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钒锰钠@3D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其由片状磷酸钒锰钠原位生长在3D多孔石墨烯骨架上构成,其制备方法如下:在溶有磷源、钠源、锰源及钒源的水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后,先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再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水凝胶前驱体;所述水凝胶前驱体经过冷冻干燥,得到气凝胶;所述气凝胶进行煅烧,即得;该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且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具有极大的商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防静电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特点是,环氧树脂20~50,固化剂10~20,玻璃纤维40~60,导电炭黑0.5~4,加工助剂余量。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原料在一定量溶剂中充分分散,得到一种浆料;将浆料涂敷于玻璃纤维毡上,烘干待溶剂挥发后,保温预固化到一定程度,然后于130~150℃、5~8MPa固化2小时,再升温至190~220℃、7~9MPa固化2小时,保压冷却至100℃以下,卸模即得产品。该材料可在350℃短期使用,在260℃可长期使用,力学强度高,特别适用于电子工业的波峰焊接与SMT装具中的各项过程。
聚丙烯酸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铁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应用,将铁源在去离子水和聚丙烯酸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反应,得到的澄清的含铁溶液;将含铁溶液蒸发至凝胶状后,经200-400℃预煅烧得到前驱体;将得到的前驱体在400-800℃煅烧得到纳米铁氧化物/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范围广,工艺流程简单,能耗小,成本低,产品粒度形貌好、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特点。
一种铝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工件表面预处理、除油、粗化、活化、施镀、热处理;其中化学镀液由镍盐、还原剂、络合剂、稳定剂、光亮剂和去离子水组成。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对环境无污染,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所得镀层光亮、平整、均匀、致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碳陶复合材料的压力反应熔渗装置,由石墨加热系统、测温系统、分离式模具、样品腔室、液压系统、真空控制系统和循环水冷炉体组成。循环水冷炉体构成密闭的烧结炉内空间,分离式模具、样品腔室、液压系统的压头位于炉内,石墨加热系统与分离式模具连接,压头处于模具闭合后熔融室正上方;分离式模具可在底座的限制下分离,便于取出样品和熔渗金属;试样腔室卡在模具上,以便构成封闭熔渗腔室;循环水冷炉体上设有测温孔,便于测温系统检测温度;真空控制系统与循环水冷炉体连接,以控制烧结炉内的真空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压力来源于液压油缸推动的机械压力,安全性高,且材料利用率高,可实现复合材料的高压熔渗以及近净成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英纤维增强石英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采用减压旋转蒸发的方式对市售酸性硅溶胶进行浓缩,获得浓度在30%‑47%的浓缩硅溶胶,并将浓缩硅溶胶按照不同浓度范围分为高浓度硅溶胶和中浓度硅溶胶,设计不同致密化周期采用不同浓度硅溶胶的组合浸渍方案。相对常压加热浓缩方法,减压旋转蒸发方式的浓缩效率高,所得浓缩硅溶胶的稳定性好,所含胶团尺寸较小,利于对纤维预制件的充分浸渍,采用的组合浸渍方案提高了致密化效率,从而实现了SiO2f/SiO2复合材料的高效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铁镍钼基复合材料电解水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导电基底置于水热反应前驱体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NiMoO4纳米阵列基底;将NiMoO4纳米阵列基底浸泡于含Fe3+离子的溶液中然后晾干;将浸泡后的NiMoO4纳米阵列基底进行高温还原反应,得到三元铁镍钼基复合材料催化剂Fe/MoNi4/MoO2。