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设备,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设备包括纤维切断装置,第一阶挤出装置,第二阶挤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设备中,在第二阶挤出装置中设置两个进料口,分别用于基体材料以及短纤维的进料,可以将第一阶挤出装置与纤维切断装置二者距离拉开,避免二者机械结构相互干涉,尽可能地缩短纤维切断装置与第二阶挤出装置进料口之间的距离,让经过刀辊切断后的短纤维尽快直接地下落到第二阶挤出装置的进料口中,避免短纤维成团下落,提高了第二阶挤出装置的原料进料均一性,能有效提高生产出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质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铱负载瓜环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催化领域。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活性金属铱和瓜环碳载体;所述铱负载在瓜环碳载体表面上;所述铱为原子簇。该复合材料中贵金属铱为原子簇,具有低的负载量,为7.42μg/cm2,降低了催化剂的成本,同时提高了贵金属Ir的利用率;该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瓜环碳载体维持着稳定的棒状结构,并且瓜环与金属离子也有着强的配位作用;材料的结构新颖,并且电催化活性优异。该方法合成简单,能使得材料在空气中稳定存在;使得材料在酸性下表现出比较好的性能,且有助于酸性条件下的高效全解水反应。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曲面加工工艺,包括步骤:1、在设备中放入具有平面和曲面的复合材料面板;2、在需要加工的位置做标记;3、使用上压板、下支撑板分别夹紧曲面的上下表面,使得曲面变平;4、将加工刀头移动至标记位置,并降下至曲面的高度进行加工;5、将上压板、下支撑板脱离复合材料面板,使得曲面复原。本发明在复合材料面板成型后,再通过上压板、下支撑板将曲面夹紧变平后进行加工,加工时曲面为平整状态,即可像传统的加工工序一样进行开槽或开孔,加工精度得以保证;由于曲面的弯曲度不大,在加工完成后撤去上压板、下支撑板即可使得曲面复原,完成加工;整体工艺简单、易操作,可以提升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结构,能使较高含量纳米粒子在基体中均匀分散,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为纳米复合材料在先进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材料的化学组分为PAm/AuNPs/[Ru‑(bpy)3]2+/TPA,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酰胺粉末溶解到去离子水中,再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溶液和过硫酸铵水溶液混合,加热得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2)将一定浓度的氯金酸溶液滴加到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滴加抗坏血酸并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原位生成有纳米金粒子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3)滴加不同浓度的[Ru‑(bpy)3]2+和TPA于步骤(2)得到的水凝胶上,静置一段时间,得到终产物。本发明的电致化学发光水凝胶复合材料,制备原料易得、成本低,且能应用于压力传感和化学传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木粉基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隔热材料领域,采用软木粉(Cork)和气相二氧化硅(Fumed?Silica)为主要原料,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一定颗粒大小(0.15~1mm)的软木粉(Cork),通过微波预处理方法对软木粉(Cork)进行结构重整;与气相二氧化硅(Fumed?Silica)进行混合得到复合粉体,施加压力(2~20吨)一定时间(1~20分钟)便可得到软木粉基多孔复合材料。利用本方法所制备的真空隔热板复合芯材,可从微纳尺度上对芯材的微材料进行调控,芯材微结构均匀,导热系数低,在航天航空、建筑、交通输运、家电等保温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条件易控、制备周期短、无需特殊设备、适合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仿生矿化以ZIF‑8纳米材料包封酵母的方法及其复合材料和应用。本发明通过自组装生物矿化的方法,使酵母获得形貌可调控的ZIF‑8纳米材料保护壳,从而获得酵母@ZIF‑8复合材料,有利于保护酵母细胞,延长其寿命,并赋予酵母@ZIF‑8复合材料多功能潜力。本发明工艺成本低、安全、操作简单。该工艺可细化ZIF‑8纳米颗粒的形成与调控,并且由此形成的酵母@ZIF‑8复合材料具有多层次空间结构,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属于氧还原电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状镍铁超分子网络框架纳米复合材料的超声合成法及其应用,所述纳米材料活性物质为C@NiFe2O4,呈现出类似螺旋的形状,所述超声合成法简单、成本低、反应时间短,所合成的复合材料产量高、形貌均一、比表面积大,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该发明用于解决现有燃料电池催化剂存在的阴极氧还原反应可逆性很低,交换电流密度较小,以及Pt基催化材料成本高和有毒性等缺陷,得到的氧还原催化剂具有高电位、优异的极限电流以及高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等优点,因此,C@NiFe2O4作为高效电催化剂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导热高强度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尼龙复合材料包括重量份数的:尼龙树脂40‑55份;导热填料20‑30份;增强材料5‑15份;复配阻燃剂10‑15份;增韧剂2‑5份;润滑剂0.5‑1.5份;复配抗氧剂0.1‑0.3份;成核剂0.05‑0.2份。