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火法冶金技术

> 中频炉的制作方法

中频炉的制作方法

263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嵊州市福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3-11-06 15:48:42
一种中频炉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熔炼炉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频炉。

背景技术:

中频炉是一种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加热设备,其广泛用于铸造熔炼。中频炉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是铸造生产线正常和稳定的保证。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43234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炉的炉盖,包括炉盖和炉盖圈,所述炉盖圈固定在炉体上,所述炉盖盖在所述炉盖圈上,所述炉盖圈与炉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炉盖圈整体为圆环形,在所述炉盖圈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并且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圈直径等于所述炉盖圈的内圈直径,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加强筋,所述炉盖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炉盖圈内圈直径相适配的凸台。在中频炉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先打开炉盖,接着将金属材料放置于炉体内,使得金属材料在炉体内熔化,接着打开炉盖,将炉体内的熔液倒入模具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相关技术中的中频炉在使用时,需要人手手动将炉盖打开,炉盖的质量较大,人工打开炉盖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并且人工打开炉盖时,可能会使得熔液沾到工作人员的身上,影响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在需要手动打开炉盖,使得中频炉内的熔液沾到身上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中频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频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频炉,包括中频炉本体,所述中频炉本体内开设有中频炉槽,所述中频炉槽开口处盖设有炉盖,所述中频炉本体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中频炉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上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绕过支撑架与炉盖连接,所述中频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中频炉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中频炉工作时,工作人员先打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动轴转动带动绕设于转动轴上的绳索开始缠绕,从而使得绳索开始收缩,绳索带动炉盖向上移动。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以及绳索,从而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靠近中频炉就开始打开盖子,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发生人身危险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滚轮,所述绳索穿过所述滚轮与炉盖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滚轮,从而方便绳索移动,减小绳索接触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中频炉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绳索靠近中频炉本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环穿过连接孔进入连接环内,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用于堵塞连接孔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连接环与固定环的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连接件与连接环分离,接着使得固定环通过连接环上的连接孔,然后使用连接件,将连接环上的连接孔堵塞起来,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对绳索进行更换。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抵接于连接环侧壁上的连接板以及同时螺纹连接于连接板与连接环侧壁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遮盖于连接槽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对连接孔进行堵塞时,工作人员先将连接板放置于连接孔的位置,接着你拧动连接螺栓,使得连接板与连接环的侧壁抵接,利用连接螺栓,使得两者连接起来。

优选的,所述中频炉本体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架内,所述中频炉本体的旋转轴穿过支撑架延伸至支撑架外,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上的蜗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第二电机以及与第二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中频炉转动时,工作人员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带动中频炉本体转动,从而使得熔液可以从中频炉中倒出,并且设置蜗轮蜗杆,有自锁的功能,防止中频炉本体倾倒。

优选的,所述中频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坩埚,所述中频炉本体一侧设置有转动架,所述坩埚转动连接于转动架内,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相同的驱动组件以驱动固定架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频炉本体倾倒后,将熔液倒入坩埚中,从而使得容器变小,以防止较大的中频炉在都小工件进行倾倒时,较容易外泄。

优选的,所述坩埚底部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坩埚的底部设置振动电机,从而可以对倒入坩埚中的熔液进行振动处理,从而使得熔液内部中本来存在的气泡破碎,提升熔液的质量,使得凝固后的熔液内部中不会有气泡,增加熔液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坩埚靠近以及远离中频炉本体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插接有出料斗,所述插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出料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插接于燕尾槽内,所述出料斗的上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端部穿过出料斗与插接槽槽底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坩埚的出料斗进行更换,从而适应不同的工件。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先将出料斗插入插接槽内,使得燕尾块插接于燕尾槽内。接着拧动定位螺栓,从而将出料斗定位到插接槽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以及绳索,从而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靠近中频炉就开始打开盖子,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发生人身危险的可能性。

2、通过在坩埚的底部设置振动电机,从而可以对倒入坩埚中的熔液进行振动处理,从而使得熔液内部中本来存在的气泡破碎,提升熔液的质量,使得凝固后的熔液内部中不会有气泡,增加熔液的质量。

3、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可以对中频炉本体的转动方向进行改变以及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坩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频炉本体;21、底座;22、支撑架;23、炉盖;31、旋转轴;32、滚轮;33、第一电机;34、支撑片;35、转动筒;36、绳索;41、固定环;42、连接环;43、连接孔;5、连接件;51、连接板;52、连接螺栓;6、驱动组件;61、第二电机;62、蜗杆;63、蜗轮;71、转动架;72、坩埚;73、燕尾块;74、燕尾槽;75、插接槽;76、定位螺栓;81、振动电机;82、出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中频炉,参照图1和图2,一种中频炉包括中频炉本体1,中频炉本体1靠近地面的侧壁上设置有底座21,中频炉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22,支撑架22固定连接于底座21上,中频炉本体1远离地面的侧壁上开设有中频槽,中频炉本体1的开口处盖设有炉盖23,炉盖23将中频炉本体1的开口处覆盖。

中频炉本体1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轴31,旋转轴31的端部穿过支撑架22的侧壁延伸至支撑架22外。中频炉本体1通过旋转轴31与支撑架22相对转动。

