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修复水下支承件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围堰箱、多层双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遇水速凝水泥基料、环氧树脂、待修复桩、柱体。先用围堰箱由浅及深排除待修复桩体周围的河水,去其表面明水,刮去表面异物后用打磨机将残缺棱角打磨,再利用遇水速凝水泥基料及环氧树脂补平并裹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修复方法从整个结构进行维修加固,比传统的补丁式修复具有更好的耐久性,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抗腐蚀能力更强,并且纤维编织形势使结构具有前所未有的柔度,并且通过导向纤维编织方向和角度来随心所欲的控制设计方向的强度。对于修复桩、柱体水下腐蚀病害具有巨大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竹原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竹原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将改性的竹原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剂、促进剂和引发剂通过热压成型得到改性竹原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等离子体改性竹原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本发明属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脲醛树脂浸渍和电子束辐射固化制作木塑复合材料的工艺。该工艺具体为:木材经真空烘干后,在脲醛树脂浸渍液中浸渍1小时~4小时;然后将浸渍后的木材取出后立即用塑料袋包裹进行电子束辐射,烘干后得到木塑复合材料。所述的脲醛树脂浸渍液制备方法如下:甲醛、尿素按摩尔比1:1~1:1.5混合,在30℃~40℃反应预聚10分钟~30分钟,然后调节产物pH值至7~8;待产物冷却到室温后,加入四氯化碳,混合均匀形成浸渍液。该浸渍液低成本且低挥发,可以对劣质木进行改性,再辅以辐射固化工艺,使木材的各方面指标能够达到优质木的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膜/海藻酸钠/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膜,接着在NaOH/乙醇溶液中水解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膜。将纤维素纳米纤维膜与氯乙酸反应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膜。最后将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膜与海藻酸钠和石墨烯复合、环氧氯丙烷交联得到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膜/海藻酸钠/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凝血指数(BCI)在体外进行评估,通过血红蛋白溶液的吸光度值来判断其血液凝结速率。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膜/海藻酸钠/石墨烯复合材料的BCI为40.1%,具有高效快速止血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碱式硝酸铋/氧化铋复合材料的方法,其是将水热合成的碱式硝酸铋与氧化铋的前驱体溶液经固液两相均匀混合后进行高温煅烧,从而获得碱式硝酸铋/氧化铋复合材料。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较短,所得碱式硝酸铋/氧化铋复合材料结晶度高,均匀性较好,界面接触良好,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基于层状双氢氧化物的荧光传感器及含芘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含芘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和1‑氨基芘复合而成,本发明制备的含芘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对亚锡离子和亚铁离子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可实现对目标物亚锡离子和亚铁离子具有优良的荧光识别作用,可应用于环境、生命科学领域中亚锡离子和亚铁离子检测和识别。
本发明提供一种蛋白质基氮掺杂碳/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合成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以含有巯基的生物蛋白作为还原剂和碳前驱体,通过原位还原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粒子,并在碱性反应介质中使所述生物蛋白对所述金属纳米粒子进行包裹后,经干燥、碳化得到蛋白质基氮掺杂碳/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易控,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同时良好分散的金属纳米粒子,提供了丰富的电化学活性位点,而氮元素的掺杂提高了能量密度,催化活性高,可用为电化学传感器、混合电池、燃料电池和其他能量存储装置中的电极材料和有机转化的催化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C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光催化抗菌中的应用。