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中稳矿岩体强采强出的阶段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矿块划分: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矿块分矿房、矿柱,矿房包括四个分段,矿柱包括顶柱(15)和底柱(13),顶柱(15)采用平顶柱;
步骤2)、采准切割:在矿体下盘脉外,沿矿体走向布置的下盘运输巷道(1),垂直矿体走向脉外布置中段运输水平(3),在矿体的上盘掘进上盘探矿巷道(14),在矿房上部三个分段沿走向各布置两条凿岩巷道(4),下部一个分段为集矿梯形堑沟(9),底柱(13)布置脉内底部结构;底部结构为设有二次破碎水平(11)的底部结构,包括集矿梯形堑沟(9)、出矿横巷(2)和破碎联络道(5),出矿横巷(2)为有5条,间距8~9m,每条出矿横巷(2)与其对应有一条短溜井(12),高度8m,联通二次破碎水平(11)和中段运输水平(3),在矿块中央位置掘进切井(6),在各分段沿矿体走向垂直切井掘进切巷(7),切井(6)、切巷(7)自下而上分段拉槽形成切槽(16)后,集矿梯形堑沟(9)内留8-10m的矿石缓冲垫层(17);
步骤3)、矿块回采落矿:分矿房、矿柱两步回采矿块,凿岩巷道(4)内凿岩机凿岩,扇形中深孔(8)落矿,凿岩自上而下一次完成,以形成采场大量落矿的条件,顶柱(15)回采以下部空场为自由面,采用微差爆破一次完成;
步骤4)、底部振动出矿:以振动连续出矿为主,振动机出矿为辅,采场底部采用集振动助流、筛分为一体与振动出矿机配套的出矿系统,形成连续出矿,矿石的流动路线为:集矿梯形堑沟(9)→连续放矿机(10)振动助流、筛分→短溜井(12)→振动出矿机(18)→矿车(19)经下盘运输巷道(1)运出;
步骤5)、地压管理:采空区利用上盘探矿巷道(14)布置平行束状炮孔,崩落上盘围岩对采空区进行覆盖,控制空场的暴露面积,在保证回采安全的条件下实现连续出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稳矿岩体强采强出的阶段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矿块长度40~45m,平均宽度15~17m,矿房垂高40~42m,顶柱(15)厚度8~10m,底柱(13)高6~8m,分段高8~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稳矿岩体强采强出的阶段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5条出矿横巷(2)中两条布置出矿系统,另外三条采用无轨
声明:
“中稳矿岩体强采强出的阶段空场采矿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