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磷酸铁锂电池正极中锂元素的回收方法,首先从废旧的磷酸铁锂电池中分离出来正极材料,将正极材料浸泡于N‑甲基吡络烷酮中,使得正极材料中的正极活性物质与铝基体完全分离,然后将浸泡反应后的正极材料取出干燥、煅烧、研磨得到LiFePO4粉末;将LiFePO4粉末和草酸溶液放入到反应器中,然后将反应器置于40‑90℃水浴温度下进行浸出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滤和洗涤后,产生黄色绿色液体和黑色残留物,然后对黑色残留物进行过滤和干燥,得废料。本发明使用草酸作为浸出剂进行锂离子的回收,具有回收方法简单、成本低、二次污染少、节能效果好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通过对浸出参数的设置,得到较高的浸出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可逆析锂的定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定容后的待测锂离子电池,先采用恒流转恒压的充电方式进行充电,然后对电池施加大小为I0的小电流进行恒流放电,记录放电期间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将得到的V~t曲线进行二阶微分处理,得到dV/dt~t曲线,再根据该曲线的拐点时间t0,计算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可逆析锂量。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析锂的无损检测,而且可以对可逆析锂的含量进行定量,实现对锂离子电池析锂程度的无损评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负极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负极,方法包括:将豆制品和KOH溶液混合,超声;将得到的前驱体溶液液氮冷冻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层状前驱体;最后在700~800℃下活化碳化,得到锂金属电池负极骨架材料。该方法采用豆制品生物质,通过一步活化碳化的方式,使得该方法简单易行,原料广泛易得;且其作为锂金属电池的负极材料,能够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其表面积较高,孔径分布窄,数量大。锂金属电池负极骨架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3134m2·g‑1;介孔为2.2~2.8nm,微孔集中在0.8nm和1.4nm;锂金属电池充放电循环数十圈后,依然保持平稳的充放电电压,几乎不存在极化现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共沉淀法制备富锂锰基材料的前驱体粉碎后和锂盐一起加入乙醇溶液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将浆料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将乙醇蒸干,蒸干后的粉料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样品煅烧后与MoO3充分混合后再次进行煅烧。本发明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与锂盐的混合均匀,最主要的是对前驱体形貌的破坏小且干燥时间短;同时采用固相MoO3直接进行包覆,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来料检测筛选设备,包括用于扫描锂电池条码的扫描装置和用于放置扫描后锂电池的编码托盘;包括用于扫描编码托盘的条码的扫码器;包括对锂电池进行测试及筛选的筛选装置;还包括和扫描装置、扫码器及筛选装置分别连接的控制装置;本发明能够保证锂电池质量一致性和质量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低浓度锂盐的电解液,包含该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电解液包含锂盐(Ⅰ)、锂盐(Ⅱ)和溶剂,所述锂盐(Ⅰ)为选自双草酸硼酸锂、四氟草酸磷酸锂、二氟磷酸锂、2‑三氟甲基‑4,5‑二氰基咪唑锂、二氟草酸硼酸锂、氯三氟硼酸锂和三草酸磷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盐(Ⅱ)为选自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高氯酸锂、LiCF3SO3和LiN(CxF2x+1SO2)(CyF2y+1SO2)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x和y分别独立地是0~5的整数,其中,所述锂盐(Ⅰ)和锂盐(Ⅱ)的总浓度为0.3~0.6mol/L。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元素掺杂锂离子电池用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先按Li : V : M : P : C的摩尔比为3 : x : (2?x) : 3 : 5称取锂源、钒源、磷酸盐、掺杂金属源、碳源,以分散剂进行分散球磨;将球磨后的物料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20?200℃温度下反应5?10h,真空烘干,真空干燥后惰性气氛下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500?700℃,焙烧15?25h,自然降温后研磨,过325目筛,即获得金属元素掺杂Li3VxM2?x(PO4)3/C材料。本发明有助于锂离子的脱嵌和嵌入,增加了锂离子的扩散速率,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采用球磨辅助的水热合成的方式,与高温固相法相比,形成的粒子的粒径均匀,团聚现象降低;本发明采用纤维素碳源材料,绿色环保,具有精细的三维网状结构,增加了锂离子运输通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锂电芯组件,包括:锂电芯,其由多个单电芯组合而成,所述单电芯的上部设有电芯正极耳,所述单电芯的底部设有电芯负极耳;绝缘外壳,其为电池的外部防护层,用于保护内部锂电芯及电芯连接部件,所述电芯连接部件包括负极板和正极板;所述负极板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且连接单电芯底部电芯负极耳的固定筒;本发明下端绝缘板和上端绝缘板可将其之间的电芯连接部件固定牢固,通过加强连接板可将下端绝缘板和上端绝缘板连接牢固;电芯连接部件的组合安装方便,有利于提高其生产效率,同时,电芯连接部件可将由多个单电芯组合而成的锂电芯固定牢固,避免锂电芯的损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活性剂的低温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其包括有机溶剂、锂盐电解质,还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成膜添加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辛烷磺酸四乙基铵盐及其衍生物。