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土氧化物改性硬质合金车刀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偏钨酸铵、硝酸钇、硝酸锆配制出混合溶液并加热,蒸发出水分生成前驱体沉淀物,干燥前驱体沉淀物获得前驱体块体并粉碎过筛,以筛集前驱体粉体。对前驱体粉体进行氢热还原成W‑Y2O3/ZrO2粉末。S2、将W‑Y2O3/ZrO2粉末与碳粉混合球磨形成钨碳复合粉体,再对钨碳复合粉体升温保温,接着冷却后进行磨碎过筛,筛集WC‑Y2O3/ZrO2粉体。S3、将配制的钴粉与WC‑Y2O3/ZrO2粉体进行混合球磨,获得WC‑8Co‑Y2O3/ZrO2复合粉体。S4、将WC‑8Co‑Y2O3/ZrO2复合粉体放入模具中压制生坯真空烧结成型获得硬质合金车刀片。通过湿化学法微量掺杂Y2O3、ZrO2实现了WC与第二相粒子分子级别的混合,相比普通球磨和未掺杂的硬质合金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陶瓷元件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先配制表面处理液;2)再将电子陶瓷元件放入所述表面处理溶液内浸泡4‑6h,使电子陶瓷元件表面生成保护膜;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电子陶瓷元件取出,用温度为4‑8℃的去离子水冲洗表面,再置于烘干箱中进行表面烘干处理;4)最后将电子陶瓷元件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处理即可。该种电子陶瓷元件表面处理工艺简单方便,加工成本低,经本发明处理过的电子陶瓷元件能增强电子陶瓷元件的阻燃性、防水性及耐刮擦性,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并能完全抑制电子陶瓷元件产品电镀时发生爬镀的不良现象。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结合强度铜钢双金属减摩耐磨复合材料的焊接方法,属于双金属复合材料异种连接技术领域。操作步骤如下:(1)取面积大小相同的一块钢片和一块铜合金片,分别进行表面喷砂与粗打磨处理;(2)将铜锡合金粉末压制成的片状生坯;(3)将片状生坯放置在钢片上,在网带炉中烧结熔覆,获得具有熔覆层的钢片熔覆件;(4)将钢片熔覆件的熔覆层表面和铜合金片对合,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扩散焊接,得到焊接件;(5)将焊接件低温退火处理,水淬,得到铜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焊接界面处的剪切强度为240~280MPa。本发明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熔覆层与钢层的结合强度,并且由于熔覆层很薄,避免了普通熔焊中缩松缩孔、开裂等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低温负压换热器,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部的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单体层、第二单体层以及穿过第一单体层和第二单体层的中心孔的中间管道;所述第一单体层和第二单体层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通过真空钎焊连接,所述中间管道的外表面与第一单体层和第二单体层的中心孔内表面通过真空钎焊连接;所述第一单体层和第二单体层均为通过3D打印形成的多孔结构或者通过真空烧结形成的多孔介质,所述第一单体层与第二单体层的中心孔截面尺寸不同,所述第一单体层和第二单体层分别设有若干个且沿着中间管道交错排列。本发明具有换热充分、结构简单易实现、便于更换等优势。
本发明供一种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焊接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烧结钕铁硼毛坯加工成片状后,对其表面进行擦拭、清洗;在密封的惰性气体保护手套箱中,将片状永磁体按待焊接的形状置于搅拌摩擦焊接机机床上,并用夹具固定;用搅拌头上的搅拌针对片状永磁体的待焊接面进行至少一次搅拌摩擦焊接处理;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热处理150~300min;进行倒角、去氧化层、酸洗、磷化或电镀、清洗、钝化处理,得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焊接件。本发明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将多个加工成片状的烧结钕铁硼进行焊接成一个大尺寸的整件,使其满足特殊领域的使用要求。