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激光增材制造的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粉末由松木粉、聚乳酸、硬脂酸钙和抗氧化剂组成,其中松木粉的含量为5~30wt%,硬脂酸钙的含量为1~2wt%,抗氧化剂的含量为1~2wt%,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乳酸粉末放入球磨机中研磨4小时,得到形状较为规则的粉末颗粒;然后将聚乳酸、松木粉分别放入到60℃的恒温箱干燥12小时;干燥后的聚乳酸粉末和木粉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机械混合,并加入少量的硬脂酸钙和抗氧化剂粉末均匀混合制备得到可用于激光烧结技术的松木粉/聚乳酸复合材料,本发明克服了纯聚乳酸粉末材料粘辊、铺粉不匀、成型件变形大的问题,具备原材料可再生且易获得、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材料可降解等优势。
一种稳固的NaYF4:Yb3+/Er3+@BiOCl核壳结构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NaYF4:Yb3+/Er3+@BiOC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NaYF4:Yb3+/Er3+上转换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方法:一、配制BiCl3溶液;二、将NaYF4:Yb3+/Er3+加入到BiCl3溶液中反应,得到BiOCl包覆的NaYF4:Yb3+/Er3+纳米晶;三、将BiOCl包覆的NaYF4:Yb3+/Er3+纳米晶烧结,得到稳固的NaYF4:Yb3+/Er3+@BiOCl核壳结构纳米晶。用该纳米晶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电池效率比未处理的NaYF4:Yb3+/Er3+提高10%~14%,可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
一种Ru/C纳米组装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贵金属修饰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催化剂对电化学反应催化效率较低,储量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方法:利用合成类KUST‑1结构的Ru‑MOF的方式,将RuCl3·xH2O,1,3,5‑均苯三酸,醋酸,乙醇和水混合,高温水热一步直接得到类海绵状结构的Ru/C纳米组装体。此催化剂对氢气的析出和氧化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本发明用于制备Ru/C纳米组装体,制备的材料用于电解水析氢和燃料电池阳极氢气氧化反应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穿透皮肤佩戴的载药饰品,具体属于形状记忆复合材料领域。包括形状记忆针体,针体底座,装饰物;所述形状记忆针体和装饰物分别固定在针体底座的两侧。本发明的形状记忆针体材料中载有杀菌消炎药物,减小了患处发炎的几率;形状记忆针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不会引起排异或过敏反应;形状记忆针体材料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在一定的热刺激下可回复至初始形状,便于饰品摘取;形状记忆针体可当穿刺针使用,同时造型美观,可在穿刺后佩戴。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预制构件工厂化施工工艺。传统小型构件预制多采用定型钢模或木模在施工现场浇筑,使用手提式振捣棒振捣,生产出的小型构件虽然强度合格,但大多外观毛糙,蜂窝、麻面、缺棱掉角等现象较为普遍,不但影响道路沿线景观,而且严重危害着构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小型构件预制在固定的场地,采用高强度复合塑料制成的定型模板,通过混凝土拌合、浇筑、振捣、养生、脱模工序,预制出标准的工程所需的小型构件,选用高强塑料定型模具,由聚丙乙烯、ABS塑料及部分添加剂经工艺加工而形成一种复合材料制成,根据小型构件的尺寸先开发出母模,模具再由母模一次性冲压而成,壁厚为4.5mm。本发明用于小型预制构件工厂化施工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CNTs的乙烯基酯类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上浆剂由以下成分制备而成:树脂混合物0.5~2wt.%、胺基化CNTs0.1~1wt.%、丙酮:余量,其中:树脂混合物按照质量比由乙烯基树脂10~20、自由基引发剂0.1~0.5和固化剂0.1~0.5混合而成,具体制备方法为:按配比称取乙烯基树脂、自由基引发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称取树脂混合物与胺基化CNTs加入丙酮,密封条件下超声震荡处理,得到上浆剂。