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掺锶γ-聚谷氨酸/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配制钙离子、磷离子和锶离子溶液,先将γ-聚谷氨酸溶液添加到钙离子和锶离子溶液中反应,然后再逐滴加入磷离子溶液,通过搅拌、陈化、定型、冷冻干燥制得复合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湿法工艺,将生物高分子γ-聚谷氨酸和锶元素加入到磷酸三钙中制备得到掺锶γ-聚谷氨酸/磷酸三钙新型复合材料的新方法。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掺锶γ-聚谷氨酸/磷酸三钙纳米复合材料呈白色粉末,其抗压强度71~105Mpa,抗弯强度65~98Mpa,力学性能明显提高。该复合材料可以保证在骨修复过程中磷酸三钙中钙离子、磷离子和锶离子持续、平稳、缓慢地从γ-聚谷氨酸中释放出来,可以提高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骨结合能力,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酒杯复合材料塔,包括两套边相复合材料横担、中相复合材料横担、塔窗、两套钢结构地线支架和钢结构塔身;塔窗的底部固定于钢结构塔身的顶部上,两套边相复合材料横担设置于塔窗中部两侧,两套钢结构地线支架设置于置于塔窗顶部两侧;中相复合材料横担设置于塔窗内部。钢结构地线支架与地线相接,钢结构地线支架与塔窗的钢管相连,塔窗的钢管与塔身钢结构相连,实现接地引下,达到防雷的目;通过保证导线挂点到任何金属件的距离均满足绝缘距离来达到塔头绝缘的目的;通过各构件组成空间空间桁架体系传递荷载;通过复合材料构件表面的闪裙,增加横担的爬电比距;通过均压环改善电场分布。
一种(TiB2/Al‑Cu)/Al‑Cu系铝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是将TiB2/Al‑Cu复合材料镶嵌在Al‑Cu系合金基体中进行共挤压得到;所述TiB2/Al‑Cu复合材料是将原位自生法制备的TiB2/Al‑Cu系复合材料铸坯依次进行均匀化处理和变温强变形获得。制备方法是将TiB2/Al‑Cu复合材料嵌入Al‑Cu铝合金基体,经共挤压后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室温变形、人工时效处理,得到(TiB2/Al‑Cu)/Al‑Cu系铝基复合材料。与常规Al‑Cu合金相比,本发明制备的(TiB2/Al‑Cu)/Al‑Cu系铝基复合材料,具有界面结合良好、TiB2粒子分布均匀的特点,实现在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塑性。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细长杆增强复合材料管道接头剪切强度的结构及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增强技术领域。一种复合材料细长杆增强复合材料管道接头剪切强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复合材料管道接头处,沿圆周方向植入复合材料细长杆。该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首先,将复合材料细长杆垂直插入到泡沫中;其次,将湿法缠绕的复合材料管道加热固化至凝胶状态;第三,将泡沫上的复合材料细长杆采用超声锤插入到处于凝胶状态的复合材料管道;最后,加热使复合材料管道完全固化。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管道接头区域的剪切强度,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管道质量并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具有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感及其制备方法。磁性复合材料包括软磁金属材料和粘合剂,所述软磁金属材料和所述粘合剂以预设比例混合而成,所述软磁金属材料的相对致密度大于等于0.5,所述相对致密度由如下公式表示:
一种以纳米硅溶胶为烧结助剂热压制备的氮化硼基透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氮化硼基透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氮化硼透波陶瓷复合材料的度低、韧性差的不足的技术问题。氮化硼基透波复合材料按体积百分比非晶态纳米SiO2为10%~40%和六方氮化硼粉末为60%~90%制成;方法:一、混合,球磨,制得浆料;二、研碎、过筛,得到混料;三、烧结,冷却。本发明获得的氮化硼基透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介电性能均达到天线窗材料的要求。本发明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工艺可控、能够制造大尺寸天线窗陶瓷材料,适于批量生产的优点。本发明用于制备氮化硼基透波复合材料。
一种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温表面渗碳辅助钎焊方法,本发明涉及材料焊接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钎料难润湿性而导致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方法:去除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杂质,然后将陶瓷基复合材料置于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真空装置中,通入氩气,调节温度及压强,再通入甲烷气体进行沉积,沉积结束后,得到表面形成渗碳层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将钛基钎料置于表面形成渗碳层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待焊接面之间,并放置于真空钎焊炉中,抽真空并在高温下保温,冷却,即完成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温表面渗碳辅助钎焊过程。本发明用于一种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温表面渗碳辅助钎焊方法。
