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合成与改性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木质素改性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木质素改性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木质素改性的酚醛树脂,增强纤维,无机填料,固化剂和偶联剂,所述木质素改性的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木质素与甲醛加入反应釜中,得到A组分;2)将苯酚与甲醛加入另一反应釜中,脱水后得到B组分;3)将A组分和酸加入B组分,脱水得到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木质素改性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现有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机械性能更优异,耐热性能更好,并具有很好的成本优势。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增容聚酯/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按氮化硼与聚酯质量比为0.1%~30%,将改性氮化硼加入到环状聚酯类单体或熔体中,搅拌、超声分散均匀。通过微波辐射辅助,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聚酯/氮化硼复合材料。其中,氮化硼经表面改性接枝活波氢,作为环状聚酯类单体开环聚合的大分子引发剂,反应过程中原位生成接枝物,该接枝物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原位增容剂,有效提高氮化硼在聚酯基体中的分散及两相的界面结合。制备得到的原位增容聚酯/氮化硼复合材料有望在较低含量的填料下实现高强度、高导热。
一种磁性复合材料及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磁粉制备:将磁性材料制备成粒径小于800目的磁粉;混合:将磁粉与高分子材料进行混合均匀,制成磁性混合材料,所述磁粉和高分子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4‑5;热压成型:将磁性混合材料进行热压固化后制成磁性复合材料,其中压力为2‑20MPa,温度为80‑300℃。上述技术方案将磁粉与高分子材料混合,采用热压法制备磁性复合材料,所制备的磁性复合材料为软体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直流微电机用磁体、气动元件磁环、汽车仪表磁环、装饰减震磁体等领域。本方法操作简单,所得磁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磁性能、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材料的球拍,由复合材料的拍柄和拍框联接而成,拍框的周缘开设一组线孔,构成网面的网线穿设在线孔中,拍框由整组线孔的轴向一分为二个对称的封闭空心复合材料管,二个对称的封闭空心复合材料管之间在对应线孔的位置夹置一个预埋塑胶管,此预埋塑胶管的外径与线孔的孔径相等或稍小,二个对称的封闭空心复合材料管通过模具固化成拍框,而二个复合材料管在未设有线孔的相邻管壁固化形成加强筋,其中,线孔的两端形成逐渐向外扩大的光滑面,预埋塑胶管的两端对应线孔的形状形成逐渐变粗状。此拍框的整体性佳和强度高,且线孔决不勾挂、磨损网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接枝8‑羟基喹啉荧光复合物及其插层层状双氢氧化物荧光复合材料,基于石墨烯特殊的光电性能,以石墨烯、8‑羟基喹啉、镁铝类水滑石为原料制备了石墨烯‑枝接‑8‑羟基喹啉(GO‑g‑8‑Hq)及其与类水滑石的复合材料(GO‑g‑8‑Hq/LDHS),GO‑g‑8‑Hq可以实现对Hg2+和Fe3+离子的识别;而GO‑g‑8‑Hq/LDHS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对Sn2+和Fe2+离子的识别,有望成为一种能在水体中快速识别检测离子且能被快速分离又不污染体系的荧光复合材料。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步光催化制备AgTPPS4/AgNPs/ng‑C3N4纳米片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以C3N4为光催化剂,先在室温及氮气保护下,经第一次紫外可见光照射,将硝酸银光催化还原为银离子,形成银/ng‑C3N4复合材料。之后,在室温、氮气保护及搅拌条件下,再经第二次紫外可见光照射,光催化合成AgTPPS4/AgNPs/ng‑C3N4复合材料。所获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分散性好、催化性高、稳定性佳等优点,用于莱克多巴胺的高灵敏度电化学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片层材料修饰的MXene/TiO2的制备方法,MXene包括Mo2TiC3、Ti3C2、Ti2C、Nb2C和Nb4C3等,其以MXene为基底,采用原位法制备MXene/TiO2复合材料。其过程为先制得层状结构良好的二维片层材料MXene,往MXene内加入钛酸四丁酯,随后加入氢氟酸和无水乙醇,获得TiO2均匀分布的MXene/TiO2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的制备过程简单,制得的MXene/TiO2复合材料中TiO2分布在MXene片层表面及周围,比例可调,同时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吸收,复合材料禁带宽度较TiO2有明显的减小,更易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该新型MXene/TiO2复合材料可作为催化剂材料在光电催化领域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3D打印形成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聚乳酸以及聚己内酯粉末;将聚乳酸以及聚己内酯粉末溶于乙醇,得到混合溶液A;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甘油和钛酸丁酯,得到混合溶液B;对混合溶液B进行磁力搅拌,干燥磁力搅拌之后的混合溶液B,得到改性聚乳酸和聚己内酯的混合粉末;提供粉煤灰以及ABS塑料粉;混合改性聚乳酸和聚己内酯的混合粉末、粉煤灰以及ABS塑料粉,得到混合物C,并对混合物C进行混炼,得到混合物D;将混合物D进行挤出成型,得到用于3D打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粒料;对聚乳酸复合材料粒料进行二次干燥,得到干燥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粒料;以及