本发明针对碳纤维同MR13006型不饱和聚酯的界面结合问题,将胺基功能化后的碳纳米管通过上浆涂覆的方法引入复合材料界面,旨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层的同时提高纤维同基体树脂间的界面结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3D打印的壳聚糖填充PVA支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体材料为壳聚糖(CS),壳聚糖为天然可降解生物材料,因其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人工皮肤、药物缓释载体等。利用壳聚糖进行填充,辅料为增塑剂及润滑剂;在保证挤出条件情况下,利用单螺杆挤出机将PVA与壳聚糖混合物共混挤出。利用壳聚糖填充的PVA复合材料制成的水溶性3D打印支撑材料,其主要成分PVA与壳聚糖都具有对环境友好的特殊优点,容易降解,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好。特别适用于打印镂空制品或者中空制品,利用PVA在一定条件下可完全溶解于水的特点,该支撑材料可很容易地从成型零件上剥离,并且成型零件的外形也不会因支撑材料的剥离而损伤,从而达到美化表面效果,提高产品价值的作用。
一种纳米Al2O3/Er3Al5O12/ZrO2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晶成分Al2O3/Er3Al5O12/ZrO2三元纳米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Al2O3/Er3Al5O12/ZrO2制备方法各相颗粒难以实现均匀分散且不能够对颗粒大小等性能进行调控,后续煅烧工艺温度高,保温时间长,耗能高,效率低的问题。方法:以无机粉体为原材料,通过添加分散剂和沉淀剂,采用反滴定法、洗涤和煅烧等三元Al2O3/Er3Al5O12/ZrO2纳米复合粉体。本发明用于制备纳米Al2O3/Er3Al5O12/ZrO2复合粉体材料。
本发明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修理,提供一种直升机主桨叶后缘缩布修理方法,包括:将故障桨叶的外表面蒙皮按修理图样的规定一层一层的阶梯状剥离,阶梯宽度为15mm;清理剥离后的布层表面;在成型模具中按照修理图样的规定重新组织铺层,层与层之间搭接宽度为15mm;将清理后的故障桨叶放入所述成型模具之中,按照桨叶根部已成型的外形形状、尖部管座及前缘滑块的位置定位主桨叶;将成型模具合模,在100±5℃的温度下固化5小时;从成型模具中取出固化的主桨叶;清理桨叶表面,画线切割;检查维修后的桨叶后缘表面,测量相关尺寸,满足厚度2.2±0.1mm的要求。
一种高介电聚酰亚胺/钛酸钡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涉及聚酰亚胺/钛酸钡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的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高介电聚合物制备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低,不能满足电子领域高介电柔性薄膜的需求,并且制备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耐热性差、化学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制备粒径为100um-500um的钛酸钡粉体;二、制备聚酰亚胺/钛酸钡复合材料的原液;三、制备聚酰亚胺/钛酸钡高介电薄膜。它可用于电子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水合氧化锆对亚麻纤维束表面处理的方法,如下,首先将氧氯化锆晶体(ZrOCl2·8H2O)颗粒加入到浓度为0.5mol/L的盐酸中,制备纳米水合氧化锆胶体;然后将连续亚麻纤维束通过含有纳米水合氧化锆胶体的反应槽中进行表面接枝反应,在超声作用一定时间后,通过蒸馏水超声清洗;最后,烘干和收卷。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处理亚麻纤维,其拉伸性能及其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粘结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有利于实现亚麻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
