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单晶硅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试的单晶硅边皮料敲击破碎装置及破碎筛分设备。
背景技术:
2.单晶硅边皮料是单晶硅棒(圆棒)切为正方形后留下的料片。边皮料可以放入单晶炉内熔化拉晶成为单晶硅棒,尺寸较大的边皮料难以放进设备里,并且对熔化设备有冲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单晶硅边皮料一般需要破碎后再重新利用。而破碎产生的粉末料中表金属含量高,表金属不好清理,并对硅料有污染。
3.传统单晶硅边皮料破碎通常是人工持特定材质的手工锤逐一将边皮料敲碎,此过程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颚式破碎机作为常见的破碎设备,可对单晶硅边皮料进行破碎,颚式破碎机是由动颚和静颚两块颚板组成破碎腔,模拟动物的两颚运动而完成物料破碎作业。虽然颚式破碎机的碎料性能比较优异,但是其固有结构决定了容易产生占比较多的粉末料产物(颚板之间的物料容易被多次破碎),并非硅料破碎的生产需求,而且硅料在破碎时会与颚式结构产生较多的接触和磨损,从而导致破碎硅料中存在较高含量的表金属,存在破碎效果不理想、后处理难度大的缺陷,限制了对单晶硅边皮料的整体加工效率。
4.为此,相关的研发人员提出了使用交叠且能往复摆动的摆锤结构来模拟人工双手交错高速敲打边皮料的敲击破碎装置,这种装置可有效提升敲碎效率,并且可减少破碎产生粉末料以及表金属含量。该装置在加装至产线过程中,由于敲击需求,当摆臂落于最低点时,摆锤需垂直于作业平面并且落于该作业平面中预先规划好的工位,以上需求造成了将敲击破碎装置加装至设备或原有产线上的调试难度较大,不利于生产作业前的准备,以及后续设备的运维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敲击破碎装置调试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调试的单晶硅边皮料敲击破碎装置及破碎筛分设备。
6.本发明公开一种便于调试的单晶硅边皮料敲击破碎装置,包括底板、摆杆和传动机构。摆杆包括安装段和敲击段。敲击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匹配的合金锤,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段的一端上。安装段铰接在底板上。传动机构与安装段远离敲击段的一端配合安装,并通过一个驱动件输出的扭矩使摆杆以其铰接的部位为转动轴进行往复式摆动。其中,敲击段与安装段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二者所形成摆杆的长度可调;两根摆杆的间距可调。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安装段和敲击段中的其中之一者上开设有腰型孔,其中之另一者开
登录后查看详细
声明:
“便于调试的单晶硅边皮料敲击破碎装置及破碎筛分设备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