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ZIF‑8立方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环己烷,六水合硝酸锌水溶液于设定温度下搅拌,形成溶液A;再将表面活性剂,环己烷,2‑甲基咪唑的水溶液,H2PdCl4溶液于设定温度下搅拌,形成溶液B;然后将溶液B快速倒入溶液A中在设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后,得到产物Pd/ZIF‑8;最后所得产物Pd/ZIF‑8洗涤、离心、烘干,得到Pd/ZIF‑8立方体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一步法改变ZIF‑8形貌的同时,引入了Pd的催化活性位点,制备了尺寸均一的Pd/ZIF‑8纳米立方体,并且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油水的比例以及反应温度可以实现纳米晶尺寸的调节。所得的Pd/ZIF‑8立方体复合材料在苯乙烯的氢化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功能化组装镁铝基层状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LDHs)/SB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是由功能化组装LDHs、SBR、引发剂、分散剂和软化剂经转矩流变仪高温捏合而成,其中功能化组装LDHs由阴离子型抗氧剂活性成分插层改性、表面改性剂有机化修饰改性共同组装而成的;本发明将功能化组装LDHs/SBR复合材料加到沥青中,借助LDHs的层板结构阻止抗氧剂在沥青中向表面迁移,提高抗氧剂的长效性;并通过LDHs表面引入特定的有机官能团与SBR分子链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以增强SBR抗降解能力和提高LDHs和SBR在沥青中的相容稳定性,增强沥青的抗热氧和紫外老化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阻燃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的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I中,R为C8‑C18链状烷基。该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中引入的C8‑C18链状烷基可以显著改善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与聚双环戊二烯基体的相容性,使其在双环戊二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将该六氯环三磷腈衍生物作为聚双环戊二烯阻燃剂使用时,在相对较低的添加量下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阻燃性能并较大限度地保持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减少阻燃剂迁移析出,使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材料的阻燃性能更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稳定、高灼热丝无卤阻燃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PA66:18‑28%、MXD611‑25%、复配无卤阻燃剂10‑30%、协效阻燃剂1‑3%、玻璃纤维21‑30%、增韧剂2‑5%、润滑剂0.2‑0.5%、抗氧剂0.2‑0.4%、成核剂0.1‑0.4%。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稳定通过850℃灼热丝起燃温度测试,尺寸稳定的无卤阻燃PA66/MXD6复合材料,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需求。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空隙吸附有机挥发物碳酸钙高岭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系统包括:研磨模块、搅拌模块、离心脱水模块、烘干模块、冷压模块、烧结模块。本发明提高苯乙烯包覆碳酸钙复合粒子,粘附在碳酸钙的表面,同时通过有机膨润土进一步增强了碳酸钙的润滑性、耐水性和耐高温性,使碳酸钙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中通过助剂中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氟化锆、石英粉和椴木灰烬。较未改性碳酸钙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大幅度提升断裂伸长率。较未改性碳酸钙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大幅度提升拉伸强度。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LA/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PLA/PP复合材料由聚乳酸树脂、聚丙烯树脂、耐刮擦改性剂、耐刮擦剂以及任选的珠光色母粒、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组成,所述耐刮擦改性剂为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或聚乙烯醇接枝聚乳酸,所述聚乳酸树脂、聚丙烯树脂、耐刮擦改性剂和耐刮擦剂的重量比为(6~70):(4~50):(2~20):1。本发明提供的PLA/PP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耐刮擦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相杂化微纳结构磁性复合材料,通过以壳聚糖、牛胶原为有机基质,可溶性钙盐和可溶性磷酸盐为无机相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前驱体,以可溶性铁盐和可溶性亚铁盐为无机相超顺磁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前驱体,采用生物学机制以及原位复合制备技术制备。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所得复合材料,孔径均匀,成孔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良好,有望成为一种新颖的修复骨肿瘤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绝缘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环氧树脂绝缘导热复合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基体、填充于环氧树脂基体中的石墨烯改性金刚石和固化剂,且所述的环氧树脂与石墨烯改性金刚石的比例范围为1:0.5~1:2;所述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比例范围为1:0.2~1:0.5。