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钡增强聚丙烯隔声复合材料,其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聚丙烯:15%-40%,粒径为1-100微米的硫酸钡:30-60%,粒径为1-100微米的滑石粉:25-40%,偶联剂:0.5-2%,润滑剂:0.1-1%,稳定剂:0.1-0.3%。本发明的一种硫酸钡增强聚丙烯隔声复合材料是采用PP、硫酸钡、滑石粉、偶联剂、润滑剂以及稳定剂,这些组分制作的硫酸钡增强聚丙烯隔声复合材料料隔声效果好,还具有无毒、无铅、高强度、加工性能好的特点,并且成本低。本发明硫酸钡增强聚丙烯隔声复合材料特别是在材料成份中引入了硫酸钡,使材料的面密度有明显的提高,可广泛用于建筑行业、装饰领域等的隔声处理,使用此种改性聚丙烯隔声复合材料可有效隔声降噪。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电池箱体结构,包括框架组件、复合材料下壳体组件、下护板、下护板固定螺母、旋转攻丝铆接、粘接结构胶和结构密封胶;复合材料下壳体组件自上而下设置于框架组件上端;下护板自下而上设置于框架组件下端;复合材料下壳体组件和下护板分别通过下护板固定螺母、FDS、粘接结构胶和结构密封胶将两者分别与框架组件的上下两端胶接、铆接连接组成,本申请复合材料下壳体为PCM预浸料和SMC复合模压整体式成型,可以有效的保证强度、密封、内部安装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电芯(模组)安装槽以及纵梁结构,提升整体的刚度,保证了模组的支撑,更是在框架组件周边一圈设置支撑筋,对复合材料一圈进行辅助支撑。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重构柔性模具的金属包裹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体包括,对金属薄板进行裁切及表面去污处理;将金属薄板放置在可重构柔性模具的下型面,其上依次铺覆树脂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将另一金属薄板覆盖在前述金属薄板上;根据工件的形状,设置可重构柔性模具中各个加载单元的高度,使工件挤压成型;对工件进行加热,使树脂基固化,冷却后,脱模。本发明将金属薄板与复合材料表面固化为一体,通过可重构柔性模具实现金属包裹复合材料的快速成型,满足工件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成型需求,避免复合材料表面受到腐蚀、摩擦磨损及老化等问题,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成型效率和精确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02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Ti02基无机复合材料的化学通式为:Li1+xAlyTi2y‑1O3z+4(PO4)z,其中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亚钴分级介孔纳米球@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氧化亚钴分级介孔纳米球由CoO纳米晶组装而成,氧化亚钴分级介孔纳米球的表面依次包覆有由TiO2纳米晶组成的TiO2包覆层和非晶态碳层。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氧化亚钴分级介孔纳米球@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合成Co甘油球,然后通过碳化和氧化形成CoO分级介孔纳米球,之后在其表面包覆一层TiO2和一层RF树脂,碳化煅烧后获得最终产物。本发明可提高CoO的电化学活性和结构稳定性,使其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CoO分级介孔纳米球@TiO2@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型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系统及成型工艺,该系统包括模具本体、抽真空模块、加压模块与加热模块;模具本体包括成型阴模与顶盖,成型阴模上设有型腔;抽真空模块包括真空泵与真空管,真空管的一端与真空泵相连,另一端与真空袋膜相连,以使得铺层后的复合材料初步成型;加压模块包括气源与加压管组件,加压管组件的一端与气源相连,另一端与型腔连通,以对初步成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加压处理;加热模块包括加热腔以及设在加热腔内的加热机构,成型阴模位于加热腔内,以对初步成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完成最终成型。对升温加压等系统进行有效整合,降低了大型复合材料产品成型的成本,提高了大型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凝胶‑碳点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纳米凝胶‑碳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性气氛中,将近红外碳点、聚合反应引发剂加入包含烯酰胺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去离子水等的反应液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之后对所获反应混合物进行后处理,获得纳米凝胶‑碳点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原位合成了具有光热、光动力及刺激响应性的纳米凝胶‑碳点复合材料,其一方面改善了单独利用碳点作为诊疗制剂所面临的尺寸小、肿瘤累积效果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赋予了复合材料良好的刺激响应性能,提高了复合材料对于肿瘤微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提升肿瘤诊疗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相变焓的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纳米花状介孔有机硅的合成;(2)以纳米花状介孔有机硅为载体制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本发明以纳米花状介孔有机硅为载体固定PEG制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改善了PEG分子的结晶行为,提高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相变焓;经GO修饰后的PEG,形成交联网络,提高了相变复合材料的稳定性;GO填充于PEG的网络内部,形成填充结构,从而有效改善相变复合材料的热流变行为及结晶行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合成的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的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的原料组分和含量如下:天然橡胶胶乳(NR latex)100g,硬脂酸1~2g,石蜡1~1.5g,炭黑15~30g,氧化锌2~5g,硫磺1~1.5g,防老剂40201~2g、促进剂TBBS 0.5~2g。