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锂电行业三元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陆续开发出ni-co、co-mn、mn-ni等混合氧化物体,而mn-ni-co三元体系更是成为电池工作者的研究焦点。因为三元体系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易于合成等优点,良好的解决了动力电池材料的性能与电容量的平衡,基本满足了动力电池材料的全部需要,被公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钴酸锂替代材料之一,给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带来了新的希望。镍钴锰三元材料等金属作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材料、高新技术和新型材料的支撑原料,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需求量也逐年增长。
三元废水主要来源于三元前躯体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及工艺洗涤用水,该类废水具有重金属含量高、氨氮浓度大、含盐量高和碱度大等特点,属于难处理工业废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行业三元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回收三元废水中的重金属、氨氮以及盐分从而实现零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行业三元废水的处理方法,三元废水依次经过以下步骤处理:
通过加碱将三元废水ph调至12以上,尽可能沉淀并分离去除三元废水中的重金属,
通过汽提工艺除去部分氨氮物质,使三元废水中氨氮浓度降低至100~500mg/l,以破坏氨氮与重金属之间的络合,进一步析出重金属沉淀,
补加碱并进一步沉淀和分离去除三元废水中的重金属,
通过膜分离工艺将三元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富集至膜另一侧的酸吸收液中,使三元废水中氨氮浓度进一步降低至15mg/l以下,
通过蒸发结晶去除三元废水中的盐组分。
上述处理方法还进一步具有如下优化工艺步骤:
所述的汽提工艺除去部分氨氮物质包括以下步骤:
三元废水进入蒸氨塔进行汽提,蒸氨塔的塔顶温度在60~120℃,塔底温度控制在20~40℃,三元废水中的氨氮物质经汽提在塔顶经过冷却后回收,经过汽提去除部分氨氮物质的三元废水于蒸氨塔塔底收集并排出送至之后的步骤处理。
采用的膜分离工艺为气液多相膜分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微孔疏水膜将三元废水和酸吸收液隔开,氨氮物质微孔膜界面处汽化并扩散穿过膜孔,由酸性吸收液吸收后生成铵盐,
吸收氨氮物质后的酸性吸收液与三元废水一同进行汽提分离其中的氨氮物质。
所述的蒸发结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降膜蒸发将三元废水浓缩至过饱和,
通过强制循环结晶,加
声明:
“锂电行业三元废水的处理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