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碳纳米管/硫颗粒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硫电池正极及锂硫电池,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包裹了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的微胶囊,进而通过碳化还原获得钴/碳纳米管微胶囊,再对钴/碳纳米管微胶囊进行熏硫以获得钴/碳纳米管/硫颗粒微胶囊复合材料,其在球形胶囊的内部包裹有附载了硫颗粒的碳纳米管材料,内部存在丰富的孔隙结构,能缓冲体积变化,大大提高硫颗粒及钴/碳纳米管结构完整性,减少了充电/放电过程中的活性质量损失,从而改善了正极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引发剂和隔膜通过干法工艺混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隔膜,引发剂占复合隔膜的质量百分比为0.2‑0.8%;(2)将复合隔膜和正负极极片组装成电池;(3)将电解液注入到组装的电池中,即可制得凝胶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利用引发剂和隔膜组成的复合隔膜,通过电解液在复合隔膜和极片之间形成的浓度差效应,将引发剂均匀的萃取到隔膜表面,首先在隔膜表面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一层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随着固化程度的加剧,最后在隔膜与极片之间形成了聚合度不同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将流动电解液进行了固化,避免了电解液的挥发、泄露造成的安全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纯氯化锂的提取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顺连的压滤机,进行调酸处理的调配罐,分别由多级离心萃取机串联而成的萃取系统、洗涤系统和反萃系统,以及除铁系统和除油系统;其中,反萃系统的反萃溶液输出端还与洗涤系统相连,反萃系统的有机相输出端连接有皂化系统,皂化系统与萃取系统相连;所述萃取系统、洗涤系统、反萃系统、皂化系统构成循环回路。该装置还设有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会自动将异常的离心萃取机工位切换到备台离心萃取机。所述循环回路中各系统的物料输入还设有变频闭环流量控制系统,以通过适时调节获得精准流量及输入相比。本发明萃取效率高、相平衡建立时间快、溶剂需求量小、溶剂消耗少、过程连续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主体和凹槽;主体为顶部开口结构;主体的内壁上方横向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在锂离子电池壳体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周凹槽,当需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观察时,使用美工刀沿凹槽处划线破坏主体,并沿着划线处缓慢移除盖板及主体上侧,可以方便地从凹槽处打开壳体,不仅可以观察到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真实状态,而且还能降低拆解时的危险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多孔硫颗粒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硫电池正极及锂硫电池,以PS小球作为造孔模板,设计合成的多孔结构的硫颗粒,内部空隙能缓冲体积变化,大大提高硫结构完整性,减少了放电/充电过程中的活性质量损失,从而提高了正极的电化学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的硫颗粒产率高,可控性好;造孔模板易去除,且对硫颗粒没有影响;三维多孔结构能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而且,实验过程简单,产率高,原料价廉易获取,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4.50V钴酸锂预烧炉,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括壳体、支架和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长的寿命,烧结出来的正极材料品质高、性能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包括:首先采用酸或者碱化合物对硅粉进行表面处理后,再进行高温处理,得到表面羟基化的硅粉;接着将表面羟基化的硅粉与含羟基的聚酰亚胺进行混合,得到聚酰亚胺包覆硅粉的复合材料;最后将聚酰亚胺包覆硅粉的复合材料进行碳化处理,即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可以同时具备硅类材料的高储锂特性和碳类材料的高循环稳定性,并且有效抑制了硅负极的体积膨胀,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维多孔片状硅酸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首先通过水热法和焙烧获得氧化锌,再在氧化锌上包裹复合二氧化硅,然后用盐酸洗去氧化锌,最后利用空心的二氧化硅水热生成二维多孔片状的硅酸钴复合材料。二维片状硅酸钴多孔结构可以促进电/离子传输,同时多孔结构可以提供大量活性位点,缓解材料体积膨胀。该材料应用于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的比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低。而且,产品稳定,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电子传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大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氧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负极与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制作技术领域。