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式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成型模具,成型组件包括成型镶针、至少两个上成型块以及至少两个下成型块,成型镶针设于下模上,至少两个下成型块设于下模上并绕设于成型镶针外;至少两个上成型块一一对应设于至少两个下成型块上并绕设于成型镶针外;下成型块的顶端设有第一螺旋凹槽,上成型块的底端设有第二螺旋凹槽,第二螺旋凹槽与第一螺旋凹槽用于在合模后配合形成与螺旋桨的桨叶结构匹配的第一型腔;至少两个上成型块与至少两个下成型块的内侧面用于在合模后与成型镶针外表面围成第二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相互贯通。本实用新型可一体成型螺旋桨,无需后期组装,成型的产品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型复合材料成型机,包括上模具组件与下模具组件,上模具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上模板及加热体,上加热体与上模板接触结合在一起时,两者之间设有导热油,上模板内设有供冷水流动的第一流道,上加热体内设有供热水流动的第二流道;下模具组件包括分体设置的下模板及下加热体,下加热体与下模板接触结合在一起时,两者之间设有导热油,下模板内设有供冷水流动的第三流道,下加热体内设有供热水流动的第四流道。在冷却脱模时,只需对上模板与下模板进行冷却,无需冷却上加热体与下加热体,冷却速度快,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上加热体与下加热体一直维持在高温状态,无需反复加热与冷却,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桶和位于所述搅拌筒内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通过螺纹配合有搅拌盘,所述搅拌盘上分布有连通其上下两侧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搅拌杆上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该外螺纹与具有内螺纹的搅拌盘连接,熔融态的聚碳酸酯流入搅拌桶后,驱动搅拌杆来回旋转,搅拌盘将沿搅拌杆轴向往复移动,熔融的聚碳酸酯将从搅拌盘的通孔内来回移动实现搅拌。
一种复合材料防滑电杆,第一环向纤维层,采用环向缠绕技术以各种缠绕角度把浸润了液态树脂的纤维纱交叉缠绕在电杆芯模的外表面;轴向纤维层,采用纯纵向、零角度缠绕技术把浸润了液态树脂的纤维纱以梯级往返方式平铺在第一环向纤维层外;第二环向纤维层,增加环向缠绕张力,采用环向缠绕技术将第二环向纤维层均匀缠绕在轴向纤维层外;树脂层,在第二环向纤维层缠绕时,液态树脂从第一环向纤维层向外析出,在第二环向纤维层外形成树脂层;防滑层,在树脂层上镶嵌有由颗粒物形成防滑层,其中颗粒物的粒径嵌入程度不同;保护层,通过不同方式将保护层设置在防滑层外。本实用新型能增加电杆的防滑效果,同时提高电杆的耐腐蚀程度,增加电杆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隔声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包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经该连接层连接,第二部分除连接层外其余部分与第一层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部分厚度为5mm;所述第二部分厚度为3mm,连接层厚度为1mm,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弹性胶层,所述弹性胶层上覆盖有隔离膜。本实用新型达到最佳的隔声效果,简化施工步骤,使用起来方便、简单,使用本实用新型比传统的踢脚隔声施工而言更简单,也比传统的管道隔声效果要更好。
一种全息膜复合材料定长拉伸和复合的装置,包括有全息转移膜放卷装置,转移膜拉伸牵引辊,上胶系统,纸张放卷装置,纸张牵引辊,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移膜拉伸牵引辊和上胶系统之间装置有数字式双电眼检测系统。通过由电眼检测系统分别检测到转移膜的版缝信号,将版缝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发出指令,分别控制转移膜拉伸牵引辊和复合装置的不同的运转速度,从而将全息转移膜进行拉伸,使原来长度范围不规则的转移膜,拉伸到一定的范围之内,然后与纸张复合,使之适合印刷,减少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材料炊具阳极硬化工艺的真空封闭结构,包括与炊具表面配合并封闭炊具表面的夹具,夹具与炊具的接触面设有绝缘密封垫圈,所述夹具上还设有用于排空封闭空间中空气的真空阀门。夹具与炊具表面形成一定的封闭空间,为了将两者更好的绝缘固定,通过将封闭空间抽真空的方式,夹具与炊具就被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夹具与炊具接触面设有绝缘密封垫,可以有效的防止夹具将阳极硬化的电流传导至被密封的表面,这样就能够防止其他表层材料在阳极硬化过程中被烧毁且保证了铝层阳极硬化膜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膜分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用包装膜分切装置,包括作用体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位于作用体前端的右侧,且第一电机的后侧设有放料辊,放料辊的前端与第一电机活动连接,且放料辊的后端与作用体的后壁活动套接,作用体后端的左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子通过联轴器与前端转动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有利于对转动轴有效驱动作用同时,便于通过设置的转动轴与限位片,使得对包装膜在收卷包装时,起到对其所用卷筒一端有效卡接带动以及限位效果,并通过所设的活动杆与套杆相互配合作用,有利于对卷筒另一端有效套接支承与限位的同时,起到有效不妨碍其转动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区热塑性复合材料床板,将各区域的铺层进行设计,使制品各区域具有不同的强度和韧性。连续化生产,效率高。应用于电动床领域,配合电动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多角度弯曲和支撑,能更好的贴合人体曲线,弯折便利,可以自由调节床板弯曲程度,能更好的满足人体舒适度需求和多功能护理需求。