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中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在400℃-600℃下,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对干污泥进行第一次热解,然后在第一次污泥热解产品中加入固体碳酸氢钠混合均匀,碳酸氢钠与污泥的质量比范围为0.1-3,再在400℃-800℃的氮气氛中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第二次热解,接着对第二次热解的混合物分别用水、稀酸进行洗涤并干燥,得到污泥吸附剂产品。将本吸附剂应用于水中重金属及五价砷的吸附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固体废物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且制得的产品适于受砷污染的水的治理,具有利用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山地规模化生态养猪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生态养猪系统包括猪舍,所述生态养猪系统还包括粪肥收集单元、固液分离单元、沼气产生利用单元和病猪处理单元,所述粪肥收集单元包括集粪池和搅拌池;所述病猪处理单元包括固废池和病猪处理池;所述粪肥收集单元位于所述猪舍的下方,所述病猪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8-12cm的固体粪肥层。本发明对猪排泄物的液体和粪肥固体均进行了科学利用,沼气发电用于猪舍的照片和生活用电,节省了电费,实现了废物的二次利用。猪排泄物的粪肥固体用于病死猪处理,本方法节约了木屑的成本,同时分离获得的生猪粪湿度刚好在40%~60%之间,可以达到分解堆的湿度标准,所以后期省去了浇水的工作环节。
一种生态植生胶凝颗粒材料及其原料筛选及制备方法,其中一种制备生态植生胶凝颗粒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基体固废;将复合碱激发助剂与水混合溶解得到混合碱激发助剂溶液;所述基体固废满足以下控制指标的要求:(SiO2+Al2O3+RO)/(CaO+MgO)的质量比为1.2‑3.5、OH‑/SO42‑的摩尔比为0.6‑1.5、玻璃体含量为40‑95%、硅的配位数≤3.9、铝的配位数≤6;控制总液胶比为0.25‑0.55,将基体固废与混合碱激发助剂溶液搅拌均匀后进行造粒制备成胶凝颗粒材料;再对胶凝颗粒材料进行生态处理获得生态植生胶凝颗粒材料。本发明能够实现100%全固体废物基的胶凝颗粒材料的制备,并且采用多源固废的配比制备得到的胶凝颗粒材料能够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成活率。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微晶玻璃以工业固废、底泥两种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制成建筑用微晶玻璃,可无须其它晶核剂和助熔剂的加入。本发明以工业固废和底泥为主要原料,充分利用工业固废和底泥在组分和物化性质上互补的特点,将工业固废和底泥中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转化为对微晶玻璃有益的晶核剂和助熔剂,可不需其它添加剂,大大降低经济成本。此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共卫生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其属于卫生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公共卫生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上侧设有垃圾收集罩,垃圾收集罩上侧设有旋转密封盖,旋转密封盖上侧设有遮雨护罩,遮雨护罩上侧设有光伏发电板,旋转密封盖内设有吸附过滤盒,箱体内设有废液收集箱,废液收集箱内设有废液收集盒,废液收集箱上侧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侧设有清洗消毒管,废液收集箱右侧设有固体废物收集箱,固体废物收集箱内设有固废收集盒,固废收集盒上侧设有伸缩按压板。本发明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进行公共卫生管理时,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置,能够有效防止产生有害气体和细菌,安全高效,省时省力,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入高硅铁尾矿等固体废物烧制陶粒的方法。一种掺入高硅铁尾矿烧制的陶粒,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高硅铁尾矿60‑70份、赤泥10‑15份、蒙脱石5‑12份、煤粉5‑8份,厨余垃圾5‑10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只北方制备的陶粒各项性能指标值达到GBT17431.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的标准要求。本发明提供的掺入高硅铁尾矿烧制的陶粒利用高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从大宗固体废弃物处理角度出发,不仅高效处理尾矿大量堆积问题,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而且变废为宝,减少尾矿等固废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固耦合燃烧装置。该装置可按密度差异将有机固废分选后,分别在旋风炉和炉排炉中焚烧。处理得到的热量和炉渣均可进一步回收利用,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绿色环保处理,极大减少了传统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等污染性气体的产生,同时对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固化处理。