它包括去离子水和固体物料,固体物料按重量份数配比:硅氧负极活性物质93‑97份、CMC1‑2份、粘结剂为CMC的1.2‑2.0倍、导电剂SP 1‑2份,总计重量份数为100份。该负极浆料的固体原料中使用占比为93‑97份的硅氧负极活性物质取代了传统的石墨等等,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克容量远高于石墨负极,而且可以调节硅含量来大幅调节负极活性物质的克容量,具有后期循环稳定、首效较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镍锰氧锂离子电池极片和电池,该电池极片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上有第一固体物质,负极极片上有第二固体物质,正极极片上的第一固体物质和/或负极极片上的第二固体物质中包括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氟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微溶或难溶于水。电池极片上的金属氧化物能减少电解液中的氢氟酸的量,电池极片上的金属氟化物能够抑制电解液中的氢氟酸的量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电解液的稳定性,从而缓解电解液中的氢氟酸对于锂镍锰氧正极材料的溶解,缓解了正极材料在负极材料的上的沉积,减轻了对于Li+的脱嵌通道的堵塞,缓解了氢氟酸对于负极材料表面的固体电解质膜的破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锰/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水热工序、复合工序、焙烧工序,本发明制备方法使得羟基氧化锰在石墨烯表面直接进行原位生长,羟基氧化锰复合在石墨烯上,形成形貌独特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经过洗涤,干燥,焙烧获得无色线状氧化锰与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解决了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与氧化锰纳米线的团聚问题,很好的解决自身稳定性较差,导电性较差等缺点,从而达到提升电池性能的目的,该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着循环稳定性好,比能量密度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氧化钇石墨烯修饰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基于现有的三元正极材料高温高电压电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本发明采用原位包覆工艺和高温后处理工艺,在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内核上进行包覆形成表面改性层。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氧化钇石墨烯修饰镍钴锰酸锂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含氧化石墨烯的醇溶液和含钇离子的水溶液与三元正极材料进行混合,再通过热处理的方式使得氧化石墨烯的醇溶液和钇水溶液包覆在三元正极材料表面,进而制备出氧化钇/石墨烯包覆镍钴锰酸锂形成的球形核壳结构颗粒,形成整体包覆层,改善了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高温高电压电性能,进而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钛微纳米管/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硫电池正极及锂硫电池,所述氮化钛微纳米管/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氧化钼纳米棒材料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向其中加入硝酸溶液、三氯化钛溶液,混合均匀后,于100~160℃水热反应10~24h,得到中空管状二氧化钛材料;将中空管状二氧化钛材料在氨气气氛中进行氮化处理,得到管状氮化钛材料;将管状氮化钛材料与硫粉混合均匀,在氩气气氛中密封加热进行熏硫,得到氮化钛微纳米管/硫复合材料,其中空结构可以容纳更多的吸附硫,提供较多的活性位点,且能减缓充放电过程中的正极材料的体积变化,有效地降低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水热工序、复合工序,本发明制备方法获得的单质硫与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更体现了其与现有技术中的二维石墨烯复合的优越性,单质硫与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上各基团之间很强的化学键力使得单质硫不容易脱落,从而大大增加材料的稳定性,该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比能量密度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模组工装及锂电池模组,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本锂电池模组工装包括壳体和报警装置,壳体具有用于与电芯对应的安装部和与电芯错开的非安装部,报警装置设置于非安装部,用于在电芯装入非安装部时报警。