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巷道锚杆支护注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锚杆全长锚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巷道围岩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软弱岩层、断层破碎带、受采动影响的巷道中,围岩节理裂隙发育,使得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这就给巷道围岩控制、巷道支护和巷道维护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而锚杆、锚索现如今作为煤矿普遍使用的支护形式,在有着安装迅速、承载及时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全长锚注技术在矿山和地下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工程效果也比较显著,尤其是在破碎围岩的支护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3.目前,矿山巷道实现锚注支护主要分别采用锚杆或锚索进行锚固支护,而注浆则采用的注浆锚杆或注浆锚索,两者要分别施工才能实现真正的锚注支护。注浆锚杆多为中空形式,承载能力较低,难以满足深部开采高应力大变形巷道支护要求,只能起到注浆管作用;由于需要重新钻孔安装注浆锚杆,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由于密封不良,易造成漏浆;注浆锚索的注浆管在锚索内部,注浆管较细,流量有限,容易出现堵孔现象,因此技术要求较高;而普通的锚杆锚索锚固剂只能起到端部锚固的作用,锚杆与围岩不接触,锚杆抗剪能力只有在岩层发生较大错动后才能发挥出来,这就导致锚杆杆体受力对围岩变形和离层不敏感,支护刚度低,从而降低整体稳定性;锚杆与围岩间有较大的空隙,锚杆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容易造成锚杆体生锈,降低自身强度;
4.如何将锚固支护和注浆加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锚杆全长锚注装置,主要包括注浆套筒,锚杆体,止浆塞,密封垫圈,可动注浆头,托盘,紧固螺母,注浆孔。其结构特征在于:可动注浆头安装于注浆套筒的端头;注浆孔是注浆套筒侧面上的固有孔洞,位于注浆套筒的尾端;止浆塞套在注浆套筒上,位于注浆套筒端头较下的位置,紧贴着托盘;密封垫圈位于注浆套筒端部的凹槽内,与紧固螺母和锚杆体紧密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有:可以使锚杆锚索端部锚固和全长锚注同时进行,实现锚注一体化,使端部锚固变为全长锚固;通过止浆塞和密封垫圈的双重密封,有效封闭围岩,实现高压注浆;可使普通的锚杆锚索实现深浅孔联合注浆,拓宽了普通锚杆锚索的适用范围。
6.为实现上述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声明:
“新型锚杆全长锚注装置”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