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太赫兹无损检测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S1、建立稳定的太赫兹无损检测成像测试系统;S2、应用步骤S1建立的太赫兹无损检测成像测试系统对由陶瓷基复合材料制成的试样进行太赫兹无损检测成像测试;S3、对步骤S2得到的试样太赫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以识别出试样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对成像模式的调节和后期的太赫兹图像处理,可以有效地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内部及表面不同深度和宽度的缺陷进行无损检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钨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在压制模具的型腔内至下而上依次铺设第一金属钨粉层、第一碳纤维网、金属镍粉层、第二碳纤维网和第二金属钨粉层,得到钨镍双金属复合混料层,所述第一碳纤维网和第二碳纤维网的厚度均为1~3cm,第一碳纤维网的底部嵌入第一金属钨粉层的顶部,第一碳纤维网的顶部嵌入金属镍粉层的底部,第二碳纤维网的底部嵌入金属镍粉层的顶部,第二碳纤维网的顶部嵌入第二金属钨粉层的底部;使用所述压制模具将所述钨镍双金属复合混料层压制成钨镍双金属复合生坯;将所述钨镍双金属复合生坯在1550~1750℃下烧结成钨镍双金属复合材料。使制得的钨镍双金属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饱和聚酯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不饱和聚酯25%~45%、固化剂0.2%~2%、预处理纤维20%~35%、成核剂5%~25%、发泡剂0.5%‑1.5%、内脱模剂1%~3%、无机填料15%~30%、增稠剂0.05%‑0.1%、低收缩剂0.5%~1.5%和阻聚剂0.1%~1.0%;其中所述预处理纤维表面具有多重微纳米结构,所述多重微纳米结构包括凹凸结构和绒毛结构,所述绒毛结构用于吸附成核剂和发泡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不饱和聚酯发泡复合材料在马桶座圈/盖板的应用,不饱和聚酯发泡复合材料实现马桶座圈/盖板密度低、轻薄、抗开裂、高耐污、耐温绝缘的性能,不仅可用于常规普通马桶座圈/盖板,还可以用于智能加热座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压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氧化石墨烯、纳米氧化锌和正己烷超声共混,得溶液A;S2,将铜纳米颗粒和正己烷超声共混10‑20min,再搅拌20‑40min,得溶液B;S3,将有机硅橡胶和正己烷超声共混15‑25min,再搅拌,得溶液C;S4,将溶液A和溶液B以5‑15mL/min的滴定速度加入到到溶液C中,搅拌1.5‑2.5h,在真空条件下保存0.5‑1.5h,即得到所述柔性压阻复合材料。该柔性压阻复合材料具有高灵敏度,稳定信号变化,回滞性能,循环稳定性,具有较强的耐高温能力,在产业化和实际应用中有比较突出的优势。
本发明涉及阻燃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外观抗菌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酰胺树脂、复配热稳定剂、多羟基成分、无卤阻燃剂以及其他助剂;所述无卤阻燃剂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阻燃剂;按重量份计,所述聚酰胺树脂、复配热稳定剂、多羟基成分、无卤阻燃剂的比值为(81~95):(0.2~1.5):(0.2~2):(5~15)。本发明提供的高外观抗菌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具有高阻燃性能,而且抗菌性能优异,并且材料外观明显改善以使材料能够满足高外观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能源存储和转化中的应用。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包含催化剂活性中心和石墨烯载体两部分,负载催化剂的石墨烯经过电化学调控,将质子转化为氢原子,存储在石墨烯上,得到氢化石墨稀,并实现室温常压下的储氢。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方法将质子转化为氢原子存储在石墨烯上,不仅可以实现氢能的存储和释放,进行储氢、制氢和制氧,而且可以作为化学电源的负极材料,构筑各种类型的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三聚氯氰改性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包括三聚氯氰改性石墨烯2‑200份、聚氨酯1000份、阻燃增强剂1‑50份;本申请的阻燃型三聚氯氰改性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成膜后,与聚氨酯相比,极限氧指数可从≤18.0%提升至≥23%,复合材料阻燃等级可提升至V‑2级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巴基纸原位沉积碳纤维制备抗分层高导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原位沉积法将碳纳米管巴基纸沉积到碳纤维毡表面,形成碳纤维/碳纳米管巴基纸复合结构,然后通过偶联剂处理,将碳纤维/碳纳米管巴基纸和碳纤维毡相连接,形成改性碳纤维/碳纳米管巴基纸复合体,最后用聚合物基体对所述改性碳纤维/碳纳米管巴基纸复合体进行浸渍和热压固化处理,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基体层形成了紧密堆积的3D碳纳米管网络,既充当了导电路径,使得厚度方向和面内均呈现出较高的电导率,此外也增加了界面层的强度,使得抗层间剪切强度和韧性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除尘装置,包括连接装置、抽吸装置以及阻挡装置;连接装置通过电磁铁吸盘与机械加工装置相锁定,所述除尘装置上设置有挡板靠肩,档板靠肩与刀具库相应的槽位对应;所述除尘装置的吸尘管连接抽吸装置,抽吸装置是一种真空发生装置以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粉尘的过滤装置;阻挡装置是毛刷,毛刷由内到外长度逐渐增加成梯状,所述阻挡装置通过伸缩组件与连接装置连接;伸缩组件是波纹管或弹簧套筒,并包含有复数个气缸,通过调节气缸的伸缩可改变除尘装置端口的朝向;在毛刷与加工刀具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件上施加静电。