制备方法将除增强材料外的其它材料先高速混合均匀,再将混合材料和增强材料分别投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主、侧喂料口,最终成型。本发明通过配方的改良,能够解决现今导热尼龙因填充无机物过多而导致阻燃导热尼龙强度低的技术问题,开发出具备良好阻燃性能、导热性能及高强度的尼龙复合材料,使得由尼龙复合材料制成的LED灯具使用安全大大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马桶专用节能高光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32.8‑52.8份聚丙烯,10‑30份高抗压空心玻璃微珠,10‑20份硫酸钡,12‑18份阻燃剂,0.2‑0.6份分散剂,0.2‑0.4份抗氧剂,0.2‑0.5份润滑剂和0.1‑0.3份光稳定剂制备得到;所述聚丙烯为高熔融指数均聚聚丙烯,熔指在15g/10min以上;所述高抗压中空玻璃微珠的密度为0.70‑0.76g/cm3,抗压强度大于120Mpa。所述智能马桶专用节能高光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光低导热阻燃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增强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生物基反应性溶剂甲基丙烯酸异山梨醇酯与丙烯酸酯环氧大豆油共混制备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将植物纤维、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和引发剂通过热压成型得到植物纤维增强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植物纤维增强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和植物纤维增强改性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均具有很好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应变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室温静置的方法以过钴、镍过渡金属离子与铁氰化钾有机配体结合,制备出普鲁士蓝衍生物纳米立方体;然后在水溶液中加入硫化钠进行硫化反应,得到具有硫化外壳的普鲁士蓝衍生物纳米立方体;接着再煅烧处理后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MOF基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纳米立方体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纳米立方体复合材料突破了传统MOF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大多为简单球型空心结构的限制,其结构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立方体,尺寸均匀,在MOF基过渡金属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醇-烯点击化学制备二茂铁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酸氧化改性法对多壁碳纳米管表面进行羧基功能化,然后借助与氨基硫醇的酰胺反应进行表面巯基改性,再选用合适的含碳碳双键的二茂铁衍生物,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二茂铁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便,所制备的二茂铁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均匀性、稳定性、导电可逆性、电催化性和生物相容性,成本低廉,可以作为新型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导电材料、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及生物分析等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TFE膜复合材料,包括PTFE微多孔膜、第一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所述PTFE微多孔膜通过第一热熔粘接层相复合,所述第二无纺布层通过第二热熔粘接层相复合;所述PTFE微多孔膜的平均孔径为0.1微米‑10微米,厚度为1微米‑200微米。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PTFE膜复合材料,在PTFE微多孔膜的两侧采用热熔粘接层复合两层无纺布,在作为N95口罩用的复合材料时,可有效的保护PTFE微多孔膜与两侧的无纺布产生相对摩擦而造到破坏。在作为医用防护服用复合材料时,可解决由于在防护服缝纫处不易贴胶条的问题。可使得所制备的医用防护服不会由于长时间穿着而产生闷热感。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杆箱脚轮支架用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尼龙材料技术领域。一种拉杆箱脚轮支架用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尼龙35‑45份、PAR塑料10‑15份、活性碳纤维15~25份、MBS增韧剂5~10份、纳米氧化铝3~5份、石墨粉4‑6份、偶联剂0.6‑1份、助剂3.6‑7.5份,其中,所述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碳纤维、高锰酸钾放入浓硫酸中氧化,得到液相氧化的活性碳纤维。