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硅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含有该材料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内核为多孔含硅物质,所述多孔含硅物质内含有金属元素,所述多孔含硅物质表面具有碳包覆层;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与所述多孔含硅物质的比表面积之比为0.2‑0.8。本发明提供的硅碳复合材料为具有自支撑结构的多孔硅复合材料,该材料不仅具备传统中空/多孔结构材料优秀的循环性能,同时还能抵挡压实工序的大压力而保持自身结构不被破坏,从而达到制备长寿命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Cf‑SiC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刹车盘用Cf‑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40~60份碳化硅(SiC)陶瓷粉和硅烷偶联剂一起进行一次球磨处理,得到一次球磨产物;步骤二:将一次球磨产物和40~60份碳纤维粉(Cf)一起进行二次球磨处理,得到二次球磨产物;步骤三:将二次球磨产物经过热压高温烧结处理,制备得到轻质、高致密度、低孔隙率、摩擦性能优异的Cf‑SiC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用于制备Cf‑SiC复合材料的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存在的制备出的Cf‑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较低(一般都存在10~15%的孔隙率)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壁碳纳米管‑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单壁碳纳米管‑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晶硅、粘结剂和分散剂混合,将所得第一混合料液涂覆在硅碳材料的表面,干燥后进行第一热处理,得到硅‑硅碳材料;将可溶性铁盐、钼酸铵、柠檬酸与水混合,将所得第二混合料液涂覆在硅‑硅碳材料的表面,干燥后进行第二热处理,得到单壁碳纳米管‑硅碳复合材料;所述第二热处理在CH4和H2的混合气氛中进行。本发明直接在硅碳材料上生长单壁碳纳米管,操作简单、能耗低,所得复合材料中单壁碳纳米管在硅碳材料上分布均匀,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优异。
本发明属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VC木塑复合材料用新型多功能助剂的制备方法。该助剂分别以30~70重量份丙烯酸类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混匀后加入3~8重量份分子量调节剂、1~2重量份引发剂、150~250重量份醇类溶剂,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在70℃~9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反应5~6H,合成出在PVC木塑复合材料中既能起到相容剂作用,又能起到润滑剂作用的新型加工助剂。本发明制备的加工助剂,可应用于PVC基木塑复合材料加工。同时该加工助剂具有一剂多功能的特点,在提高PVC基木塑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其加工流动性能;既可以同时起到相容剂及润滑剂的作用,又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贵金属修饰的Ag/MXene/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先制得层状结构良好的二维片层材料MXene,将MXene超声均匀分散到AgNO3水溶液中,随后加入含有氯化亚锡(SnCl2)和三氟乙酸(CF3COOH)的甲醛水溶液中,获得纳米Ag均匀分布的MXene复合材料,最后采用水热法,在MXene表面析出TiO2片,获得纳米Ag修饰的MXene/TiO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纳米Ag和TiO2片均分散均匀,所含比例可调,光催化性能较商用TiO2(P25)有大幅提升。纳米Ag的添加增强了该复合材料在可见波段的吸收,该Ag/MXene/TiO2三元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材料在光电催化领域有潜在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改性高导热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热导率为1.4‑2.5W/m·k,60℃的粘度为2100‑4600Pa.s,线膨胀系数为40‑50ppm/k,拉伸强度为70‑90N/mm2。本发明采用两种及以上不同形貌和粒径的填料混合使用,通过使用表面处理剂、表面活化剂处理填料,增强导热填料之间以及导热填料和基体的相互作用,利用不同导热填料的协同效应达到比单一导热填料更高的热导率,为改善体系的粘度和防止导热填料沉降,配方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粘度调节剂、活性稀释剂和触变剂,通过配方整体配比的优化调整,设计出一款导热优良的环氧复合材料,有效的解决了环氧复合材料的高导热和实际施工应用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道路临时性应急处置的复合材料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装填有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的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石粉100份、片条状硬质材料1‑50份、秸秆草料1‑50份;所述袋体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形成有避免所述袋体破损的固化层,所述固化层的原料为生物固化材料。本发明一种用于道路临时性应急处置的复合材料袋及其制作工艺,制作得到的该复合材料袋便于施工铺设,强度高,不易泄漏,且能够克服粉尘飞扬及地表径流冲刷的问题。