本发明提供的除尘装置能有效地避免粉尘弥漫,提高除尘效果,并增加生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两种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两种氧化钛分别为一维纳米管和二维纳米页,通过化学法制备石墨烯氧化物与氧化钛复合后再还原得到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一维纳米管用水热法合成,二维纳米页经有机大分子溶液振荡剥离合成,两种氧化钛与石墨烯氧化物的复合通过电荷改性、静电自组装及后续的还原步骤完成。长度在80‑100 nm、管径为8‑10 nm的管状氧化钛和横向尺寸在亚微米的层状氧化钛平铺在微米级的如薄纱一样的石墨烯片上,石墨烯氧化物的还原程度高,氧化钛/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性能好。本发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无机铈盐、无机锆盐、金属硝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盐溶液;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碱液和表面活性剂,用均质乳化机进行高速剪切搅拌,同时慢慢加入盐溶液进行中和沉淀;最后沉淀物经洗涤、离心、烘干、焙烧得铈锆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高速的剪切搅拌促进了共沉淀过程中金属盐溶液与碱液之间的超均匀混合,实现了沉淀物的超细且均匀性,促进铈锆固溶体的形成;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制得的铈锆复合材料比现有方法制备的铈锆材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热稳定性能,可以应用于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机动车尾气净化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延展率的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的三层真空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的三层真空膜由三层结构构成,第一层为聚乙烯树脂和粘合剂的混合物,中间层为聚酰胺,第三层为聚乙烯树脂和粘合剂的混合物;或者,第一层为聚酰胺,中间层为聚乙烯树脂和粘合剂的混合物,第三层为聚酰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率,延展率由现有技术中的300%提升至500%;面且增加了柔韧性,减少因冬季等干燥气候引起的真空膜破裂隐患,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yolk‑shell结构的稀土掺杂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合成含有邻苯二酚基团及硼酸基团的两类多臂单体,随后向无机纳米粒子的分散溶液中依次加入邻苯二酚基团单体、硼酸基团单体,借助邻苯二酚基团与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链段间形成的具有定向识别的B‑N配位驱动力,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可控包覆形成聚合物壳层,得到core‑shell结构纳米材料;接着,向体系中添加稀土离子,通过稀土离子与邻苯二酚基团间的配位作用,引发壳层内部聚合物网络的塌陷,最终原位形成yolk‑shell结构的复合材料。该类结构的复合材料有望通过特殊的核‑空腔‑壳层结构实现稀土离子的天线效应,从而增强及扩充其原有的荧光特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L‑101(Cr)@A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高速球磨的杂原子自掺杂活性炭,Cr(NO3)3·9H2O,对苯二甲酸,盐酸与去离子水混合,超声、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冷却后离心分离得到绿色的沉淀物,将沉淀物用DMF洗涤后分散于无水乙醇中,继续水热反应,冷却后离心收集产物,经洗涤干燥制得MIL‑101(Cr)@A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采用价格低廉且较为安全的酸作为改性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危险系数;合成的MIL‑101(Cr)@AC复合材料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产率,在气体吸附领域具有深远的应用前景。
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硅基复合材料包括:由内核和存在于所述内核表面的第一壳层组成的微粒、以及存在于所述微粒表面的第二壳层,所述内核包含硅氧材料,所述第一壳层包含含有硅元素、M元素、碳元素的SiMC材料,所述M元素包括元素周期表中第IIIA族、第VA族或第VI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所述第二壳层包含碳材料。