而且,焚烧所产生的热能和炉渣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法符合现有固体废弃物的状况,有利于在实践中推广,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保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解偶氮化合物活性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株UTM115,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14年9月18日,保藏编号为CGMCC?No.9680。本发明菌株UTM115可以用于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的降解,特别是用于含偶氮化合物的有机固废的处理,对治理城乡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有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早强剂及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外加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粘土或工业固体废弃物、硫酸混合均匀并造球,加水,自然熟化24h以上,然后在温度为350~550℃条件下高温处理2~8h,磨粉即得水泥早强剂,其中以质量百分数计,粘土或工业固体废弃物中SiO2的含量大于55%、Al2O3的含量小于30%。本发明的水泥早强剂具有原料来源广、制备工艺简单,可用工业固废作原料,成本低、早强效果好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泥堆肥的自行式翻抛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环保固废处理。混合步骤目的是调整脱水污泥的水分和碳氮比,并加大疏松程度,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好氧发酵;好氧堆肥阶段,靠强制通风来供给氧气。物料中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开始发酵;腐熟步骤:堆肥发酵后的污泥尚未达到腐熟,需要继续进行腐熟陈化阶段(二次发酵);加工制肥步骤:污泥堆肥要作为产品销售还应根据肥料用途和市场需要进行加工,进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臭气处理步骤:在好氧堆肥过程中有臭气产生,必须进行除臭处理后才能排放。近年来固体废弃物已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堆肥化处理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方式,已逐渐被国内外所重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尾矿MAS系玻璃陶瓷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黄金尾矿、钼尾矿等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利用钼尾矿与黄金尾矿中的硅元素与铝元素含量高的优势,通过改变SiO2/Al2O3质量比,制备出以假蓝宝石和顽辉石为主晶相的玻璃陶瓷,该方法既能够降低制备玻璃陶瓷的原料成本,又能够解决金属尾矿对环境的污染,为利用成分较为单一的固废制备绝缘玻璃陶瓷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本发明制备的假蓝宝石和顽辉石相绝缘玻璃陶瓷电绝缘性优良、介电损耗小、介电常数稳定、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酸碱性好。可为所有硅酸盐质固体废弃物在以绝缘材料为代表的功能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蛇纹石尾矿及污泥制备的陶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陶粒材料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蛇纹石尾矿65~75%和污泥20~30%;所述陶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蛇纹石尾矿细粉与污泥分别进行烘干后,混合,得到干燥的固废原料;将固废原料与黏土、造孔剂和水混合,粉磨后得混合料;(2)将混合料投入造粒机中制备陶粒坯体;(3)将陶粒坯体烘干后,进行高温烧结。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蛇纹石尾矿与污泥,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附加值,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了因填埋占用的场地资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水性无水磷石膏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记,将100~150份硅铝质固废、100~130份水、2.5~3.5份减水剂在球磨机中湿磨得硅铝质固废浆料;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硅铝质固废浆料2~20份、无水磷石膏70~100份、碱性固废2~20份混合搅拌使物料均匀分散,然后按水灰重量比0.4‑0.5加水,同时加入减水剂0.1‑0.3份搅拌均匀,得到高耐水性的无水磷石膏胶凝材料。本发明简单易行、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原料利废率高,在改善无水磷石膏性能的同时,解决了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问题,实现了物尽其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铁企业气固污染物排放一体化管控系统和方法,属于钢铁企业环保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环保数字地图模块、智慧调度与路径寻优模块、风险预警模块和台账管理模块四个模块。该方法首先建立全厂废气治理信息数据库,对各生产单元的废气治理设施及其伴生固体废物进行统一编码命名及身份电子标签化改造,其次梳理全厂固废利用途径,对固废运输车辆、计量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然后再接入检化验系统数据、中转仓库库存信息以及固废处理单元的库存信息。本发明通过气固污染物的治、管、控一体化能够实现大气治理和固废流转的全流程高效管控,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