本发明一种用于道路临时性应急处置的复合材料袋也可直接用于边坡护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有纳米银的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石墨烯薄膜至于PECVD反应室中,设压力为5×10?4?10?3Pa,温度为200?600℃,等离子体产生的微波功率为300?500W,以氩气为载体,通入氟气,反应1?20h,得到氟化石墨烯薄膜;2)将得到的氟化石墨烯薄膜转移至原子沉积腔室中,采用惰性气体除气20min?30min,调节超真空反应腔的真空度为10?6?10?7Pa,调节温度为400℃?700℃;3)以银为靶材,通过电子束轰击蒸发形成银反应气源,通入到沉积腔室中,时间为20?100ns,再通入惰性载气50?200ns,重复步骤5?20min,交替通入银反应气源和惰性载气,在氟化石墨烯薄膜上生长形成纳米银,得到负载有纳米银的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配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搅拌状态下将氮化物逐步加入到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继续搅拌加入分散稳定剂,得到氧化石墨烯混合物料,保持搅拌的前提下,将所述氮化物、氧化石墨烯混合物料通过喷雾干燥机制备成核壳结构的氮化物‑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将制备的所述核壳结构的氮化物‑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以还原方式制备成为氮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将氧化石墨烯均匀包覆在氮化物材料表面,所得到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能够稳定存在,石墨烯复合材料一体成型,生产成本低,且电导率以及热导率实现明显的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缩聚法制备原位聚砜类/尼龙6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原料包括己内酰胺、聚砜类树脂、催化剂等。制备方法是将己内酰胺单体和聚砜类树脂加热熔化,形成均相的聚砜/己内酰胺熔体后,加入催化剂进行原位缩聚,即可得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好、尺寸稳定性佳、耐热性能高得特别,有望进一步扩展尼龙的应用范围。
一种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提供一种将塑料与陶瓷优点结合起来,耐冲击、易成型、易回收、表面高光泽度的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的成分为塑胶材料、氧化锌、偶联剂、润滑剂、增重填料、增韧剂和纤维。将氧化锌和增重填料加入混合机内,再喷洒偶联剂,然后将润滑剂、增韧剂、塑胶材料加入混合机内,得到混合原料;将所得到的混合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中,经熔融挤出成线、冷却、切粒得到仿陶瓷塑胶复合材料,如配方中有纤维,纤维在挤出造粒过程中从双螺杆造粒机的侧喂料口加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增韧尼龙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增强增韧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18重量份的玻璃纤维增强PA66粒子、18重量份的PA66粒子、6.4重量份的PA66增韧粒子、9重量份的PA6 M2400粒子、9重量份的PA6 F132‑C粒子、2.7重量份的相容剂、2重量份的色沙、0.6重量份的润滑剂和40重量份的玻璃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增强增韧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增韧尼龙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原料类型与配比提高了不同PA66和PA6粒子之间的相容性和粘结力,得到的增强增韧尼龙复合材料刚性强度提高,外观较好表观质量佳,弯曲性能整体提升。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性绝缘散热复合材料、耐候性绝缘散热开关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属开关面板技术领域。该耐候性绝缘散热复合材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氧化铝粉末80-99份、氧化锆20-45份、氧化钇1-5份、碳酸钙1-5份、二氧化硅1-5份、聚乙烯醇0.1-5份。本发明耐候性绝缘散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散热性,且绝缘效果良好,用其制作的开关面板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散热性,常年使用不会变色,且不易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聚碳酸酯的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成型体制备方法,所述含聚碳酸酯的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聚碳酸酯类树脂、相容剂、白矿油、光热稳定剂、润滑剂、无机填料,将以上组分材料在高速混合器中预混3-10分钟,然后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150-280度下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再用注塑成型得到成型体。本发明制备的含聚碳酸酯的苯乙烯型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成型体,具有质轻、高耐磨、高止滑、尺寸稳定、耐低温,并且具有优良的抗拉强度和抗撕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凹凸棒石为原料,加入高锰酸钾、二价锰离子还原剂、四氧化三铁,采用水热法制得产物,最后洗涤、离心、烘干、研磨得到凹凸棒石/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廉价易得的天然凹凸棒石作为纳米复合材料的载体,可以防止二氧化锰颗粒团聚,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四氧化三铁颗粒的加入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操作简单的磁回收技术从溶液中快速分离出来。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催化效率高、pH适用范围广、易回收、可循环使用,制备过程简单且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治理有机污染物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原料和制备装置及方法。所述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连续玻璃纤维的预处理:将连续玻璃纤维在巴多胺溶液中浸渍0.5~5h,再往所述多巴胺溶液中加入Tris缓冲液以将其pH值调节至8~9之后继续浸渍4~6h,接着依次进行烘干、水洗和烘干,得到预处理连续玻璃纤维;S2、包覆处理:将所述预处理连续玻璃纤维于240~260℃下加热预分散,之后浸渍于由所述尼龙、相容剂、润滑剂和抗氧剂熔融挤出所得的熔融液中,接着进行冷却、切粒并任选再进行气味脱除,即得到所述尼龙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得到的尼龙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高且表面不会产生浮纤。
