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尖晶石‑O2型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LiTM2O4‑(1‑x)Lil+yTMl‑y‑zMzO2,TM=Mn,Ni,Co,M=Al,Fe,Zn,Ti,Sn,Cu,Ce,Ru,Ta,Nb或Mg,0.01≤x≤0.5、0.01≤y≤0.3、0≤z≤0.1;是将过渡金属的前驱体与锂盐和钠盐混匀,在700~1000℃热处理,将所得粉体C加入锂盐,在200~800℃离子交换反应,水洗,干燥后制得。该尖晶石‑O2型富锂氧化物的首次库伦效率较高、电压和容量衰减较慢。当电压窗口为2~4.8V,电流密度为300mA/g时,其电压衰减率可低至0.15mV/循环,2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于9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防爆燃锂离子电池,包括金属外壳、连接板和锂离子电池组,金属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锂离子电池组包括锂离子电池单体、金属片,相邻两个金属片之间的中部位置设置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金属片与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接触面积等于其不接触的面积,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容量小于35Wh;连接板分别设置在锂离子电池组的相对两侧,且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不锈钢连接件,该不锈钢连接件同时贯穿连接板和多个金属片;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不锈钢固定件与上壳、下壳固定。本发明具备良好的阻燃、防爆能力,能够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解决锂离子电池处于极端工作环境下的起火、爆炸、燃烧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制备反应釜。所述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制备反应釜,包括:混合箱;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连通于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于所述混合箱的一侧顶部;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混合箱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制备反应釜具有通过进料斗将材料输入混合箱内,通过混合组件使混合箱内的材料充分混合,所述移动组件对材料进行限位,混合完成后,通过移动组件将材料移入混合箱的底部,通过出料装置将混合后的材料输出,提高输出的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高温老化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顶端安装有振动板,振动板上端中部设有燕尾槽,燕尾槽上端安装有竖直夹持板,竖直夹持板顶端安装有水平夹持板,水平夹持板中部安装有螺栓杆,所述振动板下端中部接触有旋转凸轮,旋转凸轮中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箱体上端内壁安装有送风腔,送风腔内侧均匀安装有吹风嘴,所述送风腔上端连接有引风管,引风管另一端连接有加热器,加热器右端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连接有吸气泵。本实用新型,实现着对振动板的上下移动,满足着对锂电池的非静止测试需要,同时通过设有的水平夹持板和竖直夹持板还实现着对不同尺寸的锂电池的高温老化测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装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锂电池承装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外壳外表面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外壳远离进气管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外壳靠近出气管的一侧面开设有电源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新型锂电池承装箱,通过在承装箱设置进风管和出风管,可有效避免散热风口进入杂物,通过设置风扇,从而实现锂电池降温的功能,通过底座、弹簧、第二卡板和纵向滑板的配合能够使电池具有纵向缓冲减震的效果,通过座板、横向滑板、横向弹簧、弹簧固定板和纵向滑板滑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电池具有水平方向缓冲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的微型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扣式电池正极盖、铂金属电极、隔膜、垫片、锂金属电极和扣式电池负极盖;扣式电池正极盖和扣式电池负极盖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互扣合,将铂金属电极、隔膜、垫片和锂金属电极密封压紧在二者之间;垫片为圆环形,与隔膜形成固定的电解液存储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对电解液需求量少,可用于微量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并且装置的密封性能极佳,可防止在测试过程中因密封性不良引入杂质,影响测试结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触片保护装置,包括电池固定管、正极触片防护套和负极触片防护套,所述电池固定管外壁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正极触片防护套和负极触片防护套,所述正极触片防护套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减震槽,所述第一减