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是将一定质量比的活性物质硫和导电剂研磨均匀后加入磷酸化聚乙烯醇水溶液中,经涂覆、干燥、切片制得锂硫电池正极片,本发明使用磷酸化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一方面使得活性物质硫与导电剂的分散性好、粘结力强;另一方面,磷酸化聚乙烯醇中富含的磷酸基团可通过与多硫化物形成配位键,将多硫化物锚定在正极中,从而抑制多硫化物在正负极间的穿梭,即抑制“穿梭效应”,大大改善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该锂硫电池正极片,导电剂与活性物质硫的分散性好、粘结力强,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好;该锂硫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能够大规模制备。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固相电解回收磷酸铁锂废料中金属离子的方法,是先将研磨后的磷酸铁锂废料分散于水中,配制成浆料,然后将浆料附着在所述电极基板上形成阳极,接着以耐酸金属板为阴极、以磷酸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酸性溶液;接着前后调节其pH值至1.5~2以及至8~9,析出粗制磷酸铁和磷酸锂,对粗制磷酸铁进行煅烧即可得到无水磷酸铁。本发明通过对方法的整体工艺处理流程进行控制,采用电化学法替代添加氧化剂溶出磷酸铁锂中的锂,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磷酸铁锂废料回收方法药剂使用量大,废水处理难度高,处理成本高昂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莫来石‑堇青石质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30~35wt%的莫来石颗粒、20~25wt%的莫来石细粉、30~35wt%的堇青石颗粒、4~7wt%的糊精和5~7wt%广西白泥混合,搅拌,得混合料A;再将30~35wt%的莫来石细粉、30~35wt%的镁铝尖晶石细粉和35~36wt%的红柱石细粉搅拌,烘干,研磨,得混合料B。然后将混合料A置于模具中,在压头表面均匀洒层混合料B,以钵口朝下的方式机压成型,干燥,于1300~1400℃条件下保温5~6小时,制得莫来石‑堇青石质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本发明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和成品率高;制备的莫来石‑堇青石质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体积密度大、耐压强度高、抗热震性优良和抗侵蚀性能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拆解,破碎,得到正极片。将浓度为0.1~3.0mol/L有机酸溶液和浓度为30wt%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即得混合液;其中,过氧化氢在所述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5~10%。按正极片和所述混合液的固液比为10~80g/L,将所述正极片加入所述混合液中,在30~90℃的水浴条件下搅拌10~120min,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过滤,得到含有有价金属离子的滤液。将所述滤液在50~200℃条件下烘烤8~24h,得到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流程短、试剂消耗少、回收成本低和无二次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超薄预锂化V6O13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超薄结构,长度500-2000纳米,厚度3-5纳米,采用下述方法制得,包括有以下步骤:1)取超薄V6O13纳米片,加入到去离子水溶液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锂源并继续超声分散,然后将所得的溶液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取出沉淀物;2)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洗涤步骤1)所得沉淀物,离心过滤,然后在烘箱中烘干即得。本发明结合工艺简单,在较低的温度下通过低温烧结即可实现超薄纳米片的合成,经过简单水热法即可实现锂离子对超薄纳米片的预嵌入,没有改变其超薄结构,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利于市场化推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泄放槽的锂电池钢壳,其包括:筒体和底板,所述底板焊接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泄放槽,所述泄放槽的深度为底板厚度的85%~90%。当锂电池滥用导致其内部压力过大时,可以泄放出锂电池内部的压力,减少锂电池因滥用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可以有效解决锂电池因电池安全装置造成的电池不良、失效和安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载锂离子蓄电池组系统,包括锂离子蓄电池组和蓄电池充电器,两者通过功率插座和通讯插座连接;其中锂离子蓄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单体电池和加热装置;该锂离子蓄电池组还包括电压监控模块、电流监控模块、均衡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一断路器;蓄电池充电器包括串充电源模块、加热电源模块、总电压监控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和DC/DC。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防止锂离子蓄电池组出现安全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固定装置,包括入电箱,入电箱的两侧均安装有在充电时使锂电池处于平衡状态的配重件,两个配重件之间位于入电箱的顶端位置安装有承接锂电池的充电槽,入电箱的内部安装有将锂电池固定且使电池易于更换的分离件,通过分离件里面的第一锥齿轮和直齿轮、凸轮、升降杆相互配合,使得升降杆将起降板往上面去顶压充电槽,让充电槽里面充好电的锂电池通过转动轴的配合转动给弹出去,其避免在入电箱在现有插座上插拔,使得产生电火花,给插座一定的损伤,加上配重块的有利于插头与插座之间接触更紧密。