,清洗工作面污风后经运输回风巷道排出;
出矿:采场爆破通风后,矿石由铲运机在出矿横巷铲装后经出矿上山、穿脉上山运至采场矿石溜井,按照凿岩爆破→采场通风→出矿的步骤依次循环,直到矿房回采结束;
步骤4)矿柱回收及采空区处理:间柱及V型集矿堑沟间的三角形矿柱采用扇形中深孔后退式逐排回收,采空区封堵与采空区贯通的巷道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布置凿岩上山两条、出矿上山一条,出矿上山布置在矿房中间位置,凿岩上山在出矿上山左右各布置一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出矿中矿石溜井上部设置格筛,控制出矿块度在500mm以内,块度大于500mm的矿块在出矿横巷内采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矿山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
背景技术
缓倾
声明:
“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