震槽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正极触片固定板,此实用新型通过将负极触片防护套从电池固定管上拧下来,然后将锂电池正极触片的一端塞进电池固定管内部,当锂电池正极触片接触到正极触片固定板,然后将负极触片防护套拧进电池固定管,这样,就达到了将锂电池两端的正负极触片防护起来,避免两触片发生氧化反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折边装置,涉及折边装置领域,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一侧设有支撑块,操作台一侧设有固定环,支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正面的中部转动穿插连接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一端活动穿插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横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卡块,第一把手上设置有折弯块,折弯块的中部活动穿插连接有定位销,第一把手上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利用卡块、支撑块、固定环和固定螺栓的配合,将锂电池固定在横板上,利用第一把手、折弯块、定位销的配合,便于弯折圆形锂电池,利用折板折弯直角边的锂电池,提高折弯机的多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锂电池组的检测装置,属于锂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底面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内侧壁与转轮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轮外侧壁与转轴一端滑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滑块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电池检测仪,且所述电池检测仪右侧位置镶嵌有启动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沿着连接轴转动拉杆,接着在滑轮沿着轮轴滑动的作用下可以带动整个底座进行水平移动,随后沿着滑槽滑动多个滑块并配合多组接线柱A和接线柱B,实现了可以对多种型号、尺寸以及数量的锂电池组进行检测,同时无需对锂电池组进行转运,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纳米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锂离子电池硅碳纳米线材料所述材料包括芯层和管状壳层,所述芯层为绒毛状碳纳米管包覆硅材料,所述管状壳层互相交织为网状结构,所述管状壳层为具有空腔结构的氮掺杂碳纤维,所述绒毛状碳纳米管与所述管状壳层的腔体相连接,所述绒毛状碳纳米管内部包括过渡金属单质。本发明通过在硅材料表面包裹着绒毛状纳米金属碳纳米管,且该绒毛状纳米金属碳纳米管与管状壳层氮掺杂碳纤维的腔体相连接,能够缓冲硅材料在锂化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应力,阻止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提高硅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放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充放电保护管理设备;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各个充放电隔间内的温度,利用热风组件向多个热风输出组件输送热风,利用冷风组件向多个冷风输出组件输送冷风,当温度传感器监测某个充放电隔间内的环境温度出现异常时,利用控制组件控制对应的热风输出组件或冷水输出组件向充放电隔间内输送热风或冷风,使得充放电隔间内的环境温度始终维持在预设数值区间内,保护锂电池不会因温度过低或过高而降低使用寿命。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锂离子电池各个半循环的健康状态;构建图的节点、节点的特征和标签,并设定窗口大小;将图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并对图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图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并对测试集样本进行测试,从而实现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本发明既可综合考量,又可以考虑历史充放电对未来健康状态的影响,故本发明准确率相对更高;此外,本发明避免了繁杂的对电压、电流和温度的特征工程工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xene柔性自支撑锂空电池正极材料、Mxene柔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氢氟酸或氟盐‑盐酸混合液对MAX相陶瓷材料刻蚀、超声剥离、真空抽滤,得到Mxene柔性自支撑锂空电池正极;将制备的Mxene柔性电极进一步插层处理,得到CNT插层的Mxene/CNT复合柔性电极(Mxene柔性复合膜)。本发明制备的柔性电极具有独特二维层状结构,比表面积大,电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性高,可为氧气的流通和电解液的传输提供通道;经过CNT插层处理后的复合电极有效减小Mxene材料的堆叠,为放电产物提供足够储存空间。在锂空电池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涂布图像采集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进行相机标定;其中,第一相机用于拍摄锂电池的极片的上表面,第二相机用于拍摄锂电池的极片的下表面;采用标定后的第一相机采集标准标定板的正面图像,采用标定后的第二相机采集标准标定板的反面图像;根据标准标定板的正面图像和标准标定板的反面图像,将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进行联合标定。