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五倍子单宁/树枝状纤维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在回收镓中的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五倍子单宁为原料,树枝形纤维状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为基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微乳系统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种五倍子单宁/树枝形纤维状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复合材料。在弱酸性溶液中,对镓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243.50mg·g‑1,且可从六元离子混合体系中选择性回收镓离子,并且吸附剂经过十次吸附解析实验后,对镓的吸附率仍可达94%以上。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备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存在更多的羟基活性位点,对元素镓的吸附量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低成本模块化复合材料成型工装制造方法,所属工装制造技术领域,制作步骤包含:(1)工装框架的制作,(2)工装型面背衬的制作,(3)工装型面配合面的制作,(4)工装型面的制作,(5)工装型面的粘贴;本发明方法可以省略母模的制造过程,以少量的工装框架结构配合多种不同型面轮廓的工装型面,通过材料的铺叠与堆积、固化和加工以完成复合材料工装的制造、更换及更正,适用于具有高型面及尺寸精度要求的小批量复合材料产品研发阶段的成型工装制造过程,能够大幅度节省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一种利用铁尾砂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胶凝材料、骨料、减水剂及水组成,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及硅灰,胶凝材料中水泥的质量分数为75%~80%;所述骨料包括铁尾砂及机制石英砂,骨料中铁尾砂的质量分数为≤70%;所述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水胶比为0.16~0.2;所述减水剂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0%~2.4%。本发明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尾矿库铁尾砂应用于生态可持续型超高性能建筑材料,实现了工业固废铁尾砂大掺量制备高附加值建筑材料的目标,不仅经济效益显著,也降低了尾矿库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蜂窝夹层零件制造的新型复合材料盖板,根据所需尺寸,从下到上依次由第一碳纤维预浸料层、第一未硫化橡胶层、第二碳纤维预浸料层、第二未硫化橡胶层和第三碳纤维预浸料层铺叠、固化而成;第一碳纤维预浸料层、第一未硫化橡胶层、第二碳纤维预浸料层、第二未硫化橡胶层和第三碳纤维预浸料层的宽度相同,长度依次阶梯式减小。该新型复合材料盖板仅在蜂窝表面留下单层预浸料厚度的压痕,有效保证了配合区域的平面度;利用配合面的结构形式的定位方式可以根据蜂窝外形尺寸进行调整,既能保证蜂窝的外形尺寸又可以重复使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Au‑TiO2蛋黄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制备金纳米球,然后在金纳米球的表面包覆形成二氧化硅层,再在二氧化硅层的表面包覆形成二氧化钛前驱物介孔材料层,之后去除二氧化硅层,最后进行水热处理得到表面具有片状分支结构的Au‑TiO2蛋黄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过程污染小、适合大规模生产,制得的Au‑TiO2蛋黄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可移动核,且其表面具有片状分支结构,能够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且对太阳能具有较高利用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降解气态污染物的复合材料Bi2O3‑Co3O4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铋盐和钴盐分别溶解于酸溶液中,得含有铋的溶液和含有钴的溶液;将含有铋的溶液和含有钴的溶液混合后,倒入含有分散剂的碱性溶液中,析出沉淀,离心,干燥;将干燥后的产物于惰性气体或者空气条件下煅烧,冷却至室温,研磨,得复合材料Bi2O3‑Co3O4。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Bi2O3‑Co3O4具有吸附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因此能够实现在室温下有效方便的降解甲醛等气态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雪人形Janus颗粒制备离子液体功能化通孔结构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步骤如下:1)制备雪人形Janus复合颗粒;2)制备咪唑啉基修饰的雪人形Janus复合颗粒;3)制备离子液体修饰的雪人型Janus复合颗粒;4)制备高内相乳液;5)制备聚高内相乳液,用乙醇去除高内相乳液中的水相,在60‑70℃真空干燥12‑14h,得到离子液体功能化通孔结构的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即离子液体功能化通孔结构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能够大批量制备,所制备的具有离子液体基的聚合物多孔材料通透性好,能够用于催化、吸附等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环形零件成型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环形零件铺叠困难、外形质量差以及成型后难以脱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环形零件铺叠、成型、脱模的方法。