利用3D打印将干燥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粒料形成聚乳酸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箱包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一种高强度的箱包用复合材料,包括面板主体和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表面的布料,面板主体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泡沫铝/石墨烯复合体10~20份、聚氨酯80~100份、功能助剂10~15份,布料为涂覆有抗菌防霉材料的涤纶布,泡沫铝/石墨烯复合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泡沫铝浸没在石墨烯分散液中,超声30~60min后干燥,再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热压烧结2~4h得到所述泡沫铝/石墨烯。制成的箱包复合材料重量轻、刚性好,且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硬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磁性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扭铸拉筋测距的发生器,其结构包括:接电端帽、集成盖板、气压缸、玻璃板框壳、原料加注槽、扭铸牵拉装置、格挡板,本发明实现了运用原料加注槽与扭铸牵拉装置相配合,形成搭配回转加工操作,然后回转平滑扭铸压平延展材料面积,形成热塑磁性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叠加螺旋拉伸效果,配合中段插接磁铁条保障包裹严密度和厚度,再通过滑拉延展板上下对位拉伸延展材料面,使拉筋强度增大,两端位间距通过加压球囊块的皮筋带得到检测,使热塑磁性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极限数据得到统计,然后在额定限位距离内形成对热塑磁性聚乙烯复合材料平面的延展度和韧性加强。
一种复合材料损伤检测评估方法和系统,涉及复合材料损伤检测。复合材料损伤检测评估系统设有综合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全波场数据重建模块、损伤特征提取模块、剩余寿命预测模块。复合材料损伤检测评估方法:利用蓝噪声采样对激光超声导波场进行欠采样;通过稀疏变换和稀疏促进策略对欠采样的激光超声导波场进行分析,重构全波场;通过对全波场进行计算机视觉显示度的稀疏编码分析,计算得出结构的损伤信息;将结构中的损伤信息代入有限元模型,预测结构剩余寿命。实现对激光超声导波场的快速采集,以及后续对导波场进行自动化的视觉显著度分析以识别结构中损伤。有效减少激光超声导波场的采集时间。提升激光超声导波损伤评估的自动化水平。
一种无卤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带阻燃剂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组成为环氧树脂、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氮-磷-硼-碳链四位一体的阻燃剂,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阻燃剂的质量比为1∶0.218∶(0.015~0.1)。将磷酸和硼酸置于容器中,加入有机质子溶剂,或有机质子溶剂与水的混合物,再加入脂肪族长链胺得混合液,超声后转移至反应容器中,置于恒温干燥箱中反应得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用工业酒精洗涤后干燥,得到氮-磷-硼-碳链四位一体的阻燃剂;将氮-磷-硼-碳链四位一体的阻燃剂和环氧树脂混合并超声分散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固化剂并进行固化,得无卤阻燃增韧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高密度聚乙烯和纳米石墨构成的高导电率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纳米石墨具有高的径厚比,通过高温混炼,较少量的便可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形成导电网络,它的电阻率在较窄的压力范围内随压力的升高而急剧跃增,具有阻断电流的开关特性,且材料重量较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材料导电性比一般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好。
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植物纤维可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仿植物纤维可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包括:52.0重量%至98.7重量%的可降解聚酯;0.8重量%至3.0重量%的增塑剂;0.0重量%至35.0重量%的填充物;0.1重量%至3.0重量%的粘胶纤维;0.0重量%至5.0重量%的可降解色母粒;0.1重量%至1.0重量%的偶联剂;0.2重量%至0.6重量%的润滑剂;0.2重量%至0.4重量%的抗氧剂。本发明提供的仿植物纤维可降解聚酯复合材料具有与所仿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相似的颜色外观效果,并拥有更低的收缩率和更优异的韧性,且无气味,可完全降解。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天然橡胶抗菌儿童爬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天然橡胶70~100份,三元乙丙橡胶18~25份,纳米活性介质3~6份,石墨烯0.5~10份,氯化锌5~10份,硫化活性剂3~6份,表面活性剂0.4~2份,无味交联剂0.8~2.5份,发泡剂2.5~5份。所述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如下:将用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石墨烯加热后,依次加入天然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在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得到混合原胶;向混合原胶中加入无味交联剂、发泡剂、氧化锌、硫化活性剂和纳米活性介质进行再次混炼硫化交联,即得石墨烯石墨烯天然橡胶抗菌儿童爬行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弹性高、耐磨性好,抗菌,无毒,不易变形,易清洁等优点,从而其使用效果更好。
