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井下双导流自动放矿装置。
背景技术:
2.矿山井下溜井是矿石溜破输送系统的关键设施,振动放矿机是矿石溜井的核心设备。
3.受溜井直径的限制,传统矿石溜井振动放矿机的单台板为3100
×
1400mm长方形,出口为宽度1400mm,而“4m
3
侧卸式矿车”箱体长4000mm。因此每节矿车在装矿过程中必须在振动放矿机旁人工操作,电机车缓慢拉动矿车,当矿车头端到达振动放矿机的漏斗正下方时,放矿操作人员打铃给电机车司机信号,电机车停止,放矿人员操作振动放矿机为矿车装矿,当矿车头端装矿到达限定高度时,放矿操作人员再次打铃给电机车司机信号,电机车缓慢拉动矿车,当矿车尾端到达振动放矿机漏斗正下方时,放矿操作人员打铃给电机车司机信号,电机车停止,放矿人员操作振动放矿机为矿车尾端装矿,当矿车尾端装矿到达限定高度时整节矿车装矿完毕,放矿操作人员打铃给电机车司机信号为下一节矿车装矿,因此每节矿车至少进行前后端两次对位才能装满,即通过“两点对位装矿”才能将矿车装满;在矿车对位时为防止矿石从矿车连接的空档掉落到轨面上,在振动放矿机漏斗的口设有闸板卡槽,当每节矿车装满时需人工插上闸板,才能开动电机车对位下一节矿车。
4.有轨运输系统承担着矿石运输任务,采用14t电机车牵引12节“4m
3
侧卸式矿车”编组拉矿。“4m
3
侧卸式矿车”车体总长4500mm,箱体长4000mm。通过对矿车编组实际装矿计时,每列矿车编组完成装矿至少要对位30次以上(有的矿车需要反复对位),装满一列矿车用时至少需要23分钟以上,其中由于矿车对位占用时间约10分钟以上,按每班26列次拉矿计算,用于矿车装矿对位时间4小时;当每节矿车装满时需人工插上振动放矿机漏斗的口的闸板,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无法提升运输效率,也无法对减员增效创造条件及无法实现有轨运输系统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山井下双导流自动放矿装置,以解决矿山井下矿石输送时,装矿、运输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6.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矿山井下双导流自动放矿装置,包括矿山溜井,所述矿山溜井底部固定有与矿山溜井井口适配的漏斗本体,漏斗本体的出口端固定有出料口,出料口包括第一导流槽、第
声明:
“矿山井下双导流自动放矿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