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其原料配方为:改性硼化物陶瓷粉体、酚醛树脂、固化剂、丙酮、增塑剂;其制备方法为: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硼化物陶瓷粉体化学改性,然后将改性硼化物陶瓷粉和酚醛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固化剂搅拌,将混合液浇注到模具中,真空脱泡后在130℃~150℃下热压固化脱模成型。所制得的陶瓷结构强度高,耐高温,尺寸稳定性好不易开裂以及摩擦磨损性能优异,无需再进行烧结,原料制备也简便。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粒子增韧增强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是将粒径为20nm~80nm的纳米粒子,表面分散剂加入带有超声波振荡发生器或者振荡搅拌装置或高速混合装置或者利用球磨机研磨使分散剂与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再与聚氯乙烯粉料及各种助剂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当混合温度升至要求温度时,出料进行冷混合至40℃以下出料备用。这种经混合的聚氯乙烯粉料即可直接用于聚氯乙烯制品的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借助发酵型生物质链接剂的链接作用,将生物质炭化料与氧化石墨烯链接到一起,发酵型生物质链接剂的关键成分容易释放,具有很强的链接效果,而后通过一步法合成活性炭/石墨烯复合材料,既可以实现生物质炭化料的活化,又可以同时实现氧化石墨烯的原位还原,无需对商品活性炭进行二次加工,降低了能耗成本;氧化石墨烯热传导能力更强,且升温过程形成的石墨烯可加快活化反应过程中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在炭化料表面的扩散速率,从而实现更快地活化造孔。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压实板辅助调平装置,包括有一压板,该压板上表面中心固设有一圆柱状的主承力支架,该主承力支架旁侧均布有若干副承力支架,所述副承力支架呈倒L状,其水平段一端均与主承力支架外表面固连,竖直段一端均与压板上表面固连,所述主承力支架上端固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固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表面竖直朝下开设有一供液压机压头插入的圆柱状凹槽,该复合材料压实板辅助调平装置结构合理,便捷高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竹纤维复合材料手机壳,包括机身外壳和边框外壳,所述机身外壳的组成有竹纤维层和硅胶层,所述机身外壳的表面设有摄像孔和商标孔,所述机身外壳底端设置防滑垫,所述机身外壳侧面设有第二电源接孔和第二调节按键孔,所述边框外壳的侧面设有电源接孔、调节按键孔和开关按键孔,所述边框外壳内侧安装有调节按键和开关按键,所述边框外壳表面设置支架。该种竹纤维复合材料手机壳是将竹纤维和硅胶相结合使用,在使用上非常舒适环保,不仅具有硅胶的柔软度,又具有竹纤维的环保无害,保证了使用者的健康,多种材料结合给人带来很好的舒适感,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复合材料轮圈的制作成型工艺,其步骤1)首先将轮圈以其截面中心线将轮圈分割成左右两部分,并依其左右两部分制作模具;在各自模具中铺置复合碳纤维纱片,合模热压固化成型出轮圈的左、右两部分;之后进行二次加工;2)将已成型并二次加工后的左右两局部轮圈进行对接,在对接处补纱片;3)将对接补纱后的整体轮圈置于定型模具中,加温加压固定定型,纱片与左右两部分轮圈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轮圈,脱模后便制作出成品轮圈。如此方法制作轮圈时,若在二次加工轮圈内凸缘出现不良品时,报废的仅是整体轮圈的一部分,无需将整个轮圈进行报废,造成材料的无谓浪费,降低轮圈成型后二次加工时不良品材料的浪费,进而降低材料制造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臭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除臭产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铝合金或铝镁合金阳极氧化、制备负载型除臭复合颗粒、配制电泳液、电泳、封孔:对完成电泳后的铝合金或铝镁合金样品进行封孔处理。本发明通过对铝合金或铝镁合金阳极氧化后再通过电泳将负载型除臭复合颗粒填充到阳极氧化孔洞中,从而制备得除臭复合材料,将此材料制成垃圾桶桶身、桶底和盖子,将垃圾封闭在其中,即可达到除臭效果。