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各种睡眠、理疗等生活需要;与普通木床板比较,更为轻便,便于安装、拆卸和搬运,并且防潮、抗霉防蛀,适用于不同地域的消费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喷涂高光泽ABS/PMMA复合材料加工设备,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通过支撑架摆放在地面上,基座上表面的一端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面板,面板位于一号滑槽内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一号丝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两个十字交错的滑槽,利用丝杆传动带动相应设备移动,从而可针对ABS/PMMA复合板上图案的位置来对钻头以及ABS/PMMA复合板进行调整,同时利用不同形状的转臂带动相应形状的模具摆动,使得钻孔机的钻头可以在ABS/PMMA复合板上进行划线钻孔。相较于传统手绘在钻孔,更加方便且精准性更高,同时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绘图孔的模具以及转臂,可对不同图案的ABS/PMMA复合板进行加工,适用范围更广,更具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碳化硅复合材料液压零件用密封阀片,包括采用铝碳化硅材料的阀体,所述阀体的左端面上部开有表面光滑的环形槽,下部设置有贯穿所述阀体的通流孔,所述环形槽用于调节所述通流孔的流量,所述阀体的右端面中部设置有圆形结构的凸台,所述凸台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阀体。采用铝碳化硅材料液压零件用密封阀片,不仅兼容了淬火钢、纯陶瓷材料的优点,更有益于阀片质量寿命延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复合材料防水鞋套,包括鞋套主体与鞋套底部,所述鞋套主体由左、右两片主体鞋套面通过热封工艺缝合而成,所述鞋套主的上端开口环绕缝合有一弹性筋使上端开口具有收紧作用,所述鞋套主体与鞋套底部之间通过热封连接;所述主体鞋套面分内外层结构,外层为聚乙烯淋膜材料,内层为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在鞋套主体一侧连接有收紧带,两所述主体鞋套面后侧的热封边向内侧绕过该收紧带与鞋套主体的连接处,同时所述收紧带为聚丙烯纺粘无纺布细条;本实用新型的防水鞋套的外层由PE淋膜组成,使防水鞋套具有防水功能,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使防水鞋套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可反复使用,且可轻易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的内印刷设备,包括高透气薄膜、pp无纺布和水性胶水粘合轮,所述高透气薄膜缠绕在高透气膜轮,所述高透气膜轮通过高透气膜轮支撑杆与地面固定着,所述高透气膜轮支撑杆的一侧放置着总支撑架,本实用新型复合包装材料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高透气薄膜与一层无纺布加上水性胶水粘合而成。膜与布粘合前,先将相关图案或各类LOGO内印在透气膜表面,再将印刷好的透气膜印刷面通过网纹胶辊涂布上相应克重的水性胶水,然后与无纺布粘合在一起,这样的复合包装材料表面既能见到精美的印刷图案,同时又解决了表面印刷图案脱色掉色的不良现象。本设备的印刷效果好、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材料,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吸湿功能的多纤维复合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表层、夹层和里层,所述表层为耐磨层,所述夹层由竹浆纤维和棉混纺而成,所述里层为抗菌层。该服装材料采用三层结构,其夹层由竹浆纤维和棉混纺而成,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棉织物的性能,弥补纯棉织物抗皱性较差的缺陷,同时吸湿、导湿性能和透气性能均得到加强。同时,材料的抗菌层由木棉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相互编织而成,天然环保,穿着舒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且牛奶蛋白纤维中活性蛋白的作用,对人体有滋润肌肤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拼装式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涉及一种地下管道或地下自来水、电力、电信、煤气等管道的检查井盖,它是由井座以及设置在井座内的盖板组成,检查井盖为方形井盖,方形井盖的井座由左边框、右边框以及设置在左、右边框之间的1组或1组件以上的连接件组成,盖板是由1块或1块以上的盖板连接件拼成。设置在井座左、右边框之间的连接件长度与铺成盖板的标准组件长度相同,盖板连接件长度等于左、右边框长度之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模具太大的问题,而且解决了产品的运输、装卸、安装困难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复合材料电缆沟盖板的高精度设备,涉及沟盖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架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传送组件,包括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架体上的多个滚轴,所述滚轴最上侧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滚轴转动的驱动组件;调节压持件,用于压持抵触沟盖板,所述架体上端两侧均构造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内均竖直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架体上的驱动组件可以带动滚轴对沟盖板进行承接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调节压持件中的转杆,可以对沟盖板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保证后续切割组件的切割精度,并且设备可与传送带配合使用完成自动化运行,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属于头盔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头盔成型台,包括工作台、机架、上料装置和成型装置,成型装置设置于工作台,上料装置通过机架架设于工作台,上料装置与成型装置对应,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机构和载料板,载料板与第一伸缩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伸缩机构设置于机架,成型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机构、定模和动模,第二伸缩机构、定模均设置于工作台,动模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动模与第二伸缩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动模与定模对应,载料板与定模和动模之间的腔体对应。