本发明通过溶液法将填料与树脂混合后,进行预聚合、浇注成型固化获得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绝缘导热高分子具有导热率高、电绝缘性好、制备工艺简单,在电路板、电机电器、航天航空、军事装备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剂纳米CdS/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将纳米CdS光催化剂固定到高岭土表面制得CdS/高岭土复合材料,操作步骤包括反应液制备、合成反应、洗涤和干燥;所述反应液按高岭土:CdCl2·2.5H2O:PEG:水=4.0:(0.60-0.70):(11.0-12.0):(45-55)的质量比配制;合成反应的反应物料按Na2S·9H2O:CdCl2·2.5H2O=1:(1.0-1.2)的质量比配制;合成反应结束再经洗涤、干燥后得到比例为11.1%-75%的高岭土负载硫化镉。该光催化剂纳米CdS/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产品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性能好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大麻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增韧剂对不饱和聚酯进行增韧后,将大麻纤维、增韧不饱和聚酯树脂、促进剂和引发剂通过热压成型得到增韧大麻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增韧大麻纤维/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弯曲应变与冲击强度,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析出高表观的磷氮系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增韧剂、相容剂、改性磷氮系阻燃母料、超分散剂以及阻燃协效剂;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增韧剂、相容剂、改性磷氮系阻燃母料、超分散剂与阻燃协效剂的重量比为(24.8~27.8):15:5:3:47:(1~4):0.2;改性磷氮系阻燃母料由磷氮系阻燃剂与表面浸润有水解后的(7~辛烯~1~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聚丙烯树脂熔融共混而成。该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耐析出、外观效果优异、阻燃性能优异、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改性黄麻纤维增强生物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黄麻纤维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通入带有生物酶处理液的二氧化碳,调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温度、压力、时间及二氧化碳流速,得到改性黄麻纤维,然后织造、烘干;生物基环氧树脂液制备;在模具内腔涂覆脱模剂,注入生物基环氧树脂液,再放改性黄麻织物,然后将余下的生物基环氧树脂液倒在模具内而不溢出,烘干、固化成型。本发明制备过程绿色无污染,具有可生物降解的特点,有利于改善环境问题以及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黄麻纤维与生物基环氧树脂间的结合牢度提升,协同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与冲击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压性能良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压滤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压性能良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压滤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性环氧树脂30‑35份,SBS热塑性弹性体20‑25份,硅烷偶联剂5‑8份,纳米碳纤维14‑20份和分散剂4‑6份。本发明制得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压滤板抗压性能高,解决了现有的压滤板抗压强度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稳态复合材料薄壳的手性可变形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环形状的结构本体,结构本体包含四个首尾相连的周侧薄壳和竖设在四个周侧薄壳内部的中间薄壳,周侧薄壳和中间薄壳均为多稳态复合材料薄壳;结构本体上、下两端均经中间薄壳、两个周侧薄壳沿同曲率方向卷曲形成固定节点,结构本体左、右两端均经两根周侧薄壳沿同曲率方向卷曲形成可动节点。本发明采用具有多稳态特性的复合材料薄壳作为支撑,可有效避免采用平板结构时出现的大范围屈曲现象,以及结构在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脱粘和断裂的隐患,在实现结构减重的同时,提高其可靠性;同时满足可变形结构的设计要求,在航空航天、汽车、风力发电机叶片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锌纳米棒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生物炭:将柚皮的海绵状部去除,取柚子皮干燥、研磨成粉末后过筛,在保护气氛下碳化;然后将碳化产物浸入碱性溶液中,加热处理,冷却后洗涤、干燥,得到生物炭;制备复合材料:将所述生物炭分散在溶剂中,加入醋酸锌,碱性试剂和聚乙二醇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均匀后,装入高压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收集固体产物。