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筛选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因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绿色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上。在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生产制造过程中,通常在分容结束后会对电芯进行自放电筛选,目的是筛选出不合格的电芯。自放电筛选时通过测试电芯的k值来完成的。k值是用于描述电芯自放电速率的物理量,k值是锂电池电芯制造企业在出货前必须测试的项目,k值的测试具有以下意义:
3.(1)筛选出微短路电芯:在电芯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粉尘,或者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金属颗粒,极片、隔膜来料等也会携带粉尘,这些都会造成电芯内部微短路。微短路电芯如果不能及时检出的话,在后续电芯使用过程中就有可能刺穿隔膜形成短路,从而造成电芯热失控,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微短路电芯,通过分容容量和测量一次ocv(open circuit voltage,开路电压)无法筛选出,必须引入自放电筛选,通过计算电芯存储电压下降速率来判断电芯是否存在微短路情况。
4.(2)电芯一致性筛选:k值是对电芯电压下降速率的定量描述,计算方法为两次测试的开路电压差除以两次电压测试的时间间隔。k值过大,说明电芯存储电压下降速度太快,如果自放电大的电芯出货给客户,自放电大的电芯的电压一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极差越来越大。根据木桶原理,如果自放电异常电芯与正常电芯组成模组,各电芯自放电的不一致性会导致锂电池组寿命减少,出现容量迅速衰减,从而影响电芯的使用。
5.目前行业通用的k值筛选方法为:分容后的电芯
→
存储一段时间t1
→
测试电压ocv1
→
存储一段时间t2
→
测试电压ocv2,ocv1与ocv2的差值与两次存储时间差的比值即为k值,也就是k值=δocv/δt=(ocv1
?
ocv2)/(t2
?
t1)。计算同一组电芯的电压降平均值和标准差,根据电压降平均值和标准差数据筛选合格电池。
6.这种自放电筛选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7.(1)影响k值规格制定:目前通用k值规格制定方法为根据电芯的k值分布范围,按照均值(+nσ)来设定一个规格线,n通常在2~6的范围内。在实际电芯生产过程中,存储车间温度和存储时间对电芯存储时的ocv影响较大。当产线出现异常情况时,就会出现ocv静置超时的情况,按照k值计算方式,存储时
声明: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筛选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该技术专利(论文)所有权利归属于技术(论文)所有人。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该技术所有人。
我是此专利(论文)的发明人(作者)