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次氯酸钠、pvp的高cod膜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pvdf膜即聚偏二氟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膜,主要用于污水的前处理,清除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及一些细菌、泥沙等。在制备pvdf高分子材料时,添加pvp来改善膜的孔径大小与分布,而保留在膜壁及膜孔中的pvp会导致膜材料的疏水性降低,所以需要通过次氯酸钠水洗来去除残余的pvp。由此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次氯酸钠、pvp及其余的有机物,pvp分散在次氯酸钠水溶液中,由于其稳定的性质,目前的有机物去除方法,如芬顿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等无法将pvp从溶液中去除,所以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来处理此种废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含次氯酸钠、pvp的高cod膜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可将废水中的cod去除使废水资源化,而能够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次氯酸钠、pvp的高cod膜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膜生产废水加热,并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片碱至强碱性,反应过程中有胶状物质及有机胺产生,有机胺与碱反应产生氨气;
(2)向废水中接入曝气装置,以硫酸吸收氨气制取硫酸铵;
(3)冷却过滤,滤液进入步骤(4),滤渣为黄色胶状物质,收集滤渣进行灼烧处理;
(4)将步骤(3)产生的滤液用盐酸调节ph至弱酸性,缓慢向溶液中加入双氧水,与溶液中的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以铁板作阳极,高效石墨气体扩散电极作阴极,以电芬顿的方法氧化剩余的有机物,电解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去除剩余双氧水,得到微黄色的氯化钠溶液;
(5)对步骤(4)制得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减压浓缩,离心得到白色的氯化钠晶体,馏分可直接排放,回水回用。
步骤(1)中所述废水加热的温度为120-130℃,加入片碱量为废液中有机物质量的1-1.1倍,投加时间2-3h。
步骤(2)中所述曝气过程的温度为70-80℃,产生的气体以80%硫酸吸收。
步骤(3)中所述冷却温度为30-40℃时过滤。
步骤(3)中所述灼烧的条件为:在温度500-600℃于高温煅烧炉中灼烧,灼烧时间2-3h,灼烧后残渣质量为进入煅烧炉胶状物质质量的0.1-0.3%。
步骤(4)中所述盐酸浓度为33wt%,调节ph至3-
声明:
“含次氯酸钠、PVP的高COD膜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