该方法能够有效将拍摄极片正面的相机和拍摄极片反面的相机进行联合标定,标定精确性高,有效提高了后续极片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属于锂二次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含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电解液和使用该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和功能添加剂,所述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的为氢、卤素、C1~C20烷基或卤代烷基,C6~C26芳基或卤代芳基,C1~C4腈基、氨基或烷氧基。本发明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苯乙烯及其衍生物,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具体体现于电池在具有良好循环性能的同时,体现出较低的内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Co2SnO4/C纳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锡盐和钴盐溶于分散剂中得到分散液,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向分散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或离心、真空干燥得到粉末;将粉末置于惰性气体环境下、并升温至900℃后反应,得到反应产物,然后将反应产物与石墨进行一段时间的机械球磨,再纳米球磨,最后将得到的溶液离心取沉淀,洗涤干燥,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Co2SnO4/C纳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Co2SnO4/C纳米复合负极材料采用与无定形碳进行掺杂的形式,首次充放电效率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锰电池的正极片集流体以及其正极片与电池。所述正极片集流体为铁合金箔,铁合金箔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数计算的组分组成:Cr?10~20%,Fe?60~80%,Mn?0~10%,Ni?0~14%,Mo?0~3%,Ti?0~0.75%,不可避免的杂质≤1%;其中Mn、Ni、Mo、Ti的质量百分数之和≥1%。由所述铁合金箔制成的正极片集流体允许涂覆更多的正极活性物质、并在辊压工序可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使电池的容量得以提升。另外,其较高的电阻特性能增大锂锰电池的内阻,大幅减小电池在各种滥用条件下内部出现的瞬间冲击电流,减轻正极活性物质MnO2受热析氧、有机溶剂在金属负极表面还原等现象,使锂锰电池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硫分散性、电化学性能的锂电池正极复合材料;材料由下述质量比的原料,用溶剂混合均匀后涂布在铝箔上经干燥后形成;所述的原料包括硫单质85%,乙炔黑12.5%~14.9%,铜粉0.1%~2.5%,和上述原料质量3~5%的粘合剂;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称取下述质量比的原料:硫单质85%,乙炔黑12.5%~14.9%,铜粉0.1%~2.5%;2)将步骤1)称取的硫单质完全溶解于二硫化碳中形成二硫化碳溶液;3)将乙炔黑、铜粉、聚偏氟乙烯粉末与步骤2)所得的二硫化碳溶液混合,得到乳状液;4)将步骤3)所得的乳状液涂覆在铝箔上,经干燥、裁剪得到锂硫电池的硫电极;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水平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前侧靠近右侧处开设有电源充电口,所述盖板前侧靠近左侧处设置有标识,所述外壳前侧中心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外壳内腔有固定机构,所述外壳内腔靠近前侧处设有压力调节机构,通过压力调节器、L形连接杆、L形联动杆、上位固定板、下位固定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软包锂电池上下两侧施加固定的力,既可以避免极片压断又较好地抑制了析锂,对电池的寿命是比较有利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锂电池芯安装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一体成型有若干用于安装单节锂电池芯的插槽,所述壳体内于若干所述插槽之间设有冷却管道,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分别与冷却管道的两端连通,所述壳体、插槽和冷却管道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本发明使锂电池芯安装外壳整体结构稳定,刚性好,同时,冷却管道与壳体一体成型,冷却效果好,且节省空间,省去冷却管道布置的步骤,另外,壳体、插槽和冷却管道采用金属制成,有良好的导热效果,能快速将电池芯产生热量进行散热或在低温工作时对电池芯进行加热,实行温度有效控制,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消除安全隐患,保证锂电池芯的正常稳定工作。
本发明涉及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回收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废料,并将正极废料制成电极片;(2)以上述电极片为阴极,惰性电极为对电极,在酸性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将金属浸出,得到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3)调节上述溶液pH为9~10,充分搅拌后,离心,取上清液,在上清液中加入1,2,4,5‑苯四羧酸,在100~160℃下水热反应5~12h,得到金属有机复合材料;所述金属为镍和/或钴,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将正极材料中的金属浸出,确保了浸出的彻底性;同时,将已浸出的金属与有机物进行配位反应,作为新的锂电池正极或超级电容器正极的应用,为正极废料中的有价金属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方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负极用三维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通过将经过热处理后的铜箔放入硫酸钠溶液的电解池中进行表面处理后得到二次锂离子电池负极用三维集流体。