本发明所述氧化锌纳米棒三元复合材料,对盐酸四环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效果,与盐酸四环四溶液混合,暗吸附40min后在75W汞灯下进行80min照射,四环素降解效率达到99.24%,为四环素废水降解提供新途径与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羧基功能化ILs@MOF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Uio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形成和结构特点,利用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羧基基团与锆及锆金属簇的配位作用,以类配体的形式部分取代Uio型金属有机框架原始配体的方式,将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固载在Uio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上。该复合材料除保留了原Uio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框架结构外,还可以通过调变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种类来调控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能够作为催化剂高效吸附和转化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吸附有机挥发物的多空隙蓬松碳酸钙/高岭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技术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吸附有机挥发物的多空隙蓬松碳酸钙/高岭土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碳酸钙、高岭土、改性γ‑Al2O3、沸石、聚丙二醇、吸附树脂、聚烷撑酰亚胺、杀菌剂、分散剂。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多孔道结构,对于有机挥发物如甲醛、苯、甲苯、氡气、氨氮化合物等具有共同吸附能力,吸附能力强,大大改善了因办公场所、家居装修或建筑而带来的有毒有害物超标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达到了净化空气的环保效果,绿色环保无污染,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鞋用高力学性能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泡沫材料领域。所述鞋用高力学性能泡沫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耐磨防滑剂、发泡剂AC、硬脂酸、硬脂酸锌、氧化锌、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复合耐磨防滑剂为氧化石墨烯包覆的二氧化钛。本发明制备的鞋用高力学性能泡沫复合材料,配方科学合理,工艺流程简单实用,采用氧化石墨烯包覆的二氧化钛作为复合耐磨防滑剂,添加量少,与基体相容性好,容易分散,耐磨效果优异、并且具有优异的防滑性能。同时也为今后为开发新型复合耐磨防滑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探索,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音吸音隔热防火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铝箔层,所述铝箔层与第一胶水层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胶水层的另一侧与玻璃纤维层对应连接,所述玻璃纤维层与聚酯聚丙烯纤维层对应连接,所述聚酯聚丙烯纤维层与第二胶水层对应连接,所述第二胶水层的另一侧与橡塑棉对应连接;在所述聚酯聚丙烯纤维层靠近第一胶水层的一侧对应开设有多个吸音槽,在所述聚酯聚丙烯纤维层靠近第二胶水层的一侧对应设有多个平行的亚麻纤维束。本发明一种隔音吸音隔热防火复合材料通过铝箔层对声音进行阻挡削弱,还可以反射热量,阻止燃烧,然后由玻璃纤维层和聚酯聚丙烯纤维层对声音进行吸收,最后由橡塑棉对声音进行阻挡,进一步降低进入乘客舱的声音。
本发明属于吸附、过滤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活性炭的针织基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将活性炭颗粒或粉末分散于液体中制成浸渍液,并准备浸渍环境,再通过浸渍涂布法,使活性炭均匀附着于经编织物上,并经挤压烘干制得含活性炭的纺织复合材料。采用此方法制备成的经编织物与活性炭的复合材料利用经编织物基体的特殊结构和物理特性部分补偿了颗粒或粉末状活性炭因沉降导致的吸附过滤性能下降的不足,且具有纺织材料可弯曲、特别是经编纺织材料不易变形、孔隙大小可以灵活调整、使用方便的优越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耐磨止滑鞋底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耐磨止滑鞋底复合材料由下述原料配制成,其原料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是:天然橡胶10-15、马来酸改性天然橡胶10-18、丁苯橡胶10-15、马林酸改性丁苯橡胶10-18、顺丁橡胶15-20、炭黑10-15、萜烯树脂4-6、酚醛树脂4-6、芳烃油2-3、氧化锌5-8、防老剂4020?3-5、促进剂CZ3-5、硫黄1-2;所述制备方法的硫化温度为155-160℃,硫化时间为150-210s;本发明提出一种高耐磨止滑鞋底复合材料具有高止滑、高耐磨、抗压缩、耐折和耐黄变的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胶原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胶原蛋白和碳纳米管组成,其中胶原蛋白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96.0-99.8%,碳纳米管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0.2-4.0%。本发明获得的碳纳米管/胶原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组织修复性能和极低的免疫原性,所需原料易得,制备工艺条件较温和,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材添加复合材料制作设备的烘干装置,属于建材添加复合材料加工设备领域,包括电机、烘干桶和稳压器,所述电机底部设置有托架,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旋转架相连接,所述旋转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烘干桶相连接,所述烘干桶外部设置有隔热筒,所述烘干桶内部设置有混搅装置,所述混搅装置通过固定架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稳压器顶部设置有电热板,所述稳压器与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烘干桶由筒体、入料门和卡扣栓组成,所述混搅装置由刮板、中心轴和搅拌扇叶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翻炒的方法对建材进行全方位烘干处理,同时将电力转换为热能对建筑材料进行烘干处理,从而提高了建材添加复合材料的烘干效率和烘干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纤维复材外观的纳米导气膜及其制备方法,将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潜伏性固化剂、促进剂、胺类固化剂、纳米填料和溶剂按重量份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料,涂布在离型基材上,构成以混合料为中间层,离型基材为上、下表面层的结构,经收卷或者裁切成合适尺寸的片材,得到纳米导气膜。