本发明属于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废纤/竹纤维增强无苯乙烯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反应性溶剂三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与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共混制备无苯乙烯大豆油基树脂,将PET废纤/竹纤维、大豆油基树脂和引发剂通过热压成型得到PET废纤/竹纤维增强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PET废纤/竹纤维增强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环境友好,且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具有与苯乙烯交联的大豆油基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相当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磷化氢气体析出且高CT I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低磷化氢气体析出且高CT I的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聚酰胺、红磷母粒、抗氧剂、润滑剂、除酸剂和玻璃纤维;所述聚酰胺由石油基聚酰胺和生物基聚酰胺按照6‑12:1‑6组成;其中,所述石油基聚酰胺为PA66和PA6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生物基聚酰胺为PA5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低磷化氢气体析出且高CT I的聚酰胺复合材料,通过石油基聚酰胺和生物基聚酰胺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后,能够在保证聚酰胺复合材料的高阻燃性的前提下,降低组分中添加的红磷母粒磷化氢的释放量,同时还能够具有高CT I(电痕化指数),而且成本较低,具有很高商业价值。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蛋黄‑蛋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将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在含氧气氛下进行氧化反应,获得金属硫化物‑氧化物‑碳复合材料后,腐蚀后获得具有蛋黄‑蛋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所述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核为金属硫化物,壳为碳材料;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氧化时间调控蛋黄‑蛋壳结构的内空腔大小;该蛋黄‑蛋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C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MXene/TiO2/g‑C3N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里的MXene包括Mo2TiC3、Ti3C2、Ti2C、Nb2C和Nb4C3等。以g‑C3N4和MXene为基底,采用原位法制备MXene/TiO2/g‑C3N4复合材料。其过程为先制得g‑C3N4与二维片层材料MXene,往MXene与g‑C3N4内加入钛酸四丁酯,随后加入氢氟酸和无水乙醇,获得MXene/TiO2/g‑C3N4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的制备过程简单,制得的混合相MXene/TiO2/g‑C3N4复合材料中TiO2以微球的形式分布在MXene片层表面,g‑C3N4分布在TiO2微球和层状MXene表面,增强了复合材料电荷分离效率。该新型MXene/TiO2/g‑C3N4复合材料可作为催化剂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应用。
一种多孔径分布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金属盐或有机金属化合物与正硅酸乙酯在有机溶剂中并在表面活性剂、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加入二氧化碳促进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干燥和焙烧,得到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的多孔径分布的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至少包括1~5nm的孔径分布和5~200nm的孔径分布。通过表面活性剂参与的反应控制反应达到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通过二氧化碳促进反应来达到控制反应的孔径,最后通过干燥固定孔从而实现制备得到一种多孔径分布结构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径/孔容的氧化物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进一步处理,得到的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采用聚丙烯、竹纤维为主要成分,选择半纤维素酶、冰醋酸、硅烷偶联剂等材料,对竹纤维进行处理。该复合材料具体制备步骤包括:1)竹纤维的酶处理;2)竹纤维硅烷偶联剂接枝处理;3)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本发明首先对竹纤维进行酶处理,然后对竹纤维进行表面接枝处理,接枝采用的硅烷偶联剂起“桥梁”作用,提高了竹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的连接性。采用半纤维素酶处理竹纤维,旨在去除竹纤维表面的半纤维素,同时配合清洗等步骤进一步改善纤维界面。同时,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对比传统用强碱等化学试剂处理的竹纤维复合材料更加环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TPU)/MC尼龙6复合材料的阴离子原位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己内酰胺、TPU、催化剂、活化剂等,首先将己内酰胺单体加热熔化,真空脱水,加入催化剂,继续真空脱水,后加入TPU原料,磁力搅拌,使TPU在己内酰胺熔体中充分溶解直至其均匀分散,加入活化剂,迅速混合均匀后浇铸到预热的模具中,脱模,即得TPU/MC尼龙6复合材料。