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采矿技术

> 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

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

949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山东利鑫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2024-02-23 15:01:41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整体呈倒“L”形,所述外壳(1)的一侧上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料口(4)与进料口(13),所述外壳(1)一侧靠近进料口(13)的位置安装有进料箱(11),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进料口(13)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盘(31),所述外壳(1)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还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轴(32)、第二定位轴(321)和第三定位轴(322),所述驱动盘(31)、第一定位轴(32)、第二定位轴(321)和第三定位轴(322)的圆弧面上均传动连接有传送带(33),所述驱动盘(31)、第二定位轴(321)和第三定位轴(322)位于传送带(33)内侧,所述第一定位轴(32)位于传送带(33)外侧,所述第一定位轴(32)与第二定位轴(321)之间的传送带(33)呈斜向上设置,所述传送带(33)的外壁表面间隔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4),所述连接块(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料斗(341),所述料斗(341)呈三角形,所述外壳(1)内部靠近出料口(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板(41),所述出料板(41)正对第一定位轴(32)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板(41)的两侧壁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延长板(42),所述延长板(42)加高了出料板(41)的侧面挡料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板(41)靠近传送带(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轴(43),所述活动轴(43)的圆弧面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板(431)和挡板(432),所述挡板(43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433),两个所述侧板(433)的间距大于料斗(34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31)为铝合金板,所述挡板(432)为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轴(32)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轴(32)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块(34)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11)的内部设置有进料斜槽(12),所述进料斜槽(12)朝向进料口(13)位置不断向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靠近驱动轴(3)的位置安装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减速机(21),所述减速机(21)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21)与驱动轴(3)相连,所述减速机(2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减速机(21)相连。

说明书: 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背景技术[0002] 斗式提升机是一种能够将物料从低处提升至高处的机械设备,通过传送带上均匀设置的若干料斗,从下方接取物料,在由传送带抬升至最高处时,在顶轴使料斗翻转,从而将物料倒扣并洒向出料口。[0003] 由于料斗的存在,因此出料口与料斗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是为了避免阻挡料斗运行,而此种设置无疑会使料斗翻转甩出物料时从空隙处洒落较多,而洒落的物料会向下掉入斗式提升机底部,长期如此会造成斗式提升机底部堆积过多物料,从而与进料口不断加入的物料冲突,造成物料堵塞,且每个料斗均无法将其内部的物料完全甩入出料口,每次翻转均会使料斗内部分物料甩出并洒落,导致斗式提升机的物料运输效率较低,物料提升运输不够高效。[0004]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翻转料斗提升物料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无需翻转料斗甩出物料,仅依靠倾斜料斗倒出物料,有效避免了物料洒出过多的问题。[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整体呈倒“L”形,所述外壳的一侧上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料口与进料口,所述外壳一侧靠近进料口的位置安装有进料箱,所述外壳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外壳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还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和第三定位轴,所述驱动盘、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和第三定位轴的圆弧面上均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驱动盘、第二定位轴和第三定位轴位于传送带内侧,所述第一定位轴位于传送带外侧,所述第一定位轴与第二定位轴之间的传送带呈斜向上设置,所述传送带的外壁表面间隔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斗呈三角形,所述外壳内部靠近出料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板,所述出料板正对第一定位轴的位置。[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板的两侧壁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加高了出料板的侧面挡料高度。[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板靠近传送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圆弧面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板和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间距大于料斗的宽度。[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板为铝合金板,所述挡板为铁板。[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轴分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轴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块的宽度。[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箱的内部设置有进料斜槽,所述进料斜槽朝向进料口位置不断向下倾斜设置。[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一侧靠近驱动轴的位置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与驱动轴相连,所述减速机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相连。[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4]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盘、第一定位轴、第二定位轴和第三定位轴的设置,将传送带定位成倒“L”形,通过创新性的加入第一定位轴,使传送带形成斜向上设置的形状,因此在料斗经过第一定位轴后,会向下转动倾斜,将料斗内的物料顺势向下倒出,并倒至出料板表面,物料向下滑出出料口,完成上料,通过此种倾斜倒料而非翻转甩料的方式,大大减少了甩料导致的物料洒落,有效提高物料提升效率,另外,由于进料口与出料口均设置在同一侧,与传统斗式提升机不同,因此无需为提升机两侧均留出位置,可有效减小整个装置的空间占用。[0015]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卡板与挡板,在料斗经过该处时,会抵接卡板,在料斗不断上升时,会带动卡板转动上升,因此带动活动轴转动,使下方挡板跟随上升,并始终位于料斗下方,对料斗下方空隙进行阻挡,避免物料漏出,料斗不断上升倒出物料,随后会脱离卡板,此时受重力作用,挡板会带动活动轴向下转动回正至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接触。附图说明[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外壳内部结构的剖面图;[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图;[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两个第一定位轴与传送带连接处的状态示意图;[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展示驱动机构的示意图。[0021] 图中:1、外壳;11、进料箱;12、进料斜槽;13、进料口;2、驱动机构;21、减速机;22、驱动电机;3、驱动轴;31、驱动盘;32、第一定位轴;321、第二定位轴;322、第三定位轴;33、传送带;34、连接块;341、料斗;4、出料口;41、出料板;42、延长板;43、活动轴;431、卡板;432、挡板;433、侧板。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3]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包括外壳1,外壳1整体呈倒“L”形,外壳1的一侧上下端分别开设有出料口4与进料口13,外壳1一侧靠近进料口13的位置安装有进料箱11,外壳1内部靠近进料口13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驱动轴3,驱动轴3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盘31,外壳1的内部靠近上端位置还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定位轴32、第二定位轴321和第三定位轴322,驱动盘31、第一定位轴32、第二定位轴321和第三定位轴322的圆弧面上均传动连接有传送带33,驱动盘31、第二定位轴321和第三定位轴322位于传送带33内侧,第一定位轴32位于传送带33外侧,第一定位轴32与第二定位轴321之间的传送带33呈斜向上设置,传送带33的外壁表面间隔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4,连接块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料斗341,料斗341呈三角形,外壳1内部靠近出料口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板41,出料板41正对第一定位轴32的位置。