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改善纤维复材外观的纳米导气膜的制备方法,成功制得纳米导气膜,其运用于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可有效导出或者细化材料间固有的气泡及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使得制品外观光滑饱满,无缺胶,无针孔,提高产品的良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剑麻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路面道路,其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面层、基层和底基层。所述基层采用具有柔性特点的级配稳定碎石。所述面层由混凝土搅拌机生产,经由搅拌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在进行施工时采用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后水泥基复合材料自密实,无需进行振捣。构造措施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同。所述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粉煤灰、细砂、高效减水剂、粘合剂和剑麻纤维,使用该材料作为面层材料,可改善混凝土路面由于自身脆性导致的断板,冲断现象,而且其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非常有利于混凝土路面对于裂缝宽度控制的要求,避免宽大裂缝出现,提高路面耐久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酚醛树脂高导热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工程塑料领域。该复合材料主要由酚醛树脂作为基体和改性纳米石墨烯或改性氧化石墨烯所组成,其目的提供一种制程方式简单、生产时间简短、加工性能优良且具高导热性能的聚酰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及其各组成百分比含量为:(1) 取45% ‑ 86% 的酚醛树脂、10% ‑ 50% 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0.1% ‑ 2% 的硅烷偶联剂、5% ‑ 20%的固化剂、利用短时程、高速粉碎分散技术制得石墨烯/酚醛树脂共混母粒。石墨烯/酚醛树脂高导热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优益的热导性能、强韧材料物性、热与化学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散热器件汽车零配件、LED 散热背板或散热模块、电器产品零配件等领域中。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氧化石墨烯‑陶瓷粉体‑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改性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环氧树脂、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氧化石墨烯、TiB2‑SiO2复相陶瓷粉体、固化剂、稀释剂、消泡剂、除水剂、触变剂。所制得的环氧复合材料强度高,韧性好,导电性好,耐高温,无毒,收缩变形小,制备工艺简单,所用原料价格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螺旋碳纤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双螺旋碳纤维与石墨烯复合而成,其中双螺旋碳纤维占总质量的1~99%;双螺旋碳纤维的纤维直径为0.1~1μm,螺旋直径5~10μm,螺旋长度为10~100μm;石墨烯为单片状或多片堆叠状,片径为1~200μm,厚度为1~50nm。本发明的双螺旋碳纤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尤其是通过水热复合法制备得到的双螺旋碳纤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多孔、大比表面以及良好的导电性等特点,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磁波吸收/屏蔽材料、储氢材料、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聚合制备EVA/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机械分散法使石墨烯与醇溶剂充分混合,然后加入醋酸乙烯酯和引发剂溶液,在冰浴条件下充分搅拌均匀,使醋酸乙烯酯和引发剂吸附并嵌入在石墨烯表面,通入乙烯,采用溶液聚合原位制备EVA/石墨烯复合材料。本方法是一种有效、易实施的方法,可使聚合物在石墨烯表面均匀生长,所得的复合材料导热、导电、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同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铁/牡蛎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程序升温预烧活化牡蛎壳;借助机械搅拌和超声振荡,将铁离子或亚铁离子和还原剂很好地分散到牡蛎壳的多孔结构中;并通过化学还原反应在牡蛎壳孔道和表面原位生成零价纳米铁,从而制得纳米铁/牡蛎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牡蛎壳天然的多孔结构为载体,以牡蛎壳中丰富的微量元素为催化剂,充分发挥牡蛎壳结构和成分特性,变废为宝,很好地解决了牡蛎壳的资源化问题;同时,复合材料通过介孔复合解决了纳米铁在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领域中的易团聚、易氧化、易流失和难回收等应用局限性,可广泛应用于含砷、镉等重金属和含磷废水的净化处理以及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良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