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废水处理技术

> 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708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福建省盛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3-09-19 11:26:36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上几乎都用电晕放电法来制取臭氧,这样生产出来的臭氧适用于初步处理含烷基苯磺酸钠、焦油、cod、bod、污泥、氨氮等污染物的污水,还适用于处理含fe2+、mn2+、氰、酚、亲水性染料、细菌等污水。由于水资源愈来愈紧张,工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经常回用,这就需要提高污水的处理标准。利用臭氧对水进行深度处理,可除掉水中各种杂质,从而达到回用标准。

在实际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直接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通入污水处理池的内部,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对污水进行处理,但往往由于臭氧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臭氧的利用率较小,且污水处理效果不好;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杂质和一些微生物会粘附在污水处理池的内壁,长此以往会形成电桥加速污水处理池的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气浮设备,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设备,包括壳体和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臭氧发生器左右设置,所述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一空心圆盘,所述空心圆盘经第一气管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以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出气管穿透所述壳体下底面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位于所述空心圆盘上方,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空心圆盘内;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搅拌装置,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搅拌装置左右设置,所述壳体左侧面下端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均设置有催化组件;所述空心圆盘的上下两板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水进入所述空心圆盘内的第一防水垫片,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水溢出所述壳体外的第二防水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中空连杆,所述壳体的顶板中部嵌设有所述中空连杆,所述中空连杆从所述壳体内穿透所述壳体的顶板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中空连杆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中空连杆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左右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末端穿透所述壳体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旋转轴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壳体的顶板内嵌设有支撑所述中空连杆旋转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中空连杆连接,所述壳体的顶板内嵌设有支撑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连接;所述中空连杆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中空搅拌杆,所述中空搅拌杆从上至下等距离设置,所述中空连杆与所述中空搅拌杆相连通,所述中空搅拌杆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气管上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二气管经第三轴承与所述中空连杆上端面连通,所述第三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第一气管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左侧的中空搅拌杆的左端面和右侧的中空搅拌杆的右端面均经一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中空搅拌杆相垂直,所述连接杆外侧面设置有清洁软毛刷。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壁内均嵌设有第三气管,右侧第三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相连通,左侧第三气管经第四气管与所述空心圆盘相连通,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三出气孔与所述第三气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组件包括紫外光灯和紫外光催化剂,所述壳体内侧壁等距离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紫外光灯,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设置有紫外光催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催化剂为二氧化钛。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板和所述空心圆盘的上下两板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出气管旋转的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第五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空心圆盘连接,所述第五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出气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装置中加入了臭氧发生器、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臭氧发生器通过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将臭氧输入到壳体内的污水中,使得污水中的杂质发生被臭氧氧化处理,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在装置中加入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驱动电机和出气管,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出气管转动,有利于产生臭氧微气泡,使臭氧与污水的接触更大,有利于提高了臭氧处理污水的效率;在装置中加入了中空搅拌杆,中空搅拌杆对污水和臭氧气泡进行充分的搅拌,使污水与臭氧微气泡更加充分接触,加快臭氧对污水的氧化处理速度;在装置中加入了紫外光灯和二氧化钛,紫外光灯和二氧化钛催化臭氧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氧化,缩短了臭氧对污水净化处理的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绿色环保,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出气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