其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一步法,以海藻酸钠为原料,通过加入锌盐溶液生成沉淀后,经烘干,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得到所述ZnO/C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所得纳米复合材料中的Zn/C比例可以调控,且其具有优良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杀死效力,在环境污染物治理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电容低阻抗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溶于溶剂中超声处理20~180min,形成浓度为0.2~2g/L的棕黄色悬浮液;(2)将上述棕黄色悬浮液与还原剂混合后于50~120℃磁力搅拌1~6h;(3)将碳纳米管溶于体积比为2~4∶1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20~180min,然后依次经过滤、洗涤和冷冻干燥后备用;(4)将步骤(2)所得的物料和步骤(3)所得的物料混合后超声分散均匀,放入密闭反应釜中于150~300℃反应时间1~8h,然后冷却至室温,接着依次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研磨得到纳米级别的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比电容值可达到200~800F/g,电荷转移电阻5~100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改性ABS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本体聚合方法制备改性ABS树脂,其中,POSS添加剂分子上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基团,可以参与到ABS树脂的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中,从而化学接枝到ABS树脂上;POSS链转移剂上具有巯基基团,可以化学接枝到ABS树脂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改性ABS树脂经增强材料增强后,所得改性ABS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且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较为明显,同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可以作为碟管式膜组件支撑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的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尼龙6、高密度聚乙烯粒料、EVOH粒料以及三元乙丙橡胶颗粒;混合尼龙6以及三元乙丙橡胶颗粒,得到第一混合料;混合高密度聚乙烯粒料以及EVOH粒料,得到第二混合料;将第一混合料放入第一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得到第一混合熔体;将第二混合料放入第二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成型,得到第二混合熔体;以及将第一混合熔体和第二混合熔体引入叠层器中,并对叠层器出口处的层合体进行压延,得到高阻隔性的多层复合材料;其中,高阻隔性的多层复合材料从外至内依次包括第一‑第n基础阻隔材料层,n为大于4的整数。
本发明涉及一种铂颗粒高度分散介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四羧基卟啉,四氯化锆,苯甲酸与N,N‑二乙基甲酰胺混合得到负载铂的载体;2)将步骤1)中得到的负载铂的载体与一定量的铂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水或两者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得到铂负载的焙烧前驱体;3)将步骤2)中得到铂负载的焙烧前驱体在惰性气体中焙烧碳化;4)将步骤3)中得到焙烧产物用酸(优选氢氟酸)处理,即可得到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的铂颗粒高度分散介孔碳基复合材料可作为高效的电化学产氢催化剂,利用高分散铂颗粒的纳米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使得铂颗粒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苯醚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材料:50‑75份的聚苯醚树脂、25‑50份的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1‑2份的偶联剂、1‑2份的抗氧化剂、0.5‑1份的润滑剂和10‑50份的导热填料。本发明通过各组分在特定含量下的组合产生优异的协同作用,使其在具备较佳力学性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熔融指数,从而大幅降低其注塑加工成型难度;并使其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从而赋予其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及应用前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原材料预先混合,然后熔融挤出造粒的生产工艺制备聚苯醚导热复合材料,该工艺采用工业常用的双螺杆挤出机即可实现,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钛溶胶溶液;(2)将木材置于钛溶胶溶液中,进行超声波震荡浸注或者真空加压浸注;(3)对浸注完的湿木材进行陈化、干燥处理,即得木材/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超声波震荡浸注溶胶凝胶法或真空加压浸注溶胶凝胶法制备木材/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工艺简单、节省时间、成本低、稳定性极高,且钛溶胶易渗透到木材内部,产品的热稳定性、吸湿性和抗菌性明显改善,同时强度和硬度大为提高,可应用于湿度高、且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剑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面板结构,包括桥梁钢桁架的腹板,所述腹板上安装有拼接成桥面板的装配梁块,所述装配梁块包括位于底部的上弦杆,所述上弦杆上铺装有压型钢板,所述压型钢板上铺设有由剑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浇筑而成的剑麻纤维混凝土层,所述压型钢板上焊接有埋入剑麻纤维混凝土层中的剪力钉,装配梁块拼接成桥面板上铺设有沥青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剑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面板结构选用剑麻纤维来增强水泥基路面的力学性能,具有自重轻、强度高、耐疲劳、寿命长且施工便捷的优点,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适用于横跨河道的跨度比较大的桥梁工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网球拍框架,涉及一种网球拍。