使用此种方法保证解决了复材环形零件外形质量差、脱模困难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价格较低的材料完成了环形零件的生产,克服原有阳模工装无法顺利脱模、阴模工装无法完成零件铺叠的弊端。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振动结合定向凝固制备碳纤维铝复合材料装置,炉体顶端内壁设有定滑轮,定滑轮旁的炉体顶端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控制,升降机构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下方设有坩埚,坩埚外部为高频感应线圈线,坩埚内部设有引料杆,引料杆下端穿过坩埚与下拉杆相连,下拉杆由减速机控制,炉体的下部填充有Ga‑In合金液,下拉杆穿过Ga‑In合金液和炉体。该设备并且应用该设备的生产方法,生产效率高,对缺陷产生抑制明显,提高碳纤维在金属液中分散程度,降低碳纤维分散所需时间,减小碳纤维损伤的同时,能够显著较少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铸造缺陷,获得高质量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填充MRE夹层的纤维金属混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包括包裹有铁粉,润滑剂与基体混合形成原料的层合板,以层合板为中间层,上下相应对称依次设置有纤维布层和合金板层,所述的层合板表面紧密缠绕有铜线。制备时,按原料配比混合,上下铺设合金板,碾压形成层合板后缠绕铜线,以层合板为中心,上下依次铺设纤维布与合金板,各层见通过胶结碾压,制得填充MRE夹层的纤维金属混杂复合材料。该方法过程简单,工艺成熟。层合板中磁流变弹性体材料提高了阻尼和能量吸收效率,并可以通过控制线圈中电流改变磁场,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刚度、阻尼特性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纤维界面增韧的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层合结构,其使用短纤维在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之间进行增韧。在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之间形成纤维“桥”,提供额外的连接。通过在裂纹尖端区域中纤维的桥连作用,提高材料的临界断裂强度。根据实验观测和理论建模,纤维界面增韧及其桥连作用可提高材料的抗分层、断裂能力,即临界应力强度因子、临界断裂强度、临界能量释放率等参数,减小分层及裂纹扩展的概率,进而提高整体结构的抗弯强度、能量吸收、冲击韧性等能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气瓶缠绕碳纤维前内胆补胶工序用可移动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制有一体结构的导轨支座,导轨支座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支架,另一端安装有移动支架;固定支架上端安装有轴承Ⅰ,主动轴穿过轴承Ⅰ后,一端与电机Ⅰ连接,另一端与四爪卡盘Ⅰ连接;移动支架上端安装有轴承Ⅱ,从动轴与轴承Ⅱ装配后一端与四爪卡盘Ⅱ连接;连接杆Ⅰ一端与四爪卡盘Ⅰ连接,另一端与复合材料气瓶内胆的瓶嘴或尾座连接;连接杆Ⅱ一端与四爪卡盘Ⅱ连接,另一端与复合材料气瓶内胆的尾座或瓶嘴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移动支架沿导轨支座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减少工人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构件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外形铣切和钻孔夹具,包括偏心转动定位装置、真空吸附槽、密封保护槽、夹钳、钻孔躲避槽和铣切躲避槽;复合材料外形铣切和钻孔夹具的中央平整,设置有真空吸附槽,真空吸附槽的四周设置有密封保护槽,密封保护槽内设置有密封橡胶条,在密封保护槽外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钻孔躲避槽,钻孔躲避槽的外部沿周向开设有铣切躲避槽;铣切躲避槽外部设置有偏心转动定位装置,铣切躲避槽的外部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夹钳,用于在真空吸附前对制件的夹紧。偏心转动定位装置的使用可以在保证制件铣切精度的基础上降低制件成型工装和铣切工装制造精度,从而降低工装制造成本,且操作简便。
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作的梁模具,包括上档板、前支撑块、定位块、楔形块和下挡板。前支撑块、定位块、楔形块处于上档板和下挡板之间。前支撑块和定位块固定在上档板和下挡板的左右两端。楔形块位于定位块尖端。上档板、前支撑块、定位块、楔形块和下挡板组合后中间的空腔呈工字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可制作成各种形状、尺寸,用于复合材料梁的定型,可有效消除复合材料梁制作过程中定型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Ω长桁加筋复合材料壁板的组合式匀压盖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用于Ω长桁加筋复合材料壁板的组合式匀压盖板的制造方法,采用分体盖板形式,分体盖板在Ω长桁端头处采用敞开式设计,同时设置端头小盖板与之相配合。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得到的Ω长桁加筋壁板组合式匀压盖板,解决了大尺寸、大曲率复材盖板固化后易回弹变形的问题,保证了复杂型面下台阶处加压效果,避免了台阶处由于型面不匹配引起的孔隙、分层等内部缺陷。
