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氨氮废水治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重力强化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炼焦、煤气、石油加工、金属冶炼和合成橡胶等行业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引起氨氮污染,氨氮污染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会严重影响人类和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活。
氨氮废水的处理研究由来已久,也产生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处理方法。相较于其他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折点氯化法是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利用次氯酸钠与氨氮废水中的铵离子在中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的原理,达到处理氨氮废水的目的。其处理过程反应如下:
从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次氯酸钠加到氨氮废水后先跟水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次氯酸。利用次氯酸根的氧化性将铵根离子氧化成一氯胺,然后次氯酸根将一氯胺氧化成氮气逸出废水,起到降低氨氮浓度的作用。但是从总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氨氮废水的ph将持续减小。而在ph较小的环境中将发生如下反应:
当ph<7时二氯胺的生成量开始增加,ph在4.5-5.0时次氯酸根和铵根离子主要发生反应(5)生成二氯胺;而当ph<4时,主要发生反应(6)产生大量三氯胺。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采用吹脱法去除水中的一氯胺不仅促进反应(2)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而且避免了因ph发生变化产生二氯胺三氯胺引起二次污染。
空气吹脱一般是在水处理的底部放有曝气装置,风机送来的空气被分散成微小的气泡,在废水主体中形成气液两相,废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从液相转移到气相中,随气泡离开液相主体。根据气液平衡理论,当液相中挥发性污染物浓度较高时,传质推动力大,有利于污染物从液相进入气相。但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传质推动力变小,处理效率降低。同时传统曝气反应中的液体湍动程度低,造成液相深处污染物无法快速到达气液相界面,传质效果差。传统的单一曝气吹脱装置或者填料塔中气液湍动程度低,气液接触面积较小,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加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强气液湍动程度,从而提高废水中污染物的吹脱去除率成为近年传统吹脱法的研究热点。吹脱法处理氨氮废水都需要在ph值较高的水体环境下进行,工业上调节氨氮废水ph值的方法是往废水中投入石灰,而投入石灰带来的大量石灰淤泥需要进一步处理,增加了氨氮废水处理的成本而且还会造成输送管道堵塞等问题。超重力旋转填料床利用填料弯曲的孔道促使了液体表面的迅速更新,大大增加了液体的
声明:
“超重力强化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