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
1.一种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材料准备:高纯度的铁(Fe)、铌(Nb)、铜(Cu)、钒(V)、钴(Co)、金属元素以及硼(B)、硅(Si)非金属元素、真空感应熔炼炉、铜辊、真空退火炉、电磁线圈、卷绕装置;
S2:合金熔炼: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按特定比例加入真空感应熔炼炉中;
S3:单辊快淬制带:熔炼好的合金液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炉底部的喷嘴流出,喷射到高速旋转的铜辊表面,使得合金液凝固成薄带;
S4:纳米晶化处理:将制得的非晶薄带放入真空退火炉中,在400-600℃的温度区间进行退火处理;
S5:磁场热处理:在退火处理之后,将薄带置于电磁线圈产生的强磁场环境下再次进行热处理;
S6:成型加工:使用卷绕装置将薄带卷绕成为电感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选择原材料的时候,需要通过化学处理以及物理筛选对原材料进行提纯,使得原材料纯度达到99.99%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真空感应熔炼炉内部压强需抽至10⁻4Pa级别,原材的含量比例为:铁(Fe)含量在67%-74.2%,铌(Nb)含量在2.0%-3.0%,铜(Cu)含量在1.0%-1.3%,钒(V)含量在0.2%-1%,钴(Co)含量在0.1%-2.2%,硅(Si)含量在16%-19.2%,硼(B)含量在6.5%-8.5%,真空感应熔炼炉需要将原材料加热至1500-1700℃,使其充分熔融并均匀混合,形成合金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铜辊连接有变频调速电机,铜辊转速控制在3000-5000转/分钟,薄带厚度在15-30μm,宽度为10-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真空退火炉采用双层炉体结构,内层为耐高温、高真空性能的钼合金炉胆,外层为隔热保温层,内部设置有电阻丝,退火处理的时间为1-3小时,将纳米晶尺寸控制在10-50nm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纳米
声明:
“非晶纳米晶磁性材料生产方法”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