一种花状分等级结构二硫化锡/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气敏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状分等级结构二硫化锡/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基于无机二维层状SnS2纳米材料的NO2传感器灵敏度不够高的问题。方法:通过微波加热的方法合成花状分等级结构的SnS2,再进一步煅烧,使得SnS2表面部分氧化生成SnO2,得到复合纳米材料。将本发明制得的花状分等级结构二硫化锡/二氧化锡复合材料制成气敏传感器进行测试,与纯SnS2传感器相比,二硫化锡/二氧化锡复合气敏材料制备的气敏元件对二氧化氮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实尺度结构模拟风力加载试验系统,包括混凝土桩基、设置在混凝土桩基上的承台、承力结构、加载系统和剪力墙结构,所述承力结构通过法兰与设置在承台上的板材连接,所述剪力墙结构安装在剪力墙钢质底座上,剪力墙钢质底座通过预埋螺栓与设置在承台中的预埋件连接,加载系统由均匀设置在剪力墙结构和承力结构之间的加载装置组成,每个加载装置包括与承力结构的表面连接的吸盘、通过钢丝绳与吸盘连接的测力计、通过钢丝绳与测力计端部连接的可调整的牵引器,牵引器的端部通过钢丝绳与剪力墙结构上设置的开孔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船舶实尺度结构特别是复合材料结构进行模拟风力加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组成:聚乳酸树脂80~85份,15~20份增韧弹性体,0.01~5份热稳定剂,将基体聚乳酸树脂与增韧弹性体和热稳定剂通过高速混合机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均匀的粒料,本发明材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有效的改善了聚乳酸的韧性,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由聚乳酸原料的5%增至180%,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由原料的4.5KJ/m2提示至80.5KJ/m2,解决了聚乳酸的脆性严重不足的问题,进而的拓展了聚乳酸在汽车、电子、居家装饰和建筑材料等诸多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曲率的负泊松比的手性蜂窝结构可展开反射镜镜体。本发明由铺设层和双曲率的负泊松比的手性蜂窝结构层组成;结构层的形状为抛物面形,结构层的内表面为铺设层。结构层的材料由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制成,铺设层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以及碳化硅或碳化硅基的复合材料。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航天反射镜不能达到大的展开体积与收缩体积比的使用要求,轻量化程度低,口径小,控制系统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展开体积与收缩体积比及可多次重复折叠与展开的能力,能够一次张开成型,结构简单,轻量化程度高,系统可靠性高、稳定性强。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杂化PVDF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聚偏氟乙烯92-98%,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2-8%。制备方法:将聚偏氟乙烯和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溶于有机溶剂中,配制成混合均匀的溶液;将该溶液在避光、室温的条件下依次作搅拌、静置、超声脱泡处理,如此反复多次,以便形成更加均匀的溶液,待形成均匀的溶液后,放入真空搅拌机中,避光室温搅拌,消除气泡;将制备好的溶液倒入培养皿中,静置8-12分钟,烘干。本发明复合膜不仅能保证各物质成分的相容性和较高的β晶相,而且还能显著提高原基质聚偏氟乙烯的强度和硬度。其制备方法可控制材料的尺寸厚度、简单易行,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了较全面的改善。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纳米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混合溶液;(2)制备石墨烯/纳米纤维素水凝胶;(3)制备石墨烯/纳米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水凝胶;(4)制备石墨烯/纳米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气凝胶。所述石墨烯/纳米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气凝胶中纳米纤维素含量为5wt%~50wt%,聚乙烯亚胺含量为5wt%~15wt%。复合气凝胶中纳米纤维素与聚乙烯亚胺的加入改善了石墨烯气凝胶力学性能与吸附性不足的缺点,拓宽了其作为吸附剂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空间。质轻、多孔、力学性能优异、可吸附离子染料的复合气凝胶能广泛应用于对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领域。
