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术频道 >

> 探矿技术

> 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

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

555   编辑:中冶有色技术网   来源:吉林大学  
2023-10-17 15:09:36
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灌注桩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桩基工程中,在进行灌注桩成孔时,当遇到自上而下依序为填石层、淤泥层、土层以及硬岩层的复杂地层时,灌注桩成孔施工难度最大。因为既要克服填石层中松散且坚硬的块石,又要防止流塑状的淤泥层产生塌孔,还要克服下部坚硬的硬岩层。

3.并且,在填石层以及淤泥层成孔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护筒进行护壁,一般采用单护筒进行护壁,这样,不仅拖长施工时间,且后续护筒的起拔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灌注桩成孔过程采用单护筒结构,存在护筒起拔困难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包括成型在填石层中的上段孔以及形成在淤泥层中的中段孔,所述中段孔位于上段孔的下方,所述中段孔的直径小于上段孔的直径;所述上段孔中下入有外护筒,所述外护筒抵接着所述上段孔的内侧壁,所述中段孔中下入有内护筒,所述内护筒抵接着中段孔的内侧壁,所述内护筒的上部穿设在上段孔中,且与外护筒之间具有护筒间隙。

6.进一步的,所述中段孔的顶部延伸至填石层中。

7.进一步的,所述中段孔的顶部与上段孔的底部之间具有环形抵接面,所述环形抵接面环绕着中段孔的外周布置;所述外护筒的底部朝内凸出形成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环绕外护筒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定位环抵接在环形抵接面上。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的底部设有底部弹性层,所述底部弹性层抵接在环形抵接面上。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的外端对接在外护筒的底部,所述定位环的内端抵接在内护筒的外侧壁。

10.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的内端设有内端弹性层,所述内端弹性层抵接在内护筒的外侧壁。

11.进一步的,所述外护筒的顶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端抵接在内护筒的外侧壁。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外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夹缝,所述外护筒的顶部插入在夹缝中。

13.进一步的,所述内护筒的外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内端抵接在定位槽中。

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的内端呈球面状。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通过外护筒对上

段孔进行护壁,内护筒对中段孔进行护壁,实现了双护筒护壁的结构,且外护筒与内护筒之间具有护筒间隙,这样,后续在进行外护筒以及内护筒起拔的过程中,起拔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护筒的主视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块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23.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由地面朝下的方向,复杂地层依序包括填石层100、淤泥层101、土层102以及硬岩层103。

24.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包括成型在填石层100中的上段孔201以及形成在淤泥层101中的中段孔202,中段孔202位于上段孔201的下方,中段孔202的直径小于上段孔201的直径;上段孔201中下入有外护筒400,外护筒400抵接着上段孔201的内侧壁,外护筒400对上段孔201进行护壁,中段孔202中下入有内护筒401,内护筒401抵接着中段孔202的内侧壁,内护筒401的上部穿设在上段孔201中,且与外护筒400之间具有护筒间隙402。

25.上述提供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通过外护筒400对上段孔201进行护壁,内护筒401对中段孔202进行护壁,实现了双护筒护壁的结构,且外护筒400与内护筒401之间具有护筒间隙402,这样,后续在进行外护筒400以及内护筒401起拔的过程中,起拔方便。

26.在实际运用中,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机配置牙轮滚刀钻头钻进形成在填石层100中的上段孔201、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机配置牙轮滚刀钻头钻进形成中段孔202、采用旋挖钻机钻进形成在土层102中的下段孔203以及采用旋挖钻机钻进形成在硬岩层103中的底段孔204。

27.上段孔201的底部位于淤泥层101的上方,中段孔202的顶部置于填石层100中,对接着上段孔201的底部,中段孔202的底部位于淤泥层101的底部;上段孔201、中段孔202、下段孔203以及底段孔204自上而下布置,形成灌注桩孔。

28.中段孔202的顶部与上段孔201的底部之间具有环形抵接面,环形抵接面环绕着中段孔202的外周布置;外护筒400的底部朝内凸出形成有定位环4001,定位环4001环绕外护

筒400的周向环绕布置,定位环4001抵接在环形抵接面上,这样,可以对外护筒400的下入进行定位。

29.本实施例中,定位环4001的底部设有底部弹性层4003,底部弹性层4003抵接在环形抵接面上,由于上段孔201的底部位于填石层100中,利用底部弹性层4003可以进行弹性调节。

30.定位环4001的外端对接在外护筒400的底部,定位环4001的内端抵接在内护筒401的外侧壁,这样,利用定位环4001与内护筒401之间的抵接配合,保证外护筒400与内护筒401之间的护筒间隙402满足设定要求。

31.定位环4001的内端设有内端弹性层4002,内端弹性层4002抵接在内护筒401的外侧壁,这样,利用内端弹性层4002,则可以弹性调节定位环4001与内护筒401之间的定位。

32.外护筒400的顶部设有定位块4004,定位块4004的内端抵接在内护筒401的外侧壁,这样,定位块4004在顶部对护筒间隙402进行定位,配合定位环4001在底部对护筒间隙402进行定位,实现上下定位。

33.定位块4004的外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夹缝4005,外护筒400的顶部插入在夹缝4005中,这样,便于定位块4004与外护筒400之间的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

34.内护筒401的外侧壁设有定位槽,定位块4004的内端抵接在定位槽中,这样,便于定位块4004的内端与内护筒401之间的抵接定位。

35.定位块4004的内端呈球面状,便于调节定位块4004的内端与定位槽的抵接定位。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技术特征:

1.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在填石层中的上段孔以及形成在淤泥层中的中段孔,所述中段孔位于上段孔的下方,所述中段孔的直径小于上段孔的直径;所述上段孔中下入有外护筒,所述外护筒抵接着所述上段孔的内侧壁,所述中段孔中下入有内护筒,所述内护筒抵接着中段孔的内侧壁,所述内护筒的上部穿设在上段孔中,且与外护筒之间具有护筒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孔的顶部延伸至填石层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孔的顶部与上段孔的底部之间具有环形抵接面,所述环形抵接面环绕着中段孔的外周布置;所述外护筒的底部朝内凸出形成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环绕外护筒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定位环抵接在环形抵接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底部设有底部弹性层,所述底部弹性层抵接在环形抵接面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外端对接在外护筒的底部,所述定位环的内端抵接在内护筒的外侧壁。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内端设有内端弹性层,所述内端弹性层抵接在内护筒的外侧壁。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筒的顶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端抵接在内护筒的外侧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外端设有开口朝下的夹缝,所述外护筒的顶部插入在夹缝中。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筒的外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的内端抵接在定位槽中。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内端呈球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注桩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在填石层中的上段孔以及形成在淤泥层中的中段孔,中段孔位于上段孔的下方,中段孔的直径小于上段孔的直径;上段孔中下入有外护筒,外护筒抵接着所述上段孔的内侧壁,中段孔中下入有内护筒,内护筒抵接着中段孔的内侧壁,内护筒的上部穿设在上段孔中,且与外护筒之间具有护筒间隙;通过外护筒对上段孔进行护壁,内护筒对中段孔进行护壁,实现了双护筒护壁的结构,且外护筒与内护筒之间具有护筒间隙,这样,后续在进行外护筒以及内护筒起拔的过程中,起拔方便。拔方便。拔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秦胜伍 张领帅 乔双双 姚靖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2/9/9
声明:
“灌注桩成孔的双护筒结构”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微信公众号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最新更新技术

报名参会
更多+

报告下载

第五届中国浮选大会
推广

热门技术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环磨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
专利人/作者信息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