一种耐热聚乙烯基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复合材料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成:耐热聚乙烯:100份;导热填料:60~80份。本发明以PERT作为基体,以ZnO、Al2O3、石墨中的一种作为填料,使填料与基体高度分散和混合,形成导热网链。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加工性能优良、耐热性好、生产成本较低,导热系数0.95~1.45W/(m﹒K),可以满足地面辐射供暖管材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糯米粉/蒙脱土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以吡啶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将辛酸亚锡的吡啶溶液逐滴加入到含有ε-己内酯单体、糯米粉和有机蒙脱土的体系中,通过糯米粉的羟基引发ε-己内酯单体在有机蒙脱土的纳米级片层间进行聚合反应,同时实现有机蒙脱土的层间剥离,使蒙脱土以单个片层的形式均匀无序地分散到糯米粉中,从而制备糯米粉/蒙脱土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所制备的产物能够与其它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进行共混改性,通过传统的聚合物成型方法生产具有降解性能、阻湿、阻水蒸气、阻燃等多功能的生物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Pd/UiO‑66‑NH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醋酸钯加入到乙腈中,超声分散,并将溶液缓慢滴加到UiO‑66‑NH2晶体中,得到Pd2+/UiO‑66‑NH2;然后向Pd2+/UiO‑66‑NH2中,加入饱和的硼氢化钠的乙醇溶液,得到Pd/UiO‑66‑NH2复合材料。本发明合成的Pd/UiO‑66‑NH2复合材料对环氧化反应中苯乙烯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质/碳纳米管诱导Fe3O4纳米复合材料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生物质衍生碳/碳纳米管/Fe3O4复合材料。开发了一种利用碳材料诱导导电金属氧化物纳米球制备的普适方法。所述生物质多孔碳材料为白蜡树翅果皮,该材料容易获得,绿色环保,且含有大量木质素,木质素是一种良好的碳源。此外,碳纳米管拥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同时碳纳米管与生物质衍生碳、Fe3O4形成骨架结构,减缓Fe3O4的体积膨胀,对促进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子传递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生物质衍生碳/碳纳米管与Fe3O4复合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Ag/UiO‑66‑NH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硝酸银的乙腈溶液缓慢滴加到UIO‑66‑NH2晶体中,得到Ag+/UiO‑66‑NH2;于Ag+/UiO‑66‑NH2中,加入饱和的硼氢化钠的乙醇溶液,得到Ag/UiO‑66‑NH2复合材料。本发明合成的Ag/UiO‑66‑NH2复合材料对环氧化反应中苯乙烯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属于橡胶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性HNTs填充的SBR/HNTs橡胶复合材料。一种改性HNTs填充的SBR/HNTs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乳聚丁苯橡胶90‑120份、炭黑N330 60‑80份、HNTs50‑70份、多巴胺盐酸盐3‑6份、三羟甲基氨基甲烷5‑10份、邻苯二酚1‑3份、活化剂1‑3份、防老剂2‑4份和促进剂3‑7份。该发明改性HNTs填充的SBR/HNTs橡胶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能好和硬度高等优点。
一种Fe3O4@PDA@MOF‑5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用FeCl3·6H2O、乙二醇和醋酸钠制备Fe3O4纳米粒子。2、再用1, 3, 5—均苯甲酸、N,N‑=甲基甲酸酰胺、乙醇、已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和三乙胺制成Fe3O4@MOF‑199。3、用氯(二甲基)十八烷基硅烷与Fe3O4@MOF‑199制成Fe3O4@PDA@MOF‑5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Fe3O4@PDA@MOF‑5纳米复合材料粒径处于纳米级别,颗粒均匀,易于分离和收集,分散性好,吸附能力强,且制备的时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无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形复合材料贮箱,包括长柱形内胆,在所述的内胆外部缠绕复合材料层,活塞安装在内胆内并在其内部左右移动,所述的活塞将内胆分开成左贮箱和右贮箱,所述的左贮箱填充高压气体,所述的右贮箱填充液体介质,所述的活塞包括中间的椭球形段和两端的与内胆平行走形的导向段,所述的椭球形段外壁与液体介质接触,活塞的导向段上开有凹槽,凹槽内置胶圈和挡环。本发明的柱形复合材料贮箱不受轴向长度限制,可实现长柱形设计。通过金属活塞密封贮箱内两种介质,通过活塞移动实现挤压功能,较胶囊式效果更好。可进行复合缠绕形式设计,缠绕不受贮箱外形限制。本发明可实现高压气瓶与贮箱的一体化设计。