在碱性环境中表现出非常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纳米结构极大的暴露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加快氢离子吸附和氢原子脱附,增加水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同时,铁元素的修饰改善了MoNi4/MoO2材料的析氧反应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效的降低析氧反应的过电位,从而降低电解水工艺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药物可控释放和监测的智能材料,该材料的合成包括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粒子的制备,软球晶体阵列和微凝胶胶体阵列膜的制备,以及微凝胶胶体阵列膜负载牛血清白蛋白实验,以及制备的智能复合材料应用于牛血清白蛋白的可控释放和监控。本发明所制备的智能复合材料利用软球的温敏性控制药物释放,并且自组装成有序结构的能力,从而通过结构色的改变或者衍射峰的改变用于药物的可控释放和监测,成功地解决了传统药物监测方法基于仪器操作以及过程复杂的缺点,实现了对药物可控释放以及实时监控的要求,满足了实际应用中对于药物监测简单易行的要求。
本发明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界面吸附‑原位反应生成ZIF‑8/菌丝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界面吸附‑原位反应”法,以干菌丝薄片为基体,先浸入硝酸锌溶液吸附锌离子后再放入2‑甲基咪唑溶液中进行超声反应,反复多次后得到负载多层ZIF‑8的ZIF‑8/菌丝复合材料。该方法能有效使ZIF‑8均匀负载在基体上,形成可控薄层,而且步骤简单、快速,成本低,应用前景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油烟沾附的氮化铬不锈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不锈钢基体,所述不锈钢基体上覆盖有氮化铬薄膜,其制备方法为:复合材料通过抛光、喷砂、酸腐蚀处理,然后在氩气环境下,利用离子源离化氩气获得氩离子,使氩离子轰击不锈钢基体表面,对其表层进行剥离清洗,经过氩离子清洗一段时间后,向真空腔体内通入一定比例氮气,使不锈钢表面注入氮原子,以增强不锈钢与膜层的结合力,最后在不锈钢基体上采用氮化铬薄膜制备法覆盖上一层氮化铬薄膜。本发明能够显著增加不锈钢表面的抗烟油粘附性能,并且氮化铬薄膜可将不锈钢基材本身的硬度提升20‑30倍,显著解决实际生产应用中的高磨损的问题,此外生产过程短,有利于工业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活性炭负载氧化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复合材料(MgO‑ZIF‑8C)由纳米MgO颗粒均匀填充在多孔活性炭孔隙中及均匀沉积在多孔活性炭表面构成,其制备方法是利用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作为碳前驱材料,同时在ZIFs中掺杂镁元素,再通过高温煅烧碳化形成MgO‑ZIF‑8C材料;制备的MgO‑ZIF‑8C材料不仅继承着ZIF‑8较高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等优点,而且其氧化镁的负载率高,分散性好,稳定性好,不易脱落;将其应用于挥发性有机污染气体吸附,吸附效果优异,特别适合用于丙酮的吸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环保EVA/LLDPE阻燃复合材料,它的原料组分及重量份数为:A为基础树脂:EVA和LLDPE,100份;B为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20~30份;C为无机阻燃剂:改性氢氧化镁80~90份,改性氢氧化铝90~100份;D为抗氧剂:0.5~1份;E为润滑剂:2.5~4份。它的制备方法为原料混匀,在塑化温度140℃~150℃,硫化温度160℃~180℃获得。本发明制备的EVA/LLDPE阻燃复合材料具有良好阻燃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生长有碳纳米管的碳化硅纤维立体织物,该碳化硅纤维立体织物主要由碳化硅纤维编织而成,原位生长的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碳化硅纤维表面,碳纳米管相互缠绕成网状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碳化硅纤维立体织物进行预处理;再采用催化剂前驱体真空浸渍-还原法加载Ni-La-Al复合催化剂;最后进行化学气相沉积,使碳化硅纤维立体织物上原位生长出碳纳米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碳化硅纤维混合增强复合材料,其是以碳化硅为基体,以前述碳化硅纤维立体织物为增强体,采用传统的先驱体浸渍转化法制备得到。本发明的碳化硅纤维立体织物具有碳纳米管分散均匀、碳纳米管含量较高可控、且与纤维结合良好等优点。