且焊缝金相一致性高,焊缝无热裂纹、无夹杂、无气孔等熔焊缺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矾土基陶瓷填料制备工艺;涉及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得到固体反应物;(2)得到煅烧粉料;(3)将所述煅烧粉料、云母粉、η‑Al2O3粉和铝矾土混合后,添加到无水乙醇中,搅拌后,再进行球磨处理,然后浇注到模具中,再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填料毛坯;(4)对所述球磨料添加到窑炉中进行真空烧结处理,得到陶瓷填料;本发明制备的陶瓷填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抗压强度,大幅度的提高了陶瓷填料的综合性能,能够显著的提高了陶瓷填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低失重稀土-铁-硼永磁体的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平均粒度为1-10μm的重稀土-钴液相合金粉和钕铁硼合金粉;(2)将纳米Zn粉均匀分散于防氧化剂中;(3)将由纳米Zn粉与液相合金粉组成的复合液相粉,在氮气保护下与钕铁硼粉末混匀;(4)将混匀后的钕铁硼粉末在磁场中取向成型,冷等静压处理;(5)真空烧结回火处理制成磁体。本发明在钕铁硼粉末中复合添加重稀土-钴合金液相粉和纳米Zn粉,纳米Zn粉均匀分布于晶界相和包裹在主相外延层,增强了磁体主相和晶界相的防氧化能力,磁体失重降低;同时Zn粉的添加,重稀土-钴合金液相粉用量减少,磁体磁性能降低很少,稀土资源也得到了高效利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耐腐蚀R-Fe-B系磁体及其制备方法,在磁体本体表面覆盖有厚度大于等于2um并渗透到其内部深度大于等于2um的易熔化且耐腐蚀不导磁的金属合金。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钢锭;将钢锭破碎成颗粒;再碎成粉末;压型成圆柱磁体;用550℃的环境温度使合金金属熔化并充分搅拌;烧结时再把圆柱磁体放入熔化的金属合金中溶液中让金属合金溶液渗透3小时;从金属合金溶液中取出磁体放入带惰性气体风冷的密闭冷却箱中气淬,并自然冷却;在真空烧结炉烧结;磨外圆并切片。本发明磁体防腐能力强,大大减少了因气孔、针眼处有残留液对磁体的腐蚀,也最大限度的避免电镀等表面处理工艺对气孔和针眼处有不上镀情况的隐患。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铅铟锡基焊料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粉:将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45‑50%In粉、45‑50%Sn粉、3.5‑6.1%Bi粉、0.02‑0.08%Tb粉、0.1‑0.7%Zr粉、0.7%Fe粉、余量为Se粉;(2)烧结:将步骤(1)中混合的粉末置入石墨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抽真空,烧结压强不超过50Mpa,升温速率为50℃/min,温度升至520℃后保温5min,随炉冷却后即制得无铅铟锡基焊料合金。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焊料合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无铅铟锡基焊料合金熔点较低,且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稀土-铁-硼系烧结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①钕铁硼合金吸氢破碎、气流磨制粉;②磁控溅射轻稀土元素到磁粉;③取向成型得到压坯,压坯再经过冷等静压处理;④处理后的压坯经真空烧结两级回火处理。本发明在制备钕铁硼Nd-Fe-B合金粉末的基础上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将轻稀土元素溅射到气流磨微粉表面,轻稀土元素作为晶间液相,修复受损的晶界边缘,使晶界更光滑,晶界结构的优化,磁体具有了更好的磁性能。本发明中,晶界轻稀土元素液相均匀分布并包裹主相,起去交换耦合作用,克服了双合金法富稀土液相在晶界中分布不均匀对磁体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矫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体加工用废料处理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废料预处理;步骤S2、研磨制粉;步骤S3、磁场成型;步骤S4、真空烧结;步骤S2中使用的磁体破碎研磨设备,包括磨粉装置、气泵、底座、减速机、联轴器、主电机、出料管和储料箱,底座的一侧设有气泵,底座中心设有减速机,底座远离气泵的一侧设有主电机,主电机与减速机之间设有联轴器,联轴器的一端与减速机输入轴固定连接,联轴器另一端与主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磨粉装置安装在底座上方,磨粉装置与储料箱之间设有出料管,储料箱内充有氮气;本发明解决了磁体废料回收率不高的问题,解决了磁体废料制粉过程中不能将成块的磁体废料直接加工成磁体粉末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铝铬合金缸套的制备工艺,①把按配方称量的原料真空烘干后放入高速滚动球磨机中球磨20‑‑80小时,出磨过筛200目,然后把过筛料和纯净水放入搅拌磨中搅拌1‑‑4小时,同时加入0.5—2wt%分散剂和