[0024] 通过驱动盘31、第一定位轴32、第二定位轴321和第三定位轴322的设置,将传送带33定位成倒“L”形,通过创新性的加入第一定位轴32,使传送带33形成斜向上设置的形状,因此在料斗341经过第一定位轴32后,会向下转动倾斜,将料斗341内的物料顺势向下倒出,并倒至出料板41表面,向下滑出出料口4,完成上料,避免物料被甩出洒落,造成浪费。

[0025]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料板41的两侧壁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延长板42,延长板42加高了出料板41的侧面挡料高度。[0026] 通过设置延长板42,加高侧面高度,有效避免料斗341运行至高处时仍有物料掉落时造成的洒落浪费。[0027]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料板41靠近传送带3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轴43,活动轴43的圆弧面间隔一定距离分别固定连接有卡板431和挡板432,挡板43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433,两个侧板433的间距大于料斗341的宽度。[0028] 通过设置卡板431与挡板432,在料斗341经过该处时,会抵接卡板431,在料斗341不断上升时,会带动卡板431转动上升,因此带动活动轴43转动,使下方挡板432跟随上升,并始终位于料斗341下方,对料斗341下方空隙进行阻挡,避免物料漏出,料斗341不断上升倒出物料,随后会脱离卡板431,此时受重力作用,挡板432会带动活动轴43向下转动回正至初始位置。[0029] 其中,卡板431为铝合金板,挡板432为铁板。[0030] 卡板431为较轻质的铝合金材质,而铁板为较重的金属铁质,可保持活动轴43的整体重心向下,避免卡板431带动活动轴43转动至上方时无法回正的问题。[003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轴32分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轴32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块34的宽度。[0032]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定位轴32,从而在有效对传送带33进行定位的同时,避免阻挡传送带33表面的连接块34与料斗341的运行。[003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料箱11的内部设置有进料斜槽12,进料斜槽12朝向进料口13位置不断向下倾斜设置。[0034] 通过进料斜槽12的设置,便于物料滑入进料口13,随后由料斗341进行接取。[003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一侧靠近驱动轴3的位置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包括减速机21,减速机21与外壳1固定连接,减速机21与驱动轴3相连,减速机2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与减速机21相连。[0036] 通过减速机21的设置,用于减小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转速,避免转速过高导致传送带33无法承受的问题。[003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0038] 使用时,通过进料箱11放入物料,物料随进料斜槽12向下滑入进料口13内,通过驱动机构2使驱动盘3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33进行传动,底部料斗341不断接取物料并上升,在经过第一定位轴32位置时,料斗341接触卡板431,带动活动轴43可挡板432转动进行挡料,随后料斗341跟随传送带33变化向下倾斜,倒出物料,物料在出料板41上滑出出料口4,由于进料口13与出料口4均位于同一侧,因此整个装置可靠墙放置,节省空间。[003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004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声明:
“运输高效的斗式提升机”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二届关键基础材料模拟、制备与评价技术交流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