本发明采用原位合成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操作;通过对硫化曲线分析可知,原位合成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比普通的制备方法得到的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硫化性能;通过对原位合成NR/silica纳米复合材料使用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由结果可知,白炭黑作为分散相,分散的较均匀,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的聚合物基抗静电和导电复合材料,按体积百分数计,含有:聚丙烯35~5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5~55%,乙烯基共聚物5~25%,导电填料0.1~5%。采用在密炼机或挤出机中混炼制备而成。本发明的聚合物基抗静电和导电复合材料在很低的填料含量下就有良好的体积电导率,并且体积电导率可在较大范围内可调。同时,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导电性和透明度都较好的薄膜,改变了一般导电填料填充聚合物体系由于所需填料含量较高而材料不透明的缺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粉填充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木粉填充PET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50-70份PET、30-50份木粉、4-8份偶联相容剂、0.5-1.5份扩链剂。本发明的木粉填充PET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能够满足多种场合的生产工艺和使用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复合材料优化的方法,包括:S1.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纯PMMA分子链进行建模得到纯PMMA无定型晶胞,计算纯PMMA无定型晶胞的力学性能;S2.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不同直径的纳米SiO2粒子进行建模得到不同直径的纳米SiO2粒子模型;S3.根据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将纳米SiO2粒子和PMMA分子链进行复制并传送到晶胞内,构建PMMA/SiO2复合材料无定型晶胞;S4.对所述纳米SiO2粒子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纳米SiO2粒子和PMMA分子链进行复制并传送到晶胞内,构建PMMA/改性SiO2复合材料无定型晶胞;S5.计算PMMA/SiO2复合材料与PMMA/改性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将计算得到的PMMA/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PMMA/改性SiO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与纯PMMA无定型晶胞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得到结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弹头盔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人体防护用品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材料是由芳纶无纬布层与树脂层交替叠放后,经模压制成,其中复合材料中所述的芳纶无纬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70-90%,所述树脂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30%。并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芳纶无纬布根据所需头盔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裁剪;将芳纶无纬布层和树脂层交替叠合,放入普通的热压预成型模具中进行热固模压,使树脂层软化与芳纶无纬布交替粘结在一起制成用于防弹头盔的复合材料坯件;将坯件从热压预成型模具取出后放入冷压预成型模具中进行冷固模压,得用于防弹头盔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得的头盔防弹性能好,质量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彩共挤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加料:将多彩共挤木塑复合材料的核层料和壳层料分别加入共挤设备中;加热: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范围从进料到出料为200‑140℃递减变化;第一单螺杆挤出机组的温度从进料到出料为100‑220℃递增变化;挤出:开启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机和主机,将核层料从共挤模具中挤出;将上单螺杆挤出机中的深色料挤入下单螺杆挤出机中,深色料与下单螺杆挤出机中的浅色料半混合,深色料在下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浅色料时一起通过副模具进入共挤模具中,将壳层料均匀包覆在木塑复合材料的核层料上,得到多彩共挤木塑复合材料;压纹:将压纹棍轻轻压在从共挤模具中挤出的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表面印得花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亚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采用四氯化锡为锡源,蔗糖为碳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活性剂,草酸为模板,在水热环境下制备二氧化锡碳复合材料,再在管式炉中高温下进一步反应形成锡碳复合材料,进一步将锡碳复合材料与硫磺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煅烧获得硫化亚锡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原料价格低廉,合成材料结构由一次纳米粒子组成二次微米颗粒,该结构能利用一次纳米粒子缩短钠离子在材料中的扩散路径,此外二次微米颗粒组成碳骨架具有多孔结构,一方面既能提高硫化亚锡的导电性,又能够有效抑制硫化亚锡电化学反应中的体积变化,保持电极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耐刮擦PBT复合材料,其组成按重量份为:PBT为60份‑80份;LDPE为5份‑10份;阻燃剂为14份‑16份;协效阻燃剂为3份‑5份;耐刮擦母粒为10份‑16份;抗氧剂为0.1份‑0.5份;相容剂为0.1份‑0.3份。