本发明通过强酸氧化碳纤维,增强碳纤维的分散性,使其能够分散均匀,增强碳纤维的浸润性,增强碳纤维与尼龙的接触表面能和粘结强度;纳米氧化铝、石墨复合作为增强材料,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刚性;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质量轻、拉伸强度、耐磨性大、摩檫系数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模板面板增强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①将基料放置在模具内,通过首次模压得到模板底层;②短暂开模,将预裁切好的纤维增强材料层放置在模板底层基料层上;③在纤维增强材料层上放置用于模压模板面层的料块;④合模后进行二次模压,得到成型后的复合材料模板,该复合材料模板包括自下而上的模板底层、纤维增强材料层以及模板面层;⑤对成型后的复合材料模板进行后处理,得到最终产品。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使得产品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得到极大改善,表面收缩得到控制,产品形变表面质量得到改善,表面光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解环保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分解环保陶瓷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组成:高岭土、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植物纤维、砂姜黑土、滑石、白粘土、聚丙交酯、沙土、钾长石。本发明可分解环保陶瓷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将高岭土、砂姜黑土、白粘土、沙土等陶瓷原料混合烧制,并且研磨分散均匀,与植物纤维、滑石、钾长石等利用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丙交酯压塑成型,制成的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脆性低,耐受性好,而且具有可分解性,废弃后可自然分解,环保无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Fe3O4掺杂蒙脱土复合材料及其应用,以脲、九水合硝酸铁、蒙脱土为原料,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掺杂不同含量蒙脱土的四氧化三铁的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及比表面测定仪对样品进行表征,以Pb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Fe3O4掺杂蒙脱土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当脲:九水合硝酸铁:蒙脱土质量比为1:1:1掺杂复合时制备的复合材料较蒙脱土和纯四氧化三铁对Pb2+有最强的吸附能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减震椽塑复合材料鞋底,包括减震橡塑复合材料鞋底本体,所述减震橡塑复合材料鞋底本体包括上、中、下三层,所述上、中、下三层分别具有不同的密度,由于橡塑复合材料既保持了EVA材料的塑性又拥有橡胶材料的柔软、弹性减震和优良的耐磨耗性能,使得其能有效减缓落地震动、日常穿着较舒适。
本申请涉及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包括:主体材料;位于主体材料表面的金属氧化物,负极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与主体材料的比表面积的比值为1‑7。本申请通过选择负极复合材料与主体材料比表面积合适的比值等,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性电磁屏蔽涂料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然后加入碳纳米管分散均匀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分散液,再使用冰模板法制备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预产物,最后将预产物进行煅烧,得到三维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中碳纳米管均匀地分散在三维石墨烯的网状结构中,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性较好,比表面积大,复合材料中残余的官能团可以显著提高水分散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功能填料在涂料中分散稳定性和分散均匀性,该方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是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氧化石墨烯经过水热还原反应后得到石墨烯水凝胶;石墨烯水凝胶经过去离子水和丙酮置换后,得到石墨烯丙酮凝胶,加入到环氧树脂丙酮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固化剂搅拌混合均匀,脱除丙酮,固化,得到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提升了环氧树脂的韧性、拉伸强度、导电性和导热性,可在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领域应用。