实现了自动化地控制生产,节省了人工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型导热油加热的复合材料成型机,包括:盛放导热油的容器、通过导管与容器连接的油泵、通过导管与油泵连接的上加热板、通过导管与所述容器连接的下加热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之间的模板组件,所述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内均设有供导热油流通的油道,所述上加热板内的油道通过管道与所述下加热板内的油道连通,所述上加热板与下加热板内均设有对油道的导热油加热的加热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对导热油加热的环节转移至上加热块与下加热块中,可以有效地避免现有技术中导热油在热容器中被加热时和加热好的导热油在导管输送时造成的能量损耗,节能环保,利于提升设备的集成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压复合材料市政花盆,包括花盆本体,设有挡板和盖板,所述本体分为凹槽体和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凹槽体的下面;所述凹槽体的左侧为排水区,所述凹槽体的右侧为种植区;所述排水区的左面下端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区的上面设有所述盖板,所述排水区的右面设有所述挡板;所述排水区的外部安装三通管接头,所述盖板的圆角与所述凹槽体的左面外边缘贴合;所述挡板的左侧上部、下部分别相应设有一圆孔、一限位孔;所述种植区的底板上部设有吸水件,所述吸水件上面设有隔水板,所述隔水板、吸水件与所述种植区的底板形成储水区;本实用新型设计独特,可规模化生产,抗老化,耐腐蚀,适合室外使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运模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底部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有导轨,行走轮连接有固定在车架上的行走电机,车架的顶部通过剪刀板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有工作台,剪刀板上设置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连通有液压油站,工作台内沿左右方向均布有若干滚筒,工作台的上顶面设置有与该滚筒对应的开口,且该滚筒圆周面的最高点高于该工作台的上顶面,工作台左右方向上的两侧中部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有限位器,旋转轴与伺服电机相连,导轨上设置有与电源电连接的导体,车架通过内置有线缆的导杆连接有与该导体对应的集电器,集电器电连接液压油站、行走电机和伺服电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抗菌保鲜包装复合材料,由内层、主粘合层、外表层构成,所述内层通过主粘合层与外表层粘合为一体,所述内层由聚乙烯黑白膜和聚偏二氯乙烯薄膜构成,聚偏二氯乙烯薄膜涂布在聚乙烯黑白膜内表面上,所述外表层由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副粘合层和塑料抗菌膜构成,抗菌膜通过副粘合层粘附在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的内侧面上;通过本技术方案,将复合膜设置为内层、外表层和主粘合层,在外表层的内表面设置具有抗菌作用的抗菌层,将聚偏二氯乙烯薄膜涂布在聚乙烯黑白膜上,可以不透光、无异味,并阻挡湿气和氧气的浸入以外,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的侵入,延长产品的保质时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素纤维复合材料电路板,包括防尘防水膜、防氧化层、铜箔层、电路基板、环氧树脂层、散热孔、风扇、电路刻痕、排气孔和LED灯,所述的基板外部包覆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上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防尘防水膜、防氧化层、铜箔层,环氧树脂层底层设有散热孔,环氧树脂层两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风扇,电路板上刻蚀电路刻痕,电路板四周设有排气孔,电路板四个拐角处设有LED灯。本实用新型基板耐高温,耐烧蚀,热膨胀系数小,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其老化,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高温时不易变形,不会影响其外形,基板弹性较大,稍微弯曲不会引起其破碎,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零件外观质量检验平台,包括平台主体,该平台主体的台面全部或部分为用于检验的透光面,位于该透光面下方的平台主体内设有光源。将完工零件置于透光面上,并调整零件的放置角度,使光源发出的均匀、稳定光线从透光面射出并照射在零件表面,从而便于QA人员检验零件外观孔隙率、褶皱、气泡、划伤、分层等多种缺陷,而且还可通过另一只手拿起测量工具来测量缺陷大小。该检验平台改变了QA人员借用太阳光或者手电筒等工具目视检验零件外观质量的传统模式,可在短时间内准确检验零件是否存在表面缺陷和缺陷大小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检验准确和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生产制作容易、成本低,有利于普及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天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打磨机构,涉及打磨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机构,两侧所述安装机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打磨机构和第二打磨机构。