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生物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电性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荧光金纳米簇因其超微小尺寸、明确的结构组成、化学惰性、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特殊的荧光发射能力,在化学、生物和医学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用于制备荧光金纳米簇的方法主要有两类:(1)刻蚀法,即通过合适的刻蚀分子把不发光、尺寸较大的金纳米颗粒刻蚀成可发射荧光且粒径较小的金纳米簇;(2)模板法,即以蛋白质、多肽、核酸、小分子等作为稳定剂和金离子反应,限制金纳米颗粒的生长,使金离子主要还原成荧光金纳米簇。金纳米簇的性质(尤其是生物学性质)与其表面修饰的分子密切相关,通过设计配体分子并以合适的比例与金离子反应,可得到具有特定功能的荧光金纳米簇。
3.靶向细胞核的金纳米簇有特殊的应用价值。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结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细胞核进行标记或者把药物、核酸、蛋白等输送进入细胞核是重要而且时常进行的生物学实验。目前已有商品化的细胞核标记或者转染的试剂,但它们往往只有单一的功能。荧光金纳米簇因其超微小的尺寸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具有同时实现细胞核标记、转染、治疗功能的潜力,例如:应用金纳米簇的荧光发射性质可进行细胞核的标记和实时观察;利用金元素强烈的增敏效应可提高x射线对细胞核内核酸的放射损伤;通过设计合适的表面修饰分子可使金纳米簇具备转染药物、核酸、蛋白进入细胞核内的功能。但要实现这些功能,首先需要制备出高效靶向细胞核的荧光金纳米簇。王晓娟等以kck肽(cn 106010513 a)或者krkc和gsh两种多肽(cn 106085420 a)作为稳定剂修饰,通过设计多肽序列保证金属团簇的稳定性,制备出对细胞核仁具有靶向标记作用的红色荧光金纳米簇;wang等以包含细胞穿膜肽序列的多肽为修饰分子,制备出具有明显细胞核靶向性的金纳米簇(chem.commun.,2012,48,871
–
873)。这些采用多肽作为修饰分子的方法虽然能制备出靶向细胞核的金纳米簇,但多肽的合成成本很高,导致难以采用这些方法进行大批量制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细胞核靶向性金纳米簇制作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电性金纳米簇。该正电性金纳米簇可高效靶向细胞核。
5.本发明的另一目
声明:
“正电性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