本发明无需将石墨烯凝胶处理为石墨烯气凝胶,直接将石墨烯凝胶加入到环氧树脂溶液中混合,达到节省设备、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纬斜控制方法,尤其是涉及尼龙PVC复合材料中尼龙布贴合纬斜控制方法,其是在尼龙PVC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流程中,通过对原布、接尼龙布、涂层及压延等工序中进行纬斜检测并调整,最终得到纬斜值小于3厘米合格产品;本发明尼龙PVC复合材料中尼龙布贴合纬斜控制方法操作简单,清晰明了,通俗易懂,易于掌握,纬斜情况控制效果好,为相关生产企业生产尼龙PVC复合材料中遇到的纬斜问题,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四氧化三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引入氨水作为氮源,进行预掺杂,然后与醋酸钴溶液混合,采用水热法制得氮掺杂石墨烯/四氧化三钴纳米复合材料。预掺杂大大提升了石墨烯的氮掺杂量,使得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增加,同时有利于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的负载,得到的纳米颗粒尺寸均一(80nm)。该复合材料具有二元多级结构,有利于活性物质的充分利用,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桥式龙门有色金属及复合材料加工中心,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方的龙门架,安装于龙门架上的直线电机传动机构以及机头,所述龙门架包括两分别固定于工作台两侧相平行的立柱组、两分别固定于两立柱组顶部的X轴基座、设置于两立柱组之间的横梁、固定于所述横梁两端且可沿所述X轴基座滑动的X轴滑座以及设置于横梁上可沿横梁滑动的Y轴滑座,所述X轴基座、所述横梁和所述机头上分别设有X轴线轨、Y轴线轨和Z轴线轨,所述机头活动地设置于所述Y轴滑座上,机头上还设有分别可绕A轴和C轴转动的主轴。本发明是一种面向有色及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高精度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具有操作方便、加工体积大、加工成本低、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较高等特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车架胶合连接结构,包括前挡风玻璃罩、车后尾盖、左侧围板、右侧围板、车身底盘及顶盖;所述前挡风玻璃罩、车后尾盖、左侧围板、右侧围板、车身底盘及顶盖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一体成型;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前挡风玻璃罩、车后尾盖、左侧围板、右侧围板、车身底盘及顶盖通过连接结构形成车架结构;其中,在车身底盘两侧上分别形成斜坡式凹槽,对应地,左侧围板及右侧围板分别形成与斜坡式凹槽匹配的斜坡式接头,所述左侧围板及右侧围板的斜坡式接头分别与车身底盘两侧的斜坡式凹槽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本发明可以使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车架更为牢固,车架整体刚性强度更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静电吸附将偶氮引发剂锚固在石墨烯表面;(2)配制石墨烯乳液:利用分散剂与乳化剂分子结构上的相互作用,来协同分散稳定石墨烯,同时采用高速搅拌机获得分散均匀的石墨烯乳液;(3)采用原位聚合法在石墨烯表面引发聚合生成聚氯乙烯,制备出石墨烯表面包覆聚氯乙烯复合材料;(4)石墨烯/聚氯乙烯树脂浆料后处理。该方法流程简单,采用原位锚固改性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协同作用,从多方面提高石墨烯粉体与聚氯乙烯的相容性,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可广泛适用于建筑、包装、医疗等材料,可作为现有复合材料的一种新型升级替代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苯胺负载的银/氧化亚铜多元纳米复合材料及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中聚苯胺负载的银/氧化亚铜多元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S1,将苯胺单体分散于二氯甲烷中;S2,搅拌下依次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与樟脑磺酸室温下反应;S3,将过硫酸铵水溶液加入到反应液中静置反应,分离下层二氯甲烷,过滤剩余溶液得固体产物;S4,产物清洗干燥得到樟脑磺酸掺杂的PANI纳米粉体;S5,将PANI纳米粉体溶解于PBS溶液中,加入乙二醇混合,再加入五水硫酸铜和乙酸银溶液充分混合,得到PANI纳米复合材料前驱体溶液;S6,将NaOH和葡萄糖溶解于PBS溶液中,再加入上述前驱体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产物过滤、清洗、干燥后得到PANI纳米复合材料粉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方法为:以聚氨酯泡沫为基体,在聚氨酯泡沫表面生长MOFs材料,制得所述聚氨酯复合材料,其中所述MOFs材料为MIL‑88A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在吸附海带中砷中的应用,吸附方法为:将海带浸泡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55℃水浴3h,过滤,得到含砷海带溶液,加入所述聚氨酯复合材料,调节pH为5,搅拌条件下吸附4h。本发明通过MOFs与聚氨酯泡沫的组装,制备出了新型吸附材料,制作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吸附材料可以重复利用,易于从水体中分离,对砷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