支撑架22远离底座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同的滚轮32,底座21靠近支撑架22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通过支撑片34固定连接于底座21上。支撑片34设置有相同的两个,两支撑片34之间设置有转动筒35,第一电机33的转动轴穿过支撑片34的侧壁延伸至两支撑片34内。转动筒35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片34的侧壁转动连接。

转动筒35上套设有绳索36,绳索36的端部绕过滚轮32穿过支撑架22的上侧壁延伸至支撑架22内。炉盖23远离底座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同的固定环41,绳索36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2,连接环42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43。连接环42上设置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连接板51,连接板51与连接环42的侧壁抵紧,连接板51遮挡于连接孔43的开口处;连接件5还包括连接螺栓52,连接螺栓52的端部穿过连接板51与连接环42的侧壁螺纹连接,连接环42与固定环41相互套设。进行连接环42与固定环41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连接螺栓52与连接环42分离,从而使得连接板51不再对连接孔43进行堵塞。接着将连接环42套设于固定环41内,通过连接螺栓52将连接板51安装上去,从而完成安装。

支撑架22上设置有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2的侧壁;驱动组件6还包括蜗杆62,蜗杆62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61的转动轴上,蜗杆62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驱动组件6还包括蜗轮63,蜗轮63固定连接于旋转轴31的端部上,蜗轮63与旋转轴31同轴转动,蜗轮63与蜗杆62相互啮合。进行对中频炉本体1转动时,打开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转动带动蜗杆62转动,蜗杆62转动带动蜗轮63抓到弄,蜗轮63转动带动旋转轴31转动,从而带动中频炉本体1转动。

参照图1和图3,底座21位于支撑架22远离第一电机3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架71,转动架71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坩埚72,转动架7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相同的驱动组件6驱动坩埚72转动。

参照图3和图4,坩埚72靠近中频炉本体1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接槽75,插接槽75内插接有出料斗82,插接槽75的两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74,出料斗82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燕尾块73,燕尾块73滑移连接于燕尾槽74内,出料斗82的上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76,定位螺栓76穿过出料斗82的侧壁与插接槽75槽底螺纹连接。

坩埚72靠近底座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81,振动电机81用于将从中频炉本体1倾倒过来的熔液进行振动,从而减少熔液中气泡的量,进而提高熔液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中频炉的实施原理为:对需要浇筑的工件进行浇筑时,工作人员打开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的转动轴转动带动转动筒35转动,从而使得绳索36收缩,使得连接环42带动固定环4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炉盖23与中频炉本体1分离,接着打开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转动带动蜗杆62转动,蜗杆62转动带动蜗轮63转动,蜗轮63转动带动中频炉本体1转动,从而将熔液倒入坩埚72中。

打开振动电机81,使得坩埚72中气泡破碎,接着驱动驱动组件6,使得坩埚72中的熔液倒入工件中。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频炉,包括中频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炉本体(1)内开设有中频炉槽,所述中频炉槽开口处盖设有炉盖(23),所述中频炉一侧设置有支撑架(22),所述中频炉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3)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筒(35),所述转动筒(35)上缠绕有绳索(36),所述绳索(36)绕过支撑架(22)与炉盖(23)连接,所述中频炉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中频炉本体(1)转动的驱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2)上设置有滚轮(32),所述绳索(36)穿过所述滚轮(32)与炉盖(2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炉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1),所述绳索(36)靠近中频炉本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2),所述连接环(42)上开设有连接孔(43),所述固定环(41)穿过连接孔(43)进入连接环(42)内,所述连接环(42)上设置有用于堵塞连接孔(43)的连接件(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抵接于连接环(42)侧壁上的连接板(51)以及同时螺纹连接于连接板(51)与连接环(42)侧壁的连接螺栓(52),所述连接板(51)遮盖于连接孔(43)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炉本体(1)通过旋转轴(31)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2)内,所述中频炉本体(1)的旋转轴(31)穿过支撑架(22)延伸至支撑架(22)外,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轴(31)上的蜗轮(63)、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2)上第二电机(61)以及与第二电机(61)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的蜗杆(62),所述蜗杆(62)与蜗轮(63)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炉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坩埚(72),所述中频炉本体(1)一侧设置有转动架(71),所述坩埚(72)转动连接于转动架(71)内,所述转动架(71)上设置有相同的驱动组件(6)以驱动转动架(7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72)底部上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8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频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72)靠近以及远离中频炉本体(1)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插接槽(75),所述插接槽(75)内插接有出料斗(82),所述插接槽(75)的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74),所述出料斗(8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燕尾块(73),所述燕尾块(73)插接于燕尾槽(74)内,所述出料斗(82)的上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76),所述定位螺栓(76)的端部穿过出料斗(82)与插接槽(75)槽底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熔炼炉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频炉。其包括中频炉本体,所述中频炉本体内开设有中频炉槽,所述中频炉槽开口处盖设有炉盖,所述中频炉本体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中频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上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绕过支撑架与炉盖连接,所述中频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所述中频炉本体转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以及绳索,从而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靠近中频炉就开始打开盖子,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发生人身危险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甯昌伟;陈罡;金标;何学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嵊州市福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声明:
“中频炉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标签:
中频炉 熔炼炉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五届中国浮选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