本发明属于磁性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磁性纳米复合材料为金属有机骨架、氧化石墨烯和磁性颗粒的复合物。其中的制备方法为3、将氧化石墨烯、Fe3O4‑COOH、三氯化铁、2‑氨基对苯二甲酸、醋酸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混合物,在超声处理30~60min后,100~120℃下加热12~24小时冷却后得到粉末。其可以充分利用磁性纳米颗粒和金属有机骨架、氧化石墨烯的优势,使其具有更高的吸附效率和在水中更高的分离效率。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硅基复合材料包括:石墨,所述石墨的表面具有多个孔洞;硅颗粒,所述硅颗粒填充在至少部分所述孔洞中;碳层,所述碳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的外表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铁基多巴胺超分子修饰的氢氧化铜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利用CuCl2、PEG等为原料制备Cu(OH)2纳米片,然后将其分散在无水乙醇中获得Cu(OH)2溶液,再加入多巴胺和Fe(NO)3·9H2O,经水热反应和热处理最终制得可用作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2DCu(OH)2@PDA‑Fe。本发明所得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起始电位、半坡电位,优异的极限电流以及优良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甲醇耐受性,拥有较强的抗甲醇中毒能力等,可解决现有燃料电池催化剂存在的前驱体单一、Pt基催化材料成本高、有毒性等问题,有望用于替代Pt/C催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复合材料植物纤维的天然抑菌方法,通过该方法处理后的植物纤维吸水能力大幅度降低,拉伸强度得到提高,较强的抑制真菌微生物的攻击。该方法主要通过氢氧化钠预处理大麻纤维,肉桂树叶中提取的肉桂衍生物浸渍碱化大麻纤维,逐步合成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渗入纤维进行交联,达到混合处理大麻纤维的目的。通过吸水测试,拉伸性能测试分析处理后纤维的吸水能力和拉伸强度,以及真菌微生物腐蚀实验,证明其效果。本发明应用的方法可以应用在生物质材料的防腐中,或增韧水泥复合材料中,无毒害影响,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存在任何潜在危害。
本发明属于能源催化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碳包镍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通过直流电弧法一步合成出含碳包镍单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解水催化剂,整个过程操作简便易行,且以石墨和镍金属及合金为主要原料,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规模化制备;得到的电解水催化剂具有天然的多孔网状结构,且以单壁碳纳米管为主要网络框架,导电性好,非常有利于电解水反应过程中电子传输与气体析出。将该材料作为电解水阳极催化剂表现出比工业上常用的二氧化铱催化剂更优的催化活性,同时其还具有析氢催化活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化钼‑氮化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1)在马弗炉中煅烧尿素,获得氮化碳粉体材料;(2)将步骤(1)所获得的氮化碳与阳离子型分散剂PEI超声分散;(3)将步骤(2)得到的氮化碳悬浮液,与水合钼酸钠、半胱氨酸在水溶剂中搅拌;(4)将步骤(3)的混合溶液置于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反应,获得的固体产物经无水乙醇抽滤洗涤;(4)将干燥所得的固体产物在氮气炉中煅烧,得到二硫化钼‑氮化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使用一种新型的阳离子型分散剂,获得的二硫化钼‑氮化碳复合材料具有球形结构,具有很好的可见光催化效果,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可见光催化材料。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该石墨烯复合材料包括定向排列多层石墨烯有机混合物,相邻两层石墨烯中石墨烯纳米片排列方向垂直,所述定向排列多层石墨烯有机混合物由非氧化石墨烯层状堆叠体与热熔胶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控制磁场和热场分布,制备基体内的石墨烯呈网状分布的材料,改变热量在材料内的传递路径,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可大幅提高有机材料的导热速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EVA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采用表面活性剂改善碳纤维的表面,然后利用苯胺原位聚合负载于碳纤维,形成改性碳纤维,鳞片石墨与改性碳纤维按质量比1:1~5:1混合组成抗静电剂,随后与EVA基体熔融共混、交联发泡制得具有抗静电性的EVA泡沫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EVA复合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相比于纯EVA泡沫材料其体积电阻率下降了大约七个数量级;并且由于引入了碳纤维,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有所提升,尤其适用于对一些敏感元件、军用器械的防护性包装,具有广泛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喷洒机构,所述外壳的右测上下均固接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均安装有卡机机构。