废水处理用气浮设备,包括壳体1和臭氧发生器2,所述壳体1和所述臭氧发生器2左右设置,所述壳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一空心圆盘3,所述空心圆盘3经第一气管4与所述臭氧发生器2相连通,所述空心圆盘3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出气管5,所述出气管5以所述空心圆盘3上表面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出气管5穿透所述壳体1下底面且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所述出气管5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6,所述第一出气孔6位于所述空心圆盘3上方,所述出气管5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口7,所述进气口7位于所述空心圆盘3内;臭氧发生器2将臭氧通过第一气管4输送到空心圆盘3内,空心圆盘3内的臭氧通过进气口7进入到出气管5内,臭氧从出气管5上的出气孔6进入到壳体1内与污水混合;所述出气管5上设置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位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壳体1下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轴10,所述第一旋转轴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8啮合的第二齿轮11;第一驱动电机9驱动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11旋转,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11旋转方向相反,第一齿轮8带动出气管5旋转;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一进水管1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一搅拌装置13,所述进水管12和所述搅拌装置13左右设置,所述壳体1左侧面下端连接有一出水管14,所述壳体1内壁与所述空心圆盘3上表面均设置有催化组件15;污水通过进水管12进入壳体1内,搅拌装置13对污水和臭氧进行搅拌,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14输送到壳体1外;所述空心圆盘3的上下两板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水进入所述空心圆盘3内的第一防水垫片16,所述壳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水溢出所述壳体1外的第二防水垫片17。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防水垫片16主要用于当臭氧还未通入空心圆盘3时,防止污水通过缝隙进入空心圆盘3内,所述第二防水垫片17主要用于防止壳体1漏水,但不仅限于此。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搅拌装置13包括一中空连杆18,所述壳体1的顶板中部嵌设有所述中空连杆18,所述中空连杆18从所述壳体1内穿透所述壳体1的顶板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所述中空连杆18上设置有第三齿轮19,所述第三齿轮19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顶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20,所述中空连杆18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左右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轴21,所述第二旋转轴21末端穿透所述壳体1延伸至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二旋转轴21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19相啮合的第四齿轮22;第二驱动电机20驱动第三齿轮19和第四齿轮22旋转,第三齿轮19带动中空连杆18旋转;所述壳体1的顶板内嵌设有支撑所述中空连杆18旋转的第一轴承23,所述第一轴承23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1的顶板连接,第一轴承23的外轴承与壳体1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23的内轴承与所述中空连杆18连接,第一轴承23的内轴承套设在中空连杆18上;所述壳体1的顶板内嵌设有支撑所述第二旋转轴21旋转的第二轴承24,所述第二轴承24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1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4的内轴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21连接,第二轴承24的外轴承与壳体1的顶板固定连接,第二轴承24的内轴承套设在第二旋转轴21上;所述中空连杆18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中空搅拌杆25,所述中空搅拌杆25从上至下等距离设置,所述中空连杆18与所述中空搅拌杆25相连通,所述中空搅拌杆25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气孔26;所述第一气管4上连接有第二气管27,所述第二气管27位于所述壳体1外侧,所述第二气管27经第三轴承28与所述中空连杆18上端面连通,臭氧发生器2通过第一气管4上连接有第二气管27将臭氧输送至中空搅拌杆25内,中空搅拌杆25内的臭氧通过第二出气孔26输送到壳体1内,中空连杆18旋转带动中空搅拌杆25对污水和臭氧进行搅拌;所述第三轴承28的外轴承与所述第一气管4连接,所述第二轴承24的内轴承与所述第二气管27连接;第三轴承28的外轴承与第一气管4固定连接,第二轴承24的内轴承套设在第二气管27上,第一轴承23、第二轴承24和第三轴承28的外轴承固定,内轴承用于转动。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左侧的中空搅拌杆25的左端面和右侧的中空搅拌杆25的右端面均经一连接杆29连接,所述连接杆29与所述中空搅拌杆25相垂直,所述连接杆29外侧面设置有清洁软毛刷30;连接杆29固定清洁软毛刷30,中空搅拌杆25转动起来可以带动清洁软毛刷30对壳体1内壁进行清洗。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壁内均嵌设有第三气管31,右侧第三气管31与所述第一气管4相连通,左侧第三气管31经第四气管32与所述空心圆盘3相连通,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出气孔33,所述第三出气孔33与所述第三气管31相连通;臭氧发生器2通过第一气管4、第三气管31、第四气管32和第三出气孔33将臭氧输送到壳体1内与壳体1内的污水混合。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催化组件15包括紫外光灯34和紫外光催化剂35,所述壳体1内侧壁等距离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紫外光灯34,所述空心圆盘3上表面设置有紫外光催化剂35,紫外光灯34和紫外光催化剂35加快臭氧与污水的氧化反应。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催化剂35为二氧化钛。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壳体1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1的支撑脚36,支撑脚36用于固定壳体1。