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磁性液体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蔽酚型抗氧剂在氮化铁磁流体中的应用。在刚出炉的新鲜氮化铁磁性液体中加入屏蔽酚型四种抗氧剂(重量%)中的任意一种,并将其与磁流体充分搅拌均匀。上述四种屏蔽酚型抗氧剂添加量分别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0.1-10%,2,6-二叔丁基酚0.1-10%,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0.1-10%,甲叉4,4′-硫代双-(2,6-二叔丁基酚)0.1-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向氮化铁磁性液体中添加屏蔽酚型抗氧剂,具有能够明显的抑制其氮化铁纳米磁性粒子的氧化,并保持其物理、化学特性,从而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氮化铁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MS保持稳定的优点。
用于制作Mg2Si粒子分散型镁基复合材料的原料的镁基复合粉末,具有构成镁合金的基体的主成分的Mg基粉末(7),和通过粘合剂(9)而在其表面附着的Mg2Si粒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纺丝所使用的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是由二酐和二胺单体缩聚而成;(2)聚酰胺酸纤维的制备采用干法纺丝成形;(3)聚酰胺酸纤维的酰亚胺化;(4)聚酰亚胺纤维的热拉伸:温度在350-470℃,拉伸倍数为3-8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耐高温(可在300℃以上的高温中使用)、耐化学腐蚀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极限氧指数(超过45%)、可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增强纤维,电缆的增强芯,车船的缆绳,高温或放射性物质的过滤材质等。
本发明涉及包括在电磁辐射下原位聚合的木材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用有机单体浸渍木制部件,该有机单体选自(A)干性油和/或(B)至少一种第一反应物和至少一种第二反应物,第一反应物包括至少两个缩水甘油基官能团,第二反应物包括至少两个伯胺或仲胺-NH官能团,第一和第二反应物整体的平均官能度严格地大于2;第二步,将如此浸渍的木材暴露于波长(Λ)为1-10-3米的电磁辐射中,总时间为5-40秒,功率为300-1000瓦。本发明还涉及可通过以上方法生产的木材/树脂复合材料部件,以及这种部件用于制造管乐器如单簧管的整体或一部分,用于镶嵌细工,用于细木制作,用于建造建筑物,尤其是框架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铝基复合连续纤维的制备工艺,在蒸馏水中加入硝酸铝、硝酸锆、氧化镁和碳元素为2-24的羧酸,混合物在一定温度、连续搅拌条件下反应,得到透明的羧酸盐复合溶胶。在羧酸盐复合溶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烧结添加剂和高聚物纺丝助剂,得到氧化铝基纤维前驱体溶液。将溶液浓缩,得到可纺的氧化铝基纤维前驱体溶胶。浓缩的溶胶放入到带喷头的储液槽中,采用干法或湿法纺丝得到含有有机物的氧化铝基连续纤维原丝。将原丝干燥、烧结得到氧化铝基复合纤维。本发明氧化铝基复合连续纤维的强度高于单相氧化铝纤维,可用于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进而提高材料强度与韧性,同时改善材料的耐热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耐磨复合板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它是在金属板表面预制合金粉末,采用电磁感应的方法,调整电磁频率,控制加热深度和加热时间,使合金粉末和一定深度的金属基体表面层熔化,电磁感应器与工件相对运动,熔化的合金与熔化的金属表面层混合、扩散、反应,离开加热区随之凝固,形成表面平整美观,冶金结合均匀的耐磨合金层,从而制作出金属耐磨复合材料。本发明提高了金属耐磨复合板的表面外观质量和耐磨层的冶金结合力,是一种品质高档的金属耐磨复合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魔芋葡甘聚糖接枝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魔芋葡甘聚糖与聚合单体的质量比为1∶300-1∶1,催化剂的质量为聚合单体质量的0.01-3%,魔芋葡甘聚糖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G∶20ML-80ML,选取魔芋葡甘聚糖、聚合单体、催化剂、溶剂;将魔芋葡甘聚糖和溶剂及磁子放入反应器中;2)然后将反应器放入油浴锅中,通氮气1小时后加入催化剂,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2-10小时;3)加入聚合单体,聚合温度为80-120℃,聚合时间为4-80小时,反应停止,得复合材料溶液;4)沉淀,抽滤,干燥,得魔芋葡甘聚糖接枝聚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成本低廉、操作性强、环保、可完全生物降解、工艺简单。
2-2型铁电体-铁氧体多层复合磁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铁电体-铁氧体多层复合材料。由铁电体和铁氧体组成,铁电体与铁氧体材料通过层状交替排列方式进行复合,其中铁电体材料选择锆钛酸铅PbZr0.52Ti0.48O3陶瓷,铁氧体选择铁酸钴CoFe2O4铁氧体陶瓷。在PZT粉末中加入有机溶剂、增塑剂、分散剂和粘结剂球磨混合得浆料;将浆料过筛脱泡,流延成型得电解质薄膜生坯,脱膜切割;在CFO粉末中加入有机溶剂、增塑剂、分散剂和粘结剂球磨混合得浆料;将浆料过筛脱泡,流延成型得电解质薄膜生坯,脱膜切割;将PZT生坯和CFO生坯交替叠层,加热加压得多层复合生坯材料,焙烧,静压处理后烧结成型即得。