一种纤维增强磷酸盐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纤维预制体的制备;(2)纤维预制体预处理;(3)对纤维预制体进行浸渍或涂覆,再固化:将纤维预制体放入浸渍罐中,真空吸入磷酸盐溶液,直至淹没织物为止,浸渍时间≥10分钟,加热至50-500℃,保温1-60h;或者,对纤维预制体先用铝、锆或镁的无机盐溶液进行浸渍或涂覆,加热至≥500℃,保温≥2h,再真空吸入磷酸溶液,直至淹没织物为止,浸渍时间≥10分钟,然后加热至≥500℃,保温≥2h;(4)高温处理,即成。利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耐高温、承载、透波及耐腐蚀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整体成型工艺及其成型系统,该整体成型工艺包括真空灌注预处理、自动混胶、真空脱泡、调压缓冲和真空灌注五个步骤,相应的成型系统包括自动混胶系统、脱泡调压缓冲系统和真空灌注系统,脱泡调压缓冲系统包括真空脱泡系统、调压泵和缓冲容器,自动混胶系统和真空灌注系统分别通过输送管路与缓冲容器相连通,真空脱泡系统和调压泵分别通过导气管与缓冲容器相连通,各条输送管路和导气管上分别设有阀门;自动混胶后得到的混合胶液注入到缓冲容器中,然后在缓冲容器内的正压和真空负压的双重压力下注入到整体成型用模具中。本发明的成型工艺具有节省原料、效率高、适用性强、产品效果好、安全环保等优点。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Na2‑xFe1‑xAlxPO4F/C复合材料,其中,x为0.05~0.1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包含钠源、铁源、铝源、磷源、氟源以及碳源的原料溶液进行喷雾处理,获得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在保护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即得所述的Na2‑xFe1‑xAlxPO4F/C复合材料;碳源相较于铁源的摩尔比为3~5:1;热处理的温度为500~700℃。本发明研究发现,创新地采用惰性Al(III)对晶格进行杂化,可导致晶格结构发生有益畸变,打破结构中Na的有序性,进而脱嵌更多钠,进一步配合所述的碳包覆,有助于获得一种全新的、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新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构建多功能的Pt@BP金属纳米掺杂材料。由黑磷纳米片、K2PtCl4在超声辅助下一锅法合成。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的复合材料实现了二维纳米材料光动力抗肿瘤治疗的效果,使材料的抗肿瘤活性大幅提高。此外,所制备的材料将成为抗肿瘤治疗和催化应用有前景的平台,同时也将推动BP纳米掺杂材料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导热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中间相沥青碳纤维进行两级碳化,编织成碳布后,采用细编穿刺法,采用PAN基碳纤维在Z向上对碳布进行穿刺,得到三维预制体;将所述三维预制体进行一级石墨化处理后,采用热解碳法对所述三维预制体进行增密后,进行两级浸渍热解增密即得所述高导热C/C‑SiC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规则形貌的过渡金属硫属族碳基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包括过渡金属乙酰丙酮盐及硫属族化合物在内的原料,置于保护气氛下煅烧,即得形貌规则、多级碳包覆均匀、结构稳定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碳基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制备储能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是储能器件的倍率和循环稳定性相比于现有材料具有明显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镍源、钴源和尿素加入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磁力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棕色悬浊液;将悬浮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低温下进行前驱体的合成反应,反应结束后,随炉冷却,洗涤,干燥,得到干燥的复合前驱体;将复合前驱体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磁力搅拌,得到均匀的灰色悬浊液;在搅拌的条件下,向灰色悬浊液中加入硫源,持续搅拌,得混合液;将混合液在高温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复合硫化物,反应结束后,随炉冷却,洗涤,干燥,得过渡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将过渡金属硫化物和石墨烯进行结合,可以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硫酸铝溶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0~7.0在煮沸搅拌5~30min,加入磨碎过140目筛的木屑混合搅拌,抽滤,恒温干燥,碳化,即得到改性生物炭复合材料。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好,无二次污染,改性生物炭处理初始浓度为500mg/L的含铅废水,吸附量能达到453.5mg/g。
