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火法冶金技术

> 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024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武威广达科技有限公司  
2023-11-08 10:22:06

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精细化工中反应釜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应釜是常用的化工合成设备,承担着项目从小试到工业化放大的功能,通常在小试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快速得到样品,通常采用tlc对反应进行监控,或是根据反应现象进行初步判断。

3.然而到了工业化阶段,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每批次物料在反应釜内情况都需要准确判断,达到设定的技术指标后,方可继续向下进行后处理操作。因而,在合成反应过程中及反应结束后不可避免地就需要多次从反应釜内取样,检测反应釜内反应进行情况或反应结束产品质量指标情况。

4.传统的取样方法是操作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直接微开取样口阀门在同釜内同压力的情况下来操作完成,这样的取样方法对设备和取样人员都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反应釜内物质取样过程中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提出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还包括:循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釜主体上,其中,所述循环管一端延伸至反应釜主体内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循环管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隔膜泵;取样管,设于所述循环管上,其中,所述取样管一端与循环管相连通;抽气泵,固定连接在所述取样管另一端;出样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取样管下方。

8.为了方便观察反应釜内混合物化学反应的进度,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上设有观察管,所述观察管两端均与循环管相连通,所述观察管为透明材质,所述观察管上固定连接有气压表,所述取样管一端与观察管相连通。

9.为了方便控制取样管与观察管之间的连通,进一步,所述取样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远离取样管的一端与观察管相连通。

10.为了方便控制取样管内的空气抽取,更进一步,所述取样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远离取样管一端与抽气泵相连通。

11.为了方便取样,优选的,所述出样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12.为了使反应釜内混合物反应更充分,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反应釜主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通过气动隔膜泵和循环管配合,使取样的混合物更精确,还加速了反应釜内混合物的反应。

15.2、该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通过观察管和气压表的配合,可初步直观的观察反应釜内混合物反应的进度,方便判定取样时间。

16.3、该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通过取样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二阀门、抽气泵和出样管的配合,可保证反应过程中随时没有安全隐患的取样。

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反应釜工作的过程中,随时精确取样,并且还消除了直接打开阀门取样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的正视图。

20.图中:1、反应釜主体;101、支撑腿;102、搅拌电机;2、循环管;201、气动隔膜泵;202、观察管;203、气压表;3、取样管;301、第一阀门;302、第二阀门;303、出样管;4、抽气泵;401、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

24.参照图1

?

2,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1,还包括:循环管2,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主体1上,其中,循环管2一端延伸至反应釜主体1内底部中间位置,循环管2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隔膜泵201;取样管3,设于循环管2上,其中,取样管3一端与循环管2相连通;抽气泵4,固定连接在取样管3另一端;出样管303,固定连接在取样管3下方。

25.循环管2上设有观察管202,观察管202两端均与循环管2相连通,观察管202为透明材质,观察管202上固定连接有气压表203,取样管3一端与观察管202相连通,取样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301,第一阀门301远离取样管3的一端与观察管202相连通,取样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401,第三阀门401远离取样管3一端与抽气泵4相连通,出样管3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302,反应釜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02,反应釜主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1。

26.本实用新型中,气动隔膜泵201与搅拌电机102电性连接,当反应釜工作时,气动隔膜泵201也为工作状态,可以不停的将反应釜内中间底部的混合物通过循环管2运输到反应釜上层,一方面起到了辅助搅拌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保证取样样本的精确,而在循环管2上设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管202,可方便直接观察反应釜内混合物的化学反应情况,观察管202上设有气压表203,可随时观察反应釜内的气压状况,取样前,装置上所有阀门为常闭状态,启动抽气泵4打开第三阀门401,抽取取样管3内空气,使取样管3内呈真空状态,然后关闭第

三阀门401和抽气泵4,缓慢打开第一阀门301,使观察管202内物质流入取样管3内,锁紧第一阀门301,再打开第二阀门302和第三阀门401,通过出样管303流出样品取样,即可完成反应釜内取样的过程,此过程可重复在线取样,本装置可以在反应釜工作的过程中,随时精确取样,并且还消除了直接打开阀门取样的安全隐患。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管(2),固定连接在所述反应釜主体(1)上,其中,所述循环管(2)一端延伸至反应釜主体(1)内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循环管(2)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隔膜泵(201);取样管(3),设于所述循环管(2)上,其中,所述取样管(3)一端与循环管(2)相连通;抽气泵(4),固定连接在所述取样管(3)另一端;出样管(303),固定连接在所述取样管(3)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2)上设有观察管(202),所述观察管(202)两端均与循环管(2)相连通,所述观察管(202)为透明材质,所述观察管(202)上固定连接有气压表(203),所述取样管(3)一端与观察管(20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301),所述第一阀门(301)远离取样管(3)的一端与观察管(20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401),所述第三阀门(401)远离取样管(3)一端与抽气泵(4)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样管(30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3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102),所述反应釜主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还包括:循环管,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主体上,其中,循环管一端延伸至反应釜主体内底部中间位置,循环管上固定连接有气动隔膜泵;取样管,设于循环管上,其中,取样管一端与循环管相连通;抽气泵,固定连接在取样管另一端;出样管,固定连接在取样管下方;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反应釜工作的过程中,随时精确取样,并且还消除了直接打开阀门取样的安全隐患。且还消除了直接打开阀门取样的安全隐患。且还消除了直接打开阀门取样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卞广涛 邱传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威广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声明:
“反应釜在线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反应釜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五届中国浮选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