该方法可高效地制备大量的三维集流体。其制备得到的纳米棒与铜箔之间接触电阻很低,并具有良好的完整性不易发生脱落。同时,该方法的制备过程无需大量使用强酸碱,不仅成本低廉且无环境污染问题。其表面处理后的铜表面适度钝化有利于长久储存。并且,制备过程的粉末样品无需额外添加导电添加剂,电极整体就能获得良好的电导率。与此同时,其制备得到的三维的集流体结构能够有效的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可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废旧带电锂电池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解液处理单元和物料分离单元,电解液处理单元包括破碎机和与破碎机连接的烘干机;物料分离单元包括风量逐渐减小的第一分离系统、第二分离系统和第三分离系统,第二分离系统、第三分离系统均与第一分离系统连接。在对带电锂电池进行处理时,保护气体降低破碎机内部的氧气含量,同时带走锂电池的热量,使其不具备火灾或者爆炸的条件,隔绝破碎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摩擦生热的效果,保证锂电池处理安全,同时再利用烘干机使电解液蒸发和挥发,通过冷凝装置冷凝后可得到液态的电解液,而未冷凝气体可通过碱液喷淋装置进行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一种内带锂电池的迷你型单块效果器,包括一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一USB接口单元的电池充电电路,其中包括由电池组通过电阻R48、电感L6接入到芯片U5的LX引脚,在所述电感L6的前端通过电容C58跨接到芯片U5的BS引脚,所述芯片U5的IN供电脚由外部电源通过整流二极管D5和电感L4接入,其中所述电阻R46和电阻R47组成的分压用于提供MCU的检测电路,所述芯片U5用于完成对锂电池的充电。本实用新型在小型或微型的单块效果器中增加了电源模块,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块效果器需要外设供电设备所带来的不便利和麻烦,提供电声乐器迷你单块效果器内部锂电池的充电、保护和在锂电池失效的情况下应急使用的电源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由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过充电过放电保护装置。它由转换开关、面板、机壳、散热盖板、电源线、电压表、电路板共同安装连接构成,其位置关系为:电压表、开关分别装于面板左、右侧并分别与电路板相应点连接,散热盖板作为顶盖及后盖装于机壳架上,电路板装于机壳内。其电路由多路相同的单元电路串接后,再由多路串接支路并接构成,单元电路由采样电路、光电耦合电路、开关电路、充放电电路通过各自信号线连接构成。本装置能防止锂离子电池组过充放电,避免发生事故和损坏锂电池,确保锂电池优良特性性能。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钨碳基底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先利用多孔钨碳材料稳定金属原子Fe和Ni,制得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WCx‑FeNi;再将硫(S)和WCx‑FeNi混合并热处理形成S/WCx‑FeNi复合材料;最后与导电剂、粘结剂混合制得S/WCx‑FeNi正极材料。本发明以钨碳基底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WCx‑FeNi材料作为正极硫的载体。该材料可有效吸附和固定多硫化锂,并对硫的氧化还原转化动力学具有强加速作用,从而有效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基于S/WCx‑FeNi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铍且双相α+β的镁锂合金及其加工工艺,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的组成为:Li:6.0‑10.0wt.%,Be:0.2‑0.4wt.%,Sb:1.0‑3.0wt.%,Cr:0.2‑0.4wt.%,V:0.1‑0.2wt.%,Pb:0.2‑0.4wt.%,Se:0.2‑0.3wt.%,余量为镁。通过优选多元微合金化元素配方和随后的进一步优化熔炼工艺和热处理参数,实现镁锂合金中高温相和强化相的完美匹配,最终获得一种多元微合金化新型高强耐热镁锂合金材料。室温下该镁锂合金的性能:屈服强度为120‑145MPa,抗拉强度为170‑195MPa,延伸率为7‑12%。100度时,该镁锂合金的性能:屈服强度为120‑140MPa,抗拉强度为165‑170MPa,延伸率为12‑16%。该合金冶炼加工方法简单,生产成本比较低,便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质锂盐微量游离酸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量取一定量去离子水,加入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以0.005-0.1mol/l的氢氧化钠为滴定剂,用数字滴定器滴定至蓝绿色;(2)称取一定量的锂盐,加入到步骤(1)滴定后的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后静置0-1min,以0.005-0.1mol/l的氢氧化钠为滴定剂,用数字滴定器滴定至蓝绿色,通过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计算锂盐游离酸的含量。本检测方法使用的去离子水的温度为0-4℃,可以有效的防止部分锂盐的分解、HF的挥发,提高样品的检测准确性。本发明采用电子滴定器测定锂盐游离酸,具有分析时间短,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等特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广州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