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片/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将石墨烯纳米片分散到无水乙醇溶液中,制得石墨烯纳米片的无水乙醇分散液;(2)在氩气的保护下通过球磨将球形铝粉转变为片状铝粉;(3)在充有氩气的手套箱中将片状铝粉移入石墨烯纳米片的乙醇分散液,机械搅拌制得石墨烯纳米片/片状铝粉的复合浆料;(4)抽滤、干燥制得石墨烯纳米片/片状铝粉复合粉末;(5)冷压、真空烧结制得石墨烯纳米片/铝复合材料坯料;(6)通过热挤压制得石墨烯纳米片/铝复合材料。该制备工艺具有石墨烯纳米片结构损伤小、分散均匀,石墨烯纳米片‑Al界面结合良好的特点,制备的石墨烯纳米片/铝复合材料强度高、塑性好。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涉及磷酸盐水泥基超韧纤维低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建筑结构、路桥水利等工程的水泥快速修补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砂子40%‑60%,氧化镁20%‑40%,磷酸二氢铵5%‑15%,磷酸二氢钾3%‑5%,偏高岭土5%‑8%,空心聚丙烯纤维0.5%‑1%,粉煤灰2%‑10%,缓凝剂0.5%‑2%,减水剂0.05%‑0.5%,三聚磷酸钠0.02%‑0.2%,水8%‑12%。该低温复合材料材料是一种成本低,便于加工、储运,具有超韧性、快凝、强度高、抗裂性能好、抗热应力、耐低温、修补1小时即可快速通车的水泥修补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糊精‐聚合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聚合离子液体(PILs)通过非共价作用修饰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然后通过简单的静电相互作用在复合材料表面进一步修饰功能性分子β‑环糊精(β‑CD),制备得到一种兼具PILs、β‑CD和rGO特性的新型β‑CD/PILs‑rGO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用于荧光检测胆固醇,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纤维断裂检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该方法首先利用断铅信号幅值确定碳化硅纤维断裂信号幅值范围,然后根据质心频率不同在待选信号中排除基体变形产生的高幅值信号;根据纤维断裂信号到达声发射传感器时间不同使用相对位置定位法确定纤维断裂位置。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多种实验条件下检测纤维断裂,不受声发射传感器布置距离和实验环境的影响。本发明能够正确识别钛基复合材料纤维断裂信号和定位纤维断裂位置,具有实时动态监测、灵敏度高等特点,对保障碳化硅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服役安全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化硅/硼化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钨二硼五增强相和碳化硅基体组成,钨二硼五增强相均匀弥散地分布于碳化硅基体中。采用碳化钨粉、碳化硼粉和硅粉,或者碳化钨粉、碳化硼粉、硅粉和碳化硅粉、钨二硼五粉之一种或两种为原料,经物理机械方法混合8~24小时,装入石墨模具中冷压成型,施加的压强为10~20MPa;在通有惰性气体保护气氛的热压炉内烧结,升温速率为1~20℃/分钟,烧结温度为1600~2000℃、烧结时间为0.5~3小时、烧结压强为10~300MPa。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原位合成制备碳化硅/硼化钨复合材料,其最佳性能为:硬度30GPa,抗弯强度达到900MPa,断裂韧性为6.1MPa·m1/2,电导率为6×105Ω-1m-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长桁铣切柔性工装及其装夹方法,在基准平台上的两端分别设置长桁轴线定位块,其中一端的长桁轴线定位块与基准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准平台活动连接;在两个长桁轴线定位块之间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支撑装置,每组支撑装置是由若干个支撑间距为10-20mm的支撑块组成,其中间的支撑块位于长桁的轴线正下方,其余的支撑块沿轴线对称分布;在每组支撑装置的两侧设有L型定位板,在定位板上设有高度可调节的夹持压紧装置,夹持压紧装置的内端部设有橡皮垫。该工装可以满足不同结构、不同长度和不同宽度的长桁铣切加工要求,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该装夹方法可保证复合材料长桁的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无异味耐刮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组成有基体材料聚丙烯树脂、耐刮擦硅酮母粒、增韧剂、相容剂、抗氧剂、光稳定剂、气味吸附剂、填料和黑色母。其中聚丙烯树脂选自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耐刮擦硅酮母粒为自制产品,由聚丙烯树脂、改性超高分子量聚硅氧烷及带有活性基团超高分子量聚硅氧烷经密炼后挤出造粒而制备。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大幅度提高了材料耐刮擦性能,还解决了普通耐刮擦助剂易于析出发粘产生气味的问题,同时还不影响材料的其他使用性能。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环保无异味、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无三废,易于工业化生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辽宁沈阳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