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玻璃纤维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碳纳米管经表面羧基化、酰氯化后,再在其上引入二元胺或多元胺,将接有氨基的碳纳米管用多元酸酐化合物修饰,制备携带酸酐基团的碳纳米管。超声波振荡和高速搅拌,使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采用有机酸酐类固化剂固化,以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环氧树脂聚合物作为基体和经过偶联剂处理的玻璃纤维复合,形成以共价键相连的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结构。本发明制备方便,提高了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利用碳纳米管的强度和韧性强韧化环氧树脂,提高与玻璃纤维基面的粘结强度,从而提高玻璃纤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多维混杂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拓宽玻璃纤维、碳纳米管和环氧树脂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加筋板液体成型装置及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加筋板液体成型装置包括胶液缸、封装预制件、成型模具、导流瓶、连接装置和真空泵。其中,封装预制件设置在带有沟槽的成型模具上构成成型组件,该成型组件一端经进胶管连接胶液缸形成注入线路,另一端经出胶管连接到导流瓶形成吸入线路,其中导流瓶通过导流管连接到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经真空管与真空泵相连。本发明筋条结构增强纤维材料先被放置于成型模具的沟槽中成型,而后蒙皮结构增强纤维材料铺设成型,再注入液体树脂整体成型,可充分保证筋条与蒙皮相对位置的精确,也保证了零件整体成型的外观质量,具有较佳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复合材料或塑料用预埋紧固件,预埋紧固件包括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螺母、中部过渡区和螺柱;中部过渡区为非贯通结构;所述螺柱为螺纹结构或光杆结构;所述螺母为带内螺纹结构或不带螺纹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复合材料和塑料之间的双面连接,可实现良好的产品的密封性,结构简单简化了装配流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铝复合材料焊接操作平台,包括支架和放置在该支架上的两根互相平行的横杆,所述的两根横杆的间距是待焊接钢铝复合材料宽度的二倍,所述横杆的宽度符合自动焊小车行驶的要求,在所述的支架上、两根横杆之间的两侧分别设有垫脚,该垫脚的上表面为铝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控制和减小复合材料在焊接中产生的弯曲、横向变形,具有普遍性,且操作简单,使用可靠,保障安全,可无限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复合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专用成型设备,包括混炼机、注射料筒和模压机。本实用新型将混炼塑料合金,注塑、模压统一于一体,克服了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尤其是聚四氟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难注塑的难题;同时通过只改变注塑缸的容积即能够达到成型大质量工件的目的,又通过低压注塑后模压,降低了合模力,不仅可降低设备成本,又保证了产品质量,与其它的注塑机相比,机器造价比较低廉,利用模压直接成型,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成型压力的能量,降低了能耗,并且容易成型较大的制品和多模腔制品。成型物料的取向性小,不开裂,不变形,易保证质量,特别是容易成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及各种塑料合金等复合材料。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回收系统,包括:连续热解炉,所述连续热解炉的热解进料口与外部设置的上料装置连接;过热蒸汽发生器,与所述连续热解炉的热解炉体连接,向所述连续热解炉内输送过热蒸汽;热能转换燃烧炉,与所述连续热解炉的热解气体出口连接;所述热能转换燃烧炉还与所述过热蒸汽发生器连接;连续除碳炉,所述连续除碳炉的除碳进料口与所述连续热解炉的热解出料口连接,用于对经所述连续热解炉热解过后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除碳处理,输出纤维原丝。本申请中提供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续回收系统节约了纤维回收的成本,实现纤维的无损伤回收,同时回收过程具有尾气零排放、零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早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硫铝酸盐水泥30%‑40%;硅酸盐水泥5%‑15%;硅灰2%‑4%;石英砂40%‑50%;钢纤维3%‑5%;外加剂0.3%‑1%,其中外加剂包括减水剂、消泡剂、缓凝剂、早强剂;其制备的超早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初始扩展度大于700mm,2h抗压强度大于30MPa,28d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弯拉强度大于15MPa,极限拉应变大于0.15%。本发明采用硫铝酸水泥颗粒、硅酸盐水泥颗粒、硅灰颗粒和石英砂形成良好的颗粒级配,并大量添加了超细钢纤维及外加剂,使其具备工作性能良好、超早强、高延性和高耐久性的优点,用于结构的快速维修,施工后2小时即可开放交通,将施工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实现安全可靠、更持久的抢修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多孔结构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三维互联多孔硅橡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S1:将GO加至缓冲溶液中,超声;随后向缓冲溶液中加入PDA,超声,反应完全得到PDA‑rGO溶液;S2:将牺牲模板、CNT、SR和固化剂混合并固化,随后在去离子水中完全除去牺牲模板,得到CNT/SR三维互联多孔基体;S3:将CNT/SR三维互联多孔基体浸泡于PDA‑rGO溶液中吸附,得到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CNT/rGO的应变传感器具有检测力学变化的优势,将其与SR结合,由于SR透气性、稳定性好,响应明显,因而,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等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电磁波屏蔽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电磁波屏蔽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碳化硅基体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碳化硅基体周围的Al2O3/RE2O3透波相和SiBCN吸波相构成的透波/吸波网络;所述高电磁波屏蔽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中所述Al2O3/RE2O3透波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5wt%,所述SiBCN吸波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5wt%;RE为Dy、Y、Er或Yb,优选为Y。