本发明属于轻工、化工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Uio‑66原位固载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其是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为载体,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为活性组分,在合成Uio‑66的同时,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通过羧基与锆金属簇进行配位键合,原位固载在Uio‑66的孔笼内,制得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除了拥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外,还具有催化活性高、传质速率快、选择性好、易回收分离、环境友好、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等特点。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用于各种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吸附剂对于液体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流动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流动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含有尼龙树脂、导热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以及任选的玻璃纤维、增韧剂、增白剂、抗氧剂、润滑剂和偶联剂,所述导热填料为氢氧化物,且所述导热填料、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和尼龙树脂的重量比为(0.5~2):(0.04~0.13):1。本发明提供的尼龙复合材料兼具有高流动性和高导热性,能够很好地运用于家电、照明等领域,特别是在一些薄壁产品上具有显著的技术和市场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氧化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改性氧化石墨烯1.5份~4.5份、乳聚丁苯橡胶60份~80份、白炭黑12份~24份、纳米氧化锌3.2份~5.2份、棕榈酸1.4份~2.4份、辛酸亚锡2.0份~4.0份、N‑苯基‑α‑苯胺0.8份~2.8份、一氯化硫1.3份~1.9份。本发明改性氧化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材料,通过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乳聚丁苯橡胶的力学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改善耐磨性和延展性,大大提高其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填充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碳材料膨胀石墨的高导热性以及多孔结构特性,将熔融的聚乙二醇首先填充至膨胀石墨的多孔结构中,形成聚乙二醇/膨胀石墨共混物A。然后将另一组份的导热填料与环氧树脂共混成组分B。紧接着将A组分与B组分共混,固化,形成所需要的复合材料。所制备的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无机填料占复合材料质量比低于30%,所制备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2.0 W m‑1 K‑1。同时具有良好的相变储能效果和相变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耐磨PC/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所述疏水耐磨PC/PET复合材料是由PC 70份、PET 30份、疏水耐磨剂1‑1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脂0.5份、POM‑g‑MAH 0.5份制成,其中,所述疏水耐磨剂为f‑CF@CeO2。本发明利用硝酸对CF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增加了CF表面的粗糙度和活性官能团,提高了其表面活性,再通过水热合成反应将纳米CeO2生长在CF表面,通过微米尺度的CF和纳米CeO2粒子的协同作用,可在相当少的添加量下使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疏水耐磨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敏上转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光电领域。所述复合材料是以铪改性稀土掺杂氟化物载体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形成的光敏上转换复合材料,其中铪的加入量为氟化物载体中三价阳离子量的0.2‑20mol%;将TiF4或钛酸四丁酯中的钛以氧化物(TiO2)的形式负载至铪改性的稀土掺杂氟化物载体上,TiO2负载量与载体的摩尔比为0.1‑1。本发明制得的不同铪含量的改性稀土掺杂氟化物载体具有不同的上转换发射光谱特征,负载复合纳米二氧化钛后,所得复合材料呈现良好的光响应性能,并具有较好的光电灵敏度差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钴酸镁及氮掺杂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镁盐、钴盐和尿素为原料配制成溶液,经过水热釜热处理、保温干燥、高温煅烧制得钴酸镁材料;之后在分散好的钴酸镁乙醇悬浮液中加入锡盐和含氮化合物,经过水热釜热处理、保温干燥得到钴酸镁及氮掺杂二氧化锡复合材料;所述钴酸镁和氮掺杂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包括80‑95重量份的钴酸镁和20‑5重量份的氮掺杂二氧化锡材料;所述钴酸镁及氮掺杂二氧化锡复合材料能有效提高电子和锂离子传输的速度并改善循环性能,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钼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包括钼酸盐纳米棒,所述钼酸盐纳米棒表面生长有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本申请中的复合材料作为电解水产氧,产氢的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产氧性能到达10mA·cm‑2的过电位为300mV,性能优于商业化的IrO2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