通过设置调节栓,使其有效调节活动夹持件与固定夹持件间的夹持距离,以对需进行打磨的碳纤维材料进行夹持固定,进而通过滑槽驱使夹持固定好的碳纤维材料沿滑槽的延伸方向进行横向滑动,并通过连接台板带动其上设置的碳纤维材料沿滑轨的延伸方向进行纵向滑动,以调节碳纤维材料打磨的位置,同时通过限位槽将碳纤维材料打磨产生的废料收集传导至废料回收箱内进行收集处理,进而有效提高装置使用调节的便捷性,并增强使用的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铜管结构,涉及铜管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外套管以及第二外套管,所述第一外套管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二外套管,所述第一外套管以及第二外套管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第一外套管以及第二外套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环,所述内环的内壁活动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两端的外壁均活动设置有铜管,所述铜管上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板。通过设置卡杆以及铜管上的卡槽,就可以利用卡杆与铜管的卡接,实现铜管与第一外套管以及第二外套管快速的安装与拆卸,连接步骤简易,连接更加的方便,为铜管的安装和拆卸提供便利性,使用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敏膜不干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机,涉及不干胶制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卷料装置、涂布机、烘干箱、冷却裁切装置、印刷机;所述冷却裁切装置的结构包括冷却箱、导热管、收料卷轴、滑块、裁刀,所述冷却箱上设置冷水腔、冷却腔、安装口,所述冷水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导热管盘绕在冷却腔的侧壁上,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直接与冷水腔连通、另一端通过水泵与冷水腔连通,所述滑块设置在冷却箱的顶侧壁的凹槽中,每个滑块的右端通过弹簧与冷却箱连接,每个滑块的顶端各与一个裁刀的左上端铰接,所述收料卷轴的前后端分别连接在安装口的前后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方便冷却后直接裁切,无需人工搬运后裁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的飞剪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自前往后依次包括:开卷机构、整平机构、横切机构、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包括摆桥、识别装置以及回收槽;集料机构,所述集料机构包括至少两组集料装置,所述集料装置包括横向输送架以及纵向输送架,所述横向输送架的两侧均设有集料台。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两组以上的集料装置,利用集料装置对飞剪后的板材进行堆码,由于一组集料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集料台,多个的集料台不仅可以提高了装料效率,而且每一个集料台可以对应一个规格尺寸的板材,方便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利用筛选机构,对飞剪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挑选排除,提高了自动化效率。
无人直升机复合材料尾梁框隔板与金属尾传动轴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技术领域;转动轴承设置在尼龙套筒中部的轴承配合孔内,且两者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的尼龙套筒一侧的凸台穿设在橡胶垫板中的凸台安装孔内;所述的尼龙套筒锁紧环套设在凸台的外部;所述的尼龙套筒、橡胶垫板以及尼龙套筒锁紧环上均对称设有数个螺栓孔;所述的橡胶垫板与尾梁框隔板贴合设置;所述的锁紧螺栓依次穿过尼龙套筒、橡胶垫板以及尼龙套筒锁紧环上的螺栓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固定。安装便捷,由于设计有橡胶垫板,大幅减缓颤振带来的影响,同时解决在装配过程中苛刻的装配工艺问题,而且加工成本低,适合无人直升机使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采用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耐热电缆,设置有两层耐磨散热层,耐磨散热层中的翅片和纳米填充导热材料能够快速散出电缆在使用中产生的热量,降低电缆因自身产热而导致老化的速度,并且耐磨散热层中的钢丝能够增强电缆的耐磨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降低因电缆磨损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几率。耐磨散热层I中设置有翅片I、钢丝I和纳米填充导热材料I,耐磨散热层II中设置有翅片II、钢丝II和纳米填充导热材料II,吸热屏蔽层与耐磨散热层I相接触。耐磨散热层II与吸热屏蔽层相接触,外绝缘层与耐磨散热层II相接触。无机填充材料、隔氧层、内绝缘层和导体线芯均设置在外绝缘层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用短切设备,包括短切加工台,所述短切加工台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传送辊,两个所述传送辊共同套设有传送带,所述短切加工台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短切加工台上转动连接有按压辊,所述短切加工台上固定连接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上设有清理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可以对聚丙烯玻璃纤维进行输送,通高短切效率;通过设置按压辊可以对弯曲的聚丙烯玻璃纤维进行压直,且能对其进行限位,便于后续的切割;通过设置海绵可以对短切刀片进行清理,避免刀片上留有聚丙烯玻璃纤维;通过刮板可以对传送带进行刮除,避免聚丙烯玻璃纤维沾附在传送带上,影响聚丙烯玻璃纤维的短切生产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