本发明提供的耐刮擦母粒,不但提升了PBT复合材料的耐刮擦性能,而且提高了PBT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阻燃剂的加入提升了PB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硅酸钙晶须具有典型的多孔结构,它能够催化膨胀成碳,提升PBT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属于铅蓄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负极用碳复合材料,其由以下方法制得,将锌源或银源完全溶解于碱性溶液中,然后加入碳材料搅拌处理接着在反应釜中反应,经抽滤清洗后完全干燥制得铅蓄电池负极用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负极铅膏,其由铅粉、短纤维、炭黑、碳复合材料、腐殖酸、木质素、硫酸、碳纳米管和纯水等原料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本发明的碳复合材料中,片状氧化锌或氧化银跟碳材料牢固结合,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硫酸铅结晶溶解位点,同时改善负极物质的微观孔结构,本发明中的负极铅膏具有更好的抑制析氢能力及更好的循环寿命;本发明中的铅蓄电池具有更好的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纳米钛层与钛硅碳层组成的多层复合膜。该多层复合膜作为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连接材料而应用。其优点是:利用高活性金属钛层与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中的碳反应形成较强的界面过渡层碳化钛,可有效缓解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与钛硅碳层之间的热失配;并且反应为放热反应,能够实现瞬态高温,有利于连接层的致密化;钛硅碳层可在高温缓解连接界面的崩塌式失效,并且钛硅碳层可弥补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表面缺陷,降低对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的表面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旨在提供多孔阵列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多孔阵列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Fe(OH)3/GO静电复合物的悬浊液,制备具有多孔阵列织构的产物,制备多孔阵列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前驱体,以及最后制得多孔阵列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多孔阵列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隐身技术,还可用来隐蔽机场导航设备,也可利用其防止电磁辐射或泄漏。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前驱体材料、正极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及应用。本发明通过刻蚀纳米铝粉,形成多孔的纳米氢氧化锰包覆氟化铝的复合材料。随后复合材料在前驱体材料的湿法制备阶段,缓慢释放纳米氢氧化锰,使得前驱体在氢氧化锰上生长,并逐渐包裹氢氧化锰。前驱体材料在较高温度下干燥,缓释出氟化氢气体,氟化铝转化为氧化铝,前驱体也变得疏松多孔。随后通过混锂烧结,得到正极材料。正极材料中三维通道的存在,使得其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脱嵌更彻底,材料可逆性更好、稳定性更好。锰酸锂、铝酸锂的存在也为材料提供了更多支柱,减少正极材料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崩塌。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的多层防火PCM复合材料。本发明PCM复合材料采用防火硅胶层、环氧PCM层和架桥层的多层结构大幅度提升复合材料物理性能,其中架桥层除了做支撑材料外,还能够提高复合PCM的隔热性能,本发明PCM复合材料用作电池包上盖时,具有优异的隔热和抗火焰冲击性,不存在随型性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方案需要人工安缺点,便于自动化,大大降低了工艺成本;本发明整体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及工艺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纤维预处理;(2)纤维改性:制备聚硅氧烷溶胶:
聚硅氧烷溶胶改性:
碱性水解;(3)制备改性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多元羧酸和盐酸混合酸为催化剂制备的聚硅氧烷对黄麻纤维进行改性,该类改性纤维与PLA制成的复合材料拉断截面无明显的纤维抽拔痕迹,且复合材料的拉断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在聚硅氧烷溶胶中添加适量的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陶瓷粉、纳米碳酸钙粉体等材料,改性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得到改善。