将电芯装入本锂电池模组工装的安装部,装入非安装部时报警以提醒作业人员取出多余电芯,最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锂电池模组,使用本锂电池模组工装,能够节省电芯正确装入的人力、物力及时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阻抗谱测试锂电池中锂离子嵌入活化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一测试电芯,并确定测试电芯极化电流I0,在电池容量测量仪上确定测试电芯的实际容量C0;(2)根据实际容量C0将测试电芯放电或充电至40%~60%SOC,静置一定时间后等待测量;(3)在不同温度下测量步骤(2)中等待测量的测试电芯的阻抗谱,根据阻抗谱绘制等效电路图并进行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的电荷转移阻抗Rct;(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电荷转移阻抗Rct数据,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绘制lnRct~1/RT曲线,其中曲线的斜率即为该测试电芯的活化能。本发明能精确计算电池的活化能,以此定量描述电位偏移平衡电位。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壳体焊接夹具及使用方法,包括平面A、平面B、平面C、夹紧气缸驱动滑块、卸料气缸驱动滑块等。所述夹紧气缸驱动滑块用于夹紧带焊接电池,卸料气缸驱动滑块用于焊接完成时便于卸料。平面A、平面B、平面C用于给待焊接电池定位。其中平面B上有三个圆形的孔,中间孔可以让防爆阀通过,二边孔用来让正负极柱通过,以便于平面B给待测电池定。位卸料气缸驱动滑块,当焊接完成时程序控制气缸推动气缸把电池推出,方便取下焊接好的电池。延时~5S气缸自动退回,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便于实现自动化、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含双键单体70‑80%;锂盐10‑20%;含活泼氢原子的有机溶剂0‑10%,且不为0。本发明还公开了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可以在三元正极材料的残碱催化下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在正极片表面形成聚合物包覆层,显著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聚合条件温和,制备方法简单,极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废旧锂电池为原料制备锂掺杂钴铁氧体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电池的正极片在室温下用硝酸浸泡半小时,再用镊子取出正极片,经过超声洗涤后得到正极物质;称取一定质量的正极物质,在研钵中研磨半小时后放入坩埚中,将坩埚放入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至煅烧后保温,自然冷却后,取出样品称量。称取烧结后的样品若干,与Fe2O3进行充分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半小时后,置于微波烧结炉中至烧结后保温,自然冷却后,即得到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升温速度快、加热时间短、烧结温度低,同时合理的利用了废旧锂电池中的金属离子,达到保护环境资源回收的作用,另外制备所得铁氧体材料具有较佳性能,经济效益可观。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VO4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得浓度为0.05‑0.25mol/L的油相体系,分别配制0.05‑2mol/L的偏钒酸盐水溶液和0.05‑2mol/L的三价Fe盐水溶液,先将偏钒酸盐水溶液逐滴加入油相体系中,搅拌,按摩尔比V : Fe=1 : 1,再逐滴加入三价Fe盐水溶液,搅拌均匀后得稳定均一的微乳液体系,并将其置于50‑160℃的鼓风干燥箱内,溶剂蒸发完后将其取出,用水和酒精离心洗涤产物并干燥;将前驱体在空气中煅烧,于300‑700℃焙烧2‑20小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VO4纳米线。本发明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所制备的FeVO4纳米线形貌均匀、结构稳定和导电性好,可明显提高材料的放电容量、减小不可逆容量损失、提高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针刺性能的方法及一种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通过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浆料中掺入热熔型的表面被金属层覆盖的塑料材料来改善锂离子电池针刺性能,这样当电芯产热达到一定温度时,材料就会呈现熔融状态从而覆盖住活性材料,阻碍了活性物性与集流体的接触从而实现安全效果;该方法可改善极片的导电性,并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其中对针刺改善效果尤为显著。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0.5O2制备方法,把可溶性镍盐和锰盐以摩尔比完全溶解,干燥后从而获得均匀的前驱体并预烧。将锂源化合物与前驱体充分研磨后在空气氛围中下800-1000℃煅烧3-24小时从而获得掺杂均匀LiNi0.5Mn0.5O2。本方法制备出单相、结构稳定、离子无序度低的LiNi0.5Mn0.5O2,从而获得大容量、低内阻、高放电倍率、循环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使这种电极材料能在实际的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应用,在放电容量、循环性、大电流放电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极片,由多层极片单元膜叠加而成,所述极片单元膜包括石墨烯膜以及复合于石墨烯膜表面的电极材料膜。