一种垃圾分类的大容量垃圾车,包括车体、进料口、废液箱和固废箱;所述进料口连通有转筒,转筒内设有搅拌板;所述转筒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细孔,细孔下方设有废液箱,废液箱设有出液管;所述转筒通过斜管道连通有挤压脱水装置,挤压脱水装置内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移动板,第二转轴位于移动板左侧的部分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组,第二转轴位于移动板右侧部分套设有弹簧;所述挤压脱水装置末端通过竖直管道与固废箱连通;所述固废箱内右侧设有挤压板,挤压板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连接有液压缸。本实用新型对固体和液体混合垃圾进行高效的分离后分开储存,进行运输,防止了转运路途中固体垃圾的掉落和液体垃圾的泄露。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基建用排水管,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通过固定栓可拆卸式安装,排水管下方连接固废管,排水管上安装有固定件,固定件底部安装有滤网,滤网倾斜安装,固定件顶端固定设置有提手,排水管内位于滤网前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位于排水管外部设置有第一拉环,排水管内设置有与第一拉环适配的第一卡槽,固废管内活动安装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固废管外部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拉环,固废管内壁上一体成型有与第二挡板适配的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排水管内水流经过时,固体废弃物经滤网的阻拦会落入固废管内,便于收集清理,同时便于对滤网进行清洁更换,实用性更强。
本发明属于有机固废富氮热解领域,公开了一种富氮催化热解联产含氮杂环化学品和掺氮炭的系统,包括有机固废富氮热解活化子系统、含氮化合物催化转化子系统、氨气循环利用及能量供应子系统;有机固废富氮热解活化子系统用于使有机固废生成富氮热解挥发份和固体产物;含氮化合物催化转化子系统用于对富氮热解挥发份进行催化转化提质,得到液态的含氮杂环化学品及气态的富氮热解气体;氨气循环利用及能量供应子系统用于对富氮热解气体进行分离提纯。本发明通过对系统中各组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配合工作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有机固废富氮热解液体产物选择性和产率低,及掺氮炭孔隙率和含氮量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再生腻子及施工方法。其建筑再生腻子,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胶凝材料20~45份;固废填料50~80份;复合助剂1~5份。本发明将固体废弃物制备成建筑再生腻子,充分利用固废填料,可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高达80%以上,有效解决固废污染的问题。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中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分离箱,分离箱内插设有固废箱,固废箱的左侧壁下端合页铰设有箱盖,且箱盖覆盖设置在固废箱的口部,固废箱的上侧壁上嵌设固定有滤网,箱盖上开设有进水口,分离箱的左侧壁上穿设固定有插口,插口与进水口贯通设置,分离箱的右侧壁上穿设固定有导流管,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储水箱,导流管的右端穿设固定在储水箱的左侧壁上;其利用了生活污水中混杂的固体物成电,油污漂浮的特性,将混合污水进行固体过滤后,通过油水分层的方式进行油水分离,对排入污水管道的生活污水进行初步分离处理,减小了污水管道的排水压力,减小了污水处理中心的处理压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为防锈与体质一体化颜料,所述的防锈与体质一体化颜料包括如下组分及重量份:钢渣粉45~95份;冶金固废含铁氧化物5~55份;所述钢渣粉为600~1200目;所述钢渣粉经45μm筛余量不超过0.1%,MFe不超过1%;所述冶金固废含铁氧化物经45μm筛余量不超过1.0%,MFe不超过3%。这种防锈与体质一体化颜料在防锈中间漆中既起到了防锈颜料的作用,保证油漆的防锈性能;又起到了填料的作用,增加固体含量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在防锈油漆使用过程中,无需添加体质颜料,大幅减少防锈颜料的添加量,从而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该颜料具有耐腐蚀性优良、不含重金属、无毒无害、价格便宜等优点。
一种碱激发剂干粉、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激发活化固废的碱激发剂为水玻璃时,固态水玻璃不易溶解,液态水玻璃粘稠且体积大,不利于应用的缺点。碱激发剂干粉包括:废玻璃粉末和碱金属氢氧化物;以重量份计,碱激发胶凝材料包括:12‑60份的含硅酸盐和/或硅铝酸盐的固废、40‑88份的碱激发剂干粉和30‑100份的水;制备胶凝材料的方法包括:一、将固废和碱激发剂干粉混合均匀;二、将水和流变助剂混合液体加入到步骤一的混合固体中,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本发明的碱激发剂为废玻璃粉末与固体碱金属氢氧化物,相比固态水玻璃易应用,相比液态水玻璃体积小,且成本低并有效利用了废玻璃。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轻质硅晶石墙板及制备方法,墙板由固体物料与水按照1:0.12~0.2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固体物料由65%~90%的建筑固废、5%~35%的矿物原料、2%~10%的粘结剂、0.1%~2%减水剂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建筑固废建筑垃圾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环保轻质硅晶石墙板,充分利用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废资源,提高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采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制备的环保轻质硅晶石墙板,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隔音降噪、防火耐久、抗冻融、易切割加工等卓越性能。