用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冲击韧性与耐热性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本发明公开了以石墨烯为支撑骨架的三维碳化钛/署红水凝胶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是在搅拌条件下将Ti3C2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然后依次在溶液中加入署红溶液和NaHSO3溶液,搅拌30‑40 min后往反应体系中通入氮气10‑15 min,70‑80℃加热8‑10 h,所得产物用水多次洗涤,去除残留的NaHSO3,得到三维碳化钛/署红水凝胶光催化复合材料。所述三维碳化钛/署红水凝胶光催化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其三维的宏观结构有利于简化操作步骤和材料的回收。本发明方法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材料可以实现有效回收,对降解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包裹TiO2二次生长的RGO/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属于光催化复合材料领域。首先通过调节乙二醇和乙醇体积比、酸的种类及浓度和水热反应时间及温度来调控TiO2的第一次生长,得到未定型TiO2,再进行TiO2的二次生长中,加入GO与之协同作用,使之被还原成RGO。在GO包裹下,未定型TiO2获得了更稳定的二次生长环境,与石墨烯接触面积达到最大,有效利用了石墨烯超高导电性,大大延迟了TiO2光生电子对的空穴复合,还使得其光吸收红移,光响应区扩宽至可见光范围。同时,石墨烯高度共轭表面允许通过π‑π堆积,使得复合材料增加了优先吸附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大大优异了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四针状ZNOW晶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以二聚酸、癸二酸,乙二胺与哌嗪为原料制得四元共聚聚酰胺,然后选用不同偶联剂对四针状ZNOW晶须进行表面处理改性,最后利用熔融复合技术制得聚酰胺-四针状ZNOW晶须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二聚酸为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挠曲性、热稳定性及抑菌性能等,实现了聚酰胺热熔胶的功能化,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可广泛应用于制鞋、汽车滤芯器、热收缩套管和密封电器接头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性柱模板及制作方法,包括增强网片和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组成;所述增强网片和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围设形成环柱形框架,所述增强网片内嵌于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层中由浇注而成,沿该中空柱模板的周向延伸;所述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由细砂、水泥、粉煤灰和硅灰通过添加剂混合后,添加纤维材料构成。本发明通过高韧性混凝材料制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柱模板实现了抗拉、抗弯、抗剪、抗扭强度,简化了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速度,具有明显缩短工期优势;浇注混凝土完成后不需要拆除模板,有效约束混凝土,全面提升柱受压、受剪、受弯、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20重量份的PA6 G30粒子、6重量份的PA6/66 G10粒子、8重量份的PA66薄片、18重量份的PA6 BST425粒子、20重量份的PA66 A3L粒子、4重量份的PA6/66粒子、5重量份的硅灰石、2重量份的色沙和22重量份的玻璃纤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所得成品黑度较好,且提升了所得成品的抗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抗拉伸能力。所得增强尼龙复合材料适用于制造拖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基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层柔性聚合物层和至少一层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叠层设置在柔性聚合物层上,所述导电层为碳基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层或碳基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层与有机导电聚合物材料层。本发明的碳基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另外,碳基材料之间紧密填充聚合物材料,使得碳基材料之间连接稳定,也使导电层与聚合物材料层连接牢固、力学性能更为优良,所述碳基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柔性,可用于电容器等储能器件的柔性电极。
一种废纸浆成型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废纸浆成型木塑复合材料是由废瓦楞纸浆与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抗氧化剂1010和润滑剂硬脂酸的混合物与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组成,其混合物与高密度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55~85∶15~45。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材料中废瓦楞纸浆含量高,生产成本低,易降解;且物理机械强度高,表面光泽度好,耐水耐化学腐蚀,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代木代塑新产品。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