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合物与含碳量<1%的磷酸铁锂在无水乙醇中研磨混合均匀,聚合物为聚吡咯、聚苯胺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将所获得的混合粉末,压制成片状;将所得的片置于保护气中煅烧,碳化得到二次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片。一种二次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由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磷酸铁锂表面包覆了氮元素掺杂的碳涂层,形成了良好的连续电子导电层,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与循环能力;另外,改性后的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相比于传统磷酸铁锂而言导电性高、微观形貌排列紧密,从而确保了在大电流下其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
本发明涉及锂原电池用改性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一种或多种电解液添加剂。其技术方案是:所述锂原电池用改性电解液中配置有1%‑10%(以原始电解液的质量为1换算成质量比)的添加剂,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具有较低还原电位的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在锂原电池用电解液中加入具有较低还原电位的化合物作为添加剂,不仅明显提升了锂原电池的实际比容量,还能够在负极锂片表面生成稳定的SEI膜,减少了锂枝晶生长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的隐患和“死锂”的产生,而且因为含氮或含氟的化合物作为添加剂的种类繁多,并且配置电解液时流程简单,降低了电解液的成本,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高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进行过分容测试的电芯表面上的保护膜撕掉;清洁电芯表面,使电芯表面无杂物;将复合膜片模切成与电芯尺寸相同的复合膜片;将复合膜片粘贴在电芯表面上,并用软硅胶棍压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高温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是采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制成;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及粘结在电芯表面的复合膜片,所述复合膜片包括隔热膜和散热膜。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能在不改变电解液结构的前提下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耐高温性能,延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使电池的使用范围更广泛。
本发明涉及微波法合成磷酸铁锂多孔微球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将锂源、铁源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醇还原剂,并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磷源,并不断的搅拌均匀得到前驱液,取部分前驱液放入微波反应釜中,加热反应;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得到多孔微球前驱体;在还原气氛下煅烧,得到磷酸铁锂多孔微球。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反应周期短;2)提供还原性的环境促进LiFePO4的形成过程中Fe2+的稳定存在;3)无需添加模板剂和表面活性剂;4)缩短了锂离子的传输距离,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5)反应周期短,工艺简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磷酸铁锂多晶粉的制备方法,以磷酸亚铁铵前驱体与锂盐通过水热反应,其中磷酸亚铁铵前驱体与锂盐化学计量比1∶1.00~1.20称取,磷酸亚铁铵前驱体与锂盐质量之和与水的质量配比为1∶5~50,所得产物再经过分离、水洗和干燥,即可得到晶粒粒径为0.50~2.0μm的磷酸铁锂多晶粉。本发明采用磷酸亚铁铵前驱体与锂盐水热反应合成磷酸铁锂,不同于此前报道的采用FeSO4·7H2O、LiOH·H2O等原料直接混合和反应的各种方法,避免了Fe(OH)2和Fe(OH)3的生成,可以有效地提高磷酸铁锂产率和产品纯度,制备工艺简单,晶粒尺寸均匀,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灭火剂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环保型锂电池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灭火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氟碳表面活性剂3‑5%、碳氢表面活性剂4‑6%、发泡剂6‑8%、有机溶剂9.5‑15%、络合剂0.05‑1%、助溶剂7‑10%、固体无机盐4‑8%、锂电池阻燃剂4‑10%、水50‑60%。锂电池灭火剂能迅速扑灭锂电池火灾,并且不会复燃。具有灭火速度快,抗冻性能好,腐蚀率低等优点。