本发明涉及车用空调附件,具体涉及车用空调DCPD复合材料基座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A料里的组分在保护气氛围下混合均匀;将B料的组分也在保护气氛围下混合均匀;保持A料和B料的温度都为15~25℃;(2)将A料和B料经高压泵计量送入混合室,其中A料和B料按质量比A:B=0.5~1.5的比例进入混合室;(3)A、B料进入混合室混合2~5秒;(4)然后将混合料充入成型模具的模腔里成型;(5)成型后脱模即可。本发明所制备的车用空调DCPD复合材料基座,具有耐热、耐酸碱、抗摩擦等优良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应用于制作车用空调的基座,包括汽车空调用基座、列车空调用基座、地铁空调用基座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硫酸氧钛水解和氧化石墨烯制备条件相似的特点,将偏钛酸和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制备偏钛酸/氧化石墨烯前驱体,同时本发明利用钛酸锂/碳和石墨烯的烧结都是在惰性气氛或还原气氛下进行的,通过一定气氛的烧结,在生成钛酸锂晶体的同时,让石墨烯在其表面原位生成,使获得的钛酸锂/石墨烯/碳具有很好的均匀性,石墨烯和无定形碳形成的导电网络明显提高了钛酸锂材料的导电性。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控制,所得石墨烯改性钛酸锂/碳复合材料的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适合于动力电池应用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将重量百分比为6~8%的Mo粉、6~8%的W粉、1.8~2%的C粉、0.5~1%的P粉和余量的Fe粉配料、混合、压制、真空加压烧结和热处理等步骤。用该方法制备的高性能铁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硬度(HRC)达65~75,抗弯强度达1350~1480MPa,冲击韧性达8.6~9.5J·cm-2。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工艺制造双元碳化物共沉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利用化学气相渗透/沉积工艺的可设计性,在C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金属纤维等预制坯体的内部共沉积双元碳化物,从而制备出纤维增强的双元碳化物复合材料,其中碳化物为HfC、TaC、ZrC、NbC、WC、TiC、B4C、VC、AlC、SiC等任意两个碳化物组成。该方法制得的材料具有耐高温、耐磨、抗冲刷、抗氧化、耐烧蚀、热冲击性能优越的特点。
本发明属于石膏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半水石膏复合材料,包括α‑半水石膏和式1化合物;所述的式1中,R1~R4中,至少一个取代基为羧基及其衍生的羧酸盐、酰胺或酸酐;剩余取代基为H、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羟基或氨基。此外,本发明还包括所述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研究表明,采用式1化合物和α‑半水石膏联合,能够实现协同,能够有效降低标准稠度用水量,且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抗折强度以及抗压强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Ti3SiC2/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原料粉末称量后混合,获得混合粉末;将混好的粉末加入成形剂后,采用冷压成形设备进行压制,获得冷压坯;将冷压坯在真空炉中脱脂后反应烧结,获得多孔Ti3SiC2/SiC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多孔材料孔隙通透,孔径均匀,且制备工艺简单,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和抗酸腐蚀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Fe复合材料双熔体混合铸造设备及工艺,包括第一熔化炉,用于加热熔化纯Cu;第二熔化炉,用于加热熔化Cu‑Fe合金;混合腔,通过导流管与所述第一熔化炉和第二熔化炉的出液口连通,将加热熔化后的纯Cu和Cu‑Fe合金进行混合;感应加热器,用于对混合腔内的混合熔体进行加热及电磁搅拌;结晶器,与所述混合腔的出液口对接;塞棒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熔化炉和第二熔化炉的出液口启闭及熔体流量;对所述第一熔化炉和第二熔化炉内的气压进行调节的气压调节机构。该铸造装备与工艺不仅解决了Cu‑Fe复合材料在铸造过程中成分和组织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由内至外包括以下各层:钴酸锂和磷酸盐;其中,所述钴酸锂表面存在SEI膜。本发明利用了钴酸锂材料中部分尖晶石结构的钴酸锂及SEI膜具有高稳定性,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同时加入少量的磷酸盐,进一步提升了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长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