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废水排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氯化聚乙烯酸相与水相结合的废水零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2.氯化聚乙烯是一种新型饱和高分子材料,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无味,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韧性良好(在-30℃仍有柔韧性),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分解温度较高。
3.氯化聚乙烯(cpe)是利用hdpe在水相中进行悬浮氯化的粉状产物,随着氯化程度的增加使原来结晶的hdpe逐渐成为非结晶的弹性体,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经氯化取代反应制得的高分子材料。根据结构和用途不同,氯化聚乙烯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弹性体型氯化聚乙烯(cm)两大类。热塑性树脂除了可以单独使用以外,还可以与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bs等树脂甚至聚氨酯(pu)共混使用。在橡胶工业中,cpe可作为高性能、高质量的特种橡胶,也可以与乙丙橡胶(ep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氯磺化聚乙烯(csm)等其它橡胶共混,广泛用于塑料、橡胶、建材、机电等领域。
4.目前国内外生产氯化聚乙稀的工艺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水相悬浮法,生产工艺以水为悬浮介质,将高密度聚乙烯pe粉料在分散剂、乳化剂、引发剂辅助作用下悬浮在水相中,在一定温度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达到一定氯含量后停止通氯反应,生成氯化聚乙烯,反应过程生成的氯化氢溶解在水中副产(8%)盐酸,通过水洗等工序脱去物料表面酸,内部酸在通过升温加碱中和,经脱水干燥后得氯化聚乙烯树脂,此工艺耗水量大,含酸废水经中和后较难达到环保废水合格排放指标。第二种是酸相法,生产工艺以16%盐酸为悬浮介质,将高密度聚乙烯pe粉料在助剂作用下悬浮在酸相中,在一定温度下与氯气反应,达到所需氯含量后切断氯气,生成氯化聚乙烯,反应过程生成氯化氢溶解在盐酸相中形成25%高浓度盐酸,高浓度盐酸部分循环投料用,部分作为副产品出售继续水洗脱酸后进入间隙式玻璃钢干燥床干燥后得氯化聚乙烯树脂,水洗产生稀酸,部分用来和浓酸配酸作为介质循环投料用,部分中和处理排放。从两种工艺可看出,水相法生产氯化聚乙烯主要存在含稀酸废水排放量大(30~40吨/吨)。而酸相法废水(10吨/吨)处理很难达标,且处理费用高(20~30元/吨),对环境也造成较大的影响。
5.为
声明:
“氯化聚乙烯酸相与水相结合的废水零排放工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