该高效的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通过喷洒机构和风扇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只能处理大面积的粉尘的问题,能有效的将空气中混合的粉尘进行清理,保证了工人在工作时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也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增加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而且卡接机构和固定机构使滤网可以简单方便的清理更换,解决了滤网清理更换很麻烦的问题,解决了时间,使工作进展顺利,提高了实用性,便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制造非流线型产品的复合材料,由二层以上纤维预浸体相互重叠复合而成,在产品非流线型部位的纤维层之间预先夹置一预型物。这样,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非流线型产品,预型物不受高温固化定型加工的影响,满足了产品外观的需要,同时,复合材料的纤维层沿着预型物的表面而定型,又稳定保持了内部纤维的顺向度,避免内部纤维受外形的影响而产生变形,使产品的物理性能稳定,质量更佳。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塑包铝用途的高强度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其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碳酸酯树脂、复合辅助树脂预混料、复合导热增强填料、氮化硼、表面处理的玻璃微珠、有机改性纳米硅藻土微球以及助剂。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高导热性、高阻燃、高热稳定性等优点,适合用于塑包铝尤其是照明领域塑包铝器件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以水泥为原料推进烟道气、废硫酸或硫酸铵资源化利用生产零维和一维硫酸钙基微纳米复合物产品及复合材料与新工艺方法,通过水泥水化同步中和沉淀、水化缩合制备出了具有一维或零维的硫酸钙晶须/白炭黑,或硫酸钙/白炭黑为主要成分的微纳米复合物新产品,拓展了无机微纳米产品库。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复合物新产品具有显著提升混凝土早强性能,在大比例添加的情况下仍能基本保持塑料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增强胶黏剂的粘接力等系列提质降本的性价比优势,开发应用潜力巨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S/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关应用,制备方法步骤为:将一定量的硅藻土溶于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浸泡一段时间,去除硅藻土中的杂质,然后离心、洗涤、烘干;将处理后的硅藻土于一定温度的马弗炉中灼烧1~3h;将一定量的硅藻土加入到硝酸铜中,所得混合液磁力搅拌30min,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硫代乙酰胺,在一定温度的水浴中加热0.5~1h;最后将产物离心、洗涤,于60℃下空气中干燥,即得到CuS/硅藻土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产率高,化学稳定性强,普适性强等优点,该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下可得到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活性,在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增强导热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增强导热聚酮复合材料,按照重量配比的组分包括:聚酮树脂50‑65.3份、石墨烯微晶片5‑20份、金属纤维10‑30份、抗氧剂0.2‑0.5份、阻燃剂4‑8份、润滑剂0.2‑0.5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增强导热聚酮材料,相比其他导热高分子材料,具有冲击强度高,易加工、尺寸稳定好的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微/纳复合花状自支撑Mg(OH)2微球;b)将其分散到一定浓度铁/亚铁离子溶液中;c)向b)混合溶液滴加硼氢化钠溶液,原位还原铁/亚铁离子制备Mg(OH)2负载的纳米零价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制备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便于量产;2.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利于降低成本;3.负载型纳米零价铁的负载量可调,产品形貌均一,尺寸可控;4.