一种表面搅拌摩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专用的摩擦加工工具,工具转动速度200~800转/分钟、横向运行速度20~50毫米/分钟。该工具取消传统搅拌摩擦焊接/加工工具中的搅拌针,只保留轴肩设计。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工具在搅拌摩擦加工时仅造成工件表层0.1-1MM范围内的材料变形,因而这样的搅拌摩擦加工工具设计适用于表层材料微观结构改性和表面复合材料制备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铅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湿法冶金和铅蓄电池所用的一种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它经过下列工艺步骤:A、去除铝材表面的氧化膜;B、将温度为400~550℃的液相过渡元素镀覆在铝材表面,形成铝-过渡元素层即第三组元的合金化层;C、将经过B步骤镀覆有过渡元素层的铝材与熔融铅或铅合金进行液固复合(在350~500℃温度下),冷却后即得中部为铝芯,外部为铅层,中间为过渡元素层的铝-铅复合材料。本发明在铝与铅之间引入了第三组元,解决了铝、铅相溶性问题,使铝、铅界面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冶金结合,具备了铝/过渡元素即第三组元/铅的微合金化连续组织特征。与传统铅合金极板相比,内阻减少28%,强度提高37%,重量减轻36%,槽电压降低8.4%,腐蚀率减少40%。这对减少铅金属的消耗,节省电能有显着的功效。
本发明公开的分散碳纳米管的方法,采用的是冷冻干燥法,首先采用混酸超声处理或表面活性剂处理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水中成为稳定的悬浮液;然后将碳纳米管的悬浮液放入冷冻干燥机中,急冷至-40℃并保温1~2小时,抽真室至干燥室气压小于100PA,干燥8~16小时;再保持干燥室真空度不变,分段逐步升高温度直至室温,并在到达每段温度值时干燥1-10小时,得到分散、蓬松的海绵状碳纳米管粉末。本发明操作方法简单,经本发明处理的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显着提高,为碳纳米管真正应用于复合材料等领域创造了条件。
本发明是层压中空材料的生产方法,用各类几何形状的芯棒组成芯棒组合体,在芯棒组上铺施上胶粘剂的基料,压上另一组芯棒固定进压力机压制成型,出压力机抽芯棒修整成成品。本发明一次压制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可生产各类几何形状截面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生物医学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组织工程支架用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机械加工技术制备多孔材料,将其利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为细胞的粘附及生长等提供三维空间。所述机械加工方法包括:激光加工技术、数控钻孔加工技术。所述机械加工方法所制备的多孔材料,其孔隙率为5-99%,孔径为50-900ΜM,为通透的多孔结构。本发明可以制备多种金属材料,其中激光打孔技术还可制备多孔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等,适用范围广泛。
一种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它涉及一种碳纤维改性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碳纤维表面官能团分布和排列的不具有可控性,不利于碳纤维界面作用机理研究的问题。本发明将碳纤维经过表面预处理后镀上银,再将表面镀银的碳纤维浸渍到含硫元素的硫醇分子的稀溶液中,依靠硫原子与金属基底的键合反应及自组装分子间力的共同作用,硫醇分子在纤维表面化学吸附形成紧密排列的、二维有序的自组装单分子膜,包括两个步骤:一、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化学镀银;二、在镀银碳纤维上进行有机硫化物的分子自组装。本发明能从分子水平上对碳纤维表面官能团实现可调控、定向有序排列,有利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机理的研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雾干燥制备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先将铁源化合物、锂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按照摩尔比Fe:Li:P=0.5~1.0:0.8~1.3:1.0的比例分散于水或者混合溶剂中,然后添加有机添加剂作为模板剂或三价铁的还原剂,以及碳黑添加剂作为还原剂及最终产物的结构碳成分,制得前驱混合液;喷雾干燥,得到前躯体粉末;焙烧,制得LiFePO4/C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前驱体混合液中添加阳离子和/或阴离子添加剂,还制得了掺杂型的LiFePO4/C复合材料,制得的复合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形貌特殊和可控、原料价廉易得的优点,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圆环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芯层由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导电填料、无机填料和加工助剂混合制备而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成:高分子聚合物38-52%;导电填料35-55%;无机填料5-25%;另包含占高分子聚合物总量0.05-3%的加工助剂,其中,高分子聚合物为包含至少两种化学结构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聚乙烯为主树脂的共混物组成。优点是:用于二次圆柱锂离子电池过流防护,通过引入具有自增强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体系做基材,特殊结构的导电粒子和填料,对自增强聚合物与填料进行增容处理,增加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具室温电阻率低、载荷能力高,耐电压能力高,耐电流冲击性能优异的特性,且在耐电流后产品升阻较小。