氟碳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发泡剂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降低温度,隔绝氧气,并具有很强的抗烧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成型界面稳定化处理方法及柔性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通过制备碳包覆的氧化镁‑碳布复合物,并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将所述碳包覆的氧化镁‑碳布复合物转换为碳包覆的氧化镍‑碳布复合物,得到柔性电极;再以该柔性电极作为正极,以金属锂为对电极,经一体化成型组装后得到界面稳定的柔性锂离子电池。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利用碳包覆及离子交换技术使碳包覆的氧化镍原位生长在柔性碳布表面,与碳布之间形成较好的结合力,在弯曲折叠过程中不易脱落,从而在保持电池柔性的同时使得到的柔性锂离子电池在弯曲折叠过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对柔性储能器件的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社会经济学意义。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与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亲锂性铜镍双金属层改性三维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具有亲锂性铜镍双金属层改性三维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硫酸铜、硫酸镍、硼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得到了电镀液;(2)将得到的电镀液作为电解液,以泡沫镍材料作为工作电极,利用三电极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镀过程,得到具有亲锂性铜镍双金属层改性三维骨架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具有亲锂性铜镍双金属层改性三维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此法操作简单,合成时间短,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并可大规模制备,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有利于市场化推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加工用配合辅助装置,包括点焊机和放置台,所述放置台固定连接于点焊机的顶部,所述放置台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放置台靠近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挡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槽配合使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槽内腔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槽和控制机构的配合使用,拉动活动杆,活动杆转动并带动滑杆在第二通孔内腔滑动的同时,滑杆带动固定块进入活动槽的内腔并挤压弹簧,解决了现有锂电池不便于进行限位,操作人员在通过点焊机对锂电池串并连接时,大多是用手对锂电池进行限位,容易使锂电池排列发生偏斜,影响接下来的包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负极壳送料装置,负极壳送料装置的输出末端设有输送装置,沿输送装置设有切锂带机构,冲压锂带成型机构,切隔膜机构;切锂带机构旁设有锂带输送机构,切隔膜机构旁设有隔膜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最明显的效果是生产效率很大提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构思新颖,变平面加工为立体加工,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成本降低,采用伺服电机作为动力,其运动特性可控,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总的效率提高5倍及以上,其结构紧凑,便于布置。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镍钴锰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本发明回收方法包括:(1)将退役锂离子电池中镍钴锰正极材料粉碎获得晶种,所述晶种的粒径D50<500nm;(2)含镍源、钴源和锰源的混合溶液与晶种混合均匀,加入沉淀剂和络合剂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单晶镍钴锰材料前驱体;(3)将单晶镍钴锰材料前驱体与锂源均匀混合后煅烧,即可得到单晶正极材料。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调控晶种的粒径并控制沉积过程,将退役锂离子电池中的镍钴锰多晶材料转变为电化学性能优异的镍钴锰单晶材料,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性能电池开发的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差驱动的提锂系统,包括浓盐水腔、普通海水腔和阴离子交换膜,所述浓盐水腔内灌有浓盐水,普通海水腔灌有普通海水;所述阴离子交换膜设于浓盐水腔与普通海水腔之间,阴离子可经阴离子交换膜在浓盐水腔与普通海水腔之间流动;在浓盐水腔内设有浸于浓盐水的锂元素吸附电极,在普通海水腔内设有浸于普通海水的电极板,锂元素吸附电极与电极板通过引出外部的导线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盐差能作为驱动能来实现阳离子富集以实现加速锂元素的吸收,无需额外消耗其它高品位能量;且盐差能作为唯一驱动能,不消耗高品质能源,成本低廉,可用于工业持续提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浆料生产处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中间安装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延伸至装置主体内部的转轴,该种锂电池电芯浆料生产处理装置,设置有刮杆和毛刷,当使用者在使用该种装置对锂电池电芯浆料进行生产处理时,可先启动电机,以此使电机通过转轴带动传动杆进行旋转,当传动杆旋转后,刮杆即可通过传动杆的旋转对装置主体内部下方沉淀的浆料进行搅拌,并且在刮杆搅拌时,刮杆可带动毛刷对沉淀在装置主体内部下方的浆料进行刮除,以此使刮杆和搅拌杆共同对装置主体内部的浆料进行搅拌均匀,从而提高锂电池的生产质量,并大大提升锂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泄漏检测用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沿竖向依次堆叠设置的基座、加热层、绝缘板、测试电极和气敏材料层。