本发明提供一种MOF‑聚苯乙烯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MOF‑聚苯乙烯微球复合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微球和MOF晶体;所述MOF晶体为选自Cu3(HITP)2、Ni3(HITP)2和Co3(HITP)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MOF晶体负载于所述聚苯乙烯微球上。本发明的MOF‑聚苯乙烯微球复合材料用于气敏材料检测H2S时,在常温下具有较好的电导率和传感性能,室温下可直接对H2S气体进行电化学检测,有效解决了传统金属氧化物工作温度高的问题,而且对H2S气体的灵敏度和响应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低收缩型高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按照重量份计:水泥650‑750份、硅灰100‑150份、粉煤灰500‑600份、黄砂400‑450份、石膏0‑100份,高效减水剂30‑40份、合成纤维15‑25份、水200‑250份;还涉及一种制备方法:按重量份称取水泥、硅灰、粉煤灰、黄砂、石膏、高效减水剂、合成纤维和水;将水泥、硅灰、粉煤灰、石膏、黄砂依次倒入滚筒式搅拌机中搅拌,得到干混料A;然后将高效减水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干混料A中,混合搅拌得到砂浆料B;最后将合成纤维分散撒入砂浆料B内,搅得到低碳低收缩型高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还拥有低碳低收缩特性,制备方法工序简单,原材料种类少。
本发明专利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快速成型的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设计了一种快速成型的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PET中添加PENT,PENT为PET共聚酯,用于减少PET分子的空间位阻,能使PET共聚酯的热结晶温度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效降低,冷结晶温度点大幅度降低,同时材料本身的熔点与原材料PET相差不到5℃,彻底消除了PET弱点的同时保留了PET耐高温的特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铋/二氧化硅/二氧化锰/阿霉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其制备过程具体为:首先,NaBH4还原Bi(NO3)3得到Bi纳米粒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在Bi纳米粒子外包覆SiO2,以离子交换法除去CTAB模板得到Bi@mSiO2;然后,以SiO2表面的Si‑OH还原KMnO4,在SiO2表面原位生成MnO2,得到Bi@mSiO2@MnO2;最后在避光条件下负载阿霉素(DOX),得到Bi@mSiO2@MnO2/DOX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不仅能够用作优良的CT、核磁(MR)成像造影剂,并且集化疗/光热治疗/化学动力学治疗于一体,实现了CT/MR成像引导的增强的肿瘤化疗/光热治疗/化学动力学疗法协同治疗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g/Ag3PO4/ZnTi‑LD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将硝酸锌和氯化钛水热反应得到ZnTi‑LDH,之后将ZnTi‑LDH与硝酸银、磷酸氢二钠反应得到Ag/Ag3PO4/ZnTi‑LDH复合材料。所述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高效节能,得到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制药废水中的非那西汀,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废旧纺织品的资源化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粉尘纤维的纤塑复合材料,包括粉尘纤维、纺织纤维、塑料和辅料,以重量百分比计算,总的纺织纤维占比40%‑60%、总的塑料占比25%‑45%,其余为辅料,经复合而成。本发明通过特定的配方,实现纺织纤维与塑料的最佳复合状态,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和硬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聚吡咯/聚氨酯柔性多功能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以硅烷偶联剂交联的细菌纤维素材料为基体材料,依次原位生长聚吡咯,包覆聚氨酯和三防整理剂。得到的细菌纤维素/聚吡咯/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其作为电加热材料在服装上使用时发挥电加热、保温、疏水及其透气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下具有较高韧性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聚丙烯60‑80份;长玻璃纤维10‑25份;相容剂3‑1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10份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长玻璃纤维以及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同时配合相容剂的作用,使得聚丙烯复合材料的低温韧性好、拉伸能力大、抗静电能力佳、热稳定性能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低温下具有较高韧性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设备以及原料均易得,因此适合工厂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制品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表观的SMC复合材料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表观的SMC复合材料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预制模具,将SMC材料铺放于预制模具内;S2闭合预制模具,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预制,得预制件;S3预热成型模具,将S2所得的预制件置于成型模具的型腔(3)内,闭合上模(1)和下模(2),维持一定的压力和温度;S4取出成型件,静置至室温,即得。本申请的方法可减少产品表面的不良现象,使其外观有规则性及层次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层填充结构织物结构电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由依次复合的保护层、电热层、隔热层、支撑层形成的三维间隔结构机织物,间隔纱将各层捆绑为一体。制备方法为:按照纱线的选择方案排布各层经纱和间隔纱;开动引纬装置,引入各层纬纱,电机卷取;引入隔热填充材料;间隔纱相互交织,将各层经纱、纬纱织造成一体。