一种Cu-Al2O3复合材料喷嘴的近净成形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将5-15重量份的Cu颗粒、80-94重量份的Al2O3粉末和1-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混合在一起;将所配的物料混合玛瑙球加入到球磨罐中球磨;将所制成的复合粉末与粘结剂在温度为145-160℃的条件下混炼;将混炼物料进行造粒,然后将造粒后的混炼物料注射成形,得到复合材料喷嘴胚体;先对得到的复合材料喷嘴胚体进行蒸汽脱脂,得到脱脂复合材料喷嘴胚体;先对步骤脱脂复合材料喷嘴胚体进行低温预烧结;然后对脱脂复合材料喷嘴胚体进行冷等静压工艺处理;最后对脱脂复合材料喷嘴胚体进行高温烧结处理,得到复合材料喷嘴成品。本发明所制得的喷嘴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够制备体积更微小、形状更复杂、尺寸精度更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聚合物相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压电复合材料通过采用环氧树脂与硅橡胶等聚合物构成的夹心式结构来改进聚合物相材料,以减小其对压电柱振动的影响,继而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的机电耦合系数。本发明用有限元分析工具仿真了这种新型压电复合材料的谐振频率、声速、机电耦合系数和特性阻抗随硅橡胶体积百分比的变化关系,根据仿真结果制备了压电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基本吻合,复合材料的机电耦合系数比常规的1‑3型复合材料提高11%。本发明的改进聚合物相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非常适用于制造具有高机电转换效率的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个性化碳-碳复合材料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选择碳纤维增强碳基体作为原料;b.通过CT图像的采集进行人工骨轮廓,采集后的人工骨轮廓转换成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的方法对碳/碳复合材料进行处理后形成碳/碳复合材料人工骨;c.在真空辉光放电室中通入氩气进行对碳纤维增强碳基体表面进行等离子预处理,经过处理后的碳纤维增强碳基体放入酒精溶液中进行超声清洗;d.对清洗过后的碳纤维增强碳基体表面进行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形成成品碳/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一种个性化碳-碳复合材料人工骨及其制备方法,在碳/碳复合材料的表面上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能够提高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活性,有效地减少碳颗粒的释放。
提供了复合材料帽型加筋件、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加筋压力腹板和制造相同物的方法。复合材料帽型加筋件具有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复合材料帽型部分。复合材料帽型加筋件进一步具有联接到复合材料帽型部分上的多个复合材料加筋层片。多个复合材料加筋层片包括联接到复合材料帽型部分第一侧上的主体层片、联接到主体层片上的缠绕层片,以及联接到主体层片和缠绕层片上的基层片。复合材料帽型加筋件进一步具有成对的半径填料条状物,其联接到复合材料帽型部分上,并且布置在多个复合材料加筋层片之间。复合材料帽型加筋件进一步具有联接到复合材料帽型部分第二侧上的外部层片。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可在室温~500℃使用的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Ni 4~15%、Sn 4~6%、Si 0.05~0.5%、Al 0.03~0.5%、石墨烯0.5~3%、LaF3 0.05~0.5%,余量为Cu。本发明的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均具有优异的高强度、低摩擦、耐磨损及良好的自润滑特性,本发明的铜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可应用于滑动轴承、受电弓或滚动轴承保持架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Fe0@Fe3O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价铁盐和二价铁盐溶解在HCl溶液中,得到溶液A;2)将氨水滴加到溶液A中,得到纳米四氧化三铁,用水洗涤至中性,再用水重新分散,得到溶液B;3)将还原剂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得到还原剂溶液;4)将二价铁盐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完全后加入溶液B,混合均匀,再滴加还原剂溶液,得到纳米Fe0@Fe3O4复合材料,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水重新分散。本发明制备的分散型纳米Fe0@Fe3O4复合材料分散性好,储存、运输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推广使用,本发明的纳米Fe0@Fe3O4复合材料可将有机卤化物降解转化成低毒或无毒产物。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续形变复合材料型材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用树脂浸渍连续纵向纤维得到预浸料,将金属连续焊接或挤包得到管坯;S2.将预浸料连续带入管坯,得到待变型材料;S3.同步驱动待变形材料的预浸料及管坯,通过拉拔或辊压工艺改变管坯截面或/并通过模具作用变形管坯空间形态,得到连续的相同或不同空间形态的待成型材料;S4.加热待成型材料,得到连续的相同或不同空间形态的连续形变复合材料型材,包括预浸料经交联固化形成的芯材和管坯经变形形成的铠装层,可以连续制备连续形变复合材料型材,而连续形变复合材料型材的可得性可以保障需要综合各方面性能要求的复合材料价值工程设计所需。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包覆Na0.55Mn2O4·1.5H2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Na0.55Mn2O4·1.5H2O为由纳米棒组成的球形结构,并均匀的被包裹于无定型碳层中。制备:(1)在经酸处理表面改性后的二氧化锰纳米棒的醇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TEOS)水解得到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锰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对步骤(1)得到的样品进行碳包覆,得到碳化后的复合材料;将碳化后的复合材料粉末样缓慢加入过量的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反应。本发明提供的碳包覆Na0.55Mn2O4·1.5H2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他电化学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修饰电极电化学法识别色氨酸对映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材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法识别色氨酸对映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环保,且纤维素?