产氢性能到达10mA·cm‑2的过电位为240mV,远优于硫化钼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石墨烯材料制备成石墨烯超分散液,再通过高压微喷流技术混合球磨成的超钛酸锂纳米粉,得到纳米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再通过喷雾干燥,制备球形化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由上述方法获得的一种纳米钛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量子点接枝偶氮衍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包括:将石墨烯量子点GQDs分散于氯化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进行回流反应,获得酰氯化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COCl)材料;将对氨基苯磺酸偶氮苯酚(SUL‑Ph)与GQDs‑COCl材料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制得石墨烯量子点接枝偶氮衍生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量子点接枝偶氮衍生物复合材料,具有在分子荧光中对金属离子的识别能力强、选择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有望在生物医药、传感器、光学及电学器件、太阳能电池、电子设备、光学燃料和复合微粒系统等方面得到应用。
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热电材料。提供一种反应温度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且合成的粉体纯度高,形貌较好的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由碲化铅和硒化铅组成,其中,化学计量比的PbTe被化学计量比的PbSe包裹。将Pb(CH3COO)2·3H2O、TeO2和SeO2按Pb∶Te∶Se=2∶1∶1的摩尔比溶解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入NaBH4,混合后得前驱液,再移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60~200℃下保温18~22h后停止反应,待反应温度降至室温后,分离出沉淀物,洗涤至中性后恒温干燥,得硒化铅包裹碲化铅树枝晶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硅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层状硅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包括复合材料本体,复合材料本体上表层设置有防火层,并且防火层的下方粘合有硅橡胶层,硅橡胶层的下方粘合有聚氨酯热熔胶层,并且聚氨酯热熔胶层下方缝纫有硅橡胶‑聚氨酯热熔层,防火层和硅橡胶层之间填充有第一粘合层,并且硅橡胶层和聚氨酯热熔胶层之间填充有第二粘合层,硅橡胶‑聚氨酯热熔层和聚氨酯热熔胶层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纤维缝线,并且硅橡胶‑聚氨酯热熔层和聚氨酯热熔胶层通过纤维缝线缝纫贴合,硅橡胶‑聚氨酯热熔层由硅橡胶‑聚氨酯融合料热熔冷却成型。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层状硅橡胶‑聚氨酯复合材料耐高温性强度得到显著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改性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橡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氧化石墨烯,其层片上包含的含氧基团具有亲水性,使其片层可以分散在水中,再采用二氨基二苯砜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氨基化改性,通过功能化改性氧化石墨烯,进一步增加了氧化石墨烯与天然橡胶的化学亲和力,达到促进分散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通过调整复合材料的配方,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氨基改性氧化石墨烯/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5.0~19.5MPa,体积电阻为(1.1~3.7)×1011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生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领域。该原生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以水280‑300kg/m3、水泥310‑330kg/m3、细砂680‑700kg/m3、粉煤灰680‑700kg/m3、原生纤维24‑28kg/m3、减水剂10‑15kg/m3、粘合剂0.15‑0.18kg/m3制成。本发明采用原生纤维替代传统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PVA纤维等,可大大降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且所得原生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抗拉强度分别达到40‑50Mpa、4‑5Mpa,并具有应变‑硬化性能和超强的韧性,及多缝开裂的特点,可满足特定工程应用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分层缺陷的涡流检测方法与系统,包括下列步骤:1)使两线圈相邻边的电流方向相同,形成一个串联式线圈;2)将该串联式线圈作为涡流探头的检测线圈;用激励源产生正弦波作为激励信号,该激励信号被施加于该涡流探头上;3)检测时,计算涡流探头的输出功率P;4)设定阈值P0,若输出功率P≥P0,则说明涡流探头的输出功率较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电性能稳定,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检测点附近没有分层缺陷,若输出功率P<P0,则说明涡流探头实际的输出功率变小,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电性能下降,该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检测点下方存在分层缺陷。能对弱导电材料进行无损检测。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