解决碳纤维网球拍因其材料昂贵,球拍成本高的问题。该网球拍框架,有张设网线的头框、三角部位和手柄段;三角部位介于头框与手柄段之间并衔接两者;头框及三角部位的月眉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卷制成一个独立的头框部件;三角部位的轭部及手柄段采用两根铝合金管材;头框部件位于月眉下方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左、右轭部的上自由端通过胶合或在模具中热固成型而牢固地结合;三角部位的喉部处两根铝合金管材之间设置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分隔体。其强度、避振性、打感及重量近似碳纤维网球拍,但成本因三角部位的轭部及手柄段采用两根铝合金管材而减低,相对而言具有较高成本效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用低味再生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装置,包括混合机、挤压机、冷却设备和切粒机,切粒机包括:机箱;除水机构,除水机构包括上轮架和下轮架,上轮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内,上轮架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上吸水辊,下轮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箱内,下轮架位于上轮架的正下方,下轮架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下吸水辊;牵引辊;压辊,压辊位于牵引辊的正上方;切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牵引辊转动并驱动切刀上下往复运动。另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生产装置实施的汽车用低味再生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用低味再生聚丙烯复合材料生产装置及其制备工艺,能够有效避免切粒机内部的零件发生锈蚀,设备损耗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BAT/PLA复合材料的改性剂及其应用,该改性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聚碳酸亚丙酯二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而得的高聚物,所述第二组分为聚已二酸丁二醇酯二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而得的高聚物。该改性剂具有优良的可降解性,可有效提高PBAT/PLA复合材料的降解率,符合先进的环保理念;并且可有效提高PBAT/PLA的界面相容性和有效提高PBAT/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步骤包括:1)竹纤维的预处理;2)称取氧化石墨烯配置成浓度为0.04~0.4mg/ml的溶液,溶质为水、无水乙醇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3)将预处理后的竹纤维放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中,超声搅拌20~60min,将所得的竹纤维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135~145℃下干燥12~15h,还原附着在竹纤维上的氧化石墨烯,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竹纤维;4)将纤维与聚丙烯熔融共混后注塑,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改性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电导热UHMWPE/天然鳞片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UHMWPE粉料89~99.7份、天然鳞片石墨烯0.1~11.8份、抗氧剂0.1~0.6份,偶联剂0.1~0.6份组成。其制备工艺如下:原料干燥;高速混合制备天然鳞片GNP/UHMWPE导电导热共混粒子;高温压制成型。本发明的导电导热UHMWPE/天然鳞片石墨烯复合材料,随着天然鳞片石墨烯含量增加,形成了导电导热通路,同时具备了导热导电功能。达到了导电复合材料功能化抗静电的用途;当天然鳞片石墨烯添加量为10wt%时,导热系数达到0.8(W·m‑1·K‑1),相比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导热系数提高了2倍。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碳掺杂改性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氮碳掺杂改性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中心为多孔碳,多孔碳外表面包覆由二氧化锰纳米线构成的夹层,最外层为氮碳复合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制备ZIF‑8颗粒,经煅烧处理后得多孔碳,然后通过水热反应在多孔碳表面负载二氧化锰,最后通过含碳聚合单体的自聚合形成聚合物外层,煅烧处理后得具有多孔结构的碳外壳。所述氮碳掺杂改性二氧化锰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二氧化钼/硅/碳复合材料、包含其的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所述碳/二氧化钼/硅/碳复合材料为纳米碳纤维上均匀负载纳米二氧化钼和纳米硅粒子,最外层包覆碳层。