一种环保型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一种环保型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制成:水泥;含硅固废材料,所述含硅固废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外来含硅固体废料;树脂、植物纤维;水泥膨胀剂;水。本发明的一种环保型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工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处理后形成的外来固体废料作为填充料,既解决了各生产厂家处理废料的难题,又减轻了环境污染,并且使得该环保墙体材料的制备成本大大降低。进一步,采用含硅的外来固废材料,使得凝胶材料更加密实、强度提高、抗渗性能也提高,并且有效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抗压抗折强度,能够改善混凝土(即环保墙体材料)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铝铁硅藻土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在用硅藻原土精制提取硅藻的生产工艺中,采用原水洗、酸洗生产分离工艺中产生的含有铝铁成分的泥状渣土、废酸液、废酸渣副产固体废弃物、酸性液体废弃物;使铝铁∶酸∶水=1∶3.3∶30的摩尔比配合,在60~150℃温度条件下保温搅拌合成反应,反应时间4~8小时,加入CaO中和,调整pH值在2~5,熟化5~10小时,得到有效固含量30%~45%的聚铝铁硅藻土絮凝剂,再经烘干或喷雾干燥成固体粉末。本发明利用生产中含铝铁元素的固废物和废酸液制备聚铝铁硅藻土絮凝剂,变废为宝,消除了污染环境的来源,可使低品位硅藻土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提升50%以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蛋白基水泥发泡剂,加入水、牛毛、亚硫酸氢钠在80-95℃恒温水浴中预处理1-2h,抽滤,取所得固体物再加入水、碱在80-95℃下水解5-7h,抽滤离心,所得水解液;添加适量C保持pH中性,在此条件下制得动物蛋白基水泥发泡剂基液;在基液中添加适量不同种类:稳泡组分、增强组分,均匀混合,制得动物蛋白基水泥发泡剂。所得发泡剂发泡能力强、泡沫细腻均匀、稳定性高、价格便宜,原料易得,并拓宽了制革固废资源化利用途径,若得以推广应用,可较好地解决制革行业固废回收利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胆自由热膨胀式热解炉体。采用滑动组件的形式,使固废热解炉内胆受热膨胀时,能够沿着导向方向定向膨胀,不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能够满足固体废物热解工艺要求。同时也解决了密闭环境下,固废热解炉的耐热不锈钢内胆在热力作用下不能自由伸缩膨胀的技术问题;减少大型固废热解炉的现场施工工作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了设备质量控制、固体废物热解的效率和资源化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坑边坡修复回填方法,包括在矿坑逐层构建:固废层、喷砼层、营养基质层,喷砼层形成于固废层的表层,营养基质层形成于所述喷砼层的表层,喷砼层的厚度不大于20cm,并且在喷砼层上形成有贯通该层的中空柱桩,中空柱桩在喷砼层上表面具有5‑10cm的突出部且所述中空柱桩连通到固废层,固体废弃物包括废气混凝土、废气矿渣、炉渣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方案实施简单,有效克服了固体废弃物的再填埋利用,并克服了传统修复工艺中喷砼返碱的问题,在保持修复区域地下水位的同时,又增强了地下水的流通,避免发生积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铝技术污水的回收利用方法,是利用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废钢渣处理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铝产生的污水,回收其中氧化铝和氧化铁,并消耗酸溶液,属于含铝废酸和固体废弃物的联合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以一定固液比例(污水与废钢渣比例以mL∶g为基准)将废钢渣加入到污水中;操作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1-3h;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回收,用于为反应提供热源;固液分离、联合除杂、结晶、煅烧,获得氧化铝和氧化铁固体;固液分离的滤渣可掺杂到废钢渣中,掺杂比例为1-10∶1(废钢渣∶滤渣),实现循环利用。本发明利用炼钢过程中排出的废钢渣处理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铝技术污水,以废治废,实现了液固废弃物的联合治理和资源回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初级过滤系统,其包括排水竖井和市政排水管道,所述市政排水管道设于所述排水竖井的底部且连通所述排水竖井;所述排水竖井的一侧还设有固废物排污井,所述固废物排污井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排水竖井底部的倾斜的通道;所述排水竖井的底部设有固液分离装置,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设于所述排水竖井,固体出料口设于所述固废物排污井。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水竖井的一侧设置固废物排污井,并在排水竖井的底部设置一固液分离装置,对进入市政排水管道内的污水进行初次处理,将水体内的固废物排除,防止市政排水管道的堵塞,排除的固废物进入固废物排污井内进行集中处理,相对于对市政排水管道进行清污处理,处理成本低。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固/危废处置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