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选矿技术

> 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

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

28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湖南丰源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4-01-10 11:25:2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它包括有进料输送机(1)、第一螺旋粉碎机(2)、第一振动筛(3)、第二振动筛(4)、返料螺旋输送机(5)、二次粉碎输送机(6)、第二螺旋粉碎机(7),其特征在于:进料输送机(1)输出端倾斜延伸至第一螺旋粉碎机(2)进料斗上方,第一螺旋粉碎机(2)出口下方安装有第一振动筛(3),第一振动筛(3)细料出口下方设有相应的集粉框,二次粉碎输送机(6)其中一端位于第一振动筛(3)粗料出口下方,二次粉碎输送机(6)另一端倾斜延伸至第二螺旋粉碎机(7)进料斗上方,第二螺旋粉碎机(7)出口下方安装有第二振动筛(4),第二振动筛(4)细料出口下方设有相应的集粉框,返料螺旋输送机(5)其中一端位于第二振动筛(4)粗料出口下方,返料螺旋输送机(5)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一螺旋粉碎机(2)进料斗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粉碎机(2)、第二螺旋粉碎机(7)结构相同,均包括有安装在机壳(101)内的螺旋送料轴(102),螺旋送料轴(102)其中一端穿出机壳(101)形成输出端,输出端外侧的机壳(101)端部安装有细研区调节环(110),细研区调节环(110)另一侧设有遮套环(114),细研区调节环(110)内活动安装有细磨调节筒(109),细磨调节筒(109)内端端部设有挡环,挡环正对螺旋送料轴(102)输出端,挡环与螺旋送料轴(102)输出端之间形成出料区,出料端外侧设有导料筒(121),导料筒(121)底部设有支架(122),支架(122)与机壳(101)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细研区调节环(110)内环面上设有调节筒内螺纹(115),细磨调节筒(109)中部外周面上设有调节筒外螺纹,调节筒内螺纹(115)与调节筒外螺纹相啮合;机壳(101)端部内凹形成有调节环嵌合槽,细研区调节环(110)其中一侧环面上设有细研区嵌合环(113),细研区嵌合环(113)与调节环嵌合槽套合,遮套环(114)位于细研区调节环(110)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遮套环(114)内环面与细磨调节筒(109)外周面之间形成插入区,导料筒(121)内端插装在插入区内,细磨调节筒(109)外端顶部固定有导向块(103),遮套环(114)内环面顶部设有导向槽(104),导向块(103)位于导向槽(104)内。

