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压淬→弯形→时效;
下料工序:铝合金薄板件在热处理前将平面形状和尺寸加工到位或接近加工到位;
压淬工序:箱式炉底部放置料架,铝合金薄板件平放在料架上加热,将油压机压力设置为最小,零件加热保温后采用料钳将零件从箱式炉内取出,20秒内转移至压淬模具的下压型模,然后启动油压机,当压淬模具的上压模接触零件后,立即停止施压,然后喷水2~3min至零件冷却;
弯形工序:采用折弯机将完成压淬的铝合金薄板件折弯至图纸尺寸,压淬和折弯间隔时间控制在3h以内;
时效工序:铝合金薄板件摆放于箱式炉或台车炉上,根据材料类型选择参数进行时效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淬工序中,所述料架为高度40~60mm的SUS304钢料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淬工序中,料架上放置多层铝合金薄板件时,上层零件较下层零件朝炉门方向伸出≥30mm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淬工序中,所述压淬模具由上压型模、上喷水系统、下压型模、下喷水系统、U型螺栓套件和连接螺栓组成,所述上压型模由L型压柱、平板、过渡板、连接板和固定耳板构成;上喷水系统和下喷水系统均由主水管和分水管组焊而成,主水管连接循环水,分水管上钻有小孔,起喷淋作用;所述下压型模由L型压柱、平板、过渡板、连接板、定位块和固定耳板构成,上压型模和下压型模通过U型螺栓套件和连接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和分水管采用20号钢无缝钢管制作,经表面氧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直径为φ75mm,联接进水,进水联接口设在主水管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之间的间隔距离为70mm,单根分水管直径为φ30mm,每隔20mm钻有直径φ2mm的喷水口。
声明:
“高强铝合金薄板件成形成性的复合处理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