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底板和所述空心圆盘3的上下两板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出气管5旋转的第四轴承37和第五轴承38,所述第四轴承37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1的底板连接,所述第四轴承37的内轴承与所述出气管5连接,第四轴承37的外轴承与壳体1的底板固定连接,第四轴承37的内轴承套设出气管5上;所述第五轴承38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第五轴承38的内轴承与所述出气管5连接,第五轴承38的外轴承与所述空心圆盘3固定连接,第五轴承38的内轴承套设在出气管5上,第四轴承37和第五轴承38的外轴承固定,内轴承用于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臭氧发生器通过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第四气管将臭氧输送到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内进行出气,污水再通过进水管进入壳体内,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出气管旋转,出气管上的第一出气孔将产生的臭氧气泡输入到污水中,第二驱动电机带动中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旋转,第三齿轮带动中空连杆和中空搅拌杆旋转,中空搅拌杆上第二出气孔将臭氧输入到污水中,中空搅拌杆也对污水和臭氧进行充分的搅拌,壳体内壁上的第三出气孔也将臭氧输入到污水中,紫外光灯和二氧化钛催化臭氧对污水进行氧化,加快臭氧对污水进行的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通过出水管输送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中的紫外光灯和驱动电机电路原理和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能够清楚了解,在此不进行详细说明,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一种养殖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包括壳体和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臭氧发生器左右设置,所述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一空心圆盘,所述空心圆盘经第一气管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以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圆心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出气管穿透所述壳体下底面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位于所述空心圆盘上方,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空心圆盘内;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一进水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搅拌装置,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搅拌装置左右设置,所述壳体左侧面下端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均设置有催化组件;所述空心圆盘的上下两板均设置有用于防止水进入所述空心圆盘内的第一防水垫片,所述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水溢出所述壳体外的第二防水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中空连杆,所述壳体的顶板中部嵌设有所述中空连杆,所述中空连杆从所述壳体内穿透所述壳体的顶板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中空连杆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顶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中空连杆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左右设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末端穿透所述壳体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旋转轴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壳体的顶板内嵌设有支撑所述中空连杆旋转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中空连杆连接,所述壳体的顶板内嵌设有支撑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的顶板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连接;所述中空连杆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中空搅拌杆,所述中空搅拌杆从上至下等距离设置,所述中空连杆与所述中空搅拌杆相连通,所述中空搅拌杆上下两端面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气管上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二气管经第三轴承与所述中空连杆上端面连通,所述第三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第一气管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左侧的中空搅拌杆的左端面和右侧的中空搅拌杆的右端面均经一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中空搅拌杆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外侧面设置有清洁软毛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壁内均嵌设有第三气管,右侧第三气管与所述第一气管相连通,左侧第三气管经第四气管与所述空心圆盘相连通,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出气孔,所述第三出气孔与所述第三气管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组件包括紫外光灯和紫外光催化剂,所述壳体内侧壁等距离安装有若干个所述紫外光灯,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设置有紫外光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催化剂为二氧化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壳体的支撑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板和所述空心圆盘的上下两板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出气管旋转的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所述第四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连接,所述第四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出气管连接,所述第五轴承的外轴承与所述空心圆盘连接,所述第五轴承的内轴承与所述出气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包括壳体和臭氧发生器,所述壳体和所述臭氧发生器左右设置,所述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一空心圆盘,所述空心圆盘经第一气管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相连通,所述空心圆盘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绕所述空心圆盘的中心呈环形排列,所述出气管穿透所述壳体下底面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位于所述空心圆盘上方,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空心圆盘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武;毛宇清;祝彬涛;黄大青;曾风鸣;张求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盛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声明:
“用于污水处理臭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