所述硅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有利于其作为负极材料时的功能发挥,有效解决电化学装置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循环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剑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面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桥梁钢桁架的腹板,所述腹板上安装有拼接成桥面板的装配梁块,所述装配梁块包括位于底部的上弦杆,所述上弦杆上铺装有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上铺设有由剑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浇筑而成的剑麻纤维混凝土层,所述压型钢板上焊接有埋入剑麻纤维混凝土层中的剪力钉,装配梁块拼接成桥面板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本发明剑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面板结构选用剑麻纤维来增强水泥基路面的力学性能,具有自重轻、强度高、耐疲劳、寿命长且施工便捷的优点,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适用于横跨河道的跨度比较大的桥梁工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偶氮苯基的AIE dots/有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在制备多级开关可控阻变存储器中的应用。该多复合材料是先通过米尔斯反应合成偶氮苯基AIE dots,然后将偶氮苯基AIE dots和有机聚合物聚(乙烯‑alt‑马来酸酐)复合制得。在室温下,通过控制偶氮苯基AIE dots和有机聚合物的掺杂比例、溶剂的种类,结合限制电流、电压扫描方向的改变等方式,能使其显示出多级开关可控存储性能。本发明制备成本低、操作方法简便,所得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多级可控存储材料,在器件制备方面表现出灵活性、低成本、溶液易加工等性能,适应于广泛条件和复杂环境下的存储器件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烟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按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计,以聚乳酸85%、硅凝胶微胶囊化的聚磷酸铵13‑14.8%、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功能化改性的碳化钛纳米片0.2‑2%为原料,经密炼、热压成型,制得所述低烟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低烟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兼具凝聚相阻燃和气相阻燃机制,可明显减少聚乳酸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和有毒烟气,从而可显著提升聚乳酸的火灾安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聚氨酯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尼龙/聚氨酯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酰胺300~350份、聚氨酯60~72份、聚酰胺‑聚硅氧烷多嵌段共聚物40~48份、石墨烯纤维6~8份、交联剂5~7份、成核剂3~4份。本发明的尼龙/聚氨酯超临界发泡复合材料发泡效果好,发泡效率高;泡孔均匀、小、且致密,具有回弹率高,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受压后不可逆变形小,拉伸强度高,力学性能好;具有质量轻、回弹率高、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强度高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
本发明涉及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采用吸塑工艺制造成异形塑型模,由内腔模型吸塑工艺代替模具吹塑成型工艺,然后再用吹气薄膜袋进行吹气成型的工艺对异形塑型模进行支撑,由异形塑型模对产品进行塑型,由吹气薄膜袋对成型过程进行支撑,待成型后,再按顺序抽出吹气薄膜袋和异形塑型模,既解决了产品内壁不光滑和内芯不易抽出的问题,又解决了内腔模具的制造工艺复杂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具有产品内壁光滑、产品质量高、内芯完全可以抽出而且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磨抛光用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固化促进剂与酸性还原剂之间的反应,生成相转移剂,将氧化石墨烯从水相转移至环氧树脂相中,完全除去水后,高温固化还原制备得到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过程无有机溶剂,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条件缓和,能适用于市场上常规牌号的环氧树脂,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石墨烯在环氧树脂中实现纳米级分散,所制备的石墨烯/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磨的特点。同时,石墨烯能作为界面改性剂,增强环氧树脂对无机填料的把持力,从而在研磨抛光磨具领域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主要使用一上模及一下模,并利用第一步骤、第二步骤、第三步骤及第四步骤,将热塑性材料及纤维织布材放置于模具的模穴内,快速并简易的成形为热塑性复合材料,进而使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加工步骤能够具有加工步骤少、成形周期短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灼热丝增强阻燃型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灼热丝增强阻燃型PBT复合材料包含以下含量(wt%)的组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5~45%、复配溴系阻燃剂10~20%、复配无卤阻燃剂10~20%、协效阻燃剂0.5~2%、玻璃纤维20~35%、增韧剂2~5%、抗氧剂0.3~0.5%、润滑剂0.2~0.5%。