粘合剂,出磨对浆料进行陈腐和除泡,制备出固含量为60—70wt%的稳定浆料;②把稳定的浆料干燥、造粒制成平均粒径为100—200目,流动性为30—40秒,松装密度为1.0—1.8克/立方厘米,水分含量在0.4—1wt%的造粒粉;③把造粒粉在橡胶模具中冷等静压制成管状的合金毛坯,其中成型压力为130—250兆帕,保压时间为1—10分钟,对合金毛坯进行高温真空烧结,烧结温度为1500—1600度,保温3—6小时,真空度控制在‑0.098兆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e‑Fe‑B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速凝熔炼X类合金薄片和Y类合金薄片、氢破碎、气流磨制粉、混粉、取向压制成型、真空烧结、热处理的步骤。所述X类合金和Y类合金分别采用不同的氢破碎工艺,控制X类合金氢碎粉氢含量为100‑2000ppm,控制Y类合金氢碎粉氢含量为2000‑20000ppm。本发明通过在Re‑Fe‑B磁性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分别控制主相合金(X类合金)和富稀土相合金(Y类合金)氢破碎后的氢含量,在真空烧结过程中,磁性材料中的氢原子延晶界富稀土相扩散脱氢,提高磁性材料晶界富稀土相的抗氧化能力,有效降低磁体的氧含量,提高磁体的磁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氟化物纳米颗粒掺杂制备具有高矫顽力的钕铁硼磁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钕铁硼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首先将氟化稀土纳米粉末加入到钕铁硼原料粉末中混合均匀;b、然后将经过均匀混合后的粉末在磁场中取向并压制成型得到压坯;c、接着将压坯置入真空烧结炉内做脱氢、烧结处理;d、最后进行热处理。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在微粉时添加稀土氟化物纳米粉末颗粒入母粉中,制备出优异磁性能特别是高矫顽力的烧结钕铁硼磁性材料。与纯的稀土纳米颗粒相比,稀土元素氟化物的纳米粉末颗粒不易氧化,工艺操作性好;而且与同性能的磁体相比稀土用量少,与同样成分的单一合金相比性能高,且利用传统设备就能够制备出高性能的烧结磁体。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兼具高矫顽力和优异磁性能的烧结NdFeB永磁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是。①取NdFeB原料粉末浸于由稀土镝的氧化物或氟化物均匀分散在溶剂中所形成的处理剂中,所述的稀土镝的氧化物或氟化物的浓度是0.01-0.1g/ml;②接着将上述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③随后将表面形成涂层的磁粉从处理剂溶液中取出并干燥;④将干燥后的磁粉置于真空热处理炉中,进行热处理;⑤再将经过均匀混合后的粉末在磁场中取向并压制成型;⑥将压坯置入真空烧结炉内烧结,之后进行二级热处理,获得烧结磁体。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所制备的磁粉在后续取向压型及烧结过程中的抗氧化性能大幅度提高,并在最终磁体晶粒边界形成稀土边界层,大幅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同时对磁体的其它磁性能参量如剩磁、磁能积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光学区熔技术制备SiC/LaB6共晶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SiC粉末和LaB6粉末为原材料,经预压成型、真空烧结,获得SiC‑LaB6预制体;然后将由预制体切割成的圆柱棒两根分别置于光学区熔炉的上抽拉杆和下抽拉杆上,使上、下圆柱棒轴对称且上、下圆柱棒结合的部位位于光斑中心;最后经光学区熔并定向生长,即获得SiC/LaB6共晶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SiC/LaB6共晶复合材料,白色的LaB6纤维规整的排列在黑色的SiC基体中,组织均匀。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基复合镍钴铝钛四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镍钴铝钛四元材料;将固体碳源与镍钴铝钛四元材料按质量比为3:0.1-1进行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通过有机蒸发镀膜仪将其蒸发到硅基体表面,得到样品A;将金属催化剂均匀地蒸镀在样品A的表面,即可得到样品B;将样品B置于石英管中,再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真空烧结,即得到完美包覆的石墨烯基镍钴铝钛四元正极材料。