本发明以石墨烯膜作为正极材料的集流体,并将涂有正极材料的石墨烯膜进行多层叠加,提高电极片中活性材料的量并且能够减少单层电极片上活性材料层的厚度,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大电流充放电条件下的倍率性能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同时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石墨烯膜表面粗糙,有利于电极材料在表面的附着,与不同电极材料表现出好的兼容性和界面结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锂电池组锂电池包安全预警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预警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内置供电电池,所述微处理器、预警电路、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内置供电电池均设置于电池外壳内部,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连接有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预警电路由声音预警、光电预警和电讯号预警组成,所述微处理器与预警电路、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均电性连接,所述预警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和内置供电电池呈一体结构且两者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电路与外部供电和通讯接口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探测速度快、能够对外进行警示、工作时间长等优点,适用于锂电池的安全预警,安全性高,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纠偏除尘机构及向锂离子电池负极片持续补锂的装置,纠偏除尘机构包括:纠偏框架,其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传送负极片纠偏辊,负极片具有在至少两个纠偏辊之间传送的第一方向;设置在负极片的至少一侧并用于检测其与负极片之间夹角的纠偏传感器;与纠偏框架相连接的电机,其与纠偏传感器信号连接;电机在纠偏传感器检测到其与负极片之间的夹角不为0度时驱动纠偏框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旋转;设置在负极片的至少一侧且用于清洁负极片表面的除尘组件。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防止负极片发生走偏,并能对负极片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补锂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金属磷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水热工序得到三维柱状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复合工序得到磷化物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即磁性金属磷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在锂化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止了磁性金属磷化物与石墨烯之间的脱落,最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石墨烯与磁性金属磷化物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很好的解决自身稳定性较差,导电性较差等缺点,从而达到提升电池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水热工序、复合工序,本发明制备方法获得的二氧化硅与三维柱状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体现了其与现有技术中的二维石墨烯复合的优越性,二氧化硅与三维柱状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解决了石墨烯团聚难题,二氧化硅在石墨烯表面均匀分布,大大增加了活性材料的稳定性,该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循环稳定性好,比能量密度高等优点。
本发明属于镍钴锰酸锂的制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金属离子浓度为0.3‑0.9mol/L的镍盐、钴盐、锰盐按Ni:Co:Mn=4.5:1.5:4的摩尔比加入反应釜中形成混合水溶液;S2:然后向混合水溶液中缓慢的加入7.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再加入0.85mol/L的作为络合剂,搅拌反应15‑20h,反应温度控制在70‑89℃;本发明集破碎与筛分于一体,进而可提高物料的处理效率,且筛分后的满足粒径要求的物料直接进行烘干处理,不满足粒径的颗粒可从下料通道内排出,然后再次通过加料斗投入破碎箱的内部进行再次破碎,可避免不满足粒径的颗粒积累在摆动筛网的内部造成筛分效率底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水热工序、复合工序,本发明制备方法使得片状的二硫化钼在石墨烯表面直接进行原位生长,这种材料不仅形貌独特;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解决了石墨烯与二硫化钼的团聚问题,该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着循环稳定性好,比能量密度高等优点。
一种锂‑硫化铁锂电池阴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阴极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墨18‑20份,铂金粉0.5‑0.8份,碳化硅0.3‑0.7份,钛白粉0.3‑0.6份,氧化铁0.6‑0.9份,铝粉0.7‑1.0份,二氧化硅0.3‑0.8份,硫酸亚铁0.5‑0.8份,锌粉0.2‑0.7份。所制备阴极材料中金属元素的掺入,可有效降低材料在大倍率充放电下的电阻极化,与锂离子硫化铁电池形成很好的匹配,制得的电极材料结构稳定,循环寿命更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