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高灼热丝增强阻燃型PB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灼热丝增强阻燃型PBT可将IEC60695标准中的750℃灼热丝提升至850℃,满足了客户对灼热丝温度越来越高的需求,同时具有成品率高、力学性能优异、阻燃性好等优点,可以完全满足电容器外壳、负载断路开关、马达外壳、接插件、线圈骨架等电子电器、家电及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增强增韧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是原始埃洛石纳米管经活化处理的基础上,与亚硫酰氯反应,将埃洛石纳米管的表面羧基转化为酰氯官能团后,与双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反应,再与三聚氯氰反应,得到表面存在活泼含氯三嗪环的埃洛石纳米管,最后与甲基纤维素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而制备得到。其能够在混凝土中充分分散,有效发挥材料协同增韧的效果,使混凝土整体具有良好的韧性、抗疲劳性及各向同性,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增强增韧复合材料,其可以很方便地与其它混凝土制备材料混合分散均匀,再经标养后即可得到增韧混凝土制品,能满足跨海跨江大桥及隧道拱墙等方面的应用要求。
一种适用于制备多功能纳米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绿色合成方法,涉及兼有纳米科学和复合催化材料领域。活性相包括多功能氧化物TiO2,ZrO2和Fe2O3。合成方法为:将相应的金属盐TiOCl2、ZrOCl2、Fe(NO3)3在DMF溶液中预处理形成前驱体;前驱体中添加苯酚为表面活性剂,添加适量的酸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在加热的条件下缓慢水解聚合并沉积形成TiO2/CNT、ZrO2/CNT和Fe2O3/CNT复合材料。该方法对于一类便于通过水解获得的多功能纳米金属氧化物与表面憎水的碳管实现复合,具有一般的普适性,获得的纳米复合材料有望在多种催化领域实现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化物金属复合材料加工用工作台,包括矩形框、固定结构、调节结构、水箱、支架、斜面和废液出口,通过固定结构,加工时可以将金属复合材料进行固定,以便于后续的打磨切割等工作,并且通过弹簧和滑轨的设置,可以使得夹持过程更加稳固;通过夹板的内壁安装凸齿,可以增加夹持的摩擦力,防止了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加工时,发生掉落等危险;通过调节结构,以便于调节转轴的水平高度,以适应于不同高度的自动加工等工作;通过支撑杆和插槽的作用,可以使得调节后的套管变得更加稳定;通过水箱和斜面的设置,可以将打磨或切割后的碎屑或灰尘,进行清洗,保持了工作环境的干净。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可降解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取多根稻草,将稻草在制备装置上摆成中间是圆圈,并且向外发散出多条直线形的形态;S2:将聚己内酯、生物活性剂、光催化剂和热氧降解促进剂加热混合,制成塑料熔液;S3:将塑料熔液倒入制备装置上的多根稻草上,使得塑料熔液与多根稻草结合;S4:等待塑料熔液冷却凝固,制成木塑复合材料。可以使得塑料熔液与多根稻草结合。
本发明公开一种富含氧空位的SnO2量子点/Ti3C2Tx 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先将Ti3AlC2粉末刻蚀形成Ti3C2Tx MXene,然后在溶剂热条件下,五水合四氯化锡、Ti3C2Tx MXene、尿素和邻菲罗啉发生反应,形成富含氧空位的SnO2量子点/Ti3C2Tx MXene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且制得的富含氧空位的SnO2量子点/Ti3C2Tx MXene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性和循环稳定性,可用作锂离子电容器的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增韧PE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聚氨酯预聚物和聚氨酯预聚物改性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三种相容剂的“桥架”作用,将聚氨酯、聚烯烃和木粉三者连接起来,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制备高耐磨木塑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将木粉、聚乙烯、聚氨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聚氨酯预聚物和聚氨酯预聚物改性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三种相容剂等其他助剂按一定比例一定顺序加入到高混机共混一定时间后,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成型,本发明物料之间的相容性好、工艺制备过程简单,能显著地提高了PE木塑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扩宽了应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温变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一侧连接有感温变色PVC复合面层,所述基布层另一侧连接有感温变色PVC底层,所述感温变色PVC复合面层由透明PVC薄膜和感温变色PVC薄膜两层复合而成;本发明根据现有需求进行设计,能设计不同的感温变色颜料与常规颜料搭配,呈现出多样的色彩组合,且感温变色薄膜做成半透明效果,减少颜料用量,降低成本,又不影响变色效果,提高感温变色复合材料表面效果,材料在温度变化临界点外变色效果明显,基布层、感温变色PVC复合面层和感温变色PVC底层贴合前能进行均匀的预热,保证贴合的紧密性,使生产后的感温变色复合材料结构稳定,贴合后表面平整。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