壳聚糖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色氨酸对映体有着较好的识别能力。这归因于羧甲基纤维素和壳聚糖对色氨酸对映体立体选择性的协同作用。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酸@金属有机框架(MWCNTs@PAA@MOF-5)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以多壁碳纳米管为晶体生长的“异相”核,在其上接枝上聚丙烯酸,金属离子?“铆接”?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有机配体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形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材料的尺寸为50~1000μm。通过化学修饰法制备出复合材料?MWCNTs@PAA;用溶剂热法制备出MWCNTs@PAA@MOF-5;该复合材料具有?MOF?材料的高的比表面积、好的吸附性能等特性,可以将现香烟的焦油含量进一步降低,在香烟过滤嘴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泡沫塑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O2-环氧丙烷共聚物/聚丙烯复合材料和CO2-环氧丙烷共聚物/聚丙烯泡沫塑料。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由物料经过熔融共混制成,以重量份数计,所述物料包括: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10~80份;聚丙烯20~70份;聚丙烯接枝共聚物1~8份。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由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聚丙烯和聚丙烯接枝共聚物熔融共混制成,由该复合材料制成的泡沫塑料具有良好的抗收缩性能和发泡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泡沫塑料由上述复合材料发泡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收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泡沫塑料的收缩率低于9%。
本发明涉及白炭黑/聚(衣康酸酯-异戊二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生物基弹性体复合材料。白炭黑/聚(衣康酸酯-异戊二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材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复合材料,聚(衣康酸酯-异戊二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白炭黑皆来源于非石油基原料,不依赖石化资源。引入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复合材料与没有引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复合材料相比,白炭黑的分散改善,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提高,并大大提高了橡胶制品的抗湿滑性和降低了橡胶制品的滚动阻力,避免了硅烷偶联剂的使用,从而简化了加工工艺,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基“绿色轮胎”橡胶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苯胺纳米管的硫碳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以及所述复合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由聚苯胺纳米管、石墨烯与含硫活性物质复合而成,具有三维网络导电骨架,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由上述复合材料所制备的电极无需添加导电剂,能量密度高。将上述复合材料所制备的电极作为正极应用于二次铝电池体系,可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炭铝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使用可控层叠包覆装置制备生物炭铝铁复合材料,可控层叠包覆装置包括含石墨齿床的均相电镀反应床,还原性基团母液储存罐及喷淋头,反应床电导率传感器及控制器,连接管和泵。新型生物炭铝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可控层叠包覆装置中进行,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铝铁基母液;S2、制备碳基分散液;S3、制备还原性基团母液;S4、将铝铁基母液与碳基分散液混合搅拌后得到混合液,对混合液过滤得到载铝铁炭载体;S5向载铁碳载体喷洒还原性基团母液以得到生物炭铝铁复合材料。该新型生物炭铝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过程可控、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一种MoS2/ZnIn2S4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单一ZnIn2S4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较低的问题。方法:一、将片层MoS2与无水乙醇混合;二、加入到铟盐、硫源、锌盐、多元醇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三、反应,洗涤,干燥。本发明实现了MoS2/ZnIn2S4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制备的MoS2/ZnIn2S4纳米片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本发明用于制备MoS2/ZnIn2S4纳米片复合材料。