一种植物纤维/天然胶乳海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它属于天然胶乳海绵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高天然胶乳海绵的形状记忆功能。本发明主要是由天然胶乳、植物纤维、硫黄、氧化锌、促进剂、防老剂、扩散剂NF和干酪素制成,天然胶乳的干基重量份数为100份,植物纤维的重量份数为2‑30份,硫黄的重量份数为1‑4份,氧化锌的重量份数为1‑5份,促进剂的重量份数为0.5‑2.5份,防老剂的重量份数为0.5‑1.5份,所述的扩散剂NF的重量份数为0.05‑0.2份,所述的干酪素的重量份数为0.5‑3份。本发明制备的植物纤维/天然胶乳海绵具有低密度、低成本、水响应形状记忆特性和吸油特性的优点。
一种热驱动多谱段动态调控器件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器件结构复杂、能耗高,发射率变化幅度小,不具备热管理和电磁管理的问题。方法:一、制备PANI@Fe3O4;二、制备MXene/PANI@Fe3O4复合材料;三、制备多谱段动态调控器件。本发明制备的热驱动多谱段动态调控器件的栅格阵列处于倒伏状态的时候,器件为黄色、红外与电磁波高反射,当施加温度之后,该器件的栅格阵列恢复直立状态,实现黑色、红外与电磁波高吸收,最终实现可见‑红外‑微波多谱段管理。本发明可获得一种热驱动多谱段动态调控器件。
一种C型闭角梁成型工装及脱模方法,属于航空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C型闭角梁成型工装,包括框架和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板一、板二、板三、分块和镶块,所述板一、板二和板三依次连接构成‘C’型结构,所述板一和板三的自由端均向内倾斜设置并固定在框架上,所述分块设置在板三的一侧,且上表面与板二平齐,所述分块远离板三的侧壁下端倾斜向内设置,所述镶块设置在分块的下方。本脱模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人力操作时间成本;与原有脱模方式相比,减少了专用的脱模装置,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极大地降低成本;解决了C型闭角梁复合材料零件不易脱模的问题,且不会对制件造成损伤。
本发明公开了碳纳米管复合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其中碳纳米管复合吸附剂包括以O‑羧甲基壳聚糖包裹在以酸氧化处理的多壁或单壁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的复合颗粒,以O‑羧甲基壳聚糖为分散剂以促使多壁或单壁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性,避免出现聚合现象,在吸附实验中发现Pb(II)离子在该吸附剂上的内层吸附为纳米复合材料之间形成了金属‑N配合物,多壁碳纳米管侧壁上的负电荷,如‑COOH和‑OH等官能团向金属离子提供电子对,从而促进阳离子交换,O‑羧甲基壳聚糖的氨基协同提升了碳纳米管的吸附能力,对Pb(II)离子的吸附可达到98%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基斜柱型点阵夹芯结构,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所述生物质基点阵夹芯结构包括上面板(1)、下面板(2)、斜柱型点阵芯层(3),斜柱型点阵芯层(3)由多个斜柱型点阵结构(4)组成,斜柱型点阵结构(4)具有不同构型且相邻构型呈对称分布,上面板(1)、下面板(2)、斜柱型点阵芯层(3)之间通过胶黏剂连接。本发明将斜柱型点阵结构应用于生物质复合材料的设计中,既能满足结构承载的要求又能满足多功能化(质轻、减震、降噪、隔音、隔热)的要求,且符合国家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材料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种纳米分子筛负载阴离子催化剂催化的低粘度中低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属于采用液体成型工艺的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所述方法如下:1配制氮丙啶与乙醇的混合溶液;2取分子筛烘干;3使用浸渍法制备氮丙啶/分子筛催化剂体系;室温条件下,将脂环族环氧树脂和甲基六氢苯酐体系和氮丙啶/分子筛催化剂体系混合;对得到的树脂胶液混合体系进行梯度固化,即得到固化完全的脂环族环氧树脂体系。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脂环族环氧树脂和甲基六氢苯酐体系具有较低的粘度,固化温度低,最高固化温度不超过100℃,采用阴离子催化剂来催化交联固化反应,使得反应均匀,操作简单,工艺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沥青再生薄膜界面性能评价试验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再生薄膜界面性能评价试验设备,它要解决现有沥青再生剂的使用性能难以进行有效评价的问题。