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结合工业循环冷却水排污水水质特征、排放条件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到2020年全国总用水量将达到6700亿m3,其中工业用水约为20%,而工业循环冷却水用水量则占工业用水量的70%,按照浓缩倍数5.0计算,污水排放量约为188亿m3,排污水量较大。
3.对于建造较早的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根据当时的污水排放标准,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可以作为清净下水,直接排至雨水系统,经雨水排放口排放。而按照目前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出水水质需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2002、《合成氨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
?
2013、《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
?
2015等标准的要求,循环水排污需纳入污水管理,处理达标后,通过污水管道系统排放。
4.循环冷却水正常运行时,需要在系统中投加杀菌剂、缓蚀阻垢剂维持水质稳定,缓蚀阻垢剂中所含的磷酸盐,直接导致排放污水中总磷超标。在系统维修时,要进行“杀菌剥离—清洗—预膜”处理,排水中含有大量剥落的粘泥,以及投加的药剂,造成浊度、ph、总磷和cod超标,特别是总磷,最高时超标100倍,对水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5.为了解决循环冷却水排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无磷或者低磷水质稳定配方,这种方式存在低磷配方排水总磷不能稳定达标,无磷配方药剂成本高,不能达到所需缓蚀阻垢效果,同时低磷或者无磷配方只是针对正常运行阶段排放的污水,系统检修时杀菌剥离、清洗、预膜阶段排放的总磷超标问题没有解决;(2)将循环水排污水与其他污水混合后进行处理,这种方式首先需要有可以依托的污水处理场,其次也不符合特征污染物进行针对性局部处理的要求,而是通过处理加稀释的方式使污水达标排放,也增大污水处理总量,增加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3)采用一体化净水器对污水依次进行混凝、絮凝、澄清、过滤处理,但由于是一体化设备,运行时一个流程故障整体设备停运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具有针对性强、运行稳定、成本低的优点。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检修排污水暂存罐和调节池,调节池还连接有正常运行排污水管道,调节池后依次连
声明: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