本文描述预纤维凝胶组合物,它包括至少一种聚合物基组合物、单体基组合物或它们的组合;和至少一种相容性胶凝剂,其中至少一种胶凝剂与至少一种聚合物基组合物、单体基组合物或它们的组合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形成预纤维凝胶组合物。本文也描述复合材料前体,它包括基体组分前体和增强剂组分,其中基体组分前体与增强剂组分的结合形成复合材料前体。本文还描述并优选了形成预纤维凝胶组合物、增强剂组分、纤维、复合材料前体和复合材料的方法。形成预纤维凝胶组合物的优选方法包括:A)提供至少一种聚合物基组合物、单体基组合物或它们的组合;B)提供至少一种相容性胶凝剂;和C)让至少部分所述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基组合物、单体组合物或它们的组合与至少一种相容性凝胶接触,使至少一种胶凝剂与至少一种聚合物基组合物、单体基组合物或它们的组合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形成预纤维凝胶组合物。形成复合材料前体的方法包括:A)提供基体组分前体;B)提供增强剂组分;和C)让增强剂组分与基体组分前体接触,其中基体组分前体与增强剂组分的结合形成复合材料前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子筛/纤维复合材料,所述分子筛/纤维复合材料包含分子筛和纤维,所述分子筛分布于纤维表面且直接与所述纤维表面接触,所述分子筛的粒径D90为0.01~50μm,所述分子筛的粒径D50为0.005~30μm;所述分子筛在纤维表面均匀分布。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分子筛/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各种用途。本发明首次解决了分子筛/纤维复合材料中,分子筛在纤维表面聚集的问题,制得了一种全新的分子筛/纤维复合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尺寸稳定性,使得该复合材料坚牢耐用。本发明的分子筛/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强、性能重复性高、实用效率高,可应用于止血、美容、除臭、杀菌、水体净化、空气净化、抗辐射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不锈钢基材,其中,该复合材料还包括位于该不锈钢基材表面的含金属铝层和位于含金属铝层表面的氧化铝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不锈钢基材表面形成含金属铝层,在所述含金属铝层表面形成氧化铝层。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不锈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不锈钢复合材料表面获得各种需要的色彩,且耐磨性很好。并且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优选情况下,通过染色颜料的配比及选择,可以使不锈钢复合材料表面获得各种需要的色彩,使不锈钢基材可以获得更好的装饰效果,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防霉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由表面接枝改性植物纤维粉、回收塑料粉、防霉功能添加剂共混,通过共挤出技术得到以木塑复合材料为芯层,防霉功能塑料层为表层的双层复合木塑复合材料。该长效防霉木塑复合材料包含厚度为9~29mm的木塑芯层,和厚度为0.5~1.5mm的防霉功能表层。在芯层中的植物纤维粉经过了有机硅表面改性处理。表层中的防霉添加剂具有光催化功能,也经过有机硅表面处理。整个木塑复合材料的微观界面性能优良。本发明的长效防霉木塑复合材料是所述组份通过熔融共混共挤出的方法制备。该木塑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长效防霉功能,而且由于表层为塑料层,保证了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极低的吸水率,力学性能优良。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室内外装饰、家具及包装等领域。
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所述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的组成为:Cu?20%~75%,Fe?9%~30%,Co?12%~45%,Cr?2%~8%,添加剂0~5%。制备方法:通过相图计算方法,设计复合材料的成分,使其成分中存在富Cu相和富Fe?Co?Cr相的液相两相分离区;称取各种原材料,放入气雾化制粉设备,抽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得核/壳型自包裹复合粉体;将制得的核/壳型自包裹复合粉体放入烧结炉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热压烧结,冷却后得到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烧结体,再退火处理,即得低膨胀高导热铜?不锈因瓦合金复合材料。
一种(Ti-Zr-Nb-Cu-Be)-N系非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i-Zr-Nb-Cu-Be)-N系非晶复合材料原子百分比为(Ti48Zr20Nb12Cu5Be15)99.59~96.83N0.41~3.17。在制备Ti48Zr20Nb12Cu5Be15非晶复合材料过程中控制N元素的添加范围,不改变原有Ti48Zr20Nb12Cu5Be15非晶复合材料的枝晶体积分数,利用N在枝晶中的固溶强化作用,使(Ti-Zr-Nb-Cu-Be)-N系非晶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较强的断裂塑性。本发明中的N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000ppm~8000ppm,原子百分比最高达到3.17%,通过适当调控N元素的添加量,合理调整(Ti-Zr-Nb-Cu-Be)-N系非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获得适合的强度和塑性。
共振反共振电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电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对于无序复合结构的电磁复合材料应用少,因为微小周期性复合结构制备的难度较大,而有序周期性结构限制了左手器件的设计和制作的问题。本发明的共振反共振电磁复合材料按体积百分比导电散射体材料为10~40%、基体材料为60~90%制成。制备方法为:一、取散射体材料和基体材料放入螺杆混料机中进行固态混合;二、将步骤一混合均匀的材料模压或挤压成形,即制备出共振和反共振电磁复合材料。本发明电磁复合材料适用于微波吸收和制备具有左手效应相关特性的新型电磁器件的设计和制作。具有成型性能好、微波透明度好、电磁性能稳定的特点。
玻璃绝缘层的软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软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软磁复合材料无法进行高温退火以去除制备过程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而无法提高软磁复合材料磁性能,还有无法在温差较大的环境或是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因材料发热时而始终保持磁性能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玻璃绝缘层的软磁复合材料是在磁粉上沉积非晶态物质,然后冷压或热压处理之后经退火处理制成的。本发明中软磁复合材料的初始磁导率可以达到200以上,最大磁导率可达900以上,饱和磁感应强度可达1.5T,矫顽力小于250A/m,在50Hz、1T的交流磁场下的铁损可以小于3W/Kg。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