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激光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合金激光增材修复与表面渗氮复合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蚀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越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及生物医疗等领域关键部件的制造。然而,钛合金部件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能较差,对粘着磨损和微动磨损非常敏感。钛合金部件在服役过程中易产生磨损、裂纹、疲劳等,导致零件失效,造成经济损失。激光增材修复技术以高能束激光为热源,具有热量输入低、稀释小、热影响区小及变形小等特点,可实现钛合金部件的快速再制造。
3.通常,在相同的服役环境下,钛合金修复件在后期服役过程中极可能再次出现磨损等失效情况。因此,有必要对钛合金零件修复区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钛的氮化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以及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能优异等优点。在钛合金部件表面制备钛的氮化物改性层是提高其表面硬度,改善其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扩大其使用范围的有效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离子渗氮、激光气体氮化及气体渗氮方法在钛合金钢表面制备氮化物改性层。离子渗氮难以对形状复杂的零件进行处理,且成本较高;激光渗氮容易产生缺陷,如气孔和裂纹等。气体渗氮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以在钛合金钢表面形成氮化物硬质相,显著提高耐磨性能和腐蚀性能,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4.本发明提供一种钛合金激光修复与表面渗氮的复合处理工艺,该方法能在保证钛合金修复质量的情况下,同时提高修复区的表面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合金激光增材修复与表面渗氮复合处理工艺。
6.步骤一:对钛合金零件表面进行前处理,包括待修复区机械加工、清洁、喷砂及烘干;步骤二:采用热成像仪对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进行监测,获得熔池形貌及温度变化信息,计算出熔池长轴平均值a与短轴平均值b,并计算出熔池边界的平均冷却速率ξ。
7.步骤三:根据1.5≤a/b≤2.2,且7.0
×
103℃/s≤ξ≤8.3
×
104℃/s原则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优化的增材修复工艺窗口:激光功率为1300
?
1500w,扫描速度为13mm/s,光斑直径为3.5~4mm,送粉量为25
?
30g/min,搭接量50%,高度方向增量z为0.3毫米/层。
8.步骤四:采用优化工艺参数对钛合金进行修复,并对修复后钛合金表面进行机械加工、抛光、喷砂及清洗,
声明:
“钛合金激光增材修复与表面渗氮复合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