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泄漏检测用传感器能够对极低浓度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挥发气体做出响应,能够实现对锂离子电池运行状态的监测,一旦电池出现短路过热或者电解液泄漏等异常情况,传感器便能及时对外发出警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一种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简单却十分有效的方法,该传感器检测效果出众、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且可重复使用,能够进行大批量工业生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钢壳与盖组自动装配检测的机器,尤其是一种锂电池自动装配机器,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转盘、控制转盘精确转动的凸轮分割器,沿所述转盘圆周方向各工位分布有夹紧气缸、微型气缸、机械手架、用于将盖组压入钢壳内的压紧气缸、控制阀门开关动作的阀门气缸、滑道,所述阀门设置在滑道的上端通道入口处,所述机械手架上设置有机械手、驱动机械手运动的机械手控制气缸。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如下:1)该锂电池自动装配机器,各个工位同时进行,实现连续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2)该锂电池自动装配机器,将传统工艺中的三个工位合在一台机器上,节省了人力成本。
锂锰圆柱形软包装电池结构,它包括正极耳(1)、负极耳(2)、作为负极片的锂带(3)和用二氧化锰作的正极片(4),锂带(3)和正极片(4)通过隔膜和电解液(5)隔离并绕成圆柱形,所述正极耳(1)和负极耳(2)分别位于圆柱形的两端,圆柱形外有一层铝塑膜(6)外包。它克服了现有的钢壳圆柱形电池的容量低、重量大、结构复杂、使用的安全性差等缺点。本实用新型锂锰圆柱形软包装电池结构具有容量高、体积小等优点。
一种改善铝壳锂离子电池极片界面的排气方法,用于解决由于极片层数较多,尤其是针对高容量的大尺寸铝壳锂离子电池,产生的部分气体存在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在电池化成过程中的第一次注液化成工序和第二次注液工序之间,进行如下步骤:第一次注液后,将大尺寸铝壳锂离子电池静置;电池安放至化成柜的相应点位上,按如下操作进行排气处理;第一阶段:抽真空,保压;第二阶段:充入N2,使真空度降低,保压;第三阶段:上述两个阶段,循环8~17次;第四阶段:25~45 kPa,保压3~12 s;电池排气处理结束后,静置后进行二次注液。本发明的排气方法,可有效排出铝壳锂离子电池化成过程中残留的气体,改善极片的界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基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锂基脂的生产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管。该用于锂基脂的生产设备,在需要搅拌锂基脂时,通过将锂基脂从进料管加入到箱体内部,启动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带动皮带,使得齿轮转动起来,从而带动了滚筒转动,使得锂基脂在箱体内部能够将外部的锂基脂向内混合流动,其滚筒数量为两个搅拌效率大大增加,同时配合观察窗口、刮板和推杆的使用,使得能够观察其搅拌匀质性,从而可以在锂基脂搅拌最佳时从出料管流出,锂基润滑脂在极端恶劣的操作条件下,还能发挥其超卓的润滑效能,增加了搅拌装置的生产率,同时保证了锂基脂的质量,大大提升了实用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薄膜铌酸锂调制器,涉及光通信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光学结构和电学结构。光学结构基于X切薄膜铌酸锂材料,包括:输入波导、分束器、波导臂、合束器、输出波导;波导臂包含常规波导区和调制波导区,调制波导区铌酸锂材料的铁电畴的极化方向相反。电学结构包括信号‑地‑信号电极组成的行波电极结构,包含信号输入区、调制电极区、匹配电阻区,采用差分驱动。本发明的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在采用差分驱动的同时降低了行波电极的电损耗,同时利用折叠结构,实现了低调制电压、高调制带宽和低插入损耗,为调制器的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提供了解决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电容法的电水提锂联产系统,包括提淡化锂模块、发电模块、储电模块,提锂模块包括正电极板一、负电极板一,二者之间形成海水淡化腔,正电极板一内侧设置有流动电极通道一、阴离子透过膜一,负电极板一内侧设置有流动电极通道二、阳离子透过膜,海水淡化腔两端分别连接海水导入管、水导出管;发电模块包括正电极板二、负电极板二,二者之间形成水腔,正电极板二内侧设置有锂离子吸附剂、流动电极通道三、阴离子透过膜二,发电模块连接正电极板二、负电极板二;流动电极通道三两端通过流动电极导管分别与流动电极通道一、流动电极通道二的两端相连。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二次锂电池金属负极表面生长保护层的方法,选用碳酸二甲酯作为基础液,选用过渡金属的盐类化合物作为处理剂,选用咪唑类试剂作为溶剂,混合基础液、占基础液质量比为0.1~15%的处理剂和占基础液质量比为10~65%的溶剂配制成保护液;b,将金属负极置于保护液中进行静置、振动、摇动或搅动处理,处理温度为‑20~120℃,时间为5~5h。本发明方法能在锂金属或锂合金负极表面有效地形成一层保护层,抑制表面锂枝晶的生长,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