包含所述碳/二氧化钼/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负极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在0.1A/g时的放电比容量不低于750mAh/g,3A/g时放电比容量至少达到250mAh/g,在0.5A/g倍率下循环50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480mAh/g及以上,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气相氧化法,在臭氧氛围内,制备表面粗化的碳纤维,气相氧化法使碳纤维的表面增加活性官能团,同时增加其表面粗糙度,本发明采用的气相介质为臭氧,用臭氧对碳纤维进行氧化,其工艺参数易于控制,氧化处理后的效果明显,由于臭氧具有很较短的半衰期,极其容易分解,分解后的氧原子会和碳纤维表面的不饱和碳原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些含氧基团,可以有效提高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活性,从而可以提高铝熔体对碳纤维的润湿能力,改善两者之间的渗浸度,减少脆性碳化物碳化铝的生成,提高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复合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水泥280kg、粉煤灰50kg、矿粉30kg、增强剂1.5kg、减水剂6kg、水160kg、浮石100kg、火山渣50kg、粉煤灰陶粒60kg、膨胀矿30kg、珠页岩陶粒50kg、河沙350kg、大理石200kg、花岗岩300kg;本发明的轻骨料混凝土复合材料的表观密度比普通混凝土小,隔热性能改善,可使结构尺寸减小,增加建筑物使用面积,降低基础工程费用和材料运输费用,其综合效益良好,同时轻骨料混凝土复合材料可以适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软土地基、大跨度结构、抗震结构、要求节能的建筑和旧建筑的加层多种建筑结构,此混凝土具有重量轻,密实度高以及保温性能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鞋用环保耐磨防滑泡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泡沫材料领域。所述鞋用环保耐磨防滑泡沫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复合耐磨防滑剂、发泡剂AC、硬脂酸、硬脂酸锌、氧化锌、过氧化二异丙苯,所述复合耐磨防滑剂为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脱硫灰。本发明制备的耐磨防滑防滑鞋用泡沫复合材料,配方科学合理,工艺流程简单实用,采用氧化石墨烯改性的脱硫灰作为复合耐磨防滑剂,添加量少,与基体相容性好,容易分散,耐磨防滑效果优异、并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也为今后为开发新型复合耐磨防滑剂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探索,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底於泥内重金属回收用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该复合材料整体为渔网结构,所述渔网结构由多条复合丝组成,所述复合丝由芯部、吸附材料及吸附结构构成;其中芯部构成复合丝轴线,吸附结构套装在芯部表面,厚度为2mm‑2.5mm;所述芯部为直径0.4mm‑0.5mm、经表面发蓝处理的VDCrSi油淬回火钢丝;所述吸附材料包括按质量配比为3∶2∶5∶2的木质素磺酸钠、芥子醇、沸石、红泥;所述吸附结构具体为经改性的耐磨大孔硅胶I型。本发明的河底於泥内重金属回收用复合材料可吸附河底淤泥内的重金属材料、回收可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海藻酸或海藻酸盐加入至铅盐水溶液中,制备得到海藻酸铅;将海藻酸铅在碳化炉中高温碳化,制备得到铅炭复合材料,其呈三维微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3000m3/g,铅和碳均匀混合,其中铅和碳的总含量在70%以上,且铅和碳的质量比为0.6~1.5 : 1;该铅炭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制备得到铅炭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孔发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硝酸镧、琥珀酸和异烟酸以摩尔比为1:2:1用水溶解,调节体系为弱酸性,用不锈钢内衬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密封加热至150-170℃反应2-4天,降温得无色晶体,产率为41%。该产物的结构为微孔型复合材料,且具有吸脱附水表现发光波长显著红移的特点。新制的含水样品在室温下发射光波长为354-364nm,将材料加热200℃至脱水,可发射光波长为423nm。该微孔发光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良好,可稳定存在于pH2.5-9.0的酸碱环境中,其制备方法简便,重现性佳。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O型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及其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O型复合材料通过偏心滚轮将挤出机挤出的风管进行偏心拉伸整形,来形成一个轮胎状的圆形风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膜裁切的问题,这种圆形风管既可以用于碳纤维轮圈的成型用,也可以直接用于轮胎的内胎使用,具有成型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加工用除尘台面,包括操作台面、滑槽、滚轮、外壳、混合分离结构和净化仓,通过左右滑动外壳,可以实现对操作台面不同位置的加工后的灰尘进行收集,避免了吸尘口吸取范围有限等问题;通过混合分离结构可以将吸取进来的复合材料的灰尘与水完全的混合,避免了收集时产生扬尘等现象,提高了对于复合材料灰尘收集的效果,并且再通过过滤网,可以使的固液进行分离,提高了清洁和固体的收集效率;通过滤芯的可拆卸设置,可以快速进行安装或换装,可以对滤芯进行清洗,并且同时污水通过滤芯的过滤,从排出口排出干净的水,保护了生态环境。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