一种荧光木塑或竹塑的指接板主要是木塑或竹塑的板材,在木塑或竹塑的制作过程中加入荧光色料,并通过对制好的木塑或竹塑板材进行拼接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塑或竹塑板材制成长短、大小各不一样的型材,在每块木塑或竹塑的板材的相邻切面分别设置榫头和榫槽,通过榫头和榫槽的配合将相邻的型材交叉指接在一体,构成整块的板材。有益效果在木塑或竹塑材料中加入荧光材料,可以提升复合材料的档次,增强装饰的品味,同时荧光材料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可以发出荧光,非常具有观赏性,且使用面广,同时小块的木塑或竹塑型材跟容易进行任意的拼接或指接,满足更多的装饰个性的体现,以及装饰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需求。
本发明涉及耐超高温陶瓷的制备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原位反应制备陶瓷铪 铝碳(Hf3Al3C5、Hf3Al4C5、Hf2Al4C6及多相复合)材料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制 备的铪铝碳陶瓷材料不实用等问题。采用一定化学计量比的Hf粉、Al粉和C粉 为原料,原料经过球磨5-50小时,以10-20MPa的压力冷压成饼状,装入石墨 模具中,在通有惰性气体(如氩气)作为保护气(或真空下)的热压炉中以 2-5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600℃-2400℃原位反应热压0.1-4小时,制备块 体材料的热压压力为20-40MPa,制备粉体材料时为无热压。本发明可以在较低 温度下、短时间内合成高纯度、耐腐蚀等性能的铪铝碳陶瓷粉体或块体材料,采 用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材料可以在大于1600℃的超高温下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酰亚胺结构的双苯并噁嗪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分二步,具体为①以二酐类化合物和胺基酚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含酰亚胺结构的二酚;②以含酰亚胺结构的二酚、胺类化合物和多聚甲醛反应制备含酰亚胺结构的双苯并噁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酰亚胺结构引入苯并噁嗪化合物的分子链中,增加了聚合物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双噁嗪环可以增加其交联密度,从而也可提高其耐热性,综合性能优异,适合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环保自润滑耐磨注塑级聚苯醚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成分按重量比组成,聚苯醚粉料:30-80%;尼龙66粉料:3-40%,润滑剂:0.1-1.5%;耐磨改性剂:1-35%,抗氧化剂:0.3-1.5%;热稳定剂:0.1-3.0%;相容剂:0.1-7.0%;其他助剂:0.3-5.5%,本发明的一种环保自润滑耐磨注塑级聚苯醚及其制作工艺,在保持有原有注塑级聚苯醚综合性能的基础上,还具备较好改善的自润滑性以及耐磨性,并且生产采购方便,原辅材料和生产设备均采用国产,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低廉,这样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压冲床,包括固定冲头的机架,开设有冲孔的工作台面,支撑该工作台面四角且与地面垂直固接的4个支脚及固定在机架上的气缸;其特点为:工作台面设为上、下层;上、下层工作台面之间留有置放型材的空腔,工作台面的四角垂直穿通有导向孔;冲孔开有多个,呈矩阵方式布设于工作台面上;机架由4根与地面垂直固接的支架和固定在支架顶端的4根横梁组合而成,地面相接处的支架及支脚之间装连接板;4根横梁位于工作台面的上方,2根横向的横梁上固接气缸;气缸内设的连杆将一活动板吊接于横梁下方;活动板四角装有向下垂设的导柱及活动板面向下垂装的冲头;具有节能省时、易于操作的特点;可满足PVC型材作复合材料叶片的规模制造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经向缝编竹织物及成型方法,它是把经向竹与柔性纤维纬纱配合织造成经向竹缝编织物,这些经向竹缝编织物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夹竹复合材料产品,特别是生产竹质蜂窝芯,竹质蜂窝板等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压烧结炉用炭/炭模具的制备。该模具的材质选用了炭/炭复合材料,并通过以下步骤制备:1、制作预制体;2、化学气相沉积;3、浸渍沥青或者树脂加压浸渍固化处理;4、碳化处理;5、重复操作步骤3、4;6、高温处理。通过本方法制得的模具强度高、使用寿命长、质轻节能、且性价比高,更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强型尼龙6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己内酰胺单体100份与催化剂0.1~15份加入反应釜进行反应后,进入双螺杆反应挤出机,加入助剂0.15~20份,并在双螺杆反应挤出机后半段加入玻璃纤维进行反应挤出增强改性,同时抽真空脱除未反应完的己内酰胺单体,从而得到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缺口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高,由于该材料是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汽车、纺织、建筑等领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