其可以大大改善正极材料的导电性与安全性能,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与比功率,并增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与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工程耐磨耐蚀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粉末的配制,高能球磨,压制成型和真空烧结四个步骤:先对粒度为0.6~0.8μm的超细WC粉末,粒度为0.6~0.8μm的Co和Mn粉,粒度为0.5~0.7μm的超细TiC和TaC粉末,粒度为1.5~1.7μm的Cr3C2粉末进行一定比例的配制成混合粉末;对混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处理,将球磨后的混合粉末用套筛筛除为研磨充分的颗粒;将球磨和过筛处理后的粉末压制成生坯;对生坯进行真空烧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生产的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热导率和高的耐磨性能,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好,适合环保工程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制备方法,所得磁体结构模型如附图1所示,其制备过程包括钕铁硼合金薄片制备、氢破碎、气流磨制粉、混粉、取向压制成型、真空烧结、时效热处理的步骤,所述混粉的步骤中添加金属合金纳米线,所述金属合金纳米线的直径10-100纳米,金属合金纳米线的长度是直径的100-5000倍。本发明通过在钕铁硼微粉中添加强韧性金属合金纳米线,使其分布在主相晶粒之间,晶粒之间互相有钉扎的作用,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断裂韧性上改善磁体脆性的制备方法,在不降低磁体磁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磁体的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降低烧结钕铁硼的加工脆性,降低钕铁硼磁体加工过程的料废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蚀烧结钕铁硼磁体的制备方法,先将烧结钕铁硼磁粉置于1.5?2.0T的取向磁场、16MPa的压力下进行取向压型,将压坯置于油冷等静压机中冷压成型,得生坯;将生坯放入真空烧结炉中于850?890℃温度下进行真空低温预烧结3?3.5h后,成磁体;以磁体作为基底,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非稀土化合物;将其置于真空烧结炉中高温烧结2?3h后,再进行二级回火处理,并在回火处理过程中充入20?22MPa的惰性气体进行施压,制得高耐蚀烧结钕铁硼磁体。使用磁控溅射的方式使扩散源附着在磁体表面,实现了在烧结过程中完成晶界扩散,提高基层结合力,并提升扩散深度和耐蚀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钕铁硼的制作方法,包括钕铁硼合金薄片制备、氢破碎、气流磨制粉、混粉、取向压制成型、真空烧结的步骤,所述真空烧结之后在已烧结的钕铁硼毛坯表面贴覆镝、铽、铝、铜金属片或者合金片,然后在真空处理炉中进行加热,并在850-950℃下保温5小时以上,之后冷却取出,拿掉贴覆的镝、铽、铝、铜金属片或者合金片,然后在450-500℃下保温1-3个小时,之后风冷到室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保持钕铁硼剩磁Br,同时明显提高钕铁硼磁体矫顽力HCJ,且工艺方法简单、效率高适于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钕铁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保温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酚醛树脂35~45份、石英砂10~20份、岩棉5~17份、玻璃纤维12~18份、陶瓷粉10~16份、粘结剂30~35份、HLC复合物8~13份、云母粉3~5份、石墨烯2~7份、发泡剂3~6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改性酚醛树脂和粘结剂、HLC复合物、发泡剂混合超声波分散,得混合物A;(2)将石英砂、岩棉、玻璃纤维、陶瓷粉、云母粉及石墨烯混合真空烧结,得真空烧结混合物;(3)将混合物A和真空烧结混合物混炼得产品母液;(4)将产品母液注入双螺杆挤出机,得所述隔热保温产品。所述隔热保温材料性能优、使用寿命长,所述制备方法工序简单、适合推广。