本发明通过对溶剂的筛选组合,挑选出具有低粘度的溶剂配比;碳酸亚乙烯酯结合使用硫酸乙烯酯DTD或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成膜添加剂能够在负极表面形成低阻抗SEI膜;最后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进一步优化了电解液的粘度,还能提高电解液在低温下的导电性,使电解液在低温条件下具有低粘度和高电导率,整体提升了锂离子在低温下的动力学,并且该电解液体系与正负极材料兼容性良好,能够改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应用环境下的低温放电以及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一次/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的三维集流体,由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管集束编织而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网络。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一次/二次电池锂金属负极的三维集流体是指由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管束编织成的三维多孔结构且多孔结构用于容纳金属锂、可能够抑制金属锂二次电池中锂枝晶的生长、实现高电流密度下高容量放电的三维碳纳米管网络材料。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三维集流体制备得到的一次/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具有极高的长循环稳定性并且可以以极高的比容量进行多次充放电;同时,该复合负极表现出了良好的快速充放电能力。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锂镁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及制备的锂硫电池、全固态电池,包括金属锂、金属镁和辅助金属元素,所述金属锂的含量为50~65wt%,所述金属镁的含量为35~50wt%,所述辅助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01~15wt%;所述辅助金属元素包括Cu、Al、Zn、Fe、Ni、Zr或Y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锂镁复合负极具有良好的塑性加工成型性,厚度薄、密度低,提高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且在充放电过程中,锂金属被持续还原出来,不断的补充损失的活性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极大的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高容量保持率;将其应用于锂硫电池和全固态金属电池中,不需要额外的集流体,大大的减轻了电池重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支撑二元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室温下的离子交换在碳布上面生长Zn/Ni/Co‑ZIF材料,后续水热条件下进行硫化处理,得到自支撑ZnCo2S4@NiCo2S4/碳布复合材料。在碳布纤维上面均匀生长的ZnCo2S4@NiCo2S4阵列提供了大量的氧化还原位点,缩短了锂离子的迁移路径,同时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快速的传输电子,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着循环稳定性好,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另外,本发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容易达到,对仪器设备要求低,可进行批量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二次封装夹持设备及软包锂电池加工方法,包括支撑底板、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所述的支撑底板的左端顶部上安装有夹持装置,定位装置安装在支撑底板的右端顶部上;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电动滑块、定位伸缩柱、定位推杆、定位连接体、定位滚轮、拉伸机构和夹持机构。本发明以解决现有软包锂电池进行二次封装时存在的软包电池的位置调节困难、无法针对软包电池的结构将其进行全方位的锁定、软包电池一端的铝塑膜无法进行拉伸绷紧、无法自动将铝塑膜进行抚平等难题;可以实现在软包锂电池进行二次封装时对其进行牢固的固定、将软包电池右端铝塑膜进行拉直绷紧的功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聚合物电池用钴酸锂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将一定摩尔浓度的锂盐与钴盐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在一定温度下,使锂离子、钴离子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合成钴酸锂化合物,然后通过低温脱水,高温重构,获得适用于锂聚合物电池正电极用的钴酸锂化合物,所制得的锂聚合物电池用钴酸锂化合物由于锂钴各元素分布均匀,结构稳定,这样其所制成的锂电池正极的电性能优,放电平台不容易衰减,耐大电流充放和过充放,使用寿命长。该锂聚合物电池适用于高容量的快速移动充电电源。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铜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该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铜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卷芯、盖板、正极耳、负极耳、正极柱、负极柱、安全阀、导气槽、防爆膜、防护网、连接片、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该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铜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通过超声焊接实现正极耳及负极耳与连接片的有效连接;第二连接区域用于激光焊接,激光焊接在预超焊位置上,将连接片与盖板组件连接。