该试验装置是在底板的上板面设置有底梁座,底梁座上竖立有两根立柱和两根滚珠丝杆,底梁座的中部设置有试验台,顶板设置在2根立柱的柱顶面上,反力梁中一号直线轴承套设在立柱上,反力梁中的丝杆螺母套设在滚珠丝杆上,第二加载杆竖直设置并穿设在二号直线轴承内,第二加载杆的杆顶面与振子连接,第一加载杆与第二加载杆之间设置有力传感器,样品安置装置放置在试验台上。本发明能够实现线性加载和正弦波动加载两种模式,模拟路面结构中车辆荷载,评价再生剂/沥青复合材料及其界面的疲劳特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碳点修饰的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荧光碳点的制备:采用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通过微波法一步合成表面富有氨基的荧光碳点;二、荧光碳点修饰天然高分子材料:将荧光碳点粉末溶于稀醋酸中,超声至得到分散均匀的荧光碳点溶液;称取天然高分子材料,放入荧光碳点溶液中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复合材料预冻,预冻后冷冻干燥,得到荧光碳点修饰天然高分子复合止血材料。本发明利用有荧光性能的碳点修饰天然高分子材料,不仅保持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利用了碳点与Fe3+的结合特点,碳点能够通过吸收血红蛋白中的Fe3+离子,从而提高材料的止血性能,缩短止血时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浆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的复合导电浆料包括由碳纳米管及石墨烯构成的复合材料,所述石墨烯为少层石墨烯(10‑20层),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本发明克服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这两种纳米材料分散难的问题,制备得到的复合导电浆料的导电性好,电阻率为32Ω·cm~35Ω·cm。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导电浆料制备的电极极片的电导率高,能够改善整个电池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组装成的电池具有很好的快速充放电性能,以及良好的可逆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用核壳粒子增韧改性聚碳酸脂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高分子合金的试验方法及制备过程,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含有聚碳酸脂40%(wt),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60%(wt),核壳粒子中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GMA)的重量百分数分别是73.1,24.4,2.5。核壳粒子的加入改善了聚碳酸脂(PC)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PBT)的相容性,并且使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的缺口敏感性降低,这样就克服了材料本身的缺陷,使材料的工业价值增加,可以广泛应用到汽车内饰件领域,电子产品的市场等。
一种超大尺寸精密卧式缠绕机,它涉及一种缠绕机。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缠绕机存在无法适用于超大尺寸和高精度制品上,及存在缠绕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地轨安装在水平地面上,卧式床头和卧式床尾分别安装在地轨长度方向的两端,卧式床身安装在地轨一侧的水平地面上,缠绕小车系统安装在卧式床身上,偏转吐纱系统安装在缠绕小车系统,随动浸胶系统安装在缠绕小车系统上,随动纱架系统安装在卧式床身的一侧,控制柜位于卧式床身的一侧并控制主轴旋转以及随动纱架系统、缠绕小车系统、偏转吐纱系统和随动浸胶系统的运动和工作状态。本发明用于超大尺寸高精度管型件的缠绕。
径向和轴向混合磁路永磁同步侧转子电机,本发明属于永磁电动机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现有永磁电动机在通过提高转速和极对数来增加功率密度时,存在电机铁心的涡流损耗会快速增加,而限制电机效率提高的问题。它的每个矩形环槽内都镶嵌一个绕组,实心圆环的材质为软磁复合材料SMC;导磁侧圆片的外圆边缘盖在导磁外圆环左侧端口上,导磁侧圆片的内圆边缘盖在导磁内圆环左侧端口上;导磁外圆环和导磁内圆环上的磁钢的磁极极性与正对的导磁侧圆片上的磁钢的磁极极性相同;转子间隙包套在定子的外围,使转子的轴心线与定子的轴心线重合。本发明允许主磁路中同时通过轴向磁场与径向磁场,同时允许极对数的增加而不会引起涡流损耗快速增加。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黑龙江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