本发明制得的电热复合材料结构简单,质量轻,结构整体性好,具有耐湿热老化,耐冲击等性能,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甲基氨基碘化亚锡‑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其应用及制备方法,本发明Au/CH3NH3SnI3/SnO2复合材料能作为室温NO2半导体传感器材料,通过湿化学法将Au引入CH3NH3SnI3并通过焙烧使其部分分解为SnO2,获得Au/CH3NH3SnI3/SnO2复合材料。在CH3NH3SnI3和之间SnO2形成异质结,使得CH3NH3SnI3的光生电子易于转移至SnO2的导带,加快了SnO2的光活化,同时避免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CH3NH3SnI3的量子效率。在三种材料的相互作用下获得了稳定性高、吸光范围大的光助气敏材。本发明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飞机复合材料梁的夹具,包括:腹板真空定位夹紧平台组件,其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将飞机复合材料梁的腹板夹紧在所述腹板真空定位夹紧平台组件的上表面;以及多个缘条支撑组件,其包括底座支架和分别安装到底座支架的两侧的两个缘条支撑构件,其中底座支架用于支撑腹板真空定位夹紧平台组件,缘条支撑构件包括安装到底座支架上的连杆机构和安装到连杆机构上的橡胶支撑块;其中,通过调节连杆机构来调节橡胶支撑块的横向位置,以实现对飞机复合材料梁的两侧缘条的支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含其的负极片,涉及硅基复合材料领域,所述硅基复合材料包括硅纳米粒子、碳纳米管、氧化硅、氧化锂和硅酸锂,其中碳纳米管和硅纳米粒子分散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氧化硅、氧化锂与硅酸锂包覆三维网络结构形成二次颗粒。该硅二次颗粒与石墨按照特定粒径比匀浆涂布,制备得到容量发挥高、导电性能好、库伦效率高、体积膨胀小且循环稳定性高的含硅负极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比称取葡萄糖、浓硝酸、水和模板剂二氧化硅,混合,烘干后焙烧,将焙烧后的混合物放入氢氟酸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碳纤维管;将碳纳米纤维管与升华硫、纳米铁粉、纳米锂盐、纳米钒盐放入纳米高温高压蒸气混合机中混合,得到混合料;烘干及烧结处理;粉碎及研磨;掺杂稀土材料氧化钆,气流粉碎、分级,获得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了特定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并掺杂了稀土材料氧化钆,使得制备的锂硫电池用正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率、良好的自放电抑制性以及高质量比容量,用于锂硫电池时,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级电容器NiCo2O4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NiCo2O4纳米片阵列,然后将长有NiCo2O4纳米片阵列的泡沫镍置于NiCl2·6H2O和Na2MoO4·2H2O或CoCl2·6H2O和Na2MoO4·2H2O混合溶液中,热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釜至室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溶剂洗涤泡沫镍,并在马弗炉中煅烧,分别得到NiCo2O4@NiMoO4、NiCo2O4@CoMoO4复合材料。本发明以NiCo2O4为骨架材料,由于NiCo2O4@NiMoO4和NiCo2O4@CoMoO4复合材料中二者之间具有协同效应可以提高整个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填充生物质复合材料性能的增容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的增容剂是以聚烯烃为主链,接枝支链为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丙烯酸或者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苯乙烯或其衍生物所形成的无规共聚物或交替共聚物;增容剂的接枝率为5%~20%,分子量为500~6500。该方法利用熔融接枝方法合成两种或多种高接枝率、合适分子量的增容剂,通过两种或多种增容剂的混合复配制备一种具有协同增容作用的增容剂。对改善高填充生物质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效果优异,从而显著提高生物质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和机械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耐磨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聚丙烯44~99.4%,弹性体0~20%,含氟表面改性剂0.5~5.0%,滑石粉0~30%,热稳定剂0.1~1.0%。本发明由于含氟表面改性剂可降低产品表面摩擦系数,在材料配方中添加含氟表面改性剂,在挤出成型过程中,含氟表面改性剂受机械剪切应力作用倾向于迁移至制品表面,其结构中的活性成分会形成类似交联网状结构,从而使制品表面在受到外力摩擦作用时,能够有效降低产品表面的磨损伤害程度,进而实现改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废料制备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回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粉碎后分离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再将回收纤维作为填料添加到聚氨酯泡沫原料中,制作纤维增强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防护类制品时产生生的边角料纤维中含有聚氨酯树脂,而聚氨酯树脂去除困难,给回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方法可在不完全去除聚氨酯的情况下直接将回收纤维加以利用,由于纤维表面含有聚氨酯树脂,这有利于纤维与聚氨酯泡沫的界面结合,使纤维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制品可用作防冲击、防爆板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属颗粒负载于介孔γ‑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无机盐和碳酸铵的部分水解法,通过控制碳酸铵的滴定速度形成溶胶凝胶,然后在400℃下进行煅烧制得第一固体材料,然后将第一固体材料与一水合1.10‑菲啰啉溶解于乙醇与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蒸干得到第二固体材料,之后再将第二固体材料在氮气气氛下,在600‑900oC下焙烧2h,最终制得纳米金属颗粒负载于介孔γ‑氧化铝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狭窄的孔径分布和较大的孔容,且金属颗粒高度分散,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易于控制,易于工业化。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上海上海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