说明书: 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粉碎设备主要通过压轧、剪断、冲击的方式粉碎固体原料。压轧主要用在粗、中碎,适用于硬质料和大块料的破碎;剪切主要用在破碎或粉碎,适于韧性或纤维性物料的粉碎;冲击主要用在粉碎和解聚,适于脆性物料的粉碎;但在对竹粉、木粉、药材等原料在粉碎时,由于这类原料在具有一定的韧性,同时又需要进行各种粒度的控制,对颗粒的大小及均匀度的都有较高的要求,上述设备在进行单一使用时,均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它包括有进料输送机、第一螺旋粉碎机、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返料螺旋输送机、二次粉碎输送机、第二螺旋粉碎机,进料输送机输出端倾斜延伸至第一螺旋粉碎机进料斗上方,第一螺旋粉碎机出口下方安装有第一振动筛,第一振动筛细料出口下方设有相应的集粉框,二次粉碎输送机其中一端位于第一振动筛粗料出口下方,二次粉碎输送机另一端倾斜延伸至第二螺旋粉碎机进料斗上方,第二螺旋粉碎机出口下方安装有第二振动筛,第二振动筛细料出口下方设有相应的集粉框,返料螺旋输送机其中一端位于第二振动筛粗料出口下方,返料螺旋输送机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一螺旋粉碎机进料斗上方。[0005] 所述的第一螺旋粉碎机、第二螺旋粉碎机结构相同,均包括有安装在机壳内的螺旋送料轴,螺旋送料轴其中一端穿出机壳形成输出端,输出端外侧的机壳端部安装有细研区调节环,细研区调节环另一侧设有遮套环,细研区调节环内活动安装有细磨调节筒,细磨调节筒内端端部设有挡环,挡环正对螺旋送料轴输出端,挡环与螺旋送料轴输出端之间形成出料区,出料端外侧设有导料筒,导料筒底部设有支架,支架与机壳连接固定。[0006] 所述的细研区调节环内环面上设有调节筒内螺纹,细磨调节筒中部外周面上设有调节筒外螺纹,调节筒内螺纹与调节筒外螺纹相啮合;机壳端部内凹形成有调节环嵌合槽,细研区调节环其中一侧环面上设有细研区嵌合环,细研区嵌合环与调节环嵌合槽套合,遮套环位于细研区调节环另一侧。[0007] 遮套环内环面与细磨调节筒外周面之间形成插入区,导料筒内端插装在插入区内,细磨调节筒外端顶部固定有导向块,遮套环内环面顶部设有导向槽,导向块位于导向槽内。[0008]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进料输送机将外部原料(竹片、竹块或粗碎原料)送至第一螺旋粉碎机内,通过第一螺旋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第一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合格的粉料通过集粉框(桶/袋)进行收集,筛分出的粗料(余料)落至二次粉碎输送机内,通过二次粉碎输送机送至第二螺旋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第二螺旋粉碎机粉碎后的粉料落至第二振动筛内,通过第二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后合格的粉料通过相应的集粉框(桶/袋)进行收集,筛分的粗料(余料)落至返料螺旋输送机,通过返料螺旋输送机送至第一螺旋粉碎机内进行循环粉碎;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在筛选时,可以根据粉料目数进行设置,从而用于对不同目数的粉料进行收集,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旋粉碎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它包括有进料输送机1、第一螺旋粉碎机2、第一振动筛3、第二振动筛4、返料螺旋输送机5、二次粉碎输送机6、第二螺旋粉碎机7,进料输送机1输出端倾斜延伸至第一螺旋粉碎机2进料斗上方,第一螺旋粉碎机2出口下方安装有第一振动筛3,第一振动筛3细料出口下方设有相应的集粉框,二次粉碎输送机6其中一端位于第一振动筛3粗料出口下方,二次粉碎输送机6另一端倾斜延伸至第二螺旋粉碎机7进料斗上方,第二螺旋粉碎机7出口下方安装有第二振动筛4,第二振动筛4细料出口下方设有相应的集粉框,返料螺旋输送机5其中一端位于第二振动筛4粗料出口下方,返料螺旋输送机5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第一螺旋粉碎机2进料斗上方。[0012] 第一螺旋粉碎机2、第二螺旋粉碎机7结构相同,均包括有安装在机壳101内的螺旋送料轴102,螺旋送料轴102其中一端穿出机壳101形成输出端,输出端外侧的机壳101端部安装有细研区调节环110,细研区调节环110另一侧设有遮套环114,细研区调节环110内活动安装有细磨调节筒109,细磨调节筒109内端端部设有挡环,挡环正对螺旋送料轴102输出端,挡环与螺旋送料轴102输出端之间形成出料区,出料端外侧设有导料筒121,导料筒121底部设有支架122,支架122与机壳101连接固定。[0013] 细研区调节环110内环面上设有调节筒内螺纹115,细磨调节筒109中部外周面上设有调节筒外螺纹,调节筒内螺纹115与调节筒外螺纹相啮合;机壳101端部内凹形成有调节环嵌合槽,细研区调节环110其中一侧环面上设有细研区嵌合环113,细研区嵌合环113与调节环嵌合槽套合,遮套环114位于细研区调节环110另一侧。遮套环114内环面与细磨调节筒109外周面之间形成插入区,导料筒121内端插装在插入区内,细磨调节筒109外端顶部固定有导向块103,遮套环114内环面顶部设有导向槽104,导向块103位于导向槽104内。[0014]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0015] 进料输送机将外部原料(竹片、竹块或粗碎原料)送至第一螺旋粉碎机内,通过第一螺旋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通过第一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合格的粉料通过集粉框(桶/袋)进行收集,筛分出的粗料(余料)落至二次粉碎输送机内,通过二次粉碎输送机送至第二螺旋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第二螺旋粉碎机粉碎后的粉料落至第二振动筛内,通过第二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后合格的粉料通过相应的集粉框(桶/袋)进行收集,筛分的粗料(余料)落至返料螺旋输送机,通过返料螺旋输送机送至第一螺旋粉碎机内进行循环粉碎;[0016] 原料在粉碎时,当需要调整研磨的粒度时,旋转细研区调节环,通过调节筒内螺纹带动调节筒外螺纹,使细磨调节筒前行(向螺旋送料轴方向),细磨调节筒在前行(导向块与导向槽配使细磨调节筒只能前后移动,不能旋转),从而缩小挡环与螺旋送料轴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出料区距离),从而使研磨区(机壳)内的原料输送速度更慢,研磨更细微,研磨出的粉料穿过出料区,通过导料筒导出,再通过相应的振动筛进行筛分;第一振动筛、第二振动筛在筛选时,可以根据粉料目数进行设置,从而用于对不同目数的粉料进行收集。[0017]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声明:
“多级粉体分选粉碎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