通过第一连接区域、第二连接区域,实现电芯卷芯与盖板组件的有效连接,避免因连接片的硬度温度造成电池短路的风险,且有效解决因多层铜箔压制不紧造成的激光焊接虚焊影响电池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和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iO2纳米管阵列/泡沫钛的锂金属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多孔泡沫钛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并进行晶化退火,进而采用熔融灌注法将金属锂与TiO2纳米管阵列/泡沫钛复合,获得一种高金属锂负载量,循环充放电过程中能够极大缓解金属锂体积膨胀效应和抑制锂枝晶的锂金属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中多孔泡沫钛三维导电骨架表面均匀覆盖一层有序排列的TiO2纳米管阵列,锂金属均匀填满TiO2纳米管阵列/泡沫钛基体。以此锂金属负极材料组装对称电池,在0.5 mA·cm‑2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600小时),表现出无锂枝晶和稳定的循环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的锂镍锰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LiNi0.5Mn1.5O4材料浸泡于需要掺杂的金属M的金属盐溶液中,取出干燥,得到前驱体;(2)将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下灼烧得到掺杂的锂镍锰氧材料。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掺杂的锂镍锰氧材料做为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容量保持率和倍率性能。该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产品均匀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制备方法使掺杂材料进入活性材料锂镍锰氧材料的晶格,达到了在锂镍锰氧材料内部掺杂的目的。同时降低了活性材料锂镍锰氧材料表面的包覆的掺杂材料的厚度,即可减少包覆的掺杂材料的用量,也可减少锂离子进出正极活性材料的阻力。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钒酸锂/碳/掺氮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同时将吡咯分散到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将含有吡咯的溶液滴加到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反应后得到聚吡咯氧化石墨烯,经过抽滤、洗涤、干燥、烧结得到掺氮石墨烯;将掺氮石墨烯、锂源、钒源、碳源混合后经过分散、干燥、烧结得到钒酸锂/碳/掺氮石墨烯锂离子负极复合材料。本发明在钒酸锂表面包覆碳材料,然后再包覆一层掺氮石墨烯,大大提高了钒酸锂在充放电过程的电子传导速率,从而提高钒酸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磷酸亚铁锂废料制备磷酸亚铁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磷酸亚铁锂废料于500~800℃焙烧1~4h;焙烧后的物料加磷酸浸出,过滤得到磷酸锂和磷酸铁的混合溶液;加入铁粉,将溶液中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过滤,除去铁粉;调节滤液pH为7‑8,加热反应,自然冷却后,过滤,将滤饼洗涤,干燥,在500‑800℃温度下焙烧1‑4h,得到磷酸亚铁锂。本发明利用磷酸浸出,避免了用盐酸浸出引入氯离子,用硫酸浸出引入硫酸根离子;本发明以低成本实现了磷酸亚铁锂废料的综合回收利用,加入铁粉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再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磷酸亚铁锂,解决了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资源回收利用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锂膜及隔膜的锂离子电池极片,通过在电池极片两侧复合锂膜,电池极片在制成电池后的首次效率提高,电池中不可逆的容量损失减小,进而提升能量密度;同时,在锂膜外侧复合隔膜,有效的保护了环境对于锂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制备复合锂膜及隔膜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的方法,通过预制锂膜复合片,保证生产时安全性,并且仅通过压合机构,在电池极片卷绕过程中即可实现锂膜压合步骤,大大降低卷绕的难度,提高了卷绕效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包覆磷酸铁锰锂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制备出高活性铁锰前驱体混合物,将锂源、磷源、碳源和铁锰前驱体混合物经混合、干燥和烧结等步骤处理后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包覆磷酸铁锰锂。制备方法具有合成铁锰前驱体反应活性高、原材料混合时无需研磨工序,烧结温度低和保温时间短等特点,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锰锂0.1C倍率首放容量高达155.2mAh/g,0.2C倍率放电容量大于140mAh/g,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倍率性能,同时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兼顾了加工性能。与磷酸铁锂材料相比,提高合成材料的工作电压及材料的比能量,从而有利于后期电芯的比能量密度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析锂分布探测方法,首先在室温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加速寿命测试,在不同的寿命衰减阶段分别利用中子照相系统和CT测量系统获取锂离子电池内部的三维层析图像;然后将不同的寿命衰减阶段中子照相测试系统和CT测量系统得到的三维层析图像进行叠加整合获取锂离子电池内部三维层析图像;最后分析获取的锂离子电池内部三维层析图像上锂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布情况,进而找出锂离子电池内部影响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本发明解决传统分析测试方法需要拆解电池观察电池界面的问题,通过中子照相及CT相结合的技术在不破坏锂离子电池结构的前提下分析得到锂电池内部锂的分布,从而实现影响寿命衰减的关键因素直接探测。