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根据德兴铜矿 “五年规划”要求,矿山要到2011年底达到13万吨/日供矿能力。由于大山选厂扩产改造中半自磨设备国产化,2.25万吨扩产项目提前到2010年11月投产,采矿场需要比原计划提前14个月达到13万吨/日供矿能力。采矿场在不增加设备投入的情况下,从2010年初开始对两采区采剥工程布局进行方案优化,强化关键区域剥离作业,通过优化调整采区设备分布和设备配置,在富家坞采区出矿能力较小且不稳定的情况下,提高铜厂采区出矿能力和调节能力,实现13万吨/日供矿能力,与选厂扩产矿量需求无缝对接。
2.优化采区采剥工程布局
2.1优化两采区采剥工程布局,强化关键区域剥离作业
2010年初根据德兴铜矿扩产进展要求,确定两采区采剥工程优化方案。2010年1月—10月,加快铜厂采区压矿区域西源岭中部、黄坑南部剥离;富家坞采区实施陡帮开采,加快上部官帽山、张家山北部区域剥离和下降速度,放缓下部采区南部近期不压矿区域的剥离,强化下部出矿区域剥离,提高备采矿量[1]。2010年3季度,对铜厂采区的电铲布局进行调整,将13#电铲调整到中心孤岛区域加强剥离作业,并可兼备用出矿。由于初期富家坞采区的出矿能力较小,通过对铜厂采区电铲作业区域进行调整,以铜厂采区多出矿来满足13万吨/日出矿能力。2011年1-10月,加快富家坞下部采区新水平开拓,确保备采矿量,稳定和提高富家坞采区出矿能力[2]。
根据确定的采剥工程优化方案,兼顾配矿质量的需求,编制电铲设备在铜厂和富家坞采区作业台阶与作业量时间进度表。
2.2研究和编制采剥工程优化方案,优化工程方案
2.2.1铜厂矿区南部废石运输系统设计优化与施工
随着大型运输设备830E电动轮轮投产,原有废石运输大巷不能满足830E电动轮,德兴铜矿相关采矿工作人员经现状图调研、分析、对比,打破隧道改扩建局限,创新提出修筑铜厂采区南部运输道路方案。修筑一条从南部运输巷道北侧182m标高处起点,经过养防一工段办公楼后方山体,绕道到1#集液库山凹处,与现有的富家坞联络道226m标高处相连,最后与南部排土场220m标高处汇合相交的道路[3]。
2.2.2铜厂西破125—西部50运系改造
随着铜厂采区采剥工程的推进,加强采区
声明:
“优化采剥工程布局 实现13万吨日供矿能力”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