本发明涉及铅炭电池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石墨烯包覆多孔氧化铅‑硫化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醋酸铅溶液、2,5‑噻吩二羧酸、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分离反应产物中的石墨烯复合材料水凝胶,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先经冷凝处理再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石墨烯复合材料气凝胶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煅烧,使复合材料中的铅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热解,最终得到石墨烯包覆多孔氧化铅‑硫化铅复合材料。本发明能避免石墨烯团聚和混料过程中出现的浮碳现象,极大地提高了碳材料在铅碳电池负极板中的分散均匀性。能减少电池充电过程中的析氢量,避免了电解液干涸导致的电池寿命缩短。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纤增强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PA6复合材料以质量份计含有以下成分:PA6:20‑60份;聚丙烯:10‑40份;高温尼龙成核剂:0.1‑3份;润滑剂:0.1‑1份;相容增韧剂3‑5份;抗氧剂0.5‑2份;玻璃纤维30‑50份;矿物填充物5‑15份;增黑母0.5‑2份。该PA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先将PA6、聚丙烯、高温尼龙成核剂、润滑剂、相容增韧剂、抗氧剂、矿物填充物、增黑母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料;将第一混合物料和玻璃纤维进行熔融混炼、挤出和切粒,得到PA6复合材料。该PA6复合材料能够显著改善PA6的结晶性、耐盐雾性、降低其吸水率,且用其制件成品的尺寸更加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苯甲酸钠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90~99%;苯甲酸钠1~10%。该复合材料通过加入有机成核剂苯甲酸钠显著地提高了结晶速率和相对结晶度,缩短其加工周期,并且不影响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晶体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苯甲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取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苯甲酸钠干燥后,混合均匀,再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挤出拉丝制得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苯甲酸钠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所得复合材料可通过模压、挤出、注塑、吹膜、压延、纺丝等方法成型各种不同形态的塑料制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弹簧,其包括一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板弹簧体,所述板弹簧体内部植入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作的增强纤维;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增强纤维单独或者与发热元件共同组成刚度驱动器。本发明的变刚度复合材料板弹簧将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刚度驱动器植入复合材料板弹簧中,并设计配套的加热装置;车载传感及控制系统根据当前驾驶模式的具体需求,对加热装置输出相应指令;加热装置根据指令对形状记忆合金加热,使形状记忆合金的弹性模量按照预定要求变化,最终实现复合材料板弹簧总成刚度在具体驾驶模式下的匹配控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丝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甲酸溶解制备高分子溶液,然后浇铸于脱胶蚕丝织物上,制取了一种性能优异的蚕丝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操作、易于产业化。本发明所制备的蚕丝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纤维与高分子界面融合度,因此力学性能优异,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本发明所用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且材料性状可塑性高,因而在再生医学领域,如硬脑膜、食道、血管、创面敷料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功能研抛加工方法的橡胶基复合材料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不同比例SiC磨粒添加到等质量的氯丁橡胶中,将这26份混合材料充分混合;取26混合材料放入48‑53℃左右的双辊开炼机中;打开双辊开炼机进行混炼,按照顺序依次加入氧化镁、十八烷酸、环烷油和氧化锌,在双辊开炼机的双辊转动挤压,获得26份橡胶基复合材料材料;将26份橡胶基复合材料材料取出的材料放入哑铃状的模具和圆形模具中,再用两块平板夹住,放在温度为153℃±2℃的全自动平板硫化机中加工,把成型复合材料从模具上取出降至室温。本发明的橡胶基复合材料通过对不同比例的SiC磨粒添加进氯丁橡胶来达到增强弹性模量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木质纤维素基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钛酸四丁酯制成淡黄色TiO2透明溶胶,再将其溶解到配制好的木质纤维素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且沉淀后再滤出上层液体,然后置于空气中放置12~36h后,分别用蒸馏水、无水乙醇进行交替洗涤过滤,直至滤液呈中性,然后将制品置于真空烘箱中干燥,制得二氧化钛/木质纤维素复合材料。再将复合材料经预氧化、炭化和活化过程,制备成具有高效吸附和催化性能的二氧化钛/木质纤维素基活性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所获得二氧化钛/木质纤维素基活性炭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且具有催化废水中或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字梁型材、格栅及光伏组件边框,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包括无机凝胶材料、有机聚合物材料或金属材料,增强材料包含有连续的单向纤维材料;复合材料具有不均匀的单向纤维含量分布,其在承受弯曲载荷时受压的部分的单向纤维含量大于受拉的部分的单向纤维含量。所述工字梁型材具有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上翼板和下翼板通过腹板连接,型材具有工字型截面;上翼板中的单向纤维体积含量大于腹板中的单向纤维体积含量。所述格栅由多个工字梁、凸销和凹销相互扣接制成,所述工字梁采用前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光伏组件边框采用前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而成。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