本发明涉及芯片封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封装键合铂金丝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铂金属与铍、钙、铈、镧等微量元素投入真空熔铸炉,经过高温熔铸,得到特定直径的铂金属棒;S2、铂金属棒再经过多组模具进行拉伸,此拉伸过程中在某一线径进行中间退火;S3、中间退火的线材再次拉伸至半成品线材;通过铂金属代替传统的键合丝中的金和银金属,从而大大降低了键合丝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间接的减低了芯片生产制造的成本,铂金属棒在通过模具拉绳的过程中,在某一线径的时候进行中间退火,然后再次被拉伸成半成品线材,半成品线材经过退火,机械性能检测合格后,包装成成品线材,从而可以使线材焊线的键合强度大大提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光材料生产用翻转式真空烧结炉,包括炉体和翻转机构;炉体内部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且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烧结腔,炉体侧部设有与烧结腔连通的开口且开口位置安装有炉盖;翻转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旋转环、第二旋转和以及多个用于放置烧结材料的烧结料槽,第一旋转环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第二旋转环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旋转环、第二旋转环同步同向转动,多个烧结料槽呈圆周分布且烧结料槽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转环、第二旋转环活动配合连接。本发明第一旋转环、第二旋转环共同带动多个烧结料槽在烧结腔内旋转,使得材料均匀受热烧结,满足材料在烧结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烧结炉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向烧结炉内送风的冷却循环风机,烧结炉的出风口与冷却循环风机的进风口连通形成闭环风道,所述烧结炉出风口与冷却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为热交换冷却盘管,所述冷却器的进水口与冷却水进水管连通,所述冷却水进水管路包括彼此并联设置的主进水管路和辅助进水管,所述主进水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使用电磁阀控制主进水管路,只有在烧结炉进行冷却时,才使电磁阀打开,对炉膛内的产品进行冷却,其余时段均为关闭状态,从而系统能源得到最大化的节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钕铁硼真空烧结炉炉胆,包括自内向外布置的钼加热层、钼反射层、保温层和不锈钢外壁,钼加热层和各钼反射层间隔布置且用连接件固定,所述的保温层由石棉构成。钼反射层的外侧包裹一层石棉,使湿气被吸收,避免了钼加热层和钼反射层结垢现象的发生,有效提高炉胆的加热和保温效果。同时,钼反射层采用至少有两层钼反射层,可以增加钕铁硼真空烧结炉炉胆的反射热效果,且炉膛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更均匀,有效地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传热效率高,可以减小耗电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有清理系统的真空烧结炉,包括:烧结炉主体,所述烧结炉主体包括真空箱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置在真空箱的一侧,所述真空箱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箱盖和用于箱盖转动的转动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理系统的真空烧结炉,通过设置的清理系统,清理系统能够对真空烧结炉的内部进行快速的清理,通过设置的连接座、连接块和刮壁刀具,正反电机带动连接块进行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刮壁刀具对真空室内壁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快速刮除,提高了真空烧结炉的清理效率,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方便人们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增加了整个真空烧结炉的实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熔铸高温合金装置,包括真空中频感应熔炉、底座、砂箱、型壳、电磁场发生器一、电磁场发生器二、过滤器、浇冒口,在高温合金铸件真空熔铸过程中,当浇注完毕后立即打开电磁场发生器一,施加旋转电磁场时,金属液面将会产生较大的涡旋状波动,且同时打开电磁场发生器二,施加恒稳直流电磁场时,液态金属将会受到一个与金属液的运动方向相反的电磁制动力,从而对金属液面的波动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避免因金属液液面波动太大而使铸件缩孔恶化的情况出现,又可以大幅提高旋转电磁场在金属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范围和效果,最终可得到细小等轴晶比例达到99%、缩孔明显改善的优质高温合金铸件。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合肥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