本发明所得到的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对重金属离子、有机溶液以及染料等环境污染物具有高效去除能力,可作为水处理剂用于环境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密封用纳米碳酸钙改性复合材料,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纳米碳酸钙60~80份、纳米陶瓷粉20~35份、纳米钛白粉15~20份、纳米碳化硅20~30份、碳化硼10~18份、纳米膨润土6~10份、滑石粉5~8份、聚四氟乙烯25~30份、聚氨酯树脂20~3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16份、甘油8~12份、线型酚醛树脂8~10份以及若干助剂;本发明的阀门密封用纳米碳酸钙改性复合材料可以在金属阀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涂层,起到高强度,高耐磨,耐高温、耐腐蚀、抗老化的作用,从而提高阀门的密封性能,并且有效延长金属阀门的使用寿命,并且扩大了金属阀门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用复合材料,以百分比计,化学组分为:Si 4.1‑5.7%、Fe 5.6‑5.9%、B 2.1‑2.6%、Ge 0.4‑0.6%、Mg 12.6‑13.9%、Na 0.1‑0.4%、Rb 0.02‑0.16%、Sn 0.08‑0.15%,余量为Al。与现有发动机用缸盖材料相比,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室温(20℃)抗拉强度和高温(500℃和700℃)抗拉强度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满足高性能发动机对于更高工作温度,更高爆发压力的要求,可作为专业赛车用高性能发动机缸盖材料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酸钙蜂窝板和防火复合材料及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板状的蜂窝芯纸层和裹覆于蜂窝芯纸层各蜂窝表面的硅酸钙层。本发明硅酸钙蜂窝板和防火复合材料的硅酸钙蜂窝芯结构,其蜂窝的特点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封闭的六角等边结构相比其它结构能以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承受力,蜂窝结构板受垂直于板面的载荷时,它的弯曲刚度与同材料同厚度的实心板相差无几(检测得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4MPa,单点吊挂力≥1200N,完全能够满足在各种使用条件下对板材抗弯、抗裂及节点强度要求),但是其重量却轻60%~7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钨-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构成:高分子聚合物20~100、钨粉950~1000、钨纤维0~50、偶联剂0.5~5及其他助剂0.5~10,其中所用钨粉通过气流粉碎并经表面改性制得。本发明中的钨粉密实性和流动性好,装载量高。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且耐侯性、耐化学性及耐有机溶剂性好,不仅可应用于射线屏蔽领域,亦可应用于隔振、配重、热传导、军械弹药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头盔用热塑型复合材料结构在热塑型纤维层上面设一层经纬交错编织成网状的铁氟龙网层,然后在铁氟龙网层的若干个网孔中喷涂热塑性塑料涂覆层,采用此种结构取代了现有的直接在热塑型纤维层上面直接喷涂热塑性塑料涂覆层,由于热塑性塑料涂覆层只涂覆在铁氟龙网层的网孔中,未覆盖整个热塑型纤维层,所以整个热塑型复合材料结构比较柔软,这样容易得到精准的头盔初坯形状,不仅降低了头盔初坯的成型成本,且头盔初坯的成型效果质量容易保证。
本发明涉及ZrB2基高温陶瓷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在微米粒径的二硼化锆ZrB2粒子上生成纳米粒径的铬铜复合团簇粒子,将其在真空下煅烧并在煅烧过程中采用氢气还原,得到二硼化锆ZrB2‑铬铜团簇粒子包覆型复合粉体,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的方法,制备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二硼化锆ZrB2‑铬铜团簇粒子包覆型陶瓷复合材料,其断裂韧性达到了5.84‑6.27MPa·m1/2,并且取得了降低二硼化锆ZrB2粒子烧结温度、促进致密化、具备优异抗高温氧化性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元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元铜基复合材料包括插层复合物和Cu2O‑CuO异质结;所述Cu2O‑CuO异质结负载于所述插层复合物;所述插层复合物包括瓜环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瓜环插层还原氧化石墨烯。通过调节铜源、瓜环和氧化石墨烯的比例,可以调控金属表面修饰的CB[n]/rGO层厚度和Cu2O/CuO的比例。本方法具有合成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且制备条件较温和,方法简易,无需特殊的设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