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三维Co3Sn2/SnO2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分为钴/锡前驱体和固化烧结两个关键制备部分,即利用泡沫金属为模板,通过钴/锡前驱体混合浸润,再经过低温固化高温烧结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三维Co3Sn2/SnO2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具有独一无二的三维结构,不仅为锂离子和电子通过多孔结构提供了快速的传输通道,还拥有高导电性能的铜基体和嵌入式Co纳米颗粒,从而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导电能力。本发明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组装电池不需要任何导电剂和添加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物质的量比Li:Ni:Co:Mn=(1.01~1.1):x:y:(1-x-y)的比例将锂盐、镍盐、钴盐以及锰盐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第一溶液,其中0<x<1,0<y<1;2,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螯合剂及碳源,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溶液;3,除去所述第二溶液中的溶剂后得到前驱体粉料;4,在惰性气体气氛中,先将所述前驱体粉料在300~400℃温度下加热0.5~2小时,然后以红外光作为热源使所述前驱体粉料升温至800~900℃,保温3~4小时;冷却后即得所述锂离子电池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所得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形状规则、大小均一;同时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体系软包锂离子电池,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以及电解液;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敷料层,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敷料层;其中,正极敷料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96‑98%磷酸铁锂,1‑2%粘结剂,1‑2%还原氧化石墨烯;负极敷料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96‑98%天然鳞片石墨,1‑2%粘结剂,1‑2%导电剂;正极集流体为双面涂覆导电炭层的铝箔,负极集流体为双面涂覆导电炭层的铜箔。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磷酸铁锂体系软包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镁锂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其中镁锂合金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10%~15%的Li;3%~6%的Al;0.3%~2.0%的Sr;0.05%~1.0%的Sc;0.05~0.5%的Zr;限制杂质元素Fe≦0.005%,Ni≦0.002%,Cu≦0.02%;其余为Mg。本发明提供的镁锂合金通过元素Sr和Sc的添加,不但提高了合金耐热性,有效克服了β相镁锂合金因过时效作用而显著降低合金力学性能,并且Al3Sc在固液界面富集能阻碍枝晶生长,从而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由于合金凝固后Al3Sc相多分布在晶界,对晶界起到很强的钉扎作用,能显著提高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电解液与二甲基碳酸酯、六甲基二硅氮烷混合均匀,然后用有机溶剂稀释定容,得到待测样品溶液,然后采用离子色谱仪对所述待测样品溶液进行检测,根据标准曲线确定六氟磷酸锂含量。本发明操作简单,重现性与准确度高,人为操作误差小,特别适合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六氟磷酸锂的含量测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压低阻抗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该高电压低阻抗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非水有机溶剂和功能添加剂,所述功能添加剂包括成膜添加剂和至少一种硫代异氰酸酯类化合物。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硫代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能够显著提高了电解液的耐氧化性能,并且提高锂离子电池在高电压测试条件下的高温循环性能,此外相比传统高电压添加剂,该类化合物成膜阻抗更低。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补锂装置及补锂方法。该补锂装置包括:第一粘结剂喷涂机构,用于向负极片的第一表面喷涂粘结剂;设置在所述第一粘结剂喷涂机构下游的第一锂粉涂覆机构,用于向所述负极片的第一表面涂覆锂粉;设置在所述第一锂粉涂覆机构下游的第一隔膜粘附机构,用于使第一隔膜与所述负极片的第一表面粘附。该补锂方法包括:向负极片的第一表面喷涂粘结剂;向所述负极片的第一表面涂覆锂粉;将第一隔膜与所述负极片的第一表面粘附。本说明书所提供的补锂装置及补锂方法,能有效避免由于锂粉无序扩散造成的安全隐患,并可以避免锂粉与空气长时间接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正极浆料包括93~97份的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2~5份的粘结剂、1~3份的导电剂,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为6~12m2/g,粘结剂中含有取代度为0.73~3.0的丙烯酸酯多元共聚物;制备方法为先将等质量的导电剂与粘结剂充分混合形成导电胶液,其中导电胶液的pH为8~11,然后再加入磷酸铁锂正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充分搅拌分散于导电胶液中